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4成就醫已末期「恐●●年內失明」!眼科名醫揭治療選擇、症狀預防
青光眼是什麼?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任級主治醫師、韻珊眼科教育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劉瑞玲說明,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有原發性、續發性及先天性等不同的分類,其中最常見的原發性青光眼,又可分為開放型及閉鎖型。
她解釋,青光眼的病因為,由於眼球內每天會生成一定的水分(房水,不是淚水),當水分排除的功能失常,導致眼壓升高並超出視神經所能承受的程度,就容易逐漸破壞視神經,造成視力受損甚至演變成失明危機。
青光眼有哪些症狀?
劉瑞玲表示,少數患者會急性青光眼發作,此時眼壓急遽大幅飆升,會出現眼睛痛、頭痛、視力突然模糊等病症表現;但絕大多數的病癥屬於慢性,在中期以前是「無症狀、慢性無痛覺、視力逐漸退化」的病程。
青光眼初期因為兩眼鼻側視野重疊,當一眼出現問題時,有另一眼的視力補償,導致不容易發現異樣,因此大部分患者常誤認「眼睛很累」或「眼鏡度數不夠」。但青光眼的視野缺損,大多會從局部及周圍開始模糊、收窄,等到開車某個角度視野看不到、下樓梯容易踩空、看書不能連貫時,視力其實已經嚴重受到影響,此時視神經通常已經受損40%以上,視力快速衰弱。
延伸閱讀:
身高不到160、輕度遠視⋯眼科權威警告「這4類人」冬天易發青光眼
成人青光眼的常見危險因子?
青光眼除上述有原發性、續發性及先天性等不同的分類,劉瑞玲更特別針對成人好發的青光眼類型,列舉以下常見危險因子:
原發開放型青光眼
- 高眼壓
- 具家族史
- 年紀40歲以上
- 中高度近視
- 低血壓族群
- 非裔族群
原發閉鎖型青光眼
- 女性
- 遠視眼
- 亞裔族群
- 年紀60歲以上
- 具家族史
- 身形矮小者
續發型青光眼
- 眼部受傷史
- 藥物副作用
- 其它眼疾併發症
- 曾做過眼睛手術
劉瑞玲表示,「年輕青光眼患者通常是高度近視者,或是血壓過低、容易手腳冰冷的人。」當血壓過低時,供應視神經的血流量會減少,恐造成視神經萎縮;血管調節能力較差的人,對於眼壓升高較無抵抗力,皆會增加青光眼的發生率。建議多從事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視神經血流灌注,預防青光眼。
她提醒,上述危險因子中多數為無法事先預防,唯有中高度近視可提早控制。呼籲自身已知患有青光眼的家長若育有後代,應讓小孩定期接受視力檢查及視神經檢查,避免演變成高度近視,以利預防青光眼。
延伸閱讀:
眼壓正常就沒事?醫警告:亞洲人多屬正常眼壓青光眼
青光眼多久會失明?
「除了白內障之外,青光眼已是國人排名第2的失明原因。」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指出,觀察發現約有3~4成青光眼患者,就醫時已是青光眼末期,視神經已嚴重受損,很可能在3~5年面臨失明危機。
他進一步說明,確診青光眼後,平均在10~20年內,患者會有最高4成的機率,至少其中一隻眼睛失明。視神經細胞一旦凋零就無法再生,嚴重青光眼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失明。
青光眼的惡化速度有多快?
青光眼視野惡化的進展,會先從一開始的視神經萎縮,再來是視野出現缺陷,到最後造成視力衰退。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且視神經一旦損傷便無法恢復,使患者常常錯失治療的機會,因此須特別警覺青光眼惡化3階段:
- 階段1:從最邊緣、最角落的視野開始出現缺損
- 階段2:視野缺損的範圍已擴大,但仍不易察覺
- 階段3:8~9成的大片視野一下子消失,視力由原本的1.0~1.2,急遽降到0.2~0.3
一般人兩眼的視神經惡化速度不同,如果單眼在第1或第2階段就及時診斷並接受治療,都還能正常生活;若進展到第3階段,視野會像溜滑梯一樣一路往下掉,想擋也擋不住,末期的視野情況有如以管窺天,只剩下中央視力可看見東西。
青光眼有哪些治療選擇?
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治療的首要目標,在於「控制眼壓」,治療重點為減少房水、增加排出。目前針對不同症狀的青光眼患者,有不同的治療選擇,大致上可分為4類:
藥物治療
- 最常見的青光眼治療方式,有多種藥水可以選擇
- 多有健保給付
- 應每天定時點用,須注意長期使用的藥物副作用
- 部分藥水保存方式需冷藏,增加不便利性
雷射
- 門診即可完成療程
- 有自費及健保給付的選擇
- 治療效果因人而異,特定青光眼類型較有療效
- 須注意術後短暫眼壓升高或充血發生
傳統手術
- 傷口較大、復原期較長
- 有自費及健保給付的選擇
- 降眼壓的幅度大,效果顯著
- 屬侵入式治療.須注意術後傷口照護
微創手術
- 傷口小、復原期短
- 多全為自費
- 安全性較高,且能達到良好眼壓降幅
- 屬侵入式治療.須注意術後傷口照護
- 具備治療優勢,術後可減少眼藥水的使用
其中微創手術具備「傷口小、復原快、安全性高」3大治療優勢,適用對象為:已用過藥水或雷射治療效果有限之患者、難以承受藥物副作用、歷經多次藥物及手術治療皆無效或無法穩定控制眼壓的患者。
青光眼的治療困境?
「近年發現原發開放性青光眼的患者,發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劉瑞玲說,其中不乏青壯年等正值事業高峰的年齡,卻因為嚴重到需要手術治療,大幅影響生活品質。此外,即使當前已開發國家的青光眼治療技術已相當進步,仍有高達5成的患者,受限於無法早期發現的困境。
由於青光眼大多為慢性病程,雖然優點在於病患有高度接受治療的機會,但由於早中期沒有自覺症狀病識感,或治療時造成不便及不舒適感,以及治療上的經濟負擔,都可能讓病患中斷治療。以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現,台灣青光眼病患經診斷後開立眼藥水,2年後僅剩不到四分之一的病患有持續用藥及定期追蹤;更有高達91.7%的病患,在1年內就自行停止用藥。
青光眼該如何預防?
呂大文建議,若有青光眼病史或高度近視(大於500度)的成人民眾,應每年定期進行相關眼部視神經檢查。至於有青光眼病史或高度近視的成人育有後代,該如何讓孩子預防青光眼從小做起?劉瑞玲也提供以下方法:
- 建議幼童3歲前不要接觸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
- 成長期規範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及間距
- 天天戶外運動至少2小時、每週共14小時;訓練四肢協調發展
- 從小養成戶外運動習慣
- 下課時離開教室,伸展並活動肢體及遠眺窗外景物
- 閱讀時留意桌椅高度是否適當
亞東醫院-亞東院訊:視力的小偷 談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