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已讀不回」令人焦慮!專家親身經驗揭開「不安全感」的秘密

為何「已讀不回」令人焦慮!專家親身經驗揭開「不安全感」的秘密

2022/5/13
你是否曾為了一些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異常憤怒或委屈?資深諮商工作者馮以量從家族治療的觀點出發,於《你背負了誰的傷》書中,以自身經歷分享,那股情緒很可能是由於過往未能消化的創傷被觸動了,惟有重新審視與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關係,才能療癒自己、重塑生命。以下為原書摘文:

10歲的我,被爸爸遺棄了

那一年,我才10歲。

那天,放學後的我發現爸爸不見了。我問母親:「為什麼爸爸不見了?」

母親支支吾吾地回應著不明確及不明朗的答案,我唯有靠自己從蛛絲馬跡裡尋找答案。

最後,透過姑姑們在客廳裡的一片謾罵及羞辱我爸爸的話語裡,才知道他欠了高利貸一筆巨款,無法還清。他懼怕高利貸來追殺,自己走投無路,唯有逃之夭夭。

由於他把爺爺的家族生意也賭垮了,雜貨店被迫要關門,我的家人們有著說不出的怒氣。那怒氣,也直接影響了我。其實在那一刻,我是吸收了這些憤怒所帶來的身教——直到我長大後,每每感受到被遺棄、被不重視、被不理睬時,我都特別的憤怒。

「我被爸爸遺棄了」,這是年幼的我在那一年的解讀。

那一聲不響、一句話都沒有交代,就像那些已讀不回的無聲無息,讓我覺得是我的生命完全被父親遺棄了。

在他的眼裡,我們的生命居然是如此低賤、不重要。為了保住他自己的命,他可以把妻兒的性命棄之不顧,任由高利貸來到我們家,威脅我們。

被遺棄,這很傷。

對方沒回訊息,為何引爆我的焦慮?

自此之後,我無法忍受我在乎的人不理睬我。心裡彷彿就是有一個黑洞,一直填不滿,無論放多少關愛進去,都會被吸得光光。在親密關係裡,擔心會被遺棄,非常沒有安全感。

我所在乎的人只要稍微慢一些回應我,或者沒有回應我,或者音訊全無,這都是我最受不了的事。前提是這個人在我心中是有其重量的。其他的人沒有這種依附關係,對我起不了任何影響。

我知道自己無法擺脫這樣的人生腳本。其實我很清楚爸爸離開這件事已經發生多年,也沒有其他的人說要遺棄我;即使別人遺棄我,如今的我也有足夠的內在資源去面對。可惜,過去那童年的情緒無法被甩脫,使我非常沒有安全感,非常焦慮。

有那麼一天,我約了老朋友吃晚餐。從早上寄出去的簡訊,一直到傍晚都沒有回應。打電話聯絡了幾次,到了晚上6點,還是音訊全無。

一股黑色的能量籠罩著我,讓我渾身不舒服。很自然地,內心自然啟動了自我對話的劇場。

我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你這麼焦慮?」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焦慮。」我聽見自己回答。

這種焦慮的感覺很熟悉。不全是因為朋友沒有回應,而是因為我的父親遺棄了我——可是,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啊!

我的頭腦很不明白為何這份焦慮還是緊隨在身。有時候,甚至很討厭自己讓負面的情緒如此放肆。然而事實是那被遺棄的孤單及自憐,不管我怎麼想辦法要把它甩掉,卻還是甩不掉。過去,我討厭這種感覺。但如今的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努力什麼,唯有臣服於這份感覺。
我知道它時而會來,也終究會走。

那天傍晚,我穿上球鞋,出門去跑步,到處亂跑。因為我不要待在家裡,讓自己沉溺於焦慮及不安全感裡。

直到大汗淋漓時,我告訴自己:

「在黑洞裡,為自己加一點光吧!其實我什麼也不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是如此的真實。你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小小馮以量,我沒有說我要遺棄你。小小的以量,我沒有說過要遺棄你。不管你是多麼不好、不開心的馮以量,我都會陪著你。」

既然拿不走黑暗,就在黑暗裡加點光吧。
既然拿不走受傷,就在受傷裡加點愛吧。

當下的我就繼續跑、繼續跑;微笑著繼續跑;微笑著持續跑了一個小時。到最後,連微笑也沒有了,只剩下不焦慮、不愉悅的平靜。

我沒有辦法改變已發生的過去,不過,沒有人說我不可以照顧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那被父親遺棄一整個童年時光的自己,辛苦了。

承諾自己:不遺棄自己,不嫌棄自己

回到家後,打開手機,看到有朋友的未接來電及簡訊。文字寫著:「抱歉,今天開會開了一整天,現在才有時間回電。很忙,抱歉。吃宵夜,任何時間。」

結果我們吃了一頓宵夜,而非晚餐。雖然他還是為此道歉,但我沒有去解釋什麼,只是笑笑地帶過。我們聊到深夜才離開。

過去的我一定不會再去吃宵夜,我一定會折磨對方,也折磨自己。我肯定會在簡訊裡回應一些尖酸刻薄的話語之後,開始自己生悶氣好幾週,直到氣消了,又再去聯繫老朋友。可是,我知道生命的成長不可以停在這裡。

我總不能把對於爸爸多年前遺棄我的憤怒,丟在任何人身上;也不可以把失去爸爸的哀傷,在他面前宣洩。要是這樣做,我想我一定是瘋了。以前的我就是個瘋子,自己親手去破壞身邊的重要關係。現在,我不再如此。

真的不干老朋友的事,全是我的人生腳本的事。我把一件看起來簡單得不行的小事,不小心與過去的創傷重疊了,演變成複雜無比。

我深信每個小孩都渴望能被父母擁有著。遭父母嫌棄或被父母遺忘,是小孩最懼怕的事情之一。為了能被父母擁有著,有些孩子需要生病、需要變壞、需要成績很好、需要很聽話等等。每個小孩都會使盡自身的法寶,只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愛及注意。

孩子會透過他有限的能力來測試父母的反應。一旦某個行為能得到爸媽的關愛、怒罵或者有任何的反應,他們就會不斷地重複那個行為,只為了證明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遭到父母怒罵雖然不是關愛,可是至少好過被冷漠、被嫌棄、被遺忘。

直到我們長大後,依然會擔心自己被他人嫌棄及遺忘。所以,要是我們在哪裡卡住,就在哪裡「停、看、聽」一下,去消化當初那些畫面裡的人、事、物,所帶來的故事。你會逐漸發現,要是我們決定承諾自己:不遺棄自己,不嫌棄自己,其實外在環境的許多人、事、物,都無法再激起你任何的懼怕及焦慮。

那一夜在入睡前,我關上燈,給自己一個微笑。而內心黑洞的那一束光,我願它常被點亮著。
愛自己,是人生道路的大功課。請把那個受傷的自己給照顧好,畢竟我們都值得自己去疼愛,不再被自己遺棄。

(本文摘自/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寶瓶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