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副食品階段.關乎寶寶身心發展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部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
從抓取食物到使用餐具,對寶寶來說不只是練習使用餐具而已,背後更包含著上肢肌肉與關節運用的熟悉,看似簡單的練習,對寶寶的動作發展來說卻意義重大。
寶寶學吃飯.從模仿開始
寶寶剛出生時,如同一張白紙,甚至對於自己具有軀幹與四肢都尚未有認知,隨著月齡增加,對軀幹與四肢的存在逐漸有感覺,即會開始練習並學習運用身體與四肢的肌肉,以完成各部位動作的發展。對於吃飯這件事也是,部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表示,寶寶對於「吃飯」的認知,也是透過學習而來,從寶寶隨著大人同桌吃飯或是經常看到大人吃東西,寶寶會逐漸開始建立關於「吃飯」的認知,例如:食物放進嘴巴,嘴巴會動、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很開心等,同時,寶寶也會開始模仿大人的口腔動作。
堆疊動作經驗.從基礎到進階
曾雅鈴職能治療師指出,寶寶的副食品時期,大致可分成3個階段,分別為家長餵食、寶寶抓食與使用餐具餵食自己,此3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動作發展進程,一一分述如下:
1.家長餵食
從出生後看著大人吃飯,會逐漸開始建立「吃飯」的概念,口腔動作也持續發展,從單純吸吮到練習上下唇閉合,以及後來的牙齦咀嚼能力。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之後,當家長將食物靠近寶寶嘴巴,寶寶會認知要張開嘴巴、接受食物,其中「看」到食物、對準食物張開嘴巴,也是寶寶發展視動整合的部分過程。
2.寶寶抓食
約於孩子7個月大左右,寶寶坐在餐椅上,開始會想抓食物往嘴巴塞,啟動的是手眼協調、手口協調與全掌抓握的動作練習,其中,全掌抓握的動作,包括用手指將碗中的食物抓進手掌後握住。而隨著抓握的動作逐漸熟悉,「放手」的動作也會逐漸出現,孩子在該階段,經常會出現抓起東西又放下的動作練習,因此,日常生活中,可為孩子多準備一些安全的手掌玩具,讓他練習全掌抓握與放下的動作練習,同時,也可以慢慢開始給予較小塊的食物或米餅,讓寶寶練習以2~3根手指頭拿取食物。這些動作經過重複練習後,寶寶手部近端關節(肩膀與手肘)的穩定度也會隨之提高。
3.使用餐具
透過使用器具來獲取食物(約1歲左右),這對寶寶來說,算是比較高階的動作練習,其中,使用湯匙可練習手腕和手指的靈活度,喝水時,雙手抓握水杯,則可達成雙側整合的動作練習。在這個階段,也常見寶寶雙手捧著點心碗,雙手一舉、仰頭就把碗中的點心撒了滿臉,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解釋,寶寶雙手捧碗是在練習雙側整合的動作,撒了滿臉則是因為遠端關節(手腕)的控制尚不成熟,因此是運用近端關節主導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寶寶的動作發展由近而遠,原則上會先練習雙側一致的動作,之後才會進階到雙手各自做不同的事,例如:一手拿碗,一手拿湯匙餵食自己;而近端關節(肩膀與手肘)的力量控制穩定後,才會逐漸開始練習遠端關節(包含手腕與手指)的穩定度與靈活度。因此,透過副食品階段,提供寶寶大量的練習機會(自己抓取食物、使用餐具),能幫助他更順利地學習控制與熟悉身體關節的使用。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babycare/articles/14613
※延伸閱讀:搞定孩子的胃!從副食品開始
※延伸閱讀:換掉餐盤內容,解決寶寶「過胖」或「過瘦」的困擾!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