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疲憊是什麼?走路沒力、睡也累⋯醫揭秘「先吃對3關鍵」才能改善
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研究顯示,高達92%的癌症患者面臨著「癌因性疲憊」的問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表示,除了癌症本身帶來的生命與健康威脅之外,疲憊也是癌症患者十分需要重視的問題,但疲憊往往被認為是癌症病程中的正常現象,而忽略其嚴重性。
延伸閱讀: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三分之一癌患因此中斷治療
癌因性疲憊與一般的疲憊不同,是一種與癌症及癌症治療相關的疲憊感,通常無法透過睡眠、休息而快速恢復,且即使在癌症治療結束後都有可能持續發生。
蔣鋒帆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8年就已將「癌因性疲憊症」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中,但在台灣卻常被忽略。癌症患者會有的癌因性疲憊進程如下:
- 因疲憊而減少遠程活動及步行距離
- 漸漸沒有力氣進行日常事務
- 嚴重連進食、咀嚼的體力都沒有
癌因性疲憊嚴重時更會影響營養攝取及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有近3成患者因疲憊影響到進食,導致營養不良,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因此導致治療中斷。
營養不良、體力不足導致惡性循環
高達9成的癌因性疲憊問題的癌症患者中,有25%已達到需要藥物治療的嚴重程度,高達9成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癌因性疲憊,甚至有近8成患者認為這是治療中必然的現象。癌因性疲憊若不妥善處理,則可能導致疲憊狀況加重,進而增加癌症治療的困難及影響預後。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說明,營養與癌因性疲憊的成因與影響環環相扣。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因營養攝取不足出現肌肉流失、體力不足便容易導致癌因性疲憊;而又因疲憊感影響正常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足,這樣的惡性循環常導致患者減低對治療的耐受程度,嚴重恐讓治療中斷。
延伸閱讀:
罹患「這種乳癌」高復發風險怎麼辦?醫揭術後「1+1」能救命
癌症3大關鍵營養關鍵:低醣、優脂、高蛋白
正確的營養補充、營養攝取量與介入時間是對抗癌因性疲憊的關鍵。在一份全台共40家醫院合作、151位癌友計畫中,分別讓參與營養介入計畫的癌友每日飲用2瓶癌症專用營養品,4週後發現超過8成的癌症患者體重、食慾增加,8成5癌症患者表示活動力增加及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王輝明表示,正確的營養介入對於改善癌因性疲憊有相當的幫助。癌症患者要減少醣類攝取,最主要原因是癌細胞熱量來源是葡萄糖,加上癌症易影響胰島素功能導致高血糖,因此盡量要以低醣為原則。
而高蛋白飲食則是治療期間一定要維持的,蛋白質是建構身體肌肉的原料,尤其治療結束後,更要增加優質脂肪的攝取,像是魚油,魚油中的EPA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能幫助對抗發炎反應,還能減緩癌因性疲憊。
打擊癌疲憊3要素:營養、運動、藥物
蔣鋒帆呼籲,許多癌症患者對癌因性疲憊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可能面臨癌疲憊的情形。提醒患者一旦出現無法透過休息改善的疲憊感,就應與主治醫師反應,除了可以透過營養攝取補充,平時也能透過規律運動來改善,若是屬於嚴重程度的,也能評估是否要以藥物介入。
癌症患者除了對抗疾病,體力的養足更是關鍵,千萬不要以為疲憊感是正常而忽略警訊,只要持之以恆遵守治療進程,癌患仍舊可以有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