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式睡眠法」 訓練寶寶好習慣
哭泣式睡眠法(Crying It Out, CIO)
許多人認為「哭泣式睡眠法」等同於「費伯法」(Ferber method)─得名自理查德.費伯博士(Dr. Richard Ferber),這名兒科醫師推廣他的睡眠訓練技巧,教導寶寶自行躺在嬰兒床上入睡。「哭泣式睡眠法」只是費伯博士建議對抗嬰兒睡眠問題的眾多策略之一,不過你確實可以在一開始就先採納費伯博士這個方法,來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
費伯博士指出,處在入睡相同環境中的寶寶,半夜短暫地醒來(所有人都會有這種狀況),也會很容易再次入睡到天亮。因此,理論上來說,獨自在嬰兒床上入睡的寶寶,不會因為獨自在嬰兒床上醒來便受到驚嚇。他只會翻個身,重新安頓好自己,讓每個人都有漫長而平靜的一夜好眠─不需要「哭泣式睡眠法」或任何其他方法。
但是,請記住,寶寶是習慣的生物。因此,如果家長好幾週或好幾個月每次都搖晃他入睡、或是每當寶寶嗚咽就急著安撫─這就等同於在訓練他「需要搖晃或安撫」才能入睡。很自然的,習慣入睡時有家長陪伴的寶寶,醒來發現自己獨自躺在嬰兒床上,就會哭泣、甚至驚慌。
如果寶寶一哭,家長便立即衝到寶寶身邊安撫,寶寶更會學到只要自己一哭,媽咪或爹地就會過來安撫他。可能還會餵他喝奶!所以,下次他醒過來,就不會再次入睡,反而又哭了─即使一點也不餓。如果媽咪或爹地沒有衝過來,他會哭得更用力、更大聲。他並非被寵壞、或想操縱他人。寶寶只是害怕。最後,他可能是生氣。他想不到哪裡有問題。以前每件事都很好,現在什麼都不對。
事實是,費伯認為許多家長誤解了「哭泣式睡眠法」的意思,他「從未鼓勵家長放任孩子哭泣」。此外,他推薦的許多睡眠法中有一項名為「逐步削弱法」*,顧名思義,旨在幫助寶寶慢慢而明確地習慣新的周遭環境。
第一晚,寶寶躺到嬰兒床上,家長離開。可預期的是,寶寶要不是立刻表達抗議獨自入睡,便是睡著後醒來大哭。請家長先稍等一會,確認寶寶不會自己入睡時,再平靜地進入房間,說幾句話、或只是讓寶寶知道有人來安撫他。依據這個方法,請家長無論如何都不要抱起孩子。然後,記住,就算寶寶沒有停止哭泣,也請離開。
最終,孩子會睡著一陣子,也許會再次醒來。一而再、再而三,寶寶醒來大哭,家長每次進入房間安撫寶寶的等待時間再隨之延長。這樣進行幾天之後,孩子便會理解這是新的睡眠方式,再多的哭鬧也無法改變。隨著寶寶逐漸熟悉情況、不再害怕,便會開始很快睡著,養成自己入睡的舒適感。讓寶寶學會醒來時自我安撫、或是半夜淺眠醒來又入睡,通常只需要幾天的時間。
「哭泣式睡眠法」會讓家長與寶寶都不舒服,但是並非不道德。長時間的哭泣(就算長達好幾個小時),也不會像某些人批評的造成持續心理受創、或是影響親子情感連結能力。事實上,部份毀謗者引用的研究,其作者已經出面譴責他們從數據中導出的結論(尤其這些研究著重誕生在受虐環境的孩子)。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艾利西亞.利伯曼博士(Dr. Alicia Lieberman)正是其中一名作者,堅持她的研究「與爭論無關……因為我的研究範圍是疏忽與虐待……而非正常、『夠好』的育兒法。」耶魯醫學院瓊.考夫曼博士(Dr. Joan Kaufman)是另一名出面譴責的作者,他宣稱「用我們的研究去支持非科學認證的想法,是一種錯誤引用。」
孩子學習獨自入睡時,讓孩子哭泣並不殘忍。然而,「哭泣式睡眠法」也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費伯也不斷強調這一點。像是有胃食道逆流或是餵食不耐(feeding intolerance)問題的寶寶,當他身處痛苦之中,絕對無法自我安撫。生病中的寶寶不用安撫就能重新入睡─這是錯誤的期望。
所以,在嘗試逐步削弱法之前,請先認真思考,是否可能消除造成寶寶每晚啼哭的任何原因。無論如何,「哭泣式睡眠法」需要的時間較長,即使成功執行,也會讓執行過程宛如置身地獄。如果你或孩子不需要經歷這種情況,為什麼要使用這個方法呢?
(本文摘自/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來自跨國教養經驗的黃金指南,讓你更快樂、更自信,享受照料新生兒的喜悅,卻不失去理智與自我!/大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