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怎麼挑最鮮?魚蝦貝軟足「低脂海鮮」教你這樣吃優質蛋白質
2022/9/7
海鮮「高膽固醇」?錯誤迷思
海鮮富含DHA與EPA及優質蛋白質,而且魚肉纖維較短,容易消化吸收,但總是給人「高膽固醇」的印象,讓饕客又愛又恨,不過國民健康署表示,這其實是誤解。影響人體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最大的因素,是我們平常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而非「膽固醇」。因此我們應該要更注意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少吃五花肉、培根、奶精、烹調用豬油等等。適量食用海鮮對人體有益,國建署的「每日飲食指南」更把魚列為比肉蛋順序更優先的蛋白質來源。
另外,牡蠣、蛤蠣、生蠔等貝類海產以及螃蟹,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鋅,適量補充對健康有益。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鋅攝取量,男性需15毫克,女性需12毫克,攝取上限是35毫克。
營養師余朱青說明,鋅分布在肝臟、皮膚、骨骼肌中,所以肌肉跟蛋白質的製造、長高生長發育、免疫系統、皮膚健康等,都需要靠鋅來維持,缺鋅可能導致一些皮膚問題、傷口難癒合 、疲勞、掉髮、骨質脆弱、味覺異常、免疫低下、性功能降低、生長遲緩等。不論男女老幼,鋅都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礦物質。
延伸閱讀:
4個吃魚好處!壞膽固醇通通趕光光
8種低脂類海鮮適當烹調,助增肌減脂
海鮮富含優質蛋白質,其實十分適合增肌減重計畫的民眾。營養師彭逸珊分享過,其實海鮮根據脂肪含量可以分成:
- 低脂海鮮:如香魚、黃魚、白鯧、白蝦、文蛤等。
- 中脂海鮮:如鮭魚、虱目魚、鱈魚、肉鯽等。
- 高脂海鮮:如秋刀魚。
即使是高脂的秋刀魚,只要留意攝取份量和烹調方式,避免攝取到過多的油脂,依然可以食用。
營養師朱瑞君也建議,增肌減脂時期這樣吃海鮮:
- 每星期至少進食3至4次魚
- 選擇少油烹調方法
- 選擇不同種類,避免大量吃大型魚
並列出8種適合增肌減脂的低脂海鮮食材,每100公克的熱量與蛋白質含量,包括:
- 台灣鯛魚:110大卡,蛋白質18.2克。
- 草蝦:100大卡,蛋白質22克。
- 牡蠣:49大卡,蛋白質9克。
- 文蛤:37大卡,蛋白質7.6克。
- 魷魚:50大卡,蛋白質11.3克。
- 干貝:57大卡,蛋白質12.7克。
- 鮑魚:69大卡,蛋白質15.8克。
- 淡菜:96大卡,蛋白質17.8克。
延伸閱讀:
如何挑蚵仔才新鮮?可以冷凍保存嗎?夏日吃鮮蚵必知「5大QA」
避免食物中毒,海鮮挑選有秘訣
台灣海產資源豐富,但食藥署提醒,若不慎吃到不新鮮的海鮮,可能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食品中毒反映,並整理出各種海產的挑選要點,幫助民眾聰明挑選:
- 魚:
- 外觀外形是否完整:肢體無斷落變黑、無破損及魚鱗脫落。
- 表皮不黏膩,色澤明亮有光澤。
- 魚眼清澈明亮。
- 鰓顏色鮮紅。
- 魚體僵直不軟爛。
- 自然風味而非腐臭味。
- 蝦:
- 蝦頭與蝦身是否緊密接連無鬆脫。
- 蝦頭明亮有光澤。
- 蝦身自然捲曲且肉質飽滿有彈性,無軟爛或變黑。
- 聞起來無腥味或是氨臭味者,較新鮮。
- 貝:
- 蜆及蛤蜊以未開殼、無臭味為佳。
- 活的貝類肉足會露出殼外活動,且出水孔偶爾會噴出小水柱或氣泡。
- 挑選時可取數顆貝類互相敲擊,聲音清脆,表示新鮮度較佳,聲音較悶則較不新鮮。
- 花枝、小卷、魷魚等軟足類:
- 眼睛明亮。
- 外皮鮮豔。
- 身體通透。
- 觸感光滑細緻。
- 肉質有彈性及光澤。
- 無腥臭味。
- 蟹:
- 蟹形完整飽滿。
- 蟹腿及蟹鰲硬挺,並與身體牢固連接。
- 蟹殼有光澤,背面呈青色、腹面白色有光澤。
- 有重實感及活力者為優。
- 新鮮螃蟹顏色鮮豔明亮,有蟹香味無刺鼻氨臭味。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