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鬧不安 原來是大腸包小腸

嬰兒哭鬧不安 原來是大腸包小腸

2010/6/7(2022/3/15 19:59更新)

前陣子,有位阿嬤不知所措帶著7、8個月大的娃娃來到門診,間歇地哭鬧尖叫聲瀰漫整個門診間,醫師緊急安排作腹部超音波檢查給予適當處置,之後此嬰兒的症狀獲得改善。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醫師李坤美指出,當在門診或急診時,若見到父母抱著一陣陣哭鬧不安的嬰兒,小心此嬰兒的小腸可能被大腸包住,此刻要高度懷疑是否有腸套疊現象。若是加上肛診見到草莓果醬般大便,則需趕緊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來排除腸套疊疾病做適當處理,否則可能會面臨切除腸子有生命危險。

李坤美解釋,腸套疊為某段近端腸管陷入遠端腸管,發生腸套疊位置75%在迴盲瓣近端(小腸套入大腸)。80%發生在1歲以內的嬰兒,2歲以下嬰兒若發生腸套疊大都是特發性的(idiopathic),5%的腸套疊與解剖學結構異常有關。

與腸套疊有關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結腸蠕動力增加、腹瀉、便秘、腸胃道過敏等。若是2歲以上發生腸套疊,則需考慮腸道結構是否有異常,5歲以上最常見是淋巴瘤所引起腸套疊。男生發生比率比較高,約為女生的3倍。

李坤美表示,臨床上可見嬰兒突然劇烈陣陣腹痛,呈現雙腿彎曲哭鬧不安且臉色蒼白,常會合併嘔吐,食慾不振的現象,當此陣痛過後,病童則會表現很疲倦無力、十分安靜、出冷汗現象。若此症狀一直持續,則含有膽汁嘔吐就會變的更明顯,且會有草莓果醬般大便(currant jelly stool)。

因此,在身體檢查可能會在上腹部或右上腹位置摸到類似香腸樣腫塊,此時應趕緊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腸套疊現象,若確定為腸套疊,則應進一步安排顯影劑灌腸治療腸套疊。當病人有發燒、腹部僵直等,要特別小心腸子可能有壞死現象或腸子穿孔或腹膜炎等生命危險跡象,此時可能需緊急以手術開刀方式將腸套疊推回處理。

李坤美說,一般症狀出現24小時內施行顯影劑灌腸治療,預後不錯其成功率約為90%。當病人有脫水現象,應先給予適當的輸液補充,避免電解質不平衡,再進行顯影劑灌腸治療。若無法推回則需緊急手術開刀治療。一般復發率約為5~10%,通常病童灌完後,應在醫院觀察是否有復發的情形。

上述病童在以腹部超音波確定診斷為腸套疊後,接著以顯影劑灌腸治療,灌完之後病童精神恢復正常又活蹦亂跳。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