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血壓升高的主因嗎?日本研究揭真相:「鹽巴敏感度」因人而異
不能說「減鹽=健康」的理由
很多醫生當然不同意「鹽巴=高血壓病因」這個刻意形成的實驗結果,於是進行相當多的實驗來反駁。1984年,高血壓研究權威青木久三博士,進行了下面這個實驗來反駁。
他將因為遺傳因素而出現高血壓的老鼠分為4組,每組分別給予:低鹽飲食和淡水、正常鹽飲食和淡水、高鹽飲食和淡水、高鹽飲食和鹽分濃度1%,並花30週的時間觀察。結果,給予淡水的3組老鼠,血壓都沒有出現什麼變化。
但是給予高鹽飲食和鹽水的這組老鼠,都因為血壓上升而死亡。原因就在於:要排出體內的鹽分就需要水,但是連水中含有鹽巴,導致老鼠無法排出鹽分,造成腎衰竭。也就是說,老鼠的真正死因「不是過度攝取鹽分」,而是無法將鹽分排出體外。
結論就是:「對於罹患遺傳性高血壓的老鼠而言,鹽分的攝取量和血壓沒有關係。」、「即使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只要可以大量飲水並且正常排尿的話,血壓就不會上升。」
延伸閱讀:
我是水腫不是胖!營養師列「20種高鉀水果」終結重鹹饕客虛胖體質
鹽分攝取量的流行病學調查
1988年、1999年,以「鹽與血壓國際研究計畫」(INTERSALTSTUDY)為名,針對世界32國、52區、1萬名不同民族,進行鹽分攝取量與血壓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和之前的實驗不同,這次並不是透過訪談來推估攝取量,而是測量尿液中的鹽分含量,因此是相當準確的研究。
透過這次研究,可以知道下面3點:
- 在極度降低鹽分攝取量(甚至是完全不吃鹽)的地區,罹患高血壓的人很少
- 在攝取極端鹽分量(每天攝取30公克以上)的地區,罹患高血壓的人很多
- 對於每日鹽分攝取量在4~29公克的一般人群中,鹽分攝取量與高血壓之間並沒有關係
也就是說,這個實驗顯示:只要沒有攝取過多鹽分,就不會有不適的症狀。
延伸閱讀:
傷腎不只吃太鹹!醫列「護腎飲食」5步驟:用「它」代替鹽防洗腎
要減鹽的高血壓VS不需減鹽的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2種。一種是沒有特定原因的「原發性高血壓」(特發性高血壓),以及原因明確的「繼發性高血壓」。日本的高血壓患者中,大約有9成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沒有特定病因。也就是說,還是無法直接斷定造成高血壓的原因就是鹽巴。
根據1995年東京大學醫學系藤田敏郎博士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具有「鹽巴敏感度」,只要攝取多一點鹽巴血壓就會上升,減鹽的話血壓就會下降;但也有人不具備這樣的敏感度,多吃或少吃點鹽巴,血壓也不會因而上升或下降。
在日本人之間,具備「鹽巴敏感度」基因的人有20%,不具「鹽巴敏感度」基因的人則是50%,其餘30%的人則是鹽巴和其他因素結合後,才可能導致他們的血壓上升。也就是說有50%的人,鹽分攝取量與血壓是完全無關的;而有30%的人,並不是因為鹽巴直接造成他們出現高血壓。
小心不要攝取過多鹽巴
我們的血液會維持一定的鹽分濃度。一旦血液中的鈉濃度降低,腎臟會先加以吸收;相反地,如果鈉濃度過高,就會從腎臟排出,以調整血液中的鹽分濃度。
不具備鹽巴敏感度的人,這項人體機能可以正常運作。因此就算大量攝取鹽分而導致血液中鹽分濃度過高,排出的尿液鹽分也會因此增加,所以血壓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具備「鹽巴敏感度」的人,這項人體機能是受損的。只要攝取過多鹽巴,就會促進交感神經,抑制能排出鹽分的基因發揮作用。
結果血液中的鹽分濃度上升、血液量增加、血壓上升,導致高血壓病發。並沒有確切的方法可以辨別「鹽巴敏感度」。因此,「有懷疑就要小心」,醫生就建議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需減少攝取鹽分。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會被提醒「小心不要攝取過多鹽巴」。
(本文摘自/提高免疫力的鹽/出色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