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看東西雙影⋯恐因動眼神經麻痺!醫教「日常4招」緩解不適
西醫除了給予抗暈眩藥,也因右眼病情造成壓力,使她焦慮不能入睡,再給予鎮靜藥物幫助平穩情緒,另外還開立口服維生素B12作為神經營養劑,幫助動眼神經修復。然而右眼情況遲遲不見改善,於是轉而會診中醫尋求針灸及中藥協助。
動眼神經麻痺,眼球無法對焦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中醫科主任楊俊奎表示,眼肌麻痺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因視力模糊不清,導致起居、走路、工作、開車等行動受限,舉凡糖尿病、中風、腦部腫瘤、腦部外傷、腦部血管疾病,都可能使腦部神經麻痺,導致眼睛不能自主活動。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眼肌麻痺常見的是動眼神經和外旋神經受損引起,其中動眼神經麻痺佔了59.3%,是最多數的類型。
由於動眼神經受損後無法指揮對應的4條肌肉: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會導致該側眼球向外下偏斜,醫學上稱作「斜視」,即俗稱「脫窗」,使得兩側眼球不能對焦,進而造成眼睛看東西會分成2個影像,誤以為是看到2個東西,使腦部無法根據看到的資訊指揮身體做出精細動作。
延伸閱讀:
曬太陽視線突模糊「白內障」找上門!醫建議補充「2物」護眼抗氧化
治療「脫窗」針灸取穴對應麻痺肌肉
楊俊奎說明,動眼神經麻痺在中醫是屬於「目偏視、墜睛」的範疇,主要病因為肝風內動風痰上擾,阻於目絡,導致眼筋弛縱失度、目珠偏斜所致。中藥治療依據致病因素而有所差異:
- 病邪為風熱:宜服細辛散方
- 病邪為風毒:宜服菊花散方
- 病久不癒:宜服羌活散
針灸治療的針刺取穴:
- 常規頭部局部取穴:瞳子髎、絲竹空、攢竹、太陽、風池、風府。
- 配合西醫檢查結果在確認麻痺的肌肉取穴:
- 上直肌:魚腰
- 下直肌:承泣
- 內直肌:睛明
- 下斜肌:球後
- 病情嚴重者,遠端取穴:合谷、太谿、太衝、太白等。
依照病人本身體質進行調整,針灸配合中藥治療,可使病症加速緩解。
平時保養:
- 眼球周圍的穴道按摩,搭配轉眼球動作。
- 暫時將一隻眼睛遮起來,可有效緩解眼睛所帶來的暈眩不適。
- 飲食宜清淡不宜油膩,多吃蔬菜、高纖五穀,勿碰刺激之物如菸、酒、茶、咖啡等。
- 情緒不宜起伏過大,晚上11點前就寢,促進病灶氣血循環。
施大姊經過5個月密集治療,起初右眼些微打開,右眼球偏外情況逐漸緩和,可以稍微向左側移動,而後慢慢右眼幾乎可以全開,右眼向左側移動幾乎和左眼向左移動程度相同。如果不仔細看,從外觀上幾乎看不出兩側眼睛差異,頭暈症狀也逐步改善。
大多數動眼神經麻痺病人都會逐漸痊癒,少部分嚴重病人進步比較緩慢時,楊俊奎建議可以中西醫聯合治療,加速動眼神經修復,臨床上可見不錯的療效,若病情進步不大,才考慮在6個月,以後接受斜視或眼瞼下垂矯正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