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停!災難後焦慮失眠⋯心理師教5招緩解:2週未改善快看醫生
本篇文章目錄
台灣地震多,不少民眾對地震敏感嚴重者可能數天不敢入睡,但透過腹式呼吸、慢跑、快走等運動習慣,或攝取溫鮮奶、香蕉、堅果等食品,都有助舒緩焦慮,不過焦慮情形若持續1至2週未緩解,即應尋求醫師協助。
延伸閱讀:
半夜遇大地震驚醒「先做3動作」專家:千萬別離開床舖
經歷震災恐引發焦慮症狀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經歷過震災恐怖景象的災民,容易因此產生焦慮症狀。擔心再次發生災難,對任何聲響、晃動與地震訊息容易繃緊神經、過度焦慮,也因此靜不下來,無法集中注意力,感到疲憊、肌肉酸痛,甚至失眠等,這都是正常的狀態,然而若是這些情緒感受過於強烈或持續太久的話,可就讓人吃盡苦頭了,甚至變得疑神疑鬼,進一步影響到日常生活。
黃裕達表示,地震頻繁,民眾心裡難免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情緒可能持續一陣子,在壓力源未能快速解除的情況下,心理調適是相當重要的。
5招幫助內心安定
他呼籲民眾可以依照國際災難創傷專家史蒂芬霍布福爾的心理安定5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
1. 【安】:促進安全
確保環境安全,營造內心的安全感,降低因地震帶來的創傷壓力反應。
2. 【靜】:促進平靜與鎮定
面對突發且未知的事件,人們往往會有不安及失控感,除了恐慌、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亦可能出現失眠、頭痛、胃痛等身心症狀,此時為了平衡身心狀態,應盡可能從事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平靜或安定的活動,尤其是平常就在從事的休閒活動,有助平定心情。
3. 【能】:提升自我效能
維持正常生活,確認自己飲食、睡眠、作息是否規律正常。
4. 【繫】:保持聯繫
尋求親友的陪伴與支持,可以利用網路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聯繫,互相表達內心感受與想法,使地震創傷經驗帶來的情緒能夠被瞭解、接納,也有助於獲取災難應變資訊,解決實際問題。
5. 【望】:心存希望
對於已發生的災難,避免不必要的自責,專注在可以達成目標的資源與力量,找到未來的希望感。
延伸閱讀:
地震包、防災包該裝哪些食物?營養師揭必備「這1物」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大家可能暫時覺得難以因應,焦慮延續的時間長度通常和災情大小相關,若醒來透過報導發現災害沒很嚴重,焦慮將會逐漸減弱,但若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建議應減少關切類似新聞。若自我觀察1至2週,腦海中還是持續浮現對地震的恐懼經驗,可尋求心身科專業協助,接受心理諮商,緩解心理創傷症狀。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為:震不停!心理師教五招緩解地震後焦慮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