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缺藥!美國擬調高藥品關稅?衛福部加速新藥審查「1年變4個月」

就怕缺藥!美國擬調高藥品關稅?衛福部加速新藥審查「1年變4個月」

2025/4/22(2025/4/22 15:55更新)
近期美國擬調高藥品關稅,可能衝擊我國藥品進口與供應穩定。衛生福利部啟動因應機制,從強化預警、藥價彈性調整到提升供應鏈韌性等多方面著手,全力確保用藥無虞,保障民眾醫療權益。此外,透過新藥加速審查機制,審查天數更可以縮短為120天,較標準模式需等待360天更快取得藥品許可證,維持供給韌性。

本篇文章目錄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為降低藥品對單一來源原料藥的依賴,持續鼓勵藥廠增加原料藥來源並強化原料儲備,透過專案輔導與加速審查機制,協助業者加快取得藥品許可證。

延伸閱讀:
年砸91億!健保擴大給付「肺癌標靶藥」創史上最高藥費:3類人受惠

藥品審查最快120天完成

王德原說,根據新藥查驗登記審查優化措施,新藥查驗登記為新成分藥物/生物藥品,若採取一般審查,需耗時約360天才能完成,但認定為主要影響小兒族群或盛行率在萬分之5以下嚴重疾病,或加速核准、突破性治療等,可採取優先審查,可縮短至240天完成。

若新成分藥物/生物藥品認定符合精簡審查,分別為具有美國、歐盟或日本其中2個地區核准證明,屬於「第1類精簡審查」,審查天數為180天;有美國、歐盟及日本核准證明且化學製造管制資料皆相同,為「第2類精簡審查」,審查天數更可以縮短為120天。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恐衝擊「台藥外銷」?製藥公會提3看法:穩定供應鏈最重要

鼓勵藥廠使用國內原料藥

至於增加原料藥來源,王德原表示,台灣製藥主要原料藥來源為中國與印度,已交由藥廠評估是否增加原料藥來源,對單一來源原料藥採取優先審查;另外,台灣其實就可以生產原料藥,但價格較高,製藥業者過去較不傾向使用,官方同步鼓勵藥廠優先使用國內原料藥。

針對美國生產藥品,食藥署已完成盤點,發函相關許可證持有商,確實掌握國外供應情形及提升國內藥品庫存。罕藥、抗腫瘤藥、生物製劑等重要藥品,將加強主動追蹤,當發現藥品有短缺疑慮,啟動調查與評估,必要時替代藥品廠商增產、公開徵求專案進口或製造等。

藥品價格政策方面,健保署已盤點可能受影響藥品清單,如因全球供應鏈生態改變致生產成本遽增,廠商可依規定提出價格調整建議,維持合理價格與市場穩定;同步持續推動學名藥與生物相似性藥品使用,支持新藥於國內在地製造。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站在世界快速變遷的最前端,中央社始終堅守崗位,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報導最權威的新聞通訊社。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僑胞與讀者,充分扮演「台灣之眼,世界之窗」。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