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王媽媽因右上腹痛、經常噁心反胃食慾不振,在家人陪同後到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就醫,確診罹患膽管癌。為減輕患者病症,醫師建議王媽媽裝置膽道金屬支架,順利讓左右邊膽管的膽汁流通,現在王媽媽一樣可以跟山友去爬山健行,享受安逸的銀髮生活。
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70歲的王媽媽因右上腹痛、經常噁心反胃食慾不振,在家人陪同後到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就醫,確診罹患膽管癌。為減輕患者病症,醫師建議王媽媽裝置膽道金屬支架,順利讓左右邊膽管的膽汁流通,現在王媽媽一樣可以跟山友去爬山健行,享受安逸的銀髮生活。
外觀五彩繽紛、儲熱效果佳的琺瑯鑄鐵鍋,是許多人心中的夢幻鍋具!不過,琺瑯鑄鐵鍋在使用時,有一些須特別留意的細節,如不小心,可能會損壞鍋具、影響使用安全!
2022-03-3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春天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知名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陳志銜醫師呼籲,以下四大風險族群:三高患者、抽菸、體重過重,或是容易便秘的人,更需特別留意血管阻塞的問題,遠離心肌梗塞的危機。 三高、抽菸、肥胖風險高 長期便祕者心臟負擔大 以三高患者來說,過多的血糖會造成血液黏稠,過多血脂易造成膽固醇堆積管壁,形成發炎和斑塊,進一步造成心肌冠狀動脈的問題。另外像抽菸、肥胖也都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導致血管管壁堆積膽固醇的機會增加,造成心血管狹窄。長時間便祕,因為會讓腹肌用力收縮及放鬆,間接使該區域血管不斷收縮及放鬆,導致冠狀動脈血液分布下降,對心臟的負擔上升。以上這些危險因子,就像埋了顆未爆彈在身體裡,隨時都有可能爆炸,造成心肌梗塞發生。 未滿60歲心肌梗塞逐年上升 生活習慣為主因 而大部分民眾都認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近年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據統計台灣59歲以下的心肌梗塞比例就佔了30%,且逐年上升中。陳志銜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年輕化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像是飲食上的精緻化、抽菸、久坐少運動、工作壓力大、日夜顛倒、熬夜等等,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因子。」而且心肌梗塞在病發前,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往往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提醒青壯年族群也不能忽略心血管的健康! ▲陳志銜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年輕化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像是飲食上的精緻化、抽菸、久坐少運動、工作壓力大、日夜顛倒、熬夜等等,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因子。」 預防心血管疾病三招 定期健檢保健康 想預防心血管疾病,陳志銜醫師建議可從以下三點著手: 一、避免久坐:建議每30分鐘左右起身活動一下,讓肌肉活動。多多活動可讓血流更通暢,避免血液的凝集以及膽固醇的堆積。 二、平時應常量測血壓注意變化,尤其是三高、肥胖患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應追蹤血糖狀況。 三、養成運動習慣,每周應累積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加上阻力運動,例如慢跑、單車、游泳、重訓。若沒時間,也可以每天花十分鐘左右做高強度間歇運動。好的運動習慣,可以增進代謝,消耗多餘能量,增進睡眠品質,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上述幾點,如果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建議要定期追蹤檢查。陳志銜醫師分享,之前遇過一位50歲男性,雖然看起來不胖,但平時有抽煙的習慣,而且因為裝了兩條血管支架,老婆特別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後來檢查才知道原來老公的血糖和血脂肪早就超標,幸好及早治療後就有明顯的改善。除了定期檢查外,也可以搭配心血管保養療程,主透過特定抗氧化針劑減少自由基累積、避免體內慢性發炎、保護肝臟、去除重金屬、調控凝血因子以減少血管硬化等等,對於心血管保健與預防心肌梗塞都有正向幫助,從源頭促進與維護心血管健康。 陳志銜醫師介紹 現職: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醫師 專長:逆糖管理、預防醫學、老人醫學、慢性內分泌疾病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238/
2022-03-3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身材纖細的妙齡女子,在肚臍周圍摸到會跳動的腫塊、有節律的隨心臟跳動,緊張就醫,原本擔心是腹主動脈瘤,超音波檢查發現,女子因過瘦直接摸到腹主動脈,解除一場虛驚;醫師表示,腹主動脈瘤超過5公分就有破裂危險,致死率極高,五十歲以上應定期健檢,若摸到腹部跳動腫塊,不能掉以輕心,應立刻就醫。 腹主動脈瘤破裂 未及時就醫死亡率超高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腹主動脈瘤是因血管壁鬆垮,像吹氣球一樣不正常擴大,通常大於5公分就有破裂危險、需要手術,7公分以上有三成破裂機率,可能咳嗽或肚子用力就破,若無法及時就醫,死亡率高達100%,即使在院內發現,死亡率也近半。由於沒有症狀,只能靠健檢或自摸肚臍附近有無跳動腫塊,以便及早發現。 顛覆傳統開腹手術 現今大多患者可使用支架 陳沂名說,過去治療腹主動脈瘤必須開腹重建人工血管,留下近20公分傷口,現在幾乎99%的患者都可使用支架,傷口僅0.5~3公分,不過因支架置放須預留1.5公分的血管當支架的支撐點,若患者的動脈瘤位置太靠近腎動脈開口、血管距離不足1.5公分,置放支架就有側漏風險,所幸北榮7年來以血管釘輔助固定支架30多例,成功率高達100%。 ▲陳沂名醫師指出,血管支撐點若太短(手指處),恐無法撐住血管內支架,這時可考慮使用血管釘固定。 血管釘幫助固定 克服血管支撐點過短問題 陳沂名解釋,血管釘是一種像彈簧的小鈎子,可固定支架和人體血管,克服血管支撐點過短問題,但若血管只剩0.5公分以下就不建議使用,0.5~1公分則有失敗風險。他曾接獲一名五十多歲男性,血管支撐點僅0.8公分,手術難度頗高且術後可能失敗,所幸男子術後追蹤3年,支架並未移位。 陳沂名強調,腹主動脈瘤好發50歲以上、男女比為9:1,三高和抽菸為危險因子,患者8成以上有高血壓、3~4成有抽菸史,置放支架後須戒菸、控制三高才能避免血管繼續惡化,術後不需服用抗凝血劑,但須小心避免碰撞。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164/
2022-03-30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全球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為患者量身打造適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主辦2022癌症精準醫療高峰論壇(Advanced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Forum, APCM),雲集癌症醫學界頂尖醫師,與生技醫療創新動能的跨域合作,聚焦台灣癌症精準醫療未來規劃、策略執行與臨床應用。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博士談及精準醫療的趨勢,預防勝於治療仍是關鍵,從精準治療,進入精準診斷,最終達到精準預防,並結合台灣生醫產業與資通訊優勢,希冀達到全年齡層的大健康布局。 2004年進入精準治療時代 癌症醫療新曙光 2000年以前,癌症治療處於「化學治療」時代,楊泮池博士表示,以肺癌為例,不管選擇何種化療藥物,治療有效情形約2-3成,且當時皆用西方人標準劑量,但東方人的體型、基因、代謝機制都不同,因此化療副作用層出不窮。 直到2004年,因發現肺癌重要的突變基因,治療上只要透過藥物,精準地將突變基因途徑關掉,腫瘤細胞就會死亡,療效從原來2-3成進展至7-8成,更能藉此預測患者預後,開始進入「精準治療」時代。而現今精準醫療的發展,從疾病治療更拓展至個人化精準醫療,亦開始走向「精準健康」,乃以基因定序、標靶藥物、細胞療法等手段,達到精準治療、早期檢測、預防和保健,甚至推動全年齡層皆健康的概念。 精準醫療時代關鍵:以全方位達到精準預防、診斷及治療效果 基因定序能助民眾檢測發病風險,楊泮池博士表示,「等到發病再治療,完全治癒的機會低,病人會受苦,所有疾病的治療要『往前』部署,要在疾病可以治癒時就能早期診斷,更重要的是,當你還沒發病,就要知道哪些病的風險高,以避免發病。應從精準治療,走到及早精準診斷,再來發展精準預防。」 患者可藉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找到突變基因,根據不同基因與體質調整藥物,達到併發症最少、療效最好的目標,這項科技是成功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的關鍵之一。楊泮池博士表示,世界各國也逐步規畫將NGS納入醫療保險,例如美國精準醫學倡議(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MI),英國10萬基因體計畫(100,000 Genomes Project)、法國的基因體醫學2025(Genomic Medicine 2025)等,而日、韓亦以部分負擔方式,將特定NGS檢測納入給付,台灣健保僅給付單一基因檢測,若使用全面的NGS,可一次找出50-60個重要且有對應用藥的致癌基因,希冀未來能將NGS納入健保。 台灣挾資通訊優勢 強勢助攻醫療國際競爭力 為讓患者得到更多癌症精準醫療,各國紛紛投入智慧醫療,楊泮池博士表示,2018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以PMI作為框架,提出「All of Us」計畫,建立生物資訊資料庫;英國健保署為10萬名癌症患者進行全基因定序,並整合大量研究資料,成世上第一個提供基因組醫學的體系。反觀台灣,亦擁有資通訊優勢,政府與產業界合作,於2012年建置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目前已收案近16萬,提供國內外學研與產業分析應用,奠定基因體研究基礎,以規劃疾病成因分析與治療基準。 楊泮池博士認為台灣極具優勢,基因定序檢測所用的晶片是台灣研發代工製造,且Taiwan Biobank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再搭配健保資料庫、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等國家資源,研究人員更便於進行分析,並結合醫療與生技能量,整合產官學研醫,同時培養人才,並以APP、穿戴式手環等親民的數位工具,為國人量身訂製疾病預測模式,有機會讓各年齡層族群都很健康,而因應現代少子化,若各年齡都健康,未來才有足夠競爭力站上國際。 產業需靠政府扶植,才能將產官學研醫進一步結合,楊泮池博士表示,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包括細胞治療、免疫治療、人工智慧、數位醫療等,納入產業適用範圍,提供落日延長、租稅減免等優惠,以新的條例獎勵產業持續向前邁進。另外,達到落地應用,是發展生技產業的關鍵之一,「自己要先用,未來才能走得出去。」楊泮池博士說,鼓勵醫療院落地使用國產生技醫藥產品與相關技術,從前端生產照顧到後端應用,以強化國際競爭力。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220/
2022-03-2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寒冷或季節交替時,經常是感冒的好發期,一般感冒平均3至5天會好,但若咳不停、帶有喘鳴聲、甚至感到喘,該怎麼辦呢? 支氣管慢性炎症反應 依急慢性對症下藥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洪妙秋主任指出,氣喘是支氣管的慢性炎症反應,以具抗發炎功效的藥品,如口服欣流(Montelukast)或吸入性類固醇等予以控制;而這類保養型用藥的重要性,就在於可減少氣喘發作,並降低反復發作對肺部造成的傷害。 口服欣流易增情緒風險? 遵照醫囑用藥利大於弊 洪妙秋主任說明,口服欣流是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兒童氣喘常用的保養型藥品。針對6 歲以上氣喘患者所做的研究指出,與吸入皮質類固醇相較,欣流有增加患者行為情緒的風險, 2020年美國FDA因而發出了黑盒警訊;雖無足夠證據顯示欣流與情緒障礙、自殺等的因果關係,但考量有潛在嚴重性,因此美國FDA不建議將欣流作為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第一線藥物。 不過,在兒科氣喘治療臨床使用上,此狀況發生機率不高,仍屬相對安全的一種藥物選擇。 氣喘控制良好 不需要終身吸藥 一般家長聽到吸入性類固醇可能會擔心副作用而不予以考慮。洪妙秋主任強調,吸入性類固醇的劑量比起因為急性發作需要吃口服類固醇的劑 量低很多,不太會造成類固醇的常見副作用,例如月亮臉、水牛肩、中心性肥胖、高血壓等。 而很多家長擔心吸入性類固醇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高,卻忽略氣喘控制不良也會對孩子的身高造成影響,因此,遵照醫囑使用吸入性藥物對孩子才是利大於弊;此外,若氣喘控制良好,並不需要終身吸藥,一般在三至四個月之後可以考慮降階治療。 日常保養做到位 降低氣喘發生率 在日常保養方面,食藥署提醒,台灣最常見到塵蟎過敏,其多生長在枕頭、棉被、床墊、絨毛玩具等,建議更換抗塵蟎寢具並定期清潔。 此外,絨毛玩具要經常高溫清洗,居家也要定期打掃與除濕,理想的狀況是將環境溼度控制在50%;飲食方面,應避免冰冷、太甜或刺激性食物,並避免在空氣污染或PM2.5濃度過高時從事戶外活動。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214
2022-03-2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家長一旦發現家中寶貝有發燒狀況,即使是在大半夜,也會心急如焚帶著小朋友衝向醫院。父母最常詢問的就是:「醫師,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我的小孩才會著涼感冒?」,到底天氣冷與著涼這兩者,是否為引發/加劇感冒發燒的重要因素? 氣溫低會比較容易感冒發燒? 吳其穎醫師表示,在寒冷地區被病毒感染而發燒的病患數,並無顯著增加,例如較高緯度的國家像日本、韓國,甚至是俄羅斯,這些國家一年四季比台灣冰冷的多,但其民眾感冒的盛行率,卻不因低溫而劇增。 而讓小孩之所以發燒感冒的主因,最常見的其實是病毒感染。病原體容易入侵人體的呼吸道,如鼻咽、口咽、喉咽等部位。一旦遭到入侵,就會引發驅逐病毒(病原體)的自然免疫反應,例如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所以造成感冒發燒的主因,其實來自於病毒的傳染為主。 著涼後容易引發感冒發燒? 此外,長輩常提及的「著涼容易感冒發燒」是否真有其事? 在1968年時,科學家讓44名自願者吸入鼻病毒噴液後,分成兩組做對照測試,第一組處於溫暖環境中,而對照組則身處冰冷環境中。最後測試結果顯示,不論是發病比例還是嚴重程度,兩組都無顯著差異,所以推斷著涼後其實並不會加劇感冒發燒的比例。 但根據2005年的醫學研究結果指出,著涼與感冒發燒是有其關聯性的!科學家將180名健康的受試者分成兩組,第一組讓他們脫掉鞋襪,下半身浸泡冰水產生一點失溫著涼的狀況,而對照組則是正常無失溫,後續結果追蹤發現,失溫組的感冒症狀比例竟是無失溫組的兩倍! 吳醫師進一步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體的免疫力是良好的,即使平常可能接觸到少量的感冒病毒,但鼻黏膜的免疫防線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入侵,因此身體並非碰到病毒就一定會遭到感染。但一旦著了涼,鼻黏膜血管收縮的結果,供應鼻黏膜的免疫細胞數目就可能不足,導致鼻黏膜的防禦工事潰堤,若身體此時遭到感冒病毒入侵,發燒、咳嗽等症狀便可能相繼出現。但如果一開始就接觸到高劑量的感冒病毒(如同1968年的研究),則後續無論有沒有著涼,都容易導致感冒的發生。 感冒發燒其實是病原體感染造成 吳其穎醫師也呼籲,不論是面對新冠病毒的疫情,或是一般感冒病毒,雖然健康的人不會單純只因爲氣溫的冷熱、身體是否有著涼而直接產生感冒發燒的病情,但因病毒是傳染力非常強的病原體,一旦與帶有大量病毒的患者處於同一空間,透過近距離接觸或飛沫傳染,就特別容易突破免疫防線受到感染。因此落實防疫新生活,維持社交距離,適時配戴口罩、勤洗手,這樣才是最為嚴謹的作法。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240
2022-03-2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青少女發現自己有轉變最明顯的是身高、體重與第二性徵的發育。這些改變都受中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嚴密控制及調節。就女孩而言,其成長驟增期一般始於9~11歲間,尖峰期平均是12歲,接著成長速率便緩慢下來,在15~18歲時完全停止。 平均9歲半時乳房開始發育 左右不一定一起長 青春期發育與內分泌系統的荷爾蒙息息相關。荷爾蒙的調控是經由下視丘分泌性腺釋素(GnRH),刺激腦垂體分泌性腺促素(有濾泡促素FSH和黃體促素LH),再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estrogen),而作用於身體標的器官,產生第二性徵,並加速身高的生長及代謝速率。吳宛容中醫師說,第二性徵女生是由乳房開始發育(即胸部有硬塊,常被家長以為是腫瘤,左右發育不一定平均,有時由單邊出現)、接著有陰毛,腋毛的產生,之後才會有月經。台灣女生平均約在9歲半時乳房開始發育,初經是12歲半。 飲食均衡、健康 氣血循環好才能好好發育 飲食提供身體養分,吃得好、吃得健康,身體的狀況也跟著好。胸部是囤積脂肪的倉庫之一,想要胸部長大,首先要攝取足夠的養分,再則身體要健康,氣血循環好才能將養分送達胸部,使其發育良好。胸部大小是由母系遺傳所決定,乳房是第二性徵,發育受荷爾蒙影響,而荷爾蒙又受基因影響。後天的補強與中藥調理,可以多少彌補先天不良的因素,但是只限於青春期的女孩才會有效。吳宛容中醫師指出,想要促進乳房發育,要注意其消化吸收功能和營養供應,脾胃顧好,自然而然胸部就會發育良好。 海鮮、富含膠質食物 豐胸最佳材料 平常可多吃些含有荷爾蒙的食物,如海鮮、蛤蜊、鮮蚵、牡蠣、蝦等食物,海鮮類含鋅量高,能增加性荷爾蒙並促進乳泡漲大,山藥、白木耳、紅棗、豬腳、雞爪等含有豐富膠質的食物,也是豐胸的最佳材料,能幫助胸部發育。吳宛容中醫師分享,以枸杞3錢、生薑2片燉豬腳、煮魚湯、炒地瓜葉等,也是安全不傷身的豐胸料理,枸杞可養肝血滋腎陰,生薑和胃醒脾、促進代謝,搭配富含膠質的食材,有助於促使乳腺發達,達到豐胸美乳的功效。 ♦當歸燉烏骨雞 材料:當歸3錢、烏骨雞1隻、鹽2小匙 作法: 1.雞肉剁塊,汆燙撈起,放入當歸,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燉至雞肉熟爛,加鹽調味即可。 食養分析: 可以補益氣血,補腎調經,健全子宮機能,能刺激女性荷爾蒙增加胸部發育和大小。 ♦青木瓜燉豬腳 材料:青木瓜 1顆(約12兩)、豬腳2個、鹽2小匙 作法: 1.豬腳洗淨剁大塊,木瓜去籽、切塊。 2.豬腳川燙去血水另起鍋,放入和木瓜,加水至蓋滿材料,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至木瓜熟透,加鹽調味即成。 食養分析: 青木瓜未熟果肉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木瓜的蛋白酶可以幫助消化,有利人體利用蛋白質,可促進乳房組織發育,使乳腺發達,有豐胸美乳功效,並有助調整性荷爾蒙。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242
2022-03-28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心房顫動常發生在年長者身上,且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心房顫動引發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5倍。一名6旬男子,平時心律不整忽快忽慢,經檢查後發現有心房顫動,平時服用相關藥物卻沒有效果,因此遠道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診,並接受「冷凍消融球囊」治療,負責主治的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張耀庭醫師表示,該名患者進行手術時,當場就發生心房顫動,但在進行冷凍消融球囊治療時,顫動馬上就停止了,且術後出院至今,患者幾乎未再發作,手術相當成功。 心房顫動最怕引發中風 高風險族群應注意 什麼是心房顫動?張耀庭醫師表示,心臟分為心房與心室,其中心房決定了心臟的節律與速度,在老化的過程中,心房可能會產生多處異常放電,導致心跳會忽快忽慢、不規則,無法有效收縮,有的患者是持續性的心房顫動,另一種則為陣發性,一下正常、一下不正常,心跳每分鐘可從60,飆升到130,甚至更高。 張耀庭醫師表示,發作時,有的患者感覺不到症狀,由於心房無法將血液完全打出心臟,因此有的人會感到喘、悶,或心跳時快時慢、飄忽不定的感覺,也因此血流可能凝滯形成血栓,易引發中風,若血栓跑到腸胃道,則會出現缺血性腸炎或急性腎動脈梗塞等。此外,年長者以及本身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都是心房顫動的好發族群。 生活控制、服藥、手術 心房顫動治療多元 心房顫動的治療方式多元,張耀庭醫師表示,包括生活控制、服藥以及手術,以生活面來說,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最源頭的改善方式就是請患者先減重;高血壓患者則是妥善控制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則會建議側睡,或配戴正壓呼吸器等。如果發作頻率高,且不是靠生活控制就能解決的患者可服用心律不整藥物,減緩發作。 此外,張耀庭醫師也強調,心房顫動併發症當中,最核心的隱憂是「中風」,會請高中風風險的患者服用抗凝血劑,以防中風發生。倘若服用心律不整藥物並無改善,患者可選擇以「電氣燒灼術」或「冷凍消融球囊術」進行治療。 冷凍消融球囊治療斷異常放電組織 可避免熱傳導傷害 張耀庭醫師表示,電氣燒灼術是利用心導管產生超過溫度50-60攝氏度的高溫能量將心臟不正常放電的組織破壞,永久性阻斷該組織產生異常導電。而隨著時代演進,開發出冷凍消融球囊術,將異常放電的組織以-40至-50攝氏度以下低溫進行冷凍,使組織凍傷產生冰晶,組織細胞被冰晶破壞引發細胞凋亡,就能阻斷異常放電。其中,由於冷凍消融球囊設計上專門針對左心房肺靜脈的異常放電,在治療心房顫動的手術時間會比較短;對比電氣燒灼術在治療區域的心房內皮破壞較小,在動物實驗中比較不會形成血栓。 張耀庭醫師表示,手術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也還是有可能引發中風,患者要跟主治醫生好好討論,術後務必要積極配合服藥。而長遠來說,並不是全靠手術、全靠藥物就能永保安康,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運動習慣、體重控制等,才能真正減少心房顫動發生。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192/
2022-03-28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國人脊椎疾病以退化性病變為主,常見有椎間盤突出、骨刺增生、椎管狹窄等。大多數患者在使用止痛藥物、肌肉鬆弛劑,以及熱敷、電療、牽引等復健治療後,肩頸疼痛、下背痛、肢體麻痛乏力等問題可以獲得良好控制。若是症狀持續,在神經功能評估與影像檢查後,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等脊椎疾病所造成的神經壓迫,可能須進一步採取手術治療。 脊椎手術治療 術中應留意出血、感染與沾黏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楊士弘醫師指出,「如果必須接受脊椎手術,避免神經損傷最為重要。」以椎間盤突出為例,手術過程中,在切除突出椎間盤的同時,必須避免神經受損,並且確實止血與預防傷口感染;而手術後則要留意神經沾黏的問題。 楊醫師分享了一位中年男性的臨床個案,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期搬運重物,結果腰部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引起左側坐骨神經痛與小腿萎縮,經過長時間的藥物與復健治療效果不佳,故接受微創手術切除突出的椎間盤,症狀明顯改善。復原後回到工作崗位,仍須負重,數年後同一位置的椎間盤再次突出導致坐骨神經痛復發,藥物復健治療後狀況未見改善,只好再次接受手術。但因為第一次手術後造成的神經沾黏,增加了第二次手術的困難度。手術最後仍依計畫順利完成,但患者出院後休養復原時間較長,才能重回職場繼續工作。 神經沾黏難避免 脊椎手術後需留意 楊士弘醫師說明,脊椎手術為複雜的侵入性手術,必須由淺至深,將表皮、皮下組織、肌肉、脊椎骨、韌帶等組織切開剝離,以抵達深部的神經與椎間盤軟骨等構造,來進行手術。開刀後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會逐漸產生疤痕組織沾黏神經脊膜,此現象係屬正常的生理反應。 「脊椎手術後,每個病患都會發生神經沾黏,但輕重程度不一。」楊醫師指出,如果患者術後嚴重神經沾黏,恐會牽扯與壓迫神經,再度引起肩頸疼痛、下背痛,甚至肢體麻痛不適。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患者神經壓迫症狀較久、術中出血較多、或手術剝離範圍大者,在手術後發生顯著神經沾黏的機率較高。 術後症狀反覆出現?恐是神經沾黏引起 楊士弘醫師表示,嚴重的神經沾黏是脊椎手術後很棘手的問題。一旦患者術後症狀復發,必須仔細區分是疾病局部再發、鄰近脊椎退化、或嚴重神經沾黏所引起。若是後者,則再次手術雖可使症狀緩解,但術後仍可能再度發生神經沾黏問題。近年來由生醫產業研發的防沾黏凝膠,經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於脊椎手術後塗抹於神經脊膜表面,可形成一道屏障,來避免術後增生的疤痕組織與神經表面產生沾黏,降低術後肩頸背痛、肢體麻痛及無力發生的機率,避免因神經沾黏而須再次手術。另一方面,若曾接受過脊椎手術並於開刀時使用防沾黏凝膠,當疾病復發或鄰近脊椎發生問題而需要再次手術時,由於前次手術置放的凝膠減少了神經沾黏,使得同範圍的二次脊椎手術的難度與神經損傷風險下降,提升手術安全性。特定族群(譬如:疾病較嚴重、發病時間較久、手術範圍較大、蟹足腫體質、勞力工作者、或曾有神經沾黏者)若需要接受脊椎手術治療,可優先考慮使用防沾黏凝膠。 預防椎間盤突出 勤練核心肌群 楊士弘醫師提醒,預防椎間盤突出等脊椎疾病,宜避免下述情況造成脊椎負荷過大,包括:姿勢不良、過度曲頸或彎腰、負重等等。而維持適當體重,規律運動訓練頸肌、腹肌、背肌等核心肌群,都有助於減少脊椎的負荷,讓你我遠離病痛、快意人生。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