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  台灣C肝消除經驗供全球借鏡

第32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 台灣C肝消除經驗供全球借鏡

2023/2/16

逆轉疫情效應!肝病專家齊聚台灣、分享加速C肝消除策略。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本月15至19日在台灣盛大舉行年會,四十多國專家與會。首(15)日舉辦亞洲消除C肝政策論壇,以「加速邁向無C肝的亞洲(Accelerating toward a HepC free Asia)」為題,邀集台、日、韓、港、星以及德國等各國專家、官員交流分享C肝消除與防治策略。

全球消除肝炎聯盟(Coalition for Global Hepatitis Elimination)主任沃德(John Ward)於會中說明亞洲國家C肝消除的最新進展、機會與挑戰。世界衛生組織(WHO)負責全球肝炎計畫的資深科學家伊斯特布魯克(Philippa Easterbrook)則分享國際針對消除C肝的行動指南。

新冠疫情衝擊 台灣C肝治療人數年減近2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長達三年,為WHO 2030年前全面消除C型肝炎的目標增添挑戰,全盤檢視各國進行中的C肝根除計畫,互通有無急起直追,成為今年年會的重點課題。依照2019年WHO數據統計,全球C型肝炎感染人數預估尚有5,800萬人,其中亞洲地區感染人數高達2,000萬人,WHO消除目標是否能準時達標,亞洲成效儼然是關鍵之一。

本次年會的地主國台灣,C肝感染率為2.2%,大幅高於鄰近國家的不到1%,肝硬化、肝癌亦是台灣嚴重國病之一,因此台灣訂下「2025年消除C肝、超越世衛」的決心,政府也挹注大量資源展開根除計畫。台大醫院副院長、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委員高嘉宏教授指出,政府擬定C肝政策白皮書、設立C肝辦公室以來,積極擴大篩檢量能、降低治療門檻障礙、提高醫療服務可近性以及跨科整合、推動高風險族群C肝防治與加強民眾C肝識能。

篩出10萬潛在病患 加速消除C

新冠疫情打亂國內原本積極消除的步調,病人治療數量大幅下降2成。每個月治療人數不到1400人。距離2025年C肝消除還有34個月,台灣若要達標,每月治療人數需提升到2000人。須趁著疫情趨緩、急起直追,重啟篩檢與防治能量。高嘉宏指出,「我國醫院內的病患已經都治療得差不多!接下來就是要找到散佈在社區當中及非腸胃專科手上潛在未診斷的患者。」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宣布將於今年推動各縣市衛生局以及醫療院所的BC肝篩檢績優評比機制,期待加速找出潛在患者,同時提高全民病識感。

中山大學余明隆副校長解釋,潛在患者除了居住C肝高盛行區,還包括曾有高風險行為如靜脈毒癮、不安全性行為、刺青或早年接受未消毒器具進行醫療處置者。由於C肝病毒除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還會造成肝外病變如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及非肝臟癌症如淋巴癌等,上述三大慢性病患,都應積極篩檢。

五十歲以上成年人也屬C肝風險族群,可民眾可利用成人健檢45至79歲民眾 (原住民40至79歲)終身一次免費篩檢,C肝高盛行率的慢性腎臟病、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族群也要積極篩檢、清除C肝病毒。

治療不分科別!簡化篩治流程 降低治療門檻 今年更納入醫院評鑑

過去僅大醫院胃腸科醫師可治療C肝,政府為擴大篩治能量,各級醫院與基層診所醫師,只要非中醫牙醫有治療意願皆可參加。為強化跨科篩治,今年C肝更將納入醫院評鑑指標,有利於推動醫療系統院內消除。本(2)月1日起,健保署更放寬,凡未曾治療的C肝病人,首次接受健保給付的C肝全口服新藥,得免驗病毒基因型,大幅縮短病患診斷時間,也讓院所更快給予治療,幫助病人遠離C肝。至於肝硬化、藥癮、HIV等病人仍建議檢驗。一旦確診、馬上開始用藥,用藥後兩到三個月可達98%以上的治癒率。

高嘉宏以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患者為例,患者在固定透析單位就診,一經確診,隨即用藥治療,目前台灣該族群C肝幾乎已達根除。同樣固定在同一處所的監獄受刑人若能,若法令有所突破,讓受刑人在入監或每年體檢時時篩檢,一旦確診,可在服刑期間治癒。其他包括靜脈藥癮、HIV感染者等族群,政府也有特別政策執行中。

讓台灣被看見!他山之石 國際會議經驗交流分享  

高嘉宏表示,台灣在C型肝炎防治是一個很好的典範與模式.包括「學界與政府密切配合」,「不同學會間開啟合作模式」都值得作為其他國家借鏡。例如韓國學界正擬與韓國政府有更多的接觸討論,就是希望韓國政府可以像台灣政府一樣,積極把韓國C肝根除。這次大會也特別邀請韓國官方代表以及媒體,盼透過國際會議交流分享經驗之際,讓台灣成果被看見。

余明隆則期許除了中央政府持續推動相關政策外,地方政府也能合力落實,並由學界持續發展更新的篩檢診斷治療原則,更重要的是從醫院到診所都能把為患者清除C肝、健康照護作為使命,齊心邁向C肝清除最後一哩路。

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