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你想得那麼老 人類可望活150歲
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公共衛生教授傑.歐爾香思基(Jay Olshansky)卻不這麼認為。歐爾香思基認為,大腦會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我們可以換人工髖關節、人工心臟等,但是我們無法換腦。」
這兩人在二○○○年做了以上這項賭注。他們分別在投資基金中存入一百五十美元,簽了一份契約,同意贏家的後代可以在二一五○年兌現這筆基金。後來他們把賭金加倍,估計屆時兌現的人可以領到約十億美元。如果奧斯塔是對的,那麼有些人可以活到那時,見證誰贏了賭局。
就在我們坐看人類壽命是否可以衝至一百五十歲,某些更大的變化已經悄悄臨在我們身上。我十九歲的乾女兒理應要脫離青少年,成為成年人了,但她才剛上大學,學貸越滾越大,接下來的幾年之間,應該也會繼續與父母同住。這是不少人的現況,而有些專家認為:青少年階段應該要延長至二十四歲,而這也是目前英、法、德國和奧地利孩子搬出父母家的平均年齡。
澳洲教授蘇珊.索耶(Susan Sawye)認為,正確的青少年時期應該定義為十歲至二十四歲。心理師羅倫思.史坦伯(Laurence Steinberg)認為,父母在青少年晚期繼續參與孩子的生活,會帶來很大的助益,因為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腦即便到了二十幾歲,都還在持續發展。
如果現在的青少年階段長達十四年,那麼後續人生階段該怎麼計算呢?答案是:也會跟著變長。前一章中我們看到現代人有晚生的傾向。而與此相對,成熟獨立的成年人時期也會加長。
變長的階段不是老年 而是中年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醫生朋友在社區診所替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們施打流感疫苗。一群銀髮陌生人走進診所,這些人以前從來不曾來看過我朋友,因為他們身體沒有毛病。近年來,他們的總體人數有增無減。這群人不願意被貼上標籤,他們不服老,行為也不像老人,更不會購買專替老人打造的產品。
在英國,六十五歲以上、且身體機能開始出現問題的人口比例已經連續二十年呈現下滑趨勢。美國七十五歲以下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並無聽力或視力的問題,行動無礙,也未出現認知障礙。這些人還是能為社會大大貢獻的健康公民,而不是坐以待斃的退休老人。而年齡介於七十五歲至八十四歲之間的人們,也有一半仍未出現上述問題。
老人家當然還是會忘記鑰匙,專注力也會降低。然而上述數據顯示:我們可能擔心過度了。綜合各種調查,多數人普遍認為:只要活得夠久,每個人都會得到失智症(或是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然而事實上,八十歲以上的族群中,每六人卻只有一人患有失智症,也就是說,很多人根本不會罹患失智症。在丹麥、瑞典、英國和美國,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二十年前降低了五分之一。二○○○年,美國被診斷出失智症的平均年齡是八十點七歲;到了二○一二年,攀升到了八十二點四歲,而且這時醫界早期發現失智症的診斷技術還進步了。
專家並不確定失智症病例減少的原因,但是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追蹤了超過五千名六十歲以上的人,發現失智症的人口比例可以反映在心臟健康的改善上。在英國,男性失智症人口比例降低速度較女性快,可能是因為過去男性抽菸人口較多。報紙上一定還是會看到失智人口逐漸增加的新聞,但事實上真正增加的是老年人口總數,而非個人的失智風險。
(本文摘自/百歲時代:當長壽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活得更好?/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