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長輩捨不得丟東西、家中堆滿雜物?教你「溝通3招」不再煩惱
不去醫院,是想逃避結果
子女擔心年邁雙親的身體,所以才會勸父母去醫院檢查身體。但是他們固執己見,不肯老實去檢查,讓人越來越火大。長輩不肯乖乖去醫院的理由之一,是覺得「麻煩」。一想到出門要換衣服、準備健保卡和其他要攜帶的東西,接著出門到醫院、掛號、花時間等待及結帳付錢,就不由得懶惰起來了。
第二種不肯求醫的情況是「料想到診斷結果會很糟」。通常來說,當年齡增長,很有可能發現某些疾病。越自豪以前活得很健康的人,就越會害怕診斷結果。他們不想破壞現在平穩的生活,希望自己一直都不知道體內有疾病存在,所以拒絕檢查。
萬一發現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疾病,就必須為了治療,而定期去醫院、限制飲食、改變生活習慣。老年人不喜歡這些,自然就忌諱求醫了。擔心發現疾病,不想讓生活受到限制,這種心態年輕族群也會有。我們要盡量體貼父母的感受。
【窩心建議】
要告訴父母,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求診時也別忘了幫忙換衣服,陪在他們身邊。
延伸閱讀:
家中長輩如何訓練肌力?快學「這6招」用椅子就能練:先做對1姿勢
三寶駕駛的開車技術
高齡父母開車和騎車總是會讓大家捏把冷汗,因此兒女多半希望他們不要駕駛,不然等到發生什麼意外就太遲了,但這個想法卻遭到父母反彈。看在孩子的眼裡,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追根究柢,父母本人多半沒發現自己的駕駛能力退步了。儘管法律規定老年人必須參加講習、做認知功能檢查,讓他們察覺到自己的駕駛能力下降了,但即使如此,深信自己還能開車的人依然不在少數。
越是保持零事故、守規則的優良駕駛,就越不肯承認駕駛能力變低落,反而認為是別人故意刁難,於是堅持要開車上路(編按:台灣於2017年7月正式實施高齡駕駛人駕駛執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長者必須於3年內,到監理單位接受體檢及認知測驗、換照)。
另外,人的年齡漸長以後,腰部和腿部就會衰弱,又不懂電車售票機的使用方法,所以很難一個人出遠門。換句話說,汽車在老年人眼中,是個只要懂得駕駛就能來去自如的工具,更是確保自己行動的「最後堡壘」。
光是開口叫父母不要開車,對他們來說太苛刻了。這時要記得幫爸媽找出代替汽車的交通方式,以及找到不須開車也能做到的生活意義。
【窩心建議】
安全起見,理想的方式是繳回父母的駕照。但不要強迫父母別開車,而是要鼓勵他們在徒步範圍內,享受散步、慢步的樂趣。
延伸閱讀:
失智長輩亂尿尿,門口寫「這句話」竟馬上改!教你「居家改善」4重點
家裡的雜物堆到變成垃圾場
過期的食物、出現裂痕的餐具、破掉的衣服⋯⋯有些老年人的家裡會塞滿根本用不到的東西,有的人家裡甚至像一間垃圾屋,強行幫他們整理可能會引起爭執,但不管的話房間會很雜亂,怎麼做都讓人煩惱。為什麼老人家會把東西囤積起來呢?
其實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理由。因為還可以吃、還可以用、總之先拿了再說⋯⋯當老人家一次次「先拿再說」的時候,其實早就沒有精神和體力整理堆積如山的雜物了。
垃圾分類很複雜,這也是造成物品囤積的原因之一。不要的鞋子該歸類為哪種垃圾?破掉的餐具呢?相信許多年輕人也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
就算能夠設法整理出要倒的垃圾,卻常常搞錯分類的方法,不但不能回收,還被當場丟進垃圾車裡,除了感到難為情,更把倒垃圾視為麻煩。要清除垃圾山,最快的方法是陪他們一起慢慢整理。訣竅在於先告訴父母什麼是「絕對用不著的東西」。
【窩心建議】
- 整理東西要親子一起來做。
- 從衣櫃的一層、房間的一角收拾起,不要一次做太多。
- 要告訴父母倒垃圾的日子在哪幾天。
(本文摘自/一直以為爸媽不會老:年逾花甲之後,父母都會成為自豪又自憐的矛盾結合體。理解了,你就知道該怎麼幫助父母過得更好。/大是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