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萬人不知罹B肝!當心肝病三部曲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孕婦用藥 降低傳染給新生兒的機率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執行委員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指出,171萬B型肝炎帶原者中,其中4成約68萬名患者需進行治療,然而需治療的患者中有高達27萬人不知自己為B肝帶原者。顯現國人對於「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病識感仍偏低甚至無感,潛在帶原者未主動治療,使疾病防治仍有缺口。
台灣B肝盛行的主要原因是母嬰垂直感染,雖然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政策實施後,已大幅降低感染人數;但根據文獻報告發現,高傳染力的孕婦產下的嬰兒仍有約10%漏網,可能胎兒在母親子宮內已遭受感染。有高傳染力的婦女在懷孕後期,便要考慮接受治療,今年初健保署又再通過B肝高傳染孕婦2款用藥納入健保,預計每年至少可再減少201名新B肝帶原者。
簡榮南副院長表示,透過國內研究文獻發現,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孕婦於妊娠30週起至產後1個月接受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傳染給新生兒的機率將從10%減少至1%。由此數值推算,台灣在2030年的B肝新病例可望減少94%。
主動篩檢挖掘潛在帶原 降低肝病機率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長林俊彥說明,33歲以下民眾出生後已全面接種B肝疫苗,加上現行國健署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終身可接受一次B肝篩檢服務。中間33歲至45歲的民眾,雖然B肝盛行率仍高,但缺乏B肝篩檢機制,呼籲政府應放寬終身B肝篩檢的對象,提高B肝篩檢率。也建議借助非政府組織或社會企業的一臂之力,深入偏鄉和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提供符合國健署篩檢資格的民眾,和未進行B肝檢查者進行篩檢服務。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執行委員暨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台灣肝炎防治歷經30年,全面施打疫苗後,疾病控制已有明顯改善與成長,但距離歐美國家盛行率千分之2仍有差距。除了擴大疫苗接種外,台灣更應透過公衛系統,積極執行主動篩檢,挖掘更多潛在帶原者盡早接受治療以避免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發生,造成長期對家庭、社會、醫療帶來沈重的疾病負擔。期待在民眾與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官產學三方合作之下,發展根治B肝新藥,未來B肝病人愈來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