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 針刺治療新選擇
臺灣腎臟醫學會統計,2003年全台灣尿毒症發生率最高為雲嘉南地區,每百萬人口有514人,雲嘉南地區每年新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一。依美國腎病研究組織(USRDS)2004年報告分析,臺灣每年產生的新尿毒症人口數達每百萬人口385人,為全世界尿毒症發生率最高國家。根據2008年健保局統計,每年透析治療費用約330億,若加上相關後遺症處理,腎衰竭的支出約占健保總額十分之一,儼然形成新的國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泌尿科主任陳證文指出,腎臟衰竭的透析患者不斷增加,使得政府叫窮,醫生叫苦,病患叫痛。他以2.3.5.8.針法及在耳穴運用為主來治療慢性腎不全患者,希望促進腎臟氣血循環、增加腎元的通透性,以延緩改善慢性腎不全的惡化,進而恢復部份腎功能。
陳證文說,慢性腎衰竭是各種腎疾病患者惡化後都會產生的共同表現,臨床上,腎功能損害程度可以分為四期:
- 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 氮血症期。
- 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
- 腎功能衰竭中末期-尿毒症晚期。
慢性腎衰竭發展到尿毒症晚期時,腎臟多已萎縮,有時體積不到正常的1/4,殘餘的腎功能過濾能力已經低於10ml/in/m2(正常為:70-120ml/min/m2),腎臟無法排除體內所累積的廢物,加上分泌功能停止因而波及多個臟器系統功能,必須以透析療法排除尿毒延長生命。若未即時開始透析治療,甚至可能造成多重臟器衰竭而死亡。
陳證文表示,慢性腎功能不全是一個病情不斷變化的複雜過程,應該標本兼顧,才能有效緩解臨床症狀,延緩持續演變成腎衰竭,預防尿毒症發生。一旦尿毒症發生以後,其治療方式有:血液透析(洗腎)、腹膜透析(洗肚子)及腎臟移植等。但其仍有許多不方便及苦楚。
他還說,根據移植醫學會統計,截至2008年五月止,約有6,794人在等待腎臟移植,平均每位病患需等候33年才有腎臟可使用,更有病患不耐久候前往其他國家進行移植,其移植費用更非一般家庭所能支付。
雖然換腎病患的預期生命比較可長達20年,但洗腎病患的預期生命平均卻只有10年,在長達33年的等候期內,延緩腎衰竭的預防醫學在此時突顯了莫大重要性。
根據臺灣腎臟醫學會建議,當肌酸酐男性≧2.0mg/dl,女性≧1.5mg/dl則需開始注意,若大於4mg/dl則需由腎臟科醫師接手嚴密監控,除了飲食生活治療法的注意之外,並無其他有效方法,因此陳證文發現,在腎臟科專科醫師監測下,針刺治療應可在此時也積極介入來幫助病患。
陳證文強調,目前西方醫學對腎功能衰竭由早期進展至中末期的尿毒症,只有週邊圍堵方式,如控制血壓、血糖、使用血小板抑制劑,並無針對增進腎元(Nephron)及腎臟細胞的治療,本針刺療法與西方醫學療法並用能發揮相輔相成之效。
他解釋,慢性腎不全患者於簽妥同意書之後進行針刺治療,針刺10次為一療程。每位患者於針刺療程前後檢查血液肌酐酸及腎功能(24小時肌酐酸廓清率)。據以比較腎功能變化,並調整下一療程的針刺治療方式,本治療法的基本穴位採用2.3.5.8針法之水穴及耳背上之水穴。
針刺頻率為:血液肌酸酐4.0 mg/dl以下者,每週一次;4.0-8.0 mg/dl者,每週兩次;8.0 mg/dl以上者,每週三次。患者並接受面訪問卷調查針刺療程前後生活品質變化。
由研究看來,使用針刺治療似乎能延緩並改善慢性腎不全惡化,更進而恢復部份腎功能。陳證文推測,此研究成果應能有效幫助患者延緩邁向透析治療速度,節省鉅額醫療支出並增進患者生活品質,將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治療方式帶來曙光。對已接受透析治療患者接受針刺治療在止癢、協助血壓控制與增進生活品質也提供不少幫助,希望能將此研究成果和國人共享,達成醫療上的節能省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