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飽不如吃得巧 營養師教你健康「享」粽
農曆五月五,粽子飄香的季節又來臨了,期待的就是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粽子。它們大小不一,口味更是五花八門,甜的、鹹的、葷的、素的,打開包裹的粽葉,香味四溢,豐富內餡應有盡有,滿足每個挑剔的味蕾,一不注意可能就吃過量了。
由於飲食文化差異,應景節慶食物多半富含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在健康意識抬頭的當今「吃得飽不如吃得巧」!尤其近年來國人肥胖比率逐年增加,加上響應延緩地球暖化,多國國家政府與民間紛紛提倡「蔬食減碳救地球」,若能在食材多使用蔬素食、少點肉,不僅可保護環境,更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達到兩全其美之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改良了傳統台式肉粽,研發出低卡、低脂、低膽固醇的養生野米雞肉粽,主要在配方上做了調整,將長糯米搭配野米,內餡採用雞腿肉、干貝,加上香菇、杏鮑菇、栗子、白果、蓮子與綠豆仁等蔬素食,健康加倍、營養更是一百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說,和一般粽子相較之下,養生野米雞肉粽使用低脂去皮雞腿肉取代傳統五花肉,並加入大量蕈菇類。蕈菇類(香菇和杏鮑菇)風味清香鮮美,含豐富多醣體提升免疫,增加膳食纖維。白果(銀杏)口感香甜、滋補。綠豆仁口感綿密易塑型,搓成圓球狀代替鹹蛋黃,降低膽固醇的食用量。
野米又名菰米,外觀是一般白米的兩倍長,主要產地在北美及加拿大,未煮熟時表皮呈黑色,煮熟後成咖啡色帶海藻香;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B1、B2和豐富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高,有「穀物中的魚子醬」之稱!添加在長糯米中,不但可提高整體纖維含量,也能增加粽子嚼感,若是購買不易,可以紫米或燕麥取代。
洪若樸提醒,為顧及健康、營養、美味,不妨將傳統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稍加巧思融入新蔬素食健康飲食觀,帶入日常生活中,也能在端節節慶健康「享」粽吃得無負擔。
延伸閱讀「如何吃到健康粽」: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