壓力指數高嗎?一起來認識慢性疲勞
1) 生理性疲勞/身體健康的人在運動、休息與飲食方面太過或不足所造成失衡的正常現象,通常在充分休息後即可恢復,症狀持續時間大多小於1天。
2) 急性疲勞/
症狀持續時間在6個月內,不屬於生理性且臥床休息後亦無法改善。
3) 慢性疲勞/
症狀持續時間在6個月以上。一般來說,「疲勞」的症狀持續時間若小於兩週,不需特別處理;但若超過兩週以上即應至醫院門診就醫,查明是否有其他病因並予以適當治療。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在臨床上幾乎皆無特異性,而且常會有許多千變萬化的表現,許多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皆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所以診斷需要靠醫師排除其他可能的身體或心理疾病後,才能確診。而經過診斷後患者需每隔一段時間便重新再評估,尤其是病情有變化或更趨嚴重時,應隔4~6個月後再評估1次。必須符合下列主要標準,及至少4項(包括4項)以上之次要標準,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主要標準/
1) 臨床上無法解釋之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且必須是新近或者明確發生的。
2) 疲勞並非過度運動或勞動所引起。
3) 疲勞即使經過休息仍無法改善。
4) 明顯造成個人職業、課業、社會功能、人際關係受到影響。
5) 必須排除病人有會造成相同症狀的身體或心理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癌症、憂鬱症、藥物或酒精濫用等。
次要標準/
必須在這有疲勞症狀至少6個月的期間中,同時發生,且這些症狀不能比疲勞症狀早發作。
1) 短期記憶力或注意力缺損。
2) 喉嚨痛。
3)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4) 肌肉酸痛。
5) 非發炎性之多發關節痛。
6) 與以往不同型態或嚴重度之頭痛。
7) 無法改善疲勞之睡眠。
8) 勞力活動或運動後之疲憊或不適持續超過24小時。
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好發於中年,女性比男性更易發生,另外在60多歲的老年人也是另一好發的年齡層。長期處在某種精神壓力下,不良的生活型態,例如飲食不均衡、運動太少或太多,還有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血液腫瘤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感染、焦慮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都可能是原因。
(本文摘自/40+的健康讀本/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