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疫苗面紗 醫籲施打保護自己及他人

揭疫苗面紗 醫籲施打保護自己及他人

2020/11/27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已經買到1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但專家憂心若沒有與民眾做好風險溝通,可能重演2009年H1N1疫苗施打不到一半的情形,呼籲民眾,施打疫苗才是有效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方法。

不良事件≠不良反應 
針對近來多起流感疫苗疑似不良事件通報,造成民眾恐慌,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表示,不良事件不等於不良反應,不良事件是指施打疫苗後發生頭暈、痠痛等情形,不過這只有時序關係,不一定有因果關係,必須確定是由接種疫苗疫苗引起的症狀,才稱「不良反應」,前者是疑似,後者是確認,兩者不應混為一談。他強調,所有疫苗都是經過嚴格臨床試驗和上市後追蹤,才能在臨床上使用。

李秉穎舉例,幾年前以色列4名老人一同接種同個批號疫苗死亡,引起國際震動,台灣也將該疫苗下架,但經WHO調查發現並無直接因果關係,後來以色列進行研究,發現有打疫苗的長者死亡率反而低於沒打疫苗者,短期內的死亡率增加跟有無施打疫苗並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有民眾三度向他確認疫苗是否安全無虞,讓他很無奈。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有一群反疫苗群體,只要有關疫苗安全的風吹草動,就會被拿來大做文章,媒體也是都先報了再說,等到最後確認跟疫苗無直接相關,澄清的報導卻少之又少或篇幅很小,長久如此,難免影響民眾對疫苗的信心。曾有11個月大的女嬰打完疫苗後猝死,最後證實是B19微小病毒導致心肌炎過世,與疫苗無直接相關。

集體施打恐懼感會傳染
也有許多研究證實,身體對於施打疫苗的巨大恐懼,會轉移為其他症狀釋放,也就是所謂的暈針,李秉穎醫生說,這種情形非常容易透過人際傳播,例如在校園集體打疫苗,前面的人出現頭暈等,後面施打的人就容易有這個問題,因此建議學校明年施打新冠疫苗時,要做好妥善安排,像是疫苗同意書必須詳載暈針的症狀讓學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曾發生過暈針的學生單獨接種,另外學校在等候打針時,可以利用團康、衛教活動,降低學生的恐懼感。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