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的情緒波動 不可忽視

產後的情緒波動 不可忽視

2009/11/5(2022/3/15 18:11更新)

懷孕生產是婦女生命中非常特殊的經驗,然而在迎接新生命到來時,產後婦女的身心也面臨許多的挑戰,包括體力消耗,角色轉變,荷爾蒙劇烈的變化,照顧嬰兒的責任…等等,此時產婦在諸多身心壓力下可能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此刻若未被重視且有效處理,對產婦及嬰兒的健康都是一大威脅。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   高千雅醫師說明,產後的情緒問題由輕微到嚴重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產後憂鬱(Postpartum blue)

又稱為產婦憂鬱(maternity blue)或嬰兒憂鬱(baby blue),這是相當常見但症狀輕微的短暫憂鬱狀態,約有高達50%~80%的產後婦女會發生此種情緒變化,通常在產後的第二天到第四天開始,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兩週。在情緒方面會出現好哭、焦慮、易怒或情緒起伏等變化;生理上則會有失眠、疲倦、食慾下降等症狀,一般可經由家人的情緒支持,提供產婦適當的情緒宣洩及保證,避免因對此現象不了解而過度驚慌。大部分的產婦會漸漸好轉,並不需要藥物治療,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產婦會發展成下述更嚴重的產後情緒障礙。

高千雅表示產婦憂鬱較常發生在初產婦、於懷孕末期常有焦慮憂鬱症狀的產婦、過去有經前緊張症的產婦、以及害怕生產和社會適應力較差的產婦。

(二)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此病發生的時間比一般的產後憂鬱晚,發生的機率較少,但症狀更多且更嚴重,持續時間也更久。大約有10%~15%的產婦會出現這種類似「重度憂鬱症」的產後憂鬱症,通常在產後的第二週到一個月後症狀才漸漸開始,病程約持續六到九個月。

主要的症狀有情緒沮喪、凡事提不起勁、食慾減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及動作遲緩、無助無望感、罪惡感、自覺無價值、常常抱怨身體不適、重複出現自殺的念頭,時常感到無法勝任為人母的責任,有些媽媽會出現想要傷害嬰兒的想法在腦中盤旋揮之不去的,且因著這般的恐懼,在嚴重的案例甚至會出現殺害嬰兒的行為。此種病症屬於中到重度的憂鬱症,若未早期診療,病情將加重且越難治療,造成生活上明顯的功能障礙。

所以,除了家人的情緒扶持與妥善安排照顧嬰兒等事宜,使產婦獲得充分休息之外,應積極尋求專業的精神醫療,在藥物與心理治療的併用之下可達到最好的療效。

產後憂鬱症的發生與心理壓力有關,包括照顧嬰兒的責任、睡眠時間被剝奪、最近發生生活壓力事件、婚姻關係不良及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產婦,亦較常見於年輕,很早就有產婦憂鬱或曾有情緒障礙病史的產婦。

(三)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

這是非常少見但最嚴重的一種產後精神疾病,大約只有千分之一到二的產婦出現此病症。症狀在產後幾天到八週內都有可能發生,平均是產後二週到三週左右開始,病程變化迅速,約兩三個月內症狀就會緩解。此病仍是以情緒障礙為主要症狀,產婦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坐立不安或抱怨無法行動、易哭泣、激動易怒、甚至意識混亂、語無倫次等現象,此外出現妄想有關嬰孩死亡或畸形及幻聽的聲音叫自己殺掉嬰兒等精神病之症狀,此時產婦會覺得不想照顧小孩或無法去愛小孩,有些甚至於想殺了小孩和自己。

一旦此病發生,產婦對自己與新生兒造成的危險性,端看她所妄想的內容與激動的程度,相當遺憾的是約有5%的病人會自殺,而有4%的病人會殺了自己的嬰兒。此病的危險性高,復發率也高,約有一半的病人於下次生產時會再度發生,因此積極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在症狀早期,即需排除是否有其他身體重大疾病如甲狀腺異常、感染等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精神病症狀,並考慮是否住院以降低自殺及殺嬰的危險,使用抗鬱劑及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加以治療,且在心理上協助產婦接受母親的角色,可讓病情較快得到改善,此外增加丈夫與其他親友的支持亦有助於減少產婦的心理壓力,以順利渡過此病的衝擊。

高千雅提醒民眾,通常有躁鬱症或憂鬱症的病史或家族史者得到產後精神病的比例較高,而不同於前者的是生活壓力事件與產後精神病較無關,因此此一疾病之病因可能以生物因素為主。產後婦女的心理調適除了直到關係著產婦的心理健康之外,對母子關係與嬰兒未來的發展影響深遠,而大部分的病症只要早期治療就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因此若您或您身邊的產婦有上述症狀,請儘速尋求專業醫療之協助與諮商,儘快恢復身心健康。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