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飽受皮膚炎所苦 癢到一度休學無法念書
2019-10-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二十一歲的陳姓大學生長期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每每發作患處即搔癢無比,不僅四肢伴有紅疹、脫屑,身體軀幹同樣乾燥癢甚,時常忍不住搔抓,導致「越抓越癢」,皮膚甚至因為抓破皮出現傷口,不時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更嚴重,全身肌膚幾乎無一處完好。
異位性皮膚炎成年患者 建議長期控制病情
診治該病患的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醫師謝雅如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疾病,過去多半認為是先天基因所致,近年臨床研究則認為形成原因複雜,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過敏因子有關,目前無法根治。小孩與成人都可能罹患,約有七成患者在五歲以前發作,其中有八成會隨著年紀成長而自癒;約有三成患者成年後才發作,其中三位就會有一位中重度患者,多半難以根治。
根據健保資料統計,全台每年有超過十五萬名二十至四十九歲成人,因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前往醫院就診,而成人患者多數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患者生活、職場、人際關係備受影響,甚至可能形成社交障礙。謝雅如醫師提到,該名大學生十七歲時發作,全身肌膚幾乎百分百都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皮膚搔癢、乾燥、脫屑、紅腫,四肢及軀幹都出現紅疹,肌膚甚至因為反覆搔抓而流血、流組織液,導致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及學業表現,一度因此休學。
謝雅如醫師說,過去以類固醇治療雖有效控制,但該名學生的父母因擔心類固醇造成的水牛肩、肥胖紋、毛髮增生、皮膚真皮層萎縮等副作用,並未配合治療時程,狀況一改善即停止用藥,但停藥不久病況即發作,如此反覆下,該名學生的生、心理皆承受巨大負擔。今年初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後,便獲得良好控制,皮膚不再紅癢、乾燥,病症已大幅改善。
新型生物製劑 控制肌膚發炎關鍵
謝雅如醫師解釋,過往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為類固醇、抗組織胺以及照光治療,但效果有限且可能伴隨副作用,則需使用免疫調節劑控制發炎或過敏反應;長期使用免抑制劑則可能會影響肝、腎功能;幸好,如今已經出現突破性治療方式,新型生物製劑能控制肌膚發炎的關鍵因子,切斷根源的「第二型免疫反應」,同時讓皮膚組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且不具部分現行療法的副作用,安全性也較高。
謝雅如醫師呼籲,面對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抗戰,雖過程難熬但千萬別放棄,也不要因為一時改善而擅自停藥,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病友們仍有機會與病症和平共處。
為鼓勵異位性皮膚炎的成人病友們勇於追夢,病友協會特別舉辦「『異』氣相挺、『異』外人生—勇敢追夢 『異』起挺你」病友圓夢計畫,徵選三名病友,即刻起至十二月底,歡迎病友們勇敢起飛、放膽追夢,報名表及報名方式詳見「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網站。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