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很多錢就是好的嗎?成功就是好嗎?專家揭「這點」是創傷罪魁禍首

賺很多錢就是好的嗎?成功就是好嗎?專家揭「這點」是創傷罪魁禍首

2023/2/14
你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曾被被父母用言語傷害過?當父母以「為孩子好」為前提教育,期許孩子更優秀與完美,但是用錯方法卻會傷害孩子的自我、價值與人格。《情緒勒索》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於《羞辱創傷》中,分享個案的故事,帶讀者了解心理創傷的相關議題,並陪伴創傷者撕下內心的負面標籤。以下為原書摘文:

父母的羞辱創傷

許多父母在過往的成長經驗中,帶著羞辱創傷長大。在這樣的羞辱創傷中,父母帶著強烈的匱乏感、不安全感與自我厭惡感。為了要安撫這些感受所升起的羞愧感、不安、恐懼與焦慮,我們會想找一個親近的對象,安撫自己這些負面情緒,而孩子就成為最容易被選擇的對象。

理由是:因為孩子最容易控制,也最不容易背棄父母。父母的羞辱創傷,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複製到孩子的身上。最讓人驚訝的是,很多在亞洲文化中父母習慣的教養方式,卻是羞辱創傷展現的樣貌之一。

寫出這些,並非為了要用來責怪誰,而是:唯有我們開始意識、開始覺察,我們才有機會調整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關係才有機會改變,成為更接近愛的模樣。那麼,父母的羞辱創傷可能會如何展現,影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呢?

延伸閱讀:
對自己超嚴格?心理師一語道破:「羞愧感」是因為你在逃避創傷

當孩子與我們想的不同,我們就要攻擊他?

「有的時候,我其實只想要跟父母分享我覺得有趣的事情。但是說出來之後,卻會遭受他們的嚴厲批評。比如給他們看我和朋友一起去飯店開Party,飯店很美,想跟他們分享。他們卻馬上說我們這一代都很拜金,不懂得賺錢的辛苦。」

「有一次跟父母聊到同志婚姻,我說我會支持,父母立刻罵我說:『就是有你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生育率才會節節下降,都是你們害的。』然後說我不結婚就是都交到壞朋友,只會爭取什麼平等自由,都不考慮父母的心,很不孝。」

「之前選舉的時候才誇張。我爸知道我跟他要投不同候選人,居然跑進我房間,想要搶走我的身分證,不讓我去投票,我差點要被軟禁在家裡。後來我成功投票之後,我爸說我沒腦、年輕人都會被煽動,不懂政治選舉手段,然後就1年不跟我講話,看到我就露出厭惡的表情。我不懂的是:就算他和我支持的候選人不同,我也不會這樣羞辱他、恨他,但他為什麼會這樣對我?」

延伸閱讀: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心理師揭:你可能陷入「羞辱創傷」不自覺

父母以羞辱孩子,安撫自己的「情緒重現」

在親子關係中,當孩子日漸長大,我們會觀察到一個現象:有些父母,時常會使用相當於羞辱性的言語攻擊孩子,可能是否定、輕蔑、批評,甚至是言語、肢體暴力——只因為孩子與自己的想法不同。

許多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極為受傷。有些孩子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努力澄清,但有些孩子,可能會因而轉身就走,走到父母摸不到也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療傷。只是,為什麼當孩子與父母的想法、感受不同時,有些父母會因而羞辱孩子呢?

最大的原因,和我們前文談到羞辱創傷的影響有關:當孩子表示出與父母不同的感受與想法時,父母過往的羞辱創傷會被激發:面對與自己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立刻感覺到自己被否定,可能會被攻擊、被羞辱。於是,「情緒重現」開始運作:父母的內心,會重現過往羞辱創傷經驗的羞恥感、不安、害怕、緊張焦慮⋯⋯

於是,為了因應這個「情緒重現」,過往用以因應、安撫這個情緒重現的防衛機轉就出現了——羞辱他人。

重複輪迴的「羞辱創傷」

因為羞辱他人,永遠是一個可以最快制止別人繼續展現我們不想看到、聽到的行為的方式。且身為權力位置較高的父母,很容易可以執行這個方式,去制止孩子做出會引發父母焦慮的行動;甚至藉由否定、羞辱孩子,讓孩子不敢再做這件事情。

那麼,這些父母就不需要去調整自己的認知,他們的世界也不需要拓展,他們只要留在自己的小小堡壘裡,把孩子的翅膀打斷後,就不需要面對飛回來的孩子所帶回的任何讓他們覺得威脅的事物。

因為,外面世界與孩子內在世界的這些「不一樣」,強力威脅著父母內心脆弱的玻璃城堡。極為害怕那些不一樣、對自我世界與生存策略否定的父母們,面對如此強烈的恐懼,也只能用相對應強烈的情緒反應與手段,羞辱、傷害與自己不同的孩子。

因為受過羞辱創傷的父母們,比孩子更清楚,這樣的手段是多麽有效,因為「我就是被這樣的手段給控制住了,到現在都還沒有掙脫」。重複輪迴的「羞辱創傷」,成為家族難以擺脫的詛咒。

要靠比較,才能知道夠好

在我們的文化上,還有一種時常出現,且因而帶給孩子,甚至大人羞恥感的文化習慣:比較。

  • 「你看那個隔壁的小明,人家家裡環境都沒有我們好,也沒什麼錢補習,還要去打工,結果人家成績比你還好,你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 「人家弟弟多乖,你身為哥哥,居然還不聽話,丟不丟臉?」
  • 「為什麼別人可以考100分,你不行?」

諸如此類的比較,充斥在父母與小孩教養的過程中。甚至大人們自己也會互相比較:比薪水、比工作、比誰的小孩優秀、誰比較美⋯⋯我們習慣於比較,習慣在比較中讓自己感受到優越與羞恥,然後,我們努力。

因為,我們是靠「比較」,才能知道自己是「好」的社會。但是,這個「比較」所知道的「好」,是真的嗎?不是的,這個「比較」能夠帶來的好,只是暫時的安心。簡單地說,這是在我們不能肯定自己,又得面對他人的羞辱時,發展出來讓自己暫時安心,覺得安全的防衛習慣:當我不停去跟別人比較,確定自己落在哪裡,我才知道我該怎麼因應,或是我需不需要再努力。

「比較」是羞辱創傷的來源

這樣的文化長久下來,父母難以因為純粹孩子做到了什麼,而好好地鼓勵孩子;孩子也在這當中,學到了「我需要比別人好,這樣才叫『好』」。可是,這樣的「好」,是沒有方向,也沒有極限的:總有比你更好的人;而出社會之後,「好」的標準不僅僅是成績,方向更為全面,於是有許多人開始迷惘於自己該往哪邊走。

賺很多錢就是好的嗎?有名就是好的嗎?讓大家崇拜就是好的嗎?屬於我的「好」,到底是什麼?但是,因為父母與其他大人,沒有機會協助孩子建立屬於自己「好」的標準時,孩子即使長大之後,一邊迷惘於屬於自己的標準,一邊仍會抓著關於他人的標準、主流的價值,讓自己追求著別人的評價、眼光與看法。

當孩子從父母、師長那裡,承繼了「比別人好,才會被肯定、被愛,才不會被羞辱」的這個習慣時,如果沒有意識並擺脫,要靠自己掙脫這個多年的習慣,談何容易。

更何況,這個「比較」,很多時候,正是羞辱創傷的來源:「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這種刻在我們骨血的文化習慣,是多麼地深刻又傷人啊!
這種用羞辱得來、比較式的好,換得一輩子無法療癒的羞辱創傷與自卑、自我懷疑,真的值得嗎?

(本文摘自/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寶瓶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