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千千反覆高燒,體溫最高逼近40度,門診醫師依抽血報告、胸部X光以及PCR陰性結果判定,並非新冠肺炎感染。另外從身體評估發現女童上顎出現多顆潰瘍,且精神與食欲明顯下降、肌抽躍次數變多,診斷是泡疹性咽峽炎及脫水,也就是腸病毒,因而安排住院。
2歲女童千千反覆高燒,體溫最高逼近40度,門診醫師依抽血報告、胸部X光以及PCR陰性結果判定,並非新冠肺炎感染。另外從身體評估發現女童上顎出現多顆潰瘍,且精神與食欲明顯下降、肌抽躍次數變多,診斷是泡疹性咽峽炎及脫水,也就是腸病毒,因而安排住院。
隨著夏天氣溫升高,日照時間更久、紫外線更強,在戶外遇到強烈陽光照射時,有些人會發現視線變得模糊,看不太清楚。安南醫院眼科中心副院長洪純玲表示,導致日常生活視力模糊的原因,除了因淚膜不夠潤濕眼睛的乾眼症狀外,另一個情況就是光線變化強烈使得瞳孔收縮,常見原因是白內障,尤其是後囊混濁性的白內障。
一名80歲伯伯,在疫情趨緩後,被孝順的兒子帶出門走走,但旅途中,伯伯便不斷催促家人找廁所,下車後還來不及到洗手間就尿褲子了,回到家後更是大發雷霆,責怪家人為何要逼迫他出去玩。原來他平常就頻尿,有時還會漏尿,不出門就是怕會造成尷尬,這次在大家面前出醜,讓伯伯感覺很受傷。
台中尤女士去年發現臉頰、額頭、鼻子等部位陸續紅腫發炎,到美容院勤做臉部保養,希望能趕在女兒婚禮前調整好膚況。但不僅沒能改善,發炎紅腫反而變本加厲,她只好直奔皮膚科診所求助,經醫師診斷是蠕型螨蟲增生所導致的玫瑰斑,光是額頭就有500隻。
把喜歡的事當事業,看似理想,但有不少人最終因賺不到錢,不得不放棄。日本文案撰稿人椹寛子出版的《文案寫出差異化,讓商品被看見》就指出,這類人常犯得2種錯誤,無法跳脫標準做法、嘗試其他可能,因此她提出「為他人提供價值,才能成為一份工作」的概念,並提出2個建議,讓「喜歡的事」也能變成商品。以下為原書摘文:
1歲小豆有先天性心臟病,5月初因發燒及頻繁熱痙攣發作,確診新冠肺炎,治療後康復。未料近期再次高燒到39度,且有咳嗽、呼吸急促及活動力明顯下降,由於小豆哥哥2天前才發燒快篩確診,新竹台大分院急診兒科醫師緊急為小豆PCR檢測,果然結果也是陽性,而且CT值比起5月初更低,意即病毒量更高。
新冠病毒變種株BA.4、BA.5在日韓再度引發大流行,也陸續有病例進入台灣,人體免疫力與病毒之間的戰爭還尚未結束。隨著大暑過後,夏去秋來,以立秋為準,2022年立秋是國曆8月7日,作為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表示難熬酷暑即將離去,迎接涼爽舒適的秋天,身體也可以隨之調養生息,選擇適合食物,打造健康體質。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至今已超過2年,各種變異株輪番上陣,隨著台灣進入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模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楊博州觀察到,儘管疫情隨著民眾接種疫苗普及而逐漸緩和,急診接觸到的病因種類也隨之出現變化:肺栓塞患者增加了。
許多男性面對性器官困擾,總羞於求助,寧可自行嘗試偏方道具解決,卻引發各種健康危機。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姜宜妮就表示,曾有一名男子看見號稱「硬度增強」的陰莖環,自行購買使用卻導致陰莖卡住,醫師與消防隊嘗試多種切割道具,都擔心傷到陰莖,最後是偶然經過的牙科醫師,建議使用牙科鑽子才成功脫困。
大暑剛過,天氣連日高溫炎熱,不少人情緒也受到影響。台中一名40多歲男性,菸齡20多年,日前因與家人發生衝突,當下突然感覺胸口不舒服,緊急送醫後,發現心電圖有典型的ST節上升現象,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是冠狀動脈急性阻塞,所幸急救後撿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