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安寧新選擇 伴最愛走完人生路
2017/11/6(2022/3/15 9:15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阿蘭奶奶是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患者,在1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臥床且無法進食。去年初因肺炎住院,出院後裝上鼻胃管並轉介至居家醫療照護整合團隊。半年後,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家屬疲於奔命,而且每一次出院後身體每下愈況,決定將奶奶轉為居家安寧,最後在子女們的陪伴下逝世。
華人文化忌談死 居家安寧難推廣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沈怡伶說,臺灣社會能接受居家安寧概念的不多,而能明確說出希望善終地點的病患非常少,這對正在推動居家安寧的團隊來說是個困境。華人文化談「死」是禁忌,但避而不談不代表不會遇到,而在遇到的時候只能匆促面對,總是有著來不及說話的遺憾。
大多數目前接受居家醫療的個案,有許多已經是長期臥床合併重度失智,無法表達自己希望善終的地點,子女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取得共識,一旦發生狀況也只能往醫院送。急診室的醫師也只能全套檢查從頭做起,即使家屬簽立了不急救同意書,對末期個案仍然煎熬,也造成遲遲無法推廣居家安寧的概念跟理念。
日本逾6成老人 希望在家善終
沈怡伶醫師表示,日本早在10年前就面臨相同問題。2009年數據顯示,即使健康長者有40%希望在自己居住的安養中心善終,40%希望在自宅、子女家或是親戚家往生,只有12%的人在家中逝世。對生命末期的個案做的調查發現,竟高達60%的人希望在家中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這當中也存在不少跟我們一樣的困境,也因此相關政策、制度與機構蘊育而生。
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家人旁,走完生命最後的一哩路,是一件非常圓滿的事。學習如何對愛的人付出,不一定要用醫療儀器,才能代表盡心盡力。緩和醫療是種需要內化的概念,需要我們用心思考跟體會。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