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大隻雞慢啼 談語言遲緩兒
2019/3/18(2022/3/15 6:8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2歲的王小弟在父母陪同下,就醫接受發展遲緩評估。王小弟在家作息規律、情緒穩定,聽得懂大人說的話,高興時會張口大叫,但要他學說話不是愣住就是跑掉。經過仔細訪談和評估,確認王小弟的遊戲、操作行為和語言理解能力符合年齡發展,但懷疑王小弟的音韻發展稍慢,需要加以引導。
安排每週半小時的治療時間來醫院治療,建議家長平時也進行聲音誘發練習、搭配合適的口腔動作遊戲,王小弟樂於模仿學習,並增加聽覺經驗輔助音韻發展。經過3個月的努力,王小弟目前能說詞彙、簡單的短句能力,只是仍有一些構音不清的情形。由於王小弟的表達能力已逐漸跟上同齡水準,因此目前由家長於平時持續耐心引導,注意其語言發展情形,並建議4歲後再回診,追蹤構音情形。
語言問題可能是其他發展遲緩問題的根本 或最早被發現的問題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副組長趙若婷表示,人類大多仰賴口說語言進行溝通,看似簡單也相當重要。幼兒的口語簡短,細分則可歸類為不同的溝通意圖,從一歲多會稱呼、叫人,逐漸會表達需求、對人發問,再到能約略描述事件。除了年紀增長、溝通的目的增加外,語言能力也逐漸進步以發展更高階的溝通意圖、進行更複雜的溝通。
人類將語言做為溝通的便利工具外,也用語言來學習新的事物,因而語言和孩童的發展密切相關。遲緩孩童經常有溝通、語言或言語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語言問題可能是其他發展問題的根本或是最早被發現的問題,因此語言遲緩不容輕忽。
孩童被通報遲緩 約千名中有5至11位
根據統計,台灣孩童被通報遲緩的比率約介於千分之5.7至11.1間。以台南市為例,每年約通報有1600至2000名的發展遲緩個案。趙若婷副組長表示,疑似言語或語言遲緩的孩童,經由門診醫師轉介語言治療師後,便由訪談、問卷、互動觀察中,評估孩童發展是否落後,試著找出可能造成遲緩的原因,同時做出適合居家進行的練習方法建議,再排定治療時間,有計劃地進行語言治療介入。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