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下)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下)

2011/2/15(2022/3/15 21:26更新)

文/台北醫學大學暨署立雙和醫院 內視鏡中心主任 李宜霖

有報告顯示服用阿斯匹林或相關非類固醇消炎劑者會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至於幽門螺桿菌對於食道腺癌的關係還不是很被確定,但在研究上發現其對於食道癌似有保護的機制。

幽門螺桿菌有減少逆流性食道炎的發生,進而降低食道腺癌的機率。部份研究指出多食用白菜、菜花等綠色和黃色蔬菜、水果以及漿果能降低食道癌的發病率。

癥候及症狀
食道癌在發生初期可能毫無自覺症狀。其症狀常是在腫瘤漸漸長大,妨礙了食道運輸功能時才發生。起初是覺得胸骨的悶感,進而酸痛;但絕大多數的病人,第一個症狀則是吞嚥困難。隨後食道為腫瘤慢慢阻塞,連液體食物也喝不下去。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進而唾液會積聚在腫瘤上方的食道內,由此還會導致咳嗽和發生吸入型肺炎的危險。晚期食道癌因癌腫侵犯或壓迫局部組織,還可能引發上腔靜脈症候群、或是食道氣管瘻管。

也是因為食道癌在初期是毫無症狀的,只有在腫瘤大小已經佔據了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所以當發生症狀而診斷時,大多數為期已晚。因而食道癌為胃腸道癌症中預後最不好的一種,與胃或腸癌比,存活率較差。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
晚期食道癌的診斷並不困難,但大部份已有相當明顯的症狀,用食道X光鋇劑攝影或是上消化道內視鏡可以清楚發現腫瘤的位置,但必須配合局部切片檢查以確診。電腦斷層掃描及磁振造影可用來偵測腫瘤範圍及是否有轉移的情形。

但是早期食道癌的診斷卻是不容易。原因之一是食道癌的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病患不會主動就醫。只有少數在作例行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其二是早期食道癌的病灶變化很細微,以食道X光鋇劑攝影經常無法發現。即便以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還是有一部分的早期食道癌看不出來。因此針對一些高危險群的患者、例如有頭頸部癌的患者,經常是以Lugol(一種含碘試劑)作染劑,施以染色內視鏡檢查,來達提高早期食道癌的診斷率。根據現有的文獻報告,若是僅用傳統的內視鏡檢查,將近有40~50%的早期食道癌患者會被忽略而延誤診斷。

隨著近年來內視鏡檢查的蓬勃發展,「窄頻影像系統」以及電子式螢光影像檢查已經成功地應用於消化道腫瘤的偵測及診斷。根據嘉義長庚醫院的經驗,針對200多位頭頸部癌的患者以「窄頻影像系統」來做食道的篩檢,診斷率接近Lugol's染色內視鏡。其優點是NBI較省時方便並且沒有碘過敏的副作用。若合併使用「窄頻影像系統」與magnified endoscopy於體內直接觀察食道黏膜的黏膜內乳頭微細血管圈能夠及時判斷食道癌其侵犯的程度。


▲圖1:窄頻影像系統可用於早期食道癌之診斷

食道癌的治療
目前食道癌之治療,仍以外科手術為主。手術包含食道之切除,與使用其他腸胃道進行食道之重建。由於食道癌發現之時大部分都屬於較晚期之疾病狀態,光使用手術切除之治療方式,腫瘤完全切除的比例並不高,其成果並不佳。因此手術前使用化學與放射並用治療,而後再施行手術治療,如此可以提高手術切除的成功率。

針對食道上端的癌症使用化學與放射並用治療,其治療效果甚至優於手術治療效果;因為食道上端癌症常有早期頸部淋巴腺轉移,不易徹底切除,且手術的危險性較胸部食道其他部位為高,因此食道上端癌症的患者,多半是以化學與放射並用治療為主。

早期食道癌之治療,傳統則是直接施行手術,其長期存活較晚期患者明顯的好,但手術本身而言,仍然有高比例的併發症。例如食道狹窄、滲漏、或是傷口感染等。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當早期食道癌的腫瘤侵犯侷限於黏膜肌肉層以上時,並不會有淋巴結的轉移。因此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或是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作局部的腫瘤切除,不僅可以完全切除腫瘤,並且完整地保留食道的功能。病患在EMR或ESD術後則少有嚴重的後遺症。可是ESD是一個高度內視鏡技術的治療方式,必須在有經驗的醫師操作下方得施行。

結論
食道癌的預後多為較差。接受治療性手術後的患者術後5年存活率僅為25%,不宜治療性手術的患者其預後更差。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從症狀出現到診斷確定往往曠時彌月,腫瘤已經向外蔓延。因此早期診斷乃是治療食道癌最重要的法則。特別是針對高危險的族群患者,應該更提高警覺,使病症早日發現及早日得到適當的治療。


▲圖2:對早期食道癌之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

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