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亂免疫致不孕?中年婦「這5點」調理順利生子
乾燥症全球1%盛行 女性發病機率為男性9倍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乾燥症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之一,正式學名是休葛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全世界約有1%的盛行率,女性較易發病,機率大約是男性的9倍,好發於40~50歲的女性,也容易與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同時出現,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症等等。
乾燥症雖然是以攻擊腺體及黏膜為主的疾病,所以像眼乾、嘴乾是最常見的症狀,嚴重的會進一步變成牙齦炎、蛀牙、角膜潰瘍,甚至攻擊其他器官,像是胃食道逆流、慢性咳嗽、咽喉痛、鼻竇炎、流鼻血、反覆的支氣管炎、肺炎、肺纖維化、胰臟炎、關節炎、血管炎、陰道乾澀、肢體末梢麻痛、皮膚乾燥、肝功能異常、膽管硬化、淋巴瘤等。
備孕媽媽擔心用藥副作用影響受孕
由於乾燥症是自體免疫疾病,其免疫混亂情形也會影響到懷孕,造成不易受孕或是反覆流產,通常都是用奎寧、阿斯匹靈為主要治療,病情嚴重的則可能另外加肝素、免疫抑制劑。但是,許多準媽媽會害怕奎寧的副作用,而心生疑慮或不敢使用。2021年4月份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奎寧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若懷孕中每天服用奎寧超過400毫克,有可能會增加26%新生兒畸形機率。尤其是脣顎裂、呼吸和泌尿系統的缺陷,這更容易讓正服用奎寧又在備孕的媽媽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以中醫躁症5點調理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以中醫角度來說,乾燥症屬於「燥症」、「臟毒」、「燥毒」範疇,若乾燥症合併關節症狀者,則稱為「燥痺」、「燥毒痺」。由於先天稟賦不足(遺傳性),陰陽失調(自體免疫失調)為發病的基礎,和肺、脾、腎3個臟腑失調有關,臟腑積熱,內蘊燥毒,臟腑失潤,復外感毒邪,致熱毒灼津煉液,化燥阻絡,燥瘀互結,臟腑失潤所致。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所說的「燥勝則乾」,是對燥邪致病的概括。但是,治療上並不是簡單的只用「燥者潤之」能處理。中醫「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李東垣,則在「六氣皆從火化」的基礎上,創立脾胃內傷學說並自成補土一派,認為氣可生津,津可載氣,津液內注五臟六腑,能保持脾臟的功能,氣亦為陽,慢可溫熙脾臟,鼓動津液。
治療上除了基本的滋陰潤燥之外,另外也要考量不同疾病演進、不同病機變化、不同體質加以個別調理:
因火致燥,治以甘寒:燥是其現象,本質是內火,選用甘寒藥物,養其陰、潤其燥、清其熱。這類藥物能促進唾液腺、淚腺、腸胃腺體分泌加強,達到生津、養胃、潤燥的功效。
因虛致燥,治以甘溫:甘溫藥物能益氣生津,津液充足陰精自能濡潤諸竅,達到陰液豐、諸竅通的功效。
因燥致瘀,治以活血:燥則血澀而氣液為之凝滯,潤則血旺而氣液為之流通。養血活血化瘀,散結通絡,瘀化痰散,津液自復,諸病自除。
因瘀致燥,治以活絡通竅: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隨氣上升。此類藥物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化毒解毒,達到散瘀毒、通諸竅的效果。
因毒致痺,治以清熱解毒:本病痺痛非風寒濕三氣之痺症,而是燥盛陰傷,筋骨不榮則痛,痰瘀毒阻致不通則痛,此類藥物能清熱解毒,通絡止痛。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婦人的乾燥症病情穩定,卵巢老化的情形也逐漸改善,婦產科醫師同意把奎寧藥物的劑量降低。不久後婦人也順利懷孕,整體孕程順利都沒有出現問題,生下了可愛的小男孩。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