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腰痛、頻繁血尿要當心「這癌症」!泌尿外科醫師揭:好發南台灣
76歲王女士,因無痛性血尿持續2天,至醫院檢查發現有雙側上泌尿道腫瘤、左側輸尿管1.9公分腫瘤、右側上腎盞1.5公分腫瘤,經過輸尿管鏡切片證實是「雙側上泌尿道上皮癌」。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育哲說明,一般的標準治療是雙側腎臟輸尿管切除術,但是術後可能會有面臨洗腎的風險;另可考慮「輸尿管鏡下腫瘤燒灼術」,對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效果不錯,且可免去雙側腎切除而面臨洗腎的風險。王女士進行手術後,腫瘤獲得良好的控制,4年無復發轉移現象,腎功能也維持在穩定的水平。
延伸閱讀:
泌尿道感染「尿尿又熱又痛」!醫建議可多吃「2大營養素」照護
泌尿道上皮癌好發南台灣
謝育哲指出,泌尿道是由上至下為腎臟、輸尿管、膀胱以及尿道;而上泌尿道指的是輸尿管與腎臟。由上泌尿道上皮長出來的腫瘤,就稱為「上泌尿道上皮癌」,是特別好發於南台灣的一種癌症。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年報告顯示,國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的機率居全球之冠,佔所有泌尿道上皮癌25~30%以上。進一步分析指出,南台灣的發生率是全國平均值的1.36倍以上,根據相關的接觸風險分析,以下族群罹患皮癌的風險高:
- 抽菸者
- 有家族史者
- 慢性尿毒症病人
- 烏腳病流行地區病人
- 罹患下泌尿道上皮癌病人
- 服用含有馬兜鈴酸中藥的病人
- 從事易接觸化學物質與染劑的工作者
另外,謝育哲也指出,隨著年紀愈來愈高,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的機率也愈大,洗腎病人也是高風險族群之一,因此不可不提防,須謹慎處理。
延伸閱讀:
如何使用導尿管?醫教你「6步驟」照護:做錯恐增泌尿道感染風險
泌尿道上皮癌症狀
謝育哲解釋,上泌尿道上皮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15%的病人沒有症狀,通常是經由其他檢查才偶然發現。大部分有症狀者以無痛性血尿來表現,其他可能的症狀像是因腫瘤阻塞造成腎積水引起的腰痛。
但如果是罹患較晚期的上泌尿道上皮癌,表現出來的症狀為以下幾種:
- 疲倦
- 貧血
- 體重減輕
- 因骨頭轉移造成的骨頭疼痛
「輸尿管鏡下腫瘤燒灼術」免去洗腎風險
至於該癌症要如何治療呢?謝育哲說明,標準的治療方式為患側腎臟輸尿管與膀胱袖口的切除來根除癌細胞。但是以往傳統開腹手術切除腫瘤,傷口長度至少20~30公分,病人常因拒絕接受手術而錯失治療時機,不適合年長者或腎功能較差的病人;若採取腹腔鏡手術,對於多共病與身體機能差的病人也不適合。
對此,謝育哲建議,像是腎功能不佳、雙側病兆或是單一腎臟的病人,在較初期且單一的腫瘤,腫瘤小於2公分,則可考慮接受「輸尿管鏡下腫瘤燒灼手術」,不僅可免去因雙側腎切除而洗腎的風險,還有疼痛較少、無手術傷口、恢復較快的好處。
謝育哲補充,若發現有無痛性血尿、腰痛或是摸到硬塊時,應儘早到醫院就診,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若是確定為上泌尿道上皮癌,在病人條件符合下,接受輸尿管鏡下腫瘤燒灼術,可以保留腎臟,免除後續洗腎風險,並且有良好的腫瘤控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