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10天之內丟完東西!極簡主義者教3招整理術:「這時候」丟最好

挑戰10天之內丟完東西!極簡主義者教3招整理術:「這時候」丟最好

2025/2/12
收納不僅體現在物理上,更影響心理狀態和生活品質。極簡主義者澀谷直人於《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一書中,集結了作者自身投入「放手生活」至今所累積的點滴,不論是在人生職涯、金錢管理、科技智能運用、居住空間等各方面,皆以親身實際經驗,指引讀者放追求簡單富足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介紹整理術的書籍一定會出現兩大派的意見,一派是「一點一點慢慢整理」,一派是「在短時間之內,集中整理」,而我則是完全支持短期集中整理的人。

延伸閱讀:
別再買了「衣櫃只要33件單品」就夠穿!帶你看「極簡穿搭」6好處

捨不得丟東西的人共通之處

其實我之前也曾在「極簡主義者出差去!」的企劃拜訪追蹤者的家,幫忙追蹤者減少東西,我也因此發現,捨不得丟東西的人都有「找時間整理東西,或是有空再整理東西」的毛病。找時間整理東西這種「利用零碎的時間整理」會出現下列這些問題:

  • 沒有完整的時間,所以沒辦法搬出所有東西,以至於無法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東西。比方說,要丟衣服的時候,會先把衣櫃裡面的所有衣服攤在地板上,一邊比較衣服,一邊思考這些衣服要如何穿搭,如此一來,就不會丟掉那些「需要的衣服」,也能快速找出不需要的衣服。
  • 很難體驗生活有哪些變化,所以很難維持動力,因為每天只減少1~2個日常用品,生活很難出現明顯的改變。即使是在報廢大型家具或家電這類讓生活產生明顯變化的東西,也會因為沒有完整的時間,而沒空拆解、分類或是移動。減少東西就像是體育競賽。

延伸閱讀:
減少家中的物品,幸福感就會增加!極簡主義者教你「7步驟」丟東西

一口氣集中整理很有效

「拜訪觀眾或是藝人的家,與他們一起整理東西」可說是非常經典、長壽,又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令人驚訝的是,參加這類企劃的人,通常都有很高的機率可以「逃出垃圾屋」,這或許是因為將自己的情況攤在全國觀眾面前,會有一定的壓力,卻也證明「一口氣丟掉一堆東西」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話說回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拜託電視台來自己的家幫忙,所以在此推薦大家「在星期六、日或是連續假日的一大早丟東西。

  • 從活力十足的「早晨」開始整理,比較不會拖延。
  • 全家人都在,所以能一邊詢問家人的意見,一邊與家人一起丟東西。
  • 街上的人很多,待在家裡比較舒服,也不會遇到假日加價的問題。

建議大家以「最多7天就要丟完」或是「挑戰在10天之內丟完東西」這種天數有限的時程表規劃行程。我這不是在否定「一天要減少〇〇個」或是「趁著空檔慢慢丟」的方法,因為從做得到的部分開始做,讓東西越來越少的目的是一樣的。

這兩種方法的差異只在一口氣找出要丟的東西而已。其實我曾經準備了一個「冗物BOX」,會把「不見一整週也不會有問題」的東西丟進去。

不把東西丟掉形同「負債」

此外,「短期集中」的整理方式有一個最棒的優點,那就是「擁有需要成本」之外,不把明顯多餘的東西丟掉形同「負債」,既然擁有需要成本,那麼不丟掉多餘的東西等於是在「支付利息」。當我們擁有太多東西,這些東西就會佔據一定的樓地板面積,就等於我們1年365天都在為了這些面積白白浪費房租,而且也得為了管理這些東西而消耗時間與體力。

這等於是金錢、時間、體力從破了洞的水桶不斷流失,換個角度來看,這就是一種負債。負責的利息很貴,所以要趁早償清債務,所以我才會建議大家採取「短期集中」的整理方式。

此外,明明丟掉一個東西不是很難,但是當我們覺得「之後再丟好了」,不需要的東西就會不斷增加,從10個增加至100個,甚至最後增加至1000個,這時候要丟,就得耗費不少力氣與時間。這就像是「複利增殖」的感覺,利息會如滾雪球般增加,所以不懂得定期丟東西的人,才會住在垃圾屋。這就是一再拖延的副作用。

「因為沒有時間」「我就是捨不得丟東西」有這些藉口的人總是能編出許多藉口,但要我說的話,這些人「不是沒有時間整理」而是「不想整理,所以沒有時間」,也不是「不懂得整理所以減少不了東西」,而是「不想減少東西,所以學不會整理」。

換言之,他們搞錯了順序,留白是得自行創造的。雖然聽起來殘酷,但我真的想對這些人大聲說「不要逃避取捨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為了減少東西而活著。整理東西也要力求迅速精簡,而不是一直拖拖拉拉,沒完沒了。

(本文摘自/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澀谷直人的富足人生提案,教你輕鬆拋開數位焦慮,從取捨練習找到真正的自由/墨刻出版)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