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女性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專家曝「隱藏關鍵」

女性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專家曝「隱藏關鍵」

2022-03-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更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嗎?根據一篇發表於2021年12月《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SRPS),例如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但是,當影響性別差異的背景相關因素列入考量,性別與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關聯性不再顯著。 男性支持包容另一伴 有助維持女性心理健康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說明,若未能針對與影響心理復原力相關的背景因素進行合理的調整,便會導致我們產生女性較男性更脆弱且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此研究正好提出科學的佐證,給予大家很好的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可從旁覺察身邊婦女的壓力源並給予協助,特別是常被賦予較男性存有家庭小孩照顧責任的婦女同胞,建議男性應該要多支持與包容自己的另一伴,有助於維持女性的心理健康,共創幸福美滿的生活。 生活隱形壓力 易讓女性心力交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孩子的教育規劃、家庭活動安排、家庭關係促進,如何讓親子間互動更密切、有良好的溝通等,這類隱形的家務壓力,無時無刻存在女性照顧者心中,形成一種持續累積的腦力精神負荷,容易讓女性心力交瘁。 戴怡君副主任提醒,除了可定期進行情緒與壓力檢測,平時也能透過身體狀態瞭解自己的壓力程度,像是如果出現肩頸肌肉僵硬、常常有頭痛、睡不好、容易疲憊等狀況,表示已有一定程度的壓力,需要適時的紓壓放鬆。 「1、2、3行動」原則 減緩自身壓力 另外,總是在腦中盤旋思考、無法決定的壓力事件,即使是小事,像是買什麼午餐、幫孩子選擇課外活動、家務處理、或是怎麼拒絕他人的邀約,都可能成為影響心情或情緒的壓力源,建議嘗試「1、2、3行動」原則,每當腦中浮現一再思考、猶豫不決的念頭,可告訴自己默數到三,就站起來或說出來,只要開始實行與行動,就能幫助自己減緩不安與負面感受。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021

HIV感染者與共病的距離?醫師:其實我們都一樣

HIV感染者與共病的距離?醫師:其實我們都一樣

2022-03-10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一名27歲男性,確診HIV感染至今三年多,一開始就醫時身材中等,175公分的身高,體重72公斤,但卻在一年內體重飆升10公斤,血壓也有升高的趨勢。醫療團隊與他討論後發現,他因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導致日夜作息顛倒,甚至偶爾忘記服藥。經醫師不厭其煩提醒,他才逐漸意識到HIV感染除了必須穩定服藥控制外,更要積極健康管理,才不會引發其他健康危機。因此,他開始規律服藥,也換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體重與血壓都降回正常值,成功找回健康。 HIV感染「慢性病化」 穩定用藥及良好個人習慣為與疾病共處關鍵 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專任主治醫師蔡茂松表示,隨醫療進步,愛滋病從20世紀的世紀黑死病到現今已逐漸「慢性病化」。如同高血壓要定時量測血壓、近視要配戴眼鏡一樣,感染者透過規律且妥善的治療,就能讓體內病毒量獲得長期穩定的控制,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可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而且很重要的是,感染者就跟其他人一樣,隨著年紀增長產生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且綜合國內外治療案例,感染者似乎有提早「老化」的傾向,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容易提前來報到,另外也常會有失眠、肥胖及其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過去有一說是因愛滋病毒使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而造成,但也有感染者擔心是因為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才會造成慢性疾病。 蔡茂松醫師強調,造成感染者產生共病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建議感染者除了穩定服用抗病毒藥物以外,還要努力做好飲食控制、避免菸酒,維持規律作息及運動等,積極進行健康管理。此外,每3個月規律的回診也相當重要,除了會追蹤體內病毒量、免疫功能外,也會了解藥物使用情形,包含服藥順從性、副作用、其他藥物交互作用,並依據感染者個人情形來評估進行血糖、血脂、骨密度等檢測之頻率,幫助預防共病。   ▲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專任主治醫師蔡茂松 遵守醫囑用藥 相信醫療團隊放心接受治療 許多感染者擔心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會與某些食物或其他藥物之間相互影響,影響藥效。蔡茂松醫師說明,感染科醫師在開立處方時,都會特別注意感染者其他的用藥情形,針對藥物之間可能產生的交互作用來調整用藥劑量及選擇適合的藥物。蔡茂松醫師提醒,若有用藥方面的疑慮要提出來與醫護團隊討論。正確用藥習慣關乎病毒控制狀況,未規律服藥的嚴重性並不會馬上顯現,但等到身體狀況出現問題時,並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挽回健康。 「隱私」也是許多感染者重視的問題,蔡茂松醫師分享,臨床上常遇到感染者在有眼科、耳鼻喉科、牙科或外科等治療需求時,一方面不好意思主動開口說出自己的病史,另也會擔心揭露自己的HIV感染狀況後會影響醫師的治療意願,或自己的治療選擇。但蔡茂松醫師仍鼓勵感染者要相信醫療團隊,若有顧慮也可以尋求個管師或醫師協助推薦友善的醫師。蔡茂松醫師以自己服務的亞東醫院為例,各科別的就診紀錄是互通,醫師可以了解感染者的狀況也會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讓感染者放心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017

椎間盤突出開刀2次還是痛?竟是術後沾黏惹禍

椎間盤突出開刀2次還是痛?竟是術後沾黏惹禍

2022-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60多歲男子患有椎間盤突出,以為開刀就能改善疼痛;不料,他開過2次刀,不但止痛藥吃了,就連神經阻斷術、硬膜外類固醇注射都做了,下背痛問題仍是無法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竟發現疼痛是術後神經組織嚴重沾黏所造成,由於嚴重沾黏已把組織都黏在一起,醫師評估已不適合再次手術,最終只能終身服用止痛藥控制疼痛。 脊椎退化神經壓迫 恐大小便失禁 奇美醫院外科部部長暨電腦刀中心主任張進宏指出,國人常見的脊椎退化疾病,有骨刺、椎間盤突出及椎管狹窄等,初期以藥物及復健治療為主,並建議多休息;若仍無法改善疼痛症狀,或出現神經壓迫情形,如肢體麻木、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才會建議手術。 術後沾黏問題多 慢性疼痛難痊癒 張進宏部長表示,脊椎退化疾病造成神經壓迫,通常會進行減壓手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經驗豐富的醫師,仍無法有效避免術後沾黏問題。由於傷口癒合過程,會產生發炎反應,讓纖維母細胞增生,只能夠盡量將傷口清洗乾淨,降低術後沾黏的機率。 脊椎手術後,一旦脊椎神經組織與傷口產生沾黏,患者可能發生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FBSS),造成術後慢性疼痛,更會加重神經壓迫症狀;若是復發需再次手術時,醫師將無法分辨肌肉、神經、硬膜等組織的界線,不但增加手術時間及困難度,且神經損傷風險高。 脊椎手術新助力 有效避免術後沾黏 一般於脊椎手術後,會使用類固醇減少發炎反應,但難以避免術後沾黏的狀況發生。張進宏部長建議,患者若經濟許可,可自費使用防沾黏凝膠,此製劑是由氧化聚乙烯及羧甲基纖維素鈉100%合成的果凍狀凝膠,在傷口處注射約5c.c.,如同在傷口表面形成一道機械性的屏障,可將傷口與神經組織分開,在傷口急性期時避免發炎反應,提供很好的保護作用。有效避免術後沾黏所產生的不必要疼痛,同時,可降低相同位置再次手術時的風險,對於病人及家屬,甚至醫療團隊都是一大福音。 2招預防脊椎退化 現代人老是久站、久坐等,長久下來,更會造成脊椎退化,一開始只是骨刺,接著韌帶也增生,脊椎管越來越狹窄;腰椎第4、5節為承受人體重量最大之處,一旦椎間盤超過負荷,就會出現發生神經壓迫。 張進宏部長強調,預防脊椎退化首先從改變不良姿勢著手,避免翹腳、彎腰、搬重物等傷腰行為,建議訓練核心肌群,肌肉貢獻力量,脊椎支撐力量,「肌肉越有力量,脊椎越不容易受傷」。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16/

同理心過剩?戰爭新聞越看越害怕 當心引發替代性創傷

同理心過剩?戰爭新聞越看越害怕 當心引發替代性創傷

2022-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俄烏戰爭一觸即發,網路上出現不少「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以及有關台海情勢、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有人推測將會發生核戰等危機言論;同時戰場上的恐怖和殘酷,難民逃亡無家可歸、烽火連天的血腥畫面在電視上反覆播送,令不少人心生憤怒、羞愧、罪惡、憂鬱的情緒,諮商心理師張顯蓓表示,當他人患難,自己卻心難安,導致情緒無法控制,對世界產生質疑、對人生喪失信心,這時需要留意自己是否有「替代性創傷」。 替代性創傷超越臨界點 恐引發心理疾病 平時你是有個同理心的人嗎?替代性創傷正是因同理所帶來的創傷,當事者沒有真正的經歷,但藉由親眼目睹、看新聞報導、聽廣播,或透由別人轉述等方式得知訊息,因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情,同理受難者,而出現的創傷反應。替代性創傷大多發生在某些特定職業,如:醫師、護理師、記者、消防員、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社工,或受難者身邊的朋友、家人等,但隨著媒體越來越發達,民眾看到相關報導,其實也會受到創傷。 替代性創傷會對身體、心理、靈性等層次受到傷害,身體方面,會產生注意力低落、頭痛、胃痛、胃潰瘍、食慾不振、精神萎靡、失眠、做惡夢等類似高度壓力的反應。在心理方面,常感強烈的負向情緒,例如憂鬱、無助、愧疚、罪惡、憤怒,質疑社會不公不義等。在靈性的層次,則對世界悲觀、對自己懷疑、對他人不信任,一旦超越可承受的臨界點,可能轉變成憂鬱症、躁鬱症等。同時,在過度的痛苦之下,也會造成同理心的喪失。 有智慧的畫下界線 回歸照顧自我身心 擁有同理心是必要的,但過度將負面的狀態攬在身上反而傷了自己。張顯蓓表示,「面對媒體不斷放送俄烏戰爭的消息,不是說完全避免,而是要懂得有限制地擷取這些訊息。」建議可以以閱讀文字類型的新聞即可,因為電視新聞或節目會讓人被迫吸收這些膽顫心驚的畫面,也要學會評估自己的身心狀況是否適合看相關新聞,若會產生太過憂傷、害怕等情緒,應更有智慧的選擇了解戰況就好,而不是觀看戰爭的細節,若真想知道細節,自己要預先做好心理準備,也要知道俄烏戰爭是發生在不同的時空,與現在的生活狀態並無太多重疊。 除此之外,張顯蓓表示,要回到「自我照顧」,平時是高度敏感或過去有創傷經驗的人,身體、心情都必須好好照顧,「專注在自我的感官,透過呼吸法、正念覺察,例如專心吃飯、品嚐食物的味道,打開感官感受身邊的鳥語花香,或是去運動、飲食均衡營養、生活作息規律,維持人際關係的連結,與親友好好互動,這是照顧身心很重要的練習。」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019

戰痘疤!醫師告訴你如何去除惱人痘疤與皮膚問題

戰痘疤!醫師告訴你如何去除惱人痘疤與皮膚問題

2022-03-08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年輕時總有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上大學的自由、打工收到的薪水、第一次戀愛等等,每當回想起來都顯得格外溫馨。然而,時間帶不走的除了美好回憶,還有那些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而在臉上遺留下的痕跡──「痘疤」。 知名皮膚科診所院長游懿聖分享,曾有一名30幾歲的年輕媽媽,臉上不僅凹陷型痘疤嚴重,還伴隨毛孔粗大問題,外觀影響甚鉅,還間接影響到自己孩子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她一直認為自己的皮膚已經「沒救」,直到某次因其他問題到皮膚科診所就醫,諮詢後才發現,原來經過妥善的專業雷射療程,即可改善原先以為沒救的痘疤問題。 黑色素痘疤通常會自然消失 紅色素痘疤需積極處理 皮脂堆積在毛孔就會形成粉刺,而粉刺一旦發炎、腫大,就成了困擾許多人的「青春痘」。青春痘可能留下深淺不一的疤痕,依嚴重程度分為色素型、凹陷型及肥厚型,游懿聖院長指出,不同疤痕,適合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 舉例來說,色素型痘疤通常發炎程度較輕微,也未破壞到深層真皮層以下組織,因此與正常皮膚僅有「顏色」上的差異,又可再細分為黑色疤及紅色疤。黑色疤是發炎後黑色素沉澱造成,通常3-5個月後會自然淡去,然而,紅色疤則是發炎造成局部微血管擴張或增生而成,難以自然修復。游懿聖院長表示,此時建議使用幫助血管收斂的雷射來改善,如彩衝光、染料雷射等。 游懿聖院長解釋,彩衝光與過去單一波長的雷射不同,是長波段的光,可針對不同適應症進行修復。例如利用光熱破壞色素團塊後,讓其隨角質代謝體外,或以光熱破壞過度增生之血管,消除惱人的紅痘疤。除此之外,彩衝光還可促進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新生,對膚質改善,或是細紋也有幫助。 另外,彩衝光能量不像單一波長那麼高,能降低對皮膚的破壞,因此又被稱為「午休雷射」,意即打完之後幾乎不需特別照護,只要一個午休的時間就能完成,又不容易被其他人發現,因此民眾接受度也很高。   ▲知名皮膚科診所院長游懿聖 凹陷型痘疤已影響真皮層 需靠外力讓皮膚再生 若粉刺發炎嚴重,影響到深層真皮層,導致皮膚不光生成色素,更刺激到纖維母細胞,進而增生纖維組織,纖維組織拉緊周邊正常皮膚細胞,就會使臉上出現像「月球表面」一樣的坑洞,這就是所謂的「凹陷型痘疤」。 游懿聖院長說明,凹陷性痘疤需根據痘疤大小、型態及深淺來決定處理方式。痘疤直徑超過0.2公分或凹陷程度嚴重,此時建議進行手術處理,將大範圍缺損的皮膚切除再縫合,或以皮膚移植的方式來改善;若痘疤凹陷程度不太嚴重,可藉助刺激皮膚再生的雷射,如飛梭雷射、UP雷射等。 受不了毛孔粗大又怕痛 新一代非侵入式療程可選擇 臉上惱人的皮膚問題,除了痘疤之外,不得不提的還有「毛孔粗大」。游懿聖院長提醒,許多人喜歡去做臉、清粉刺,然而清粉刺相當看重「時機點」,在時機未成熟時處理,可能反讓發炎物質影響到周邊正常組織。另外,臨床上常看到有人喜歡用手去擠粉刺,游懿聖院長強調,擠粉刺的過程中皮膚可能因承受外力造成毛孔粗大或加速疤痕增生,小心問題沒改善反而更加嚴重。 過去許多人考量自己無法忍受雷射的痛感或雷射後所需的恢復期,因此選擇不處理,所幸隨著醫學美容技術發展,現在也出現非侵入式的「梭時雷射」。梭時雷射利用特殊波長處理毛孔粗大問題,有別於傳統飛梭雷射及UP雷射,過程中不造成任何傷口,恢復期也短,提供民眾一個新的選項。 雷射不建議頻繁進行 日常保養也相當重要 游懿聖院長補充,雖然雷射療程治療效果較明確,但仍為一種皮膚破壞的過程,一般並不建議太頻繁施作。如果民眾對雷射感到恐懼,也可先進行一些快速讓痘疤代謝的非侵入性手段,像果酸煥膚、杏仁酸煥膚等,只是效果相對有限,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向專業皮膚科醫師諮詢討論後再決定。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70/

疫情削弱女性權益 婦女節全體帶薪休假 歐嘉隆關注女性健康

疫情削弱女性權益 婦女節全體帶薪休假 歐嘉隆關注女性健康

2022-03-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致力於促進女性健康的跨國藥廠-歐嘉隆,在台分公司也呼應企業全球行動,宣布全體員工不論男女於 3月8日婦女節當天帶薪休假,並關注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日益惡化的女性健康權 。 近八成女性將家人健康優先於自己 歐嘉隆全球行動提高女性健康意識 全球疫情延燒,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的照護責任與職場壓力,耗蝕其身心健康,據國外數據顯示,近八成(78%) 的女性將家人的健康照護需求優於自身,在台灣因疫情而需親自照顧家人的比例中,更高達近九成為女性(88%)照護者 ,顯示女性在疫情期間位居更弱勢的處境。 「疫情當前,女性較以往更難抽身滿足自身的健康需求,歐嘉隆以傾聽女性需求為承諾與研究目標,我們有責任引領世界對女性健康的專注做出改變」歐嘉隆全球執行長Kevin Ali宣布,透過歐嘉隆全球9,500名員工為出發,在今年發起標誌性的活動,提供國際婦女節當天的有薪休假來鼓勵男女同仁,無論是預約醫生、花點時間評估自身健康狀況,或是思考如何為女性的整體健康帶來改變。 疫情恐損台灣女性平權成績 醫學會持續推動孕產婦友善職場環境 提升女性的健康狀況是促使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目標,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II),以生殖健康、賦權及勞動市場之相關指標來衡量各國性別平等的情況,台灣性別平等高居亞洲之冠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醫師補充,台灣女性除了傳統承擔家庭責任的角色,更多地走向職場,現今女性就業比例已超過五成 ,為拉近男女生理在工作生產力上的差異,政府透過立法完善生理假、育嬰假等政策,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近年也持續推動友善孕產婦職場環境,透過職場上對女性特質的保護,來關注女性在職場上的健康權。 然而,黃閔照理事長也提醒,疫情恐導致台灣努力多年的女性平權成績受到重大影響,2020年台灣勞動部推出無性別傾向的防疫照顧假,調查顯示職場上實際申請防疫照顧假的男女比呈現大幅失衡(男7.5%:女92.5%),女性承受家庭照顧上的壓力,事業家庭兩頭燒,更造成晚婚晚育及嚴重少子化現象,台灣人口連續兩年負成長,2021年的全年出生人數僅15萬3千多人,生育率創史上新低 。 歐嘉隆在台挹注女性醫療保健解決方案 將深耕台灣賦權女性  歐嘉隆台灣總經理Jeremy Sowers表示,台灣有優秀的政策制度關懷女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 更有豐富的生殖醫療資源,歐嘉隆是一家全球醫療保健公司,致力於全球範圍來改善女性一生的健康,而持續在台推動女性賦權,提升女性健康需求之關注及追求女性在生活、職場上的平等,也是歐嘉隆的首要目標,也呼籲各界單位、夥伴,在國際婦女節這天,一同採取行動消弭性別不平等、提升女性健康權益。 ▲歐嘉隆台灣總經理Jeremy Sowers表示,提升女性健康需求與關注是歐嘉隆的首要目標,也呼籲各界在國際婦女節這天,一同採取行動提升女性健康權益。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3015/

Omicron亞變種BA.2威脅大?再感染、重症率 最新研究出爐

Omicron亞變種BA.2威脅大?再感染、重症率 最新研究出爐

2022-03-07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Omicron的亞變種BA.2,又稱Omicron's sister,不少人擔心BA.2有沒有可能比原來的Omicron更容易引起「重症」?首先針對BA.2目前在各國的感染情勢來看,在英國和丹麥的研究中,BA.2傳染力比最初的Omicron變體BA.1高出30%。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BA.2現在於全球Covid-19病例中,約占五分之一。儘管目前全球Covid-19病例正在下降,但由BA.2引起的病例,其相對比例一直增加,並在至少43國家中,超過了最初的Omicron病毒株,引發了民眾對另一波毀滅性大流行的擔憂。 各國調查發現 BA.2引發重症住院比例不高 不過,美國波士頓專門研究病毒學和疫苗的Dr.Dan Barouch表示,「目前為止,對於BA.2還不需要到全球警戒的狀態,但我確實認為需要多加關注BA.2,因為它確實比BA.1具有增長的優勢。」雖然BA.2和Omicron一樣也具有免疫逃脫力,不過由於第三劑(追加劑)疫苗施打後,再次提升了保護力,並且也有相關藥物仍有望對抗BA.2。 根據《CNN》報導,南非的BA.2增長迅速,在2月份的某一週內,Covid-19感染的比例從27%上升到86%。研究人員調查與95,000多個病例,其中因感染而住院的人當中,推估約有3.6%的人為BA.2感染,而有3.4% 的人因感染BA.1而住院,發現BA.1和BA.2之間的住院風險並無太大差異。 BA.2引發再次感染可能性高嗎?研究:不常見 另外一項來自丹麥的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發現,研究Delta和BA.1等變異株感染者康復後,再次感染BA.2的風險,並從現有的14萬多個病毒基因序列組合當中,找出發生再次感染的案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感染Omicron或Delta的人,被BA.2亞變種再次感染的狀況並不常見,他們總共發現263例再次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中,其中190例是由BA.2引起的。 而有140例是被Delta感染後,再次被 BA.2 感染;有47例患者先感染被BA.1感染後,再感染BA.2 亞變體;且大多數是沒有接種疫苗的年輕人。再度感染時的症狀都是輕微的,其中有28個病例是無症狀或輕症,另有5人出現了類似流行性感冒的中度症狀,而這些再感染者中,並沒有因此住院或死亡的狀況。 研究表明,從BA.1康復的人可能會再次感染BA.2,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且症狀並不嚴重,這也代表雖然再次感染BA.2仍有風險,但現在第三劑疫苗覆蓋率越來越提升,或是感染過Omicron病毒的人體內也產生了抗體,因此對於整個群體而言,BA.2目前來看只是一個很小的風險。 文章來源:New studies bring BA.2 variant into sharper focus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90

以患者為中心的皮膚治療趨勢 善用自我評量工具提出治療期待

以患者為中心的皮膚治療趨勢 善用自我評量工具提出治療期待

2022-03-07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以乾癬為例,臨床上會以體表面積來評估疾病嚴重程度,但事實上乾癬即使症狀面積不大,仍會依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對患者造成社交、工作等各方面困擾。 隨著醫藥技術進展與治療選擇的多元化,患者在醫療決策中扮演的角色逐漸受到重視,然而,過往評估治療成效往往著重在醫師所評估的療效指標,雖然能透過客觀的生物醫學測量評估效果後給予相應的治療,但與患者自身對於治療的期待可能存在落差。 櫃姐不堪手指乾癬困擾 醫師透過患者自我評量工具發現問題 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邱瑩明主任表示,過往醫師習慣依據自身專業從理學檢查、檢驗結果等方面去評斷疾病嚴重度與治療方案,不過如今疾病逐漸慢性病化,在確保患者存活的同時也應考量到生活品質,加上部分疾病若忽略患者感受可能導致評估結果產生偏差。 以乾癬為例,臨床上會以體表面積來評估疾病嚴重程度,但事實上乾癬即使症狀面積不大,仍會依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對患者造成社交、工作等各方面困擾。因此,醫學界發展出一組採用患者自述結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的評量工具,幫助醫師綜合患者的意見以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邱瑩明主任分享一名女性個案的故事,她的乾癬發作於軀幹與四肢,雖然治療後大幅度改善症狀,但卻發現她的「皮膚學生活品質問卷(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自我評量結果很不理想,顯示對治療不滿意,經主任了解得知這名患者的職業為專櫃銷售員,即使乾癬有大面積好轉,但手指的乾癬仍嚴重影響工作,目前調整藥物後,她的手指乾癬已完全消失,也非常滿意治療成果。   ▲邱瑩明主任提醒,自評問卷有助於醫師判別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也可以掌握治療前後的改善狀況,鼓勵患者定期填寫並就結果與主治醫師討論。 乾癬治療有長足進展 呼籲患者透過問卷自我評估 邱瑩明主任指出,由於乾癬早期治療成效有限,許多患者也因此對治療抱持著消極的態度,誤以為現況的療效就是治療的極限。事實上,乾癬的治療發展已經越發完善,也有生物製劑等治療新武器可以使用;若以「皮膚學生活品質問卷(DLQI)」為例,現階段會以患者在自評問卷各選項填寫「完全沒有」為治療目標。 邱瑩明主任進一步說明,醫師透過患者自結果的自評問卷可以站在患者立場了解疾病對其生活的影響程度,也能幫助不知道如何具體描述問題的患者有一個量化的方式進行準確評估,不僅可以讓醫師清楚判別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也有助於掌握治療前後的改善狀況,優化醫病之間的溝通,使治療決策更貼近患者的需求。 此外,乾癬屬於全身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除了皮膚症狀之外,還存在著關節炎、代謝症候群等潛在的併發症風險,對於乾癬的不同面向也有對應的各項自我評估量表工具可以使用。呼籲乾癬患者定期填寫下列之自評問卷作自我評估,現今的治療對於達到每一項都回答「完全沒有」已不是難事;所以病人自評若還有很多項目未達到「完全沒有」,則代表還有進步的空間,建議就自評問卷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91/

她四處求診難找病因!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助病友一臂之力

她四處求診難找病因!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助病友一臂之力

2022-03-04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57歲王女士,11年前莫名肚子痛,看了腸胃科吃藥未改善,每個月發作時,總是痛到哭、吐到沒食慾,掛急診住院10多天;後續因手腳無力、心跳過快,又看了神經內科、心臟內科、風濕免疫科,都找不出原因,遭病痛折磨長達一年暴瘦30公斤,直到全身癱瘓住院,檢查竟發現尿液變成酒紅色,才確診是紫質症。 紫質症好發女性 15年才確診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指出,紫質症是罕見遺傳性疾病,國內發生率約為30萬分之1,主因是基因缺陷缺乏合成血基質的酵素,導致身體累積過量的前驅物紫質及ALA、PBG,進而產生全身神經毒性,影響擴及肝腎、周邊及腦部。 王建得表示,紫質症最常見症狀為腹痛、噁心嘔吐、皮膚紅腫水泡,周邊神經病變如手腳無力疼痛、感覺異常、頭痛、胸痛、背痛,也會影響知覺,容易失眠、焦慮、憂鬱;若是自主神經失調,引起內分泌失調、血壓高、心跳快、癲癇,嚴重恐造成呼吸困難、低血鈉,可能危及性命。 紫質症好發20~40歲女性,由於症狀非異性,根據統計,有些個案從發病到被診斷需要15年之久。王建得強調,紫質症延誤治療可能致命;臨床上,更多病友未正確診斷、治療,因藥物、手術麻藥使用,卻加重病情惡化,引起急性間歇性紫質症。 RNAi療法問世 大幅降低發病頻率 王建得表示,傳統治療紫質症是使用血基質藥物濃縮劑,因藥物刺激性高,患者須裝置中央靜脈導管給藥,感染機率較高,長期可能造成血鐵蛋白累積,增加心臟、肝腎、內分泌系統等併發症,且部分患者無法緩解症狀。 所幸,目前已有RNAi療法的新藥問世,已獲得美國FDA快速通關資格,帶給病友新的治療曙光。王建得說明,RNAi療法為皮下注射,每月只需打一針,就能顯著持續降低肝臟中ALAS1的濃度,進而將降低ALA及PBG接近正常濃度,減少中間產物不正常的累積。 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顯示,RNAi療法可大幅改善症狀及發病次數,每年發病頻率中位數,從10多次降至0次,半數病友幾乎不發病,但一年藥費超過千萬。王建得認為,新藥能夠維持病友良好的生活品質、延長性命,期望納入罕病健保給付政策,讓少數比較嚴重的病友能夠受惠。 病友王女士說,過去每隔月發作住院治療,「腦袋都空的,也不記得自己是誰」,平常完全不敢外出,就會突然發作、昏倒;3年多前參加了新藥人體試驗,如今每個月只需要打一針,不再腹痛、噁心嘔吐、沒食慾,也不用再跑醫院、掛急診,生活品質提高很多,就像正常人一樣。 提升病友生活品質 擁有健康生活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秘書長施銘洋指出,協會成立3年多來,幫助過數位紫質症病友,主要提供病友醫療知識傳遞、診斷治療協助及健康生活促進等服務。 施銘洋表示,希望透過向民眾、相關醫療人員,傳遞更多罕病資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針對病友定期舉辦健康活動,包括:醫療新知衛教講座、騎單車、跑步、瑜伽等,每年也會有歲末聯誼會活動,讓病友分享經驗、交流,互相關懷增進聯繫,建議正確積極的態度面對罕病。 施銘洋提醒,使用抗黴菌、抗癲癇、荷爾蒙製劑,都可能誘發紫質症發作,就醫時應特別告知醫師或藥師,日常生活要避免吸菸、飲酒、使用來路不明藥物、空腹、節食、陽光照射,以及適度減少情緒壓力,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官網:https://www.tarbd.com.tw/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87/

70歲翁寧忍痛不換膝 致心肺能力劇降、無法出門

70歲翁寧忍痛不換膝 致心肺能力劇降、無法出門

2022-03-04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你知道鞋子會不合腳,但你知道膝關節也會不合腳嗎?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健保門、急診人數統計,全台每年超過86萬人因膝關節炎就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醫師更指出,依國民健康署統計,每年有近三萬人置換全膝關節,且人數逐年增加。國內首度針對350位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患者及患者家屬術前症狀、顧慮、決定換膝原因,以及換膝後滿意度的大型追蹤指出,許多患者當初遲遲不換膝,選擇忍痛、減少活動,起因於擔心術後問題。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醫師提醒,留意換膝3關鍵,可降低術後疼痛、不適,呼籲患者勿忍痛延誤治療時機。 7成5患者憂心不願換膝  醫:忍痛、減少活動反成隱憂 退化性關節炎為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且台灣65歲以上族群逾半數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但黃炫迪醫師表示,根據國內研究,換膝前有逾5成患者表示無法久站,更有超過7成連走路都有問題。然而,許多患者擔心術後復原、疼痛、10-20年後需再次置換,因此有高達7成5寧可忍痛,或是乾脆減少移動,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恐已成退休生活隱憂。 黃醫師進一步分享,診間就曾遇到一名70歲爺爺,因害怕術後疼痛等因素,不願換膝,最終膝蓋劇烈疼痛、失去活動能力,更連帶使得心肺與代謝功能的負面影響,導致體重快速增加、易喘,最終無法外出。 權威提醒:換膝首重3關鍵,勿因錯誤觀念忍痛、延誤治療 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造福許多膝關節炎患者,技術、儀器、醫材持續優化、修正,現已有技術能使手術更加精確,減少術後不自然、靈活度下降、疼痛。陳健煜醫師進一步補充,想成功換膝、擁有健康的老後行動力,有3大關鍵注意點: 關鍵注意1:分左右膝,貼合度高使得行動自然、復原快 陳健煜醫師分享,部分全人工膝關節為左右腳共用,手術中需要截去左右腳骨頭,來克服人工關節先天設計上的不足。若選擇分左右腳的全人工膝關節,患者能保留更多人體骨骼結構,減少醫師手術中需要截掉的原生骨頭,更有助於患者術後復原。 關鍵注意2:尺寸選擇多元,減少誤差、術後疼痛! 陳醫師提醒,全人工膝關節與原生骨頭只要誤差大於1厘米,術後就易產生僵直、疼痛、不穩定,甚至磨損。可選擇符合亞洲人體的全膝關節、尺寸多元幫助減少誤差。 關鍵注意3:多種版型選擇更貼合骨骼,減少骨頭位移與二次手術機會 陳醫師說明,有些全人工膝關節版型選擇不多、貼合度存在誤差,常衍生各種後遺症,例如:膝蓋前方內外側填補過多假體,導致膝蓋彎曲角度受限,或是因填補面積過大,使得膝關節與原生軟組織摩擦造成疼痛,甚至位移、轉向,關節鬆脫,導致患者在術後10-20年後需再次進行膝關節置換。新一代人工膝關節有較多版型選擇,較貼合骨骼,幫助患者在術後日常運動中減少位移、轉向等問題。 此外,因應關節炎年輕化,人工膝關節的襯墊也有突破,在原先的基礎下加入了天然抗氧化劑-維他命E,大幅增加使用年限,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需要再次置換的機率極低。 換膝術後恐卡卡? 75歲女士患病15年 置換新一代人工膝關節成功 大角度、高強度活動都不怕 陳醫師分享,先前曾遇過一名75歲女士,膝關節炎嚴重需要置換,但擔心術後疼痛、復原差,忍了3年遲遲未換膝。但因為嚮往回到過去的生活狀態,最終置換新一代全人工膝關節,術後恢復的狀況良好,三個月內就再次去做最喜歡的國標舞、高爾夫球等,且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醫師提醒患者,若退化性關節炎嚴重,且採取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改善,就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置換,選擇最符合需求的全人工膝關節,避免因擔憂換膝術後問題多,反而忍痛,影響身體狀況與退休生活。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9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