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鼓勵不讚美‧不讓稱讚扼殺孩子的能力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中心正向教養講師暨心理諮商師陳奕維(FB粉絲專頁:陳奕維心理師所思所想)
不適宜的讚美,無助孩子能力的培養,如同Dreikurs(阿德勒的嫡傳弟子)曾說:「鼓勵之於孩子,就像植物之於陽光、空氣和水;而讚美就像巧克力糖,吃多可會蛀牙。」
沒有糖就不畫畫
大部分的家長明白從小在適當的時候讚美孩子,對孩子的能力發展具有正面影響,然而,不恰當的讚美,卻可能讓孩子對能力的養成失去動機。
陳奕維心理師舉例,心理學家曾針對孩童的動機設計一項實驗,實驗者將一群孩子帶至研究室中,在這個研究室裡放了許多色筆,讓孩子可以任意地在牆上塗鴉,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孩子很自然地拿起畫筆進行牆面創作。此時,為了研究「獎勵」如何影響孩子的動機,研究者開始提供餅乾、糖果等物品獎勵孩子的塗鴉行為,孩子也因為獎勵而認真塗鴉,但數次後,研究者告知不再提供獎品,孩子仍可繼續於牆面上塗鴉,但這些孩子卻因為失去獎勵,對塗鴉不再感興趣。
陳奕維心理師解釋,此即所謂認知上的過度辯證現象,孩子原本喜歡塗鴉的動機源於內在,但在大人開始給予獎勵後,孩子會自然的將內在動機轉換為外在動機,亦即原本喜歡塗鴉的內在動機,因為獎勵出現後,引導孩子認為獎品才應該是繼續塗鴉的動機來源,而忽略原本的內在動機(自然喜歡塗鴉的心情)。
陳奕維心理師進一步指出,如果孩子喜歡塗鴉,正確的鼓勵與引導應會強化他的內在動機,引發他對繪畫的熱情,使未來有機會讓他持續為熱情進行繪畫、發展繪畫的天賦,但若是錯誤的獎勵,在孩子尚未發現自己的熱情時,則可能會扼殺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內在動機,如果不給予獎勵,該如何鼓勵孩子?
「鼓勵」與「稱讚」大相逕庭
陳奕維心理師表示,在阿德勒學派的觀點中,「鼓勵」和「讚美」並不相同,「鼓勵(encourage)」是讓孩子發展出勇氣、自信與行動力,讓孩子能發展出自我價值與歸屬感;「讚美」則會讓孩子依賴他人的認同與讚美,得不到認同或讚美就害怕失敗並容易放棄。究竟該如何正確給予孩子鼓勵?陳奕維心理師提供下列原則:
1) 避免價值評斷
不為孩子的行為套上「好」與「不好」等價值評斷,例如:「你這次考試考了100分,真的很棒」。這句話隱含著認為100分才是好的,會逐漸養成孩子只著重於追求分數的習慣,長此以往,若分數不理想,孩子不會肯定自己的努力,只以分數界定自己,會變得容易失去信心,但若改成「準備這次的考試,媽媽發現你真的很認真準備,很棒」,則會讓孩子覺得被重視的是自發「努力的過程」、獲得的成果是自己認真得到的,因而對自己的能力與成就感到自信。
2) 以孩子為中心
若家長總是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很聽話,很棒」,會讓孩子只為了得到家長認可而表現,未來也會習慣追尋別人的認可而採取行動,但當覺得自己有可能會表現不好、無法獲得讚美時,就會對自己感到沒自信。反之,若是鼓勵式的話語,如:「你一定很為自己感到驕傲」、「你有遵守約定,很棒」,則會讓孩子覺得「是我以自己的能力達成目標、完成任務的」,並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肯定。陳奕維心理師補充,鼓勵的話語,以孩子為出發點,主要在滿足孩子,讚美則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
3) 避免比較
讚美通常隱含著「比較」,如:「說孩子做得比誰好」或「你是最好的」等,都隱含將孩子與他人比較的期望,這會讓孩子的行動或表現是為了勝過他人,並養成對輸贏有嚴重的得失心;但鼓勵的話語強調孩子與自己相比,看重的是個人能力的增長,當孩子未來在比賽中受挫、輸了競爭,也不會否定自己的成果。
4) 增強孩子的內在動機
「你彈琴比賽得了第一名,好厲害」與「你用心彈的旋律,我們覺得很感動」,前者的稱讚讓孩子認為獲得「名次」是重要的,一旦沒有得到名次,可能就會有強烈的沮喪感;後者的鼓勵,讓孩子明白「用心」可以讓曲子深入人心,名次的追求成為其次。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