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與WHO合作 諾華助台灣取得漢生病藥物

與WHO合作 諾華助台灣取得漢生病藥物

2022-03-03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諾華藥廠今年第七度協助台灣病患進口取得藥物,捐贈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致力協助防治漢生病。此外,諾華在全球30多年來持續在全球捐贈漢生病多重藥物療法(MDT)藥物 ,也開發AI輔助篩檢診斷技術,透過分析皮膚病灶,有助加速診斷和治療。 漢生病被稱為「麻風病」 經治療可痊癒 漢生病又被稱為麻風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所引起的傳染病。此疾病會侵犯人體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造成感染部位麻木、無法感覺疼痛、喪失自我保護,長期下來肢體容易殘缺變形,外觀的變化也容易招致外界異樣的眼光。過去漢生病友容易被排擠、隔離,但其實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漢生病可以完全治癒且不留後遺症。 與世衛合作提供免費藥物 幫助超過730萬人 早期對於漢生病的病因不明且治療方式未有突破前,大家只知道一旦有人感染,就應盡快將病人隔離,而這群人也因此遠離社會,即使疾病治癒後也難以回歸人群。目前全球有數百萬人因漢生病導致肢體殘疾、失能,也飽受污名之苦,近10年來每年也約有20萬名新增個案。 台灣諾華總裁華格納(Jorge Wagner)說,30多年來諾華和諾華基金會聯合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持續協助國際消除漢生病。諾華也於2000年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簽訂合作備忘錄,提供全球免費的漢生病藥物幫助了超過全球730萬名病患,希冀能根除漢生病。   ▲(右)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感謝(左)諾華藥廠總裁華格納捐贈漢生病藥品,讓病友能即時獲得治療。 諾華第七度捐藥 對台灣公共衛生盡一份心力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表示:「樂生療養院是台灣第一家漢生病防治機構,感謝諾華連續第七度捐贈藥物,為根除漢生病做出極大貢獻」。由於台灣非WHO成員,無法透過WHO一般管道取得藥物,台灣病友若要用藥,唯一管道就是透過諾華居中奔走,讓患者可以免費用藥。 「諾華的宗旨是重新創想醫藥未來,並且致力於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在台希冀透過讓漢生病患免費取得治療藥物,能為台灣公共衛生的促進盡一份心力」華格納表示除了持續捐藥之外,諾華也與微軟公司及Oswaldo Cruz基金會成立策略聯盟,共同開發一項 AI 輔助篩檢診斷技術,藉由分析皮膚病灶影像,讓漢生病的篩檢及診斷更迅速,以利及早治療,及早消除漢生病的傳染。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73/

罹B肝20年無症狀 疲倦、臉蠟黃就醫已肝硬化

罹B肝20年無症狀 疲倦、臉蠟黃就醫已肝硬化

2022-03-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8歲的吳先生從20歲左右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他也習慣看到每次體檢紅字的肝指數。雖然數年前醫師告訴他肝臟已出現纖維化,建議規則追蹤,但是工作忙碌又沒有不舒服,就下意識地忽略這件事,只有當身體覺得疲倦或是應酬過量飲酒時,吳先生才自行在檢驗所驗血。後來開始持續疲倦、茶色尿,家人也覺得他臉色蠟黃、食慾不佳,急忙就醫,就被診斷為失代償性肝硬化,超音波更發現了一顆1.2公分的結節。 肝癌有三部曲 肝炎是高風險 吳先生的狀況正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的典型案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蕙芬表示,當病患發現自己肝指數異常時,就建議到醫療院所進一步診察來釐清肝炎病因。B型肝炎病患在發炎期若能使用抗病毒藥物壓制、可以阻斷發炎並降低肝纖維化的可能;C型肝炎患者更有治療效果極佳的全口服藥物,可以清除病毒。 守護肝臟健康 定期追蹤指數 而脂肪肝患者在戒酒、體重降低後肝炎程度多能改善,藥物性肝炎病患則在醫師與病患共同釐清用藥史,找出造成發炎藥物後停用,一樣可以控制發炎。 陳蕙芬主治醫師強調,肝臟是無聲的器官,所以慢性肝炎患者常因沒有症狀、忽略就醫而錯失阻斷肝病三部曲的時機,造成遺憾,建議慢性肝炎患者與B、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應每六個月、肝硬化患者則是每三個月需接受完整檢查,包括肝指數(GOT、GPT)、胎兒蛋白(AFP)與腹部超音波掃描,若有異常,就需要密集追蹤病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34

8旬嬤長年腰椎滑脫下背痛 行走困難最多撐3分鐘!

8旬嬤長年腰椎滑脫下背痛 行走困難最多撐3分鐘!

2022-03-02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80多歲的婆婆,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長達10多年,早期還能騎單車、散步1小時,近期走路不到3分鐘就得休息,下背痛到生不如死,就醫檢查發現是腰椎滑脫合併神經性跛行。去年4月,她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手術治療,醫師考量個案年事已高,且有蟹足腫體質,術後恐發生神經沾黏影響生活,建議採取能縮小手術範圍的微創脊椎手術避免傷口感染,再搭配防沾黏凝膠,術後短短3天就出院,如今婆婆不再疼痛,走路1小時都沒問題。 下背痛、腳麻痛 當心是腰椎滑脫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重症加護科科主任劉偉修指出,臨床上許多病人主訴腰背疼痛、下背痛等問題,年輕人多是久坐、搬重物等工作因素所致,老年人則是腰椎退化導致腰椎滑脫,若造成神經壓迫,經常會下肢麻痛、無力。 當休息、藥物、復健都無法改善,或是下背痛感蔓延至臀部、大小腿,症狀幾乎持續24小時,痛到醒來、無法入睡等無法忍受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或是合併神經性跛行,走路1、2分鐘就腳麻、腳痛,建議將手術治療納入考慮。 劉偉修醫師表示,目前腰椎滑脫手術治療,以微創內視鏡及顯微手術為主流,優點是傷口小、破壞少,透過神經減壓方式,清除壓迫神經的軟組織及鈣化組織,例如:骨刺、鈣化的韌帶及椎間盤,改善不適症狀。 術後疼痛感嚴重? 恐是神經沾黏 不過,根據臨床統計發現,約有1~3%的病人開完刀反倒出現如腰痛、腳麻、腳痛等不舒服症狀,醫學上稱為「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劉偉修醫師說明,正常來說,手術清除壓迫神經的病灶,症狀就能獲得緩解;然而,一旦術後產生神經沾黏,就很容易造成神經壓迫,而使病人出現不舒服的感受,雖然沾黏是正常的傷口癒合過程可能發生的現象,但因組織再生產生的纖維及疤痕組織,若是太靠近神經就容易神經沾黏。 3種人發生沾黏機率高 建議使用防沾黏凝膠 劉偉修醫師表示,由於神經沾黏術前無法百分之百評估,且即使二次手術清除,仍會再次產生,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透過防沾黏凝膠,給予神經一層保護屏障,可於組織再生時避免沾黏發生,而液態劑型流動性與黏著度高,即使術後產生神經沾黏,也避免產生神經壓迫;此製劑於3周至1個月後人體可自行吸收,並不會產生排斥現象。 「神經沾黏對醫師及病人,都是相當頭痛的問題。」劉偉修醫師強調,術前正確診斷,術中減少組織破壞,盡可能保護神經及神經膜,就能降低神經沾黏的機率,建議有蟹足腫體質、曾開刀傷口疤痕組織較大、曾接受婦科手術者容易發生沾黏等病患,搭配使用防沾黏凝膠,若不幸需要二次手術也能順利進行。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11

挑食者有福啦!「這些食材」找對營養素一樣健康滿分

挑食者有福啦!「這些食材」找對營養素一樣健康滿分

2022-03-02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雖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有一些食物可說是很多人都不愛,甚至連吃都不吃,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重視營養素均衡攝取。究竟這些名列挑食排行榜上的「爭議」食物,可以說不吃就不吃嗎,還是忍痛也要吞下去?知名營養諮詢中心院長蘇妍臣營養師表示,飲食注重的是背後的營養素,而不是食材本身,如果有些食材真的嘗試過仍不喜歡,藉由其他途徑獲取相似營養素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五大挑食食物 營養成分大解析 所謂「山不轉路轉」,以下羅列一些榜上有名的挑食食材,來看看能夠怎麼取代它們同時又能確保營養均衡: (1)香菜 香菜,又稱芫荽,常用來增添料理的香氣,在植物當中含鐵量排名靠前,以每100公克為單位,含有2.4g鐵質(一般常見蔬菜如青江菜,100公克中含鐵質1.6g、油菜則僅1g)。除富含鐵質相關的維生素A之外,香菜中的維生素C高達71.9g,甚至比一些水果來的高。然而通常含鐵量較高的蔬菜,味道會相對較重,因此,香菜的特殊氣味接受度也很兩極。如以同樣配料類的蔬菜類食材來看,蘇妍臣院長指出,可用「香椿」做取代。   ▲左:香菜/右:香椿 蘇妍臣院長指出,每100公克香椿含有3.7g鐵質,且富含膳食纖維、鈣質、維生素A及維生素C,營養價值比起香菜有過之而無不及。以烹調方面來看,因香椿較硬,入菜時有別於香菜是在料理快完成時才加入,可將香椿與食材一起烹調,或均勻打碎製成香椿醬。蘇妍臣院長提醒,如欲購買市售香椿醬,一定要特別注意含油量及含鹽量,或直接將其取代烹調用油,加在水煮的食材上食用。 (2)青椒 青椒維生素C含量極高,僅次於香椿、辣椒、黃/紅甜椒等,蘇妍臣院長說,是很難被取代的蔬菜,若民眾實在不愛青椒,同餐可在水果選擇上做調整,像是攝取土芭樂、紅心芭樂等水果來彌補,芭樂不僅維生素C含量多,熱量也相當低,每100公克約只有30幾大卡。但仍需儘量遵循國健署推出之「我的餐盤」原則,維持每餐水果約一個棒球大小,蔬菜比水果多一點的飲食方式進行。   ▲左:青椒/右:紅心芭樂 蘇妍臣院長提醒,民眾在烹調青椒料理時,可多加注意加熱時間的長短,以快炒等方式取代燉煮,以幫助保留更多營養素。 (3)苦瓜 苦瓜營養價值較為普通,但為什麼仍被視為無法取代的健康蔬菜?蘇妍臣院長解釋,因為苦瓜含有獨一無二的「苦瓜胜肽」,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保健功效。但如民眾真的不敢「吃苦」,另外一種食材-秋葵,含有類黃酮成份,雖機轉不同,不過也具有輔助穏定血糖的作用。   ▲左:苦瓜/右:秋葵 蘇妍臣院長強調,天然的健康食材可與藥物治療並行,但僅能做為日常保健,並不能取代治療,也就是說,民眾若有正在服用的藥物,仍須依照醫囑持續進行,切勿擅自斷藥影響治療成效。 (4)茄子 茄子為紫色蔬菜,同樣含有類黃酮,在人體中扮演著抗氧化劑的角色,而找出其他具有抗氧化力的食材後,再考量熱量、營養價值等因素,蘇妍臣院長首推「紫高麗/紫甘藍」。因紫高麗較有韌性,料理時可將其切細碎後與飯一起蒸或熬粥,但它的缺點就是「較難取得」,因此也可用稍微次之的紅蔥頭取代。   ▲抗氧化能力比較圖1 (5)榴槤 蘇妍臣院長提到,榴槤本身即不建議過度食用,尤其是年長者或有三高等慢性問題的族群。因為雖然榴槤富含豐富維生素B群,但是其糖分相當高,在水果之中熱量高居首位(不含果乾類),以每100公克相比,其熱量幾乎是芭樂的四倍,總碳水化合物量也是超出三倍有餘。類似的水果還有像是釋迦、南華蕉,因水分少、碳水化合物比例高,因此皆需適量攝取。 而若用餐時想從其他食材中攝取維生素B群,蘇妍臣院長建議,可在主食類食材中加入蕎麥、燕麥等全穀類,也可多吃菠菜、玉米筍、空心菜或九層塔等蔬菜。   ▲知名營養諮詢中心院長蘇妍臣   參考資料來源: 1. Frond, A.D., et al., Phyt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five edible purple-reddish vegetables: Anthocyanins, flavonoids, and phenolic acid derivatives. Molecules, 2019. 24(8): p. 1536.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898

記憶力變差3大原因 你可能要留心「這件事」!

記憶力變差3大原因 你可能要留心「這件事」!

2022-02-2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很多人不知道,長期「慢性食物過敏」,也是導致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的常見原因。由於慢性過敏與急性食物過敏不同,並非立即吃下食物就會產生症狀,通常約 2-3 天身體才會慢慢有不良表現。而也正因為此延遲反應,所以一般人會忽略慢性食物過敏的影響,繼續吃下相同食物,造成身體一直處於發炎狀態而不自知。 記憶力與注意力問題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其實,青壯年出現記憶力變差、健忘等問題時,多數還是跟睡眠、壓力、飲食狀況等三面向相關。建議民眾可以先自我檢視有無熬夜、睡眠品質好不好,因為睡眠不足不僅容易造成記憶力不集中、不持久,同時還會影響到「情緒」;而若生活壓力太大,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及自律神經失調,也會使腦部變得更加疲累,導致短期記憶力變差。除此之外,當體內荷爾蒙過低時也會影響記憶力,而更年期女性正處於荷爾蒙會明顯下降的階段,因此更需特別留意。 記憶力越變越差 小心是慢性食物過敏! 很多人不知道,長期「慢性食物過敏」,也是導致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的常見原因。王松惠護理師指出,由於慢性過敏與急性食物過敏不同,並非立即吃下食物就會產生症狀,通常約 2-3 天身體才會慢慢有不良表現。而也正因為此延遲反應,所以一般人會忽略慢性食物過敏的影響,繼續吃下相同食物,造成身體一直處於發炎狀態而不自知。 王松惠護理師說明,當過敏食物進入身體內會形成一些分解不完全的大分子蛋白質,此時若又有腸漏的問題,造成蛋白質分子進入血液內引發一連串的免疫發炎反應,產生的生化傳遞物質再透過「腸腦軸線」進而影響到腦組織運作,就可能影響記憶力、睡眠、情緒。 吃錯食物讓身體小毛病不斷! 及早釐清過敏原 在如今醫學進步下,民眾只要透過「抽血」就能做「224項急慢性過敏原檢測」,進而了解是否對哪些食物慢性過敏、以及是否有腸漏症的問題。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蛋白、蛋黃、花生、蜂蜜、牛奶、麩質、小麥等,王松惠護理師分享,以自己的臨床經驗來看,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敏的食物,只是可分為輕、中、重等不同程度。 當避開過敏食物後,大約一個月後身體就會有明顯改變,腸道會慢慢隨之修復,讓腸黏膜更完整,王松惠護理師建議,可同時補充益生菌,使腸道生態環境更能達到健康平衡。 不只青壯年要注意 兒童慢性過敏也會引發健康問題 王松惠護理師提醒,「過敏原是會改變的」,慢性食物過敏會隨著飲食習慣、身體狀況改變,因此每隔一兩年都可以透過檢測精準知道自己該避開甚麼食物。 過敏食物除了大人要注意之外,王松惠護理師表示,近年來臨床上也觀察到不少兒童從小就有慢性過敏,若沒有調整飲食習慣可能演變成氣喘、便秘,甚至影響腦部神經發展及情緒等問題,因此,建議孩子4歲以後就可以進行過敏原的檢查。 另外,平日飲食要注意多元化,若偏愛某些食物,也容易導致耐受不良的問題,尤其常外食、常吃加工食品,都易造成小腸菌叢過度增生,建議多吃原型食物、蔬菜水果,才能「腸」保健康。王松惠護理師呼籲,學會識別對自己健康的食物,有助提升腸道健康,同時也能夠大幅改善大腦記憶力、專注力。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2906

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大!研究:銀髮族更加憂鬱又孤獨

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大!研究:銀髮族更加憂鬱又孤獨

2022-03-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春節期間疫情持續悶燒,因為返鄉、走春而引起的家庭群聚事件頻傳,足跡橫跨北中南,再度引發民眾焦慮不安的心情。其中,銀髮長者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的關注,根據2021年12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與疫情前相比,年長者更加憂鬱和孤獨。 疫情拒就診外出  銀髮在家更憂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賴德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讓長期就醫的患者因害怕被感染,而不願到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關於有長者施打後不幸身亡的報導會讓不少長者對施打疫苗感到恐懼及焦慮,更不敢外出,進而影響情緒及睡眠狀況,因長期缺乏刺激使得認知功能下降。 維持良好生活型態 避免健康傷害 賴德仁醫師建議,銀髮長者首要還是在身體狀況許可下能接受施打疫苗,並維持規律生活,不因疫情日夜顛倒;飲食均衡,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及避免肌少症;與他人保持互動,可以用視訊方式,或待疫情趨緩開放日照據點或社區活動時,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與朋友相互聊天。 最重要的是醫療不間斷,不擅自停藥,在疫情嚴峻時期,各醫院也都提供了視訊門診或居家醫療服務,可善加利用。 疫情改變銀髮生活  親友關心不可少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疫情讓所有人面臨生活改變的適應問題,特別是年長者,建議對身旁長輩維持基本的聯繫,每天以電話關心與長輩話家常。 此外,當要前往長輩家裡時,做好基本的防備,像去之前避免太頻繁外出,減少成為足跡被匡列的風險,不呼朋引伴邀請更多人前往,抵達長輩家時徹底做好酒精消毒;協助長輩操作或設定3C的通訊設備,如LINE、平板的遊戲或電視頻道,方便他容易操作追劇。  

多喝水降血壓、防腦中風?中醫消水腫有良方

多喝水降血壓、防腦中風?中醫消水腫有良方

2022-02-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是一句很經典的廣告台詞,可見喝水對於人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中醫師康涵菁分享,中醫在調理體質,講求氣血水的平衡,人體水分的代謝對於全身循環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中醫觀點,肺、脾、腎三臟參與水的代謝。 一喝水就排尿 中醫觀點:肺有問題 比如有人一喝水沒多久就會小便,而且小便無色無味,代表這些水可能沒被身體利用,就直接排出體外了,肺主肅降,這種情況說明肺出了問題,沒有將新鮮乾淨的水布散到細胞內,西醫則認為這可能是身體的抗利尿激素不足。 多喝水就水腫、頭昏、濕疹 脾虛造成濕盛 還有人不敢多喝水,稍微多喝點水,全身各個部位都有點水腫的現象,這是脾的運化出了問題。脾能調節身體水分,讓水被身體充份運用,但是當脾虛則會造成濕盛,一旦體內與外來的濕氣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因為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導致人體氣血循環運行不佳。自己如果時常會覺得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濕疹發作或搔癢加重,多餘的水液堆積在全身各個部位,就會造成水腫。 腎臟過濾有問題 身體中段特別胖 有的人腎臟的過濾功能出了問題,排尿量小,這類人的身體中段特別胖,由於水排不出去而運到身體中段所致,水腫與肺、脾、腎這三臟的關係最大,肺的通調水道與負責代謝、脾的運化轉輸和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需於協調下完成,而中醫在治療水腫的原則,就是「腰以上腫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 飲水過量反造成心臟負擔 喝水應順應需求 適量飲水有益健康,而一旦過量,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康涵菁中醫師指出,首先,大量飲水會直接導致體內血液容量增加,給心臟帶來更為嚴重的負擔,這對於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危機。中醫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張順應需求,人的年齡、體質、氣候及所處地理位置都會影響對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體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熱,人需要多喝水。喝水的量要因人而異,健康人可通過是否有口乾舌燥、大便燥結、尿色深黃等信號來判斷。比如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深就應該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說明可能水喝多了。 起床先喝500C.C.水潤腸 午休喝水改善水腫 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潤腸的作用,康涵菁中醫師說,身體從躺著到坐起來時,腸子會因站立反射而開始蠕動,把握這個時候立刻再喝下一杯500cc左右的水,效果會更好。午睡後,身體消耗了午餐攝入的高能量,易倦怠,在13:00~15:00之間喝一杯水,可改善水腫,提升代謝,水具有穩定、滋潤、降火的功能。經過一整個上午的工作,只要缺水,就會有燥與熱的表現。除了口渴,舌頭或嘴唇太鮮紅、乾燥、手心與腳掌發熱、乾咳、便秘等情況,就會影響工作表現。 缺水血液變濃稠 可能導致心肌梗塞、中風 晚飯前喝一杯水,可以通腸護胃、排腎毒,還可預防膽結石、腎結石等疾病;睡覺前2個小時喝一杯水可以養陰,防止血液黏稠、降血脂,血稠可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血液中有七成是水分,身體缺水時,血液就會變得濃縮、黏稠、影響血流,身體就必須提高血壓、縮小血管。 睡覺時,身體依然會因呼吸、排汗等排出水分,這7~8小時中卻無法適時喝水。所以早上6~9點是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中風的時刻。不過,為了避免有些人半夜起床上廁所會影響睡眠,或老人家可能有跌倒的風險,建議只要睡前1~2小時有喝水,並且早上起床時立刻喝水,也可達到預防血管阻塞的效果。 腎臟病患者、肝硬化合併腹水或者心臟衰竭的患者,因為腎臟無法正常代謝水分,因此需依照醫生指示限定每日喝水量,控制水分攝取。而服藥則改在吃最後一口飯時,配一口湯一併服用,一般人用200cc的水吞藥,對腎臟病人來說可能多了些。但除此之外,依然要注意尿量,當發現攝取水分兩天後,排尿量沒有跟著增加,且出現水腫、體重增加約2公斤、容易喘的情況,就要就醫。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935

高血壓患者注意!居家正確量血壓,請掌握722原則

高血壓患者注意!居家正確量血壓,請掌握722原則

2022-02-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高血壓堪稱隱形殺手,因多數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根據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人口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高憲立表示,許多患者病識感不高、沒有積極治療,將引發全身性併發症,對國民健康、醫療支出及社會成本負擔很大,因此重要的是患者定期且正確地量血壓,達到早期診斷的目標。學會於2/20邀請全台基層院所醫師進行教育講師培訓,希望將「居家血壓量測」概念傳遞各地醫療人員及民眾,提升國人對血壓的自我管理。 高血壓恐引全身併發症 培訓基層醫師盼民眾落實「量血壓」 高血壓可能會引發終端器官損傷(End Organ Damage),由於高血壓的影響遍及全身動脈系統,在腦部會增加腦中風、腦出血風險;在眼睛會增加視網膜病變風險,在心血管系統則會增加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急症風險;長期高血壓也會影響腎功能,嚴重可能導致腎衰竭;若影響全身周邊血管,例如下肢動脈硬化,將使患者不良於行,面臨截肢風險。 高憲立理事長呼籲,「別等到引起併發症,不然就為時已晚了。」務必要增強國民認知、正確的診斷、以及妥善的治療處置,這同時是舉辦本次教育講師培訓的目的,畢竟從醫院診所到一般民眾之間,對醫療認知仍存在落差,希望透過將最新的準則與概念,傳遞給基層醫師,進而落實到民間。   務必掌握血壓變化 提供醫師做更確實的診斷 要避免併發症帶來的遺憾,高血壓患者「定期且正確量測、控制血壓」,是醫療上的重點,現今量測血壓的方式可分3種,但各有優缺點: 一、診間血壓量測:民眾到醫療院所,或健康檢查時所量測的血壓,但因測量時的時間、空間有限,導致測量結果可能產生誤差。高憲立說明,常常會聽到「白袍高血壓」,指的是民眾就醫時會因緊張而導致血壓上升;有的人甚至平時血偏高,然而到診間量測的一次性數值卻是正常,這都會造成醫師無從精準判斷。 二、 24小時動態血壓量測:需要用隨身攜帶的機器,24小時監控血壓值,白天每隔15至20分鐘量一次;睡眠時則每隔30至60分鐘量一次。藉由多點數據來分析白天與夜間的血壓波動,也可以取得血壓平均值來減少單次測量血壓的誤差。然而,高憲立理事長表示,機器沒有健保給付,量測方式及數據判讀,對患者來說較為困難,並不方便。 三、居家血壓量測:高憲立理事長表示,最為便利且經濟,因為在家中測量時狀態大多平靜,相對能夠減少情緒或活動造成的誤差,降低白袍高血壓對數值造成的影響,但民眾要注意是否使用正確的測量方式。 居家血壓量測最方便 只要掌握「722」原則 根據2020年台灣心臟學會與高血壓學會發表的居家血壓共識中,強調居家血壓量測在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性。高憲立理事長表示,建議回診前或調整降血壓藥物後,應在家中早、晚量測血壓,以「722」原則進行:連續7天(天天量),每天2回(早晚量),每回2次(隔1分鐘)。落實居家自我血壓量測,透過連續記錄多筆血壓數值資料,讓醫師可作為準確治療的評估參考。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920

長期搬重物椎間盤突出復發?沾黏恐致手術危機

長期搬重物椎間盤突出復發?沾黏恐致手術危機

2022-02-24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臨床上一名工人,因工作因素長期搬重物造成椎間盤突出,3年前雖已接受微創椎間盤切除術,但因家中經濟因素無法好好休養,因此,腰椎病變持續惡化,日前又因椎間盤突出復發,不得不再次手術;不料,檢查時發現患部嚴重神經沾黏,導致術中難以分離神經、肌肉、韌帶等組織,所幸,在醫師專業的技術下順利分離組織,並搭配抗沾黏凝膠協助癒合過程,手術進行十分順利。 脊椎手術須留意4部分 沾黏嚴重恐成一大挑戰 輔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鑫鴻表示,脊椎手術後最需要留意出血、感染、傷口癒合及神經沾黏,其中,神經沾黏屬脊椎組織癒合的正常過程,如同皮膚傷口會產生疤痕組織促進傷口癒合。但他補充,神經沾黏會讓醫師無法完全掌握病況,手術中難以判斷神經、肌肉、韌帶等組織,尤其神經是非常脆弱的組織,對需要二次脊椎手術病人,都是相當大的挑戰,大幅增加手術的風險。 不僅如此,神經沾黏也會延長手術所需時間,患者全身麻醉必須使用較高劑量的藥物,就會增加術後疼痛及影響癒合,因此手術過程應儘量減少組織破壞,就能降低神經沾黏的機率。 凝膠狀製劑如同買保險 避免神經沾黏 吳鑫鴻強調,針對大範圍脊椎手術、預期需二次手術者,最好考慮使用抗沾黏製劑,凝膠狀劑型可滲透需要保護的範圍,如同一層神經保護膜,提供完整且理想的保護方式。脊椎癒合時,自然能隔絕神經與肌肉、韌帶等組織,有效避免發生神經沾黏,同時降低術後疼痛、感覺異常及運動功能障礙等後遺症。 「抗沾黏製劑如同買保險。」吳鑫鴻分析,每個患者脊椎手術後,都可能發生神經沾黏,只要病人經濟能力許可或有醫療保險的狀況下,建議可以自費使用;萬一未來需要二次手術,可大幅減少手術時間,更能避免發生不可估計的神經損傷,術後恢復也較快。 日常避免4行為 避免腰椎退化 椎間盤突出是現代人最常見為脊椎退化性疾病。吳鑫鴻提醒,日常行為要避免錯誤生活習慣,包括:久坐、久站、腰彎及提重物。舉例來說,彎腰增加腰椎負荷1.5倍,提10公斤以上重物增加 2倍,久坐增加1.4倍,駝背、翹腳1.8倍,都會造成脊椎提早退化,「腰椎負荷持續累積,如同不定時炸彈」。 吳鑫鴻建議,坐著超過1小時最好起身活動,適度放鬆過度疲勞的肌肉,降低腰椎受傷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76

塞車憋尿不敢喝水、害下腹骨盆疼痛!中醫五穴位改善泌尿道感染

塞車憋尿不敢喝水、害下腹骨盆疼痛!中醫五穴位改善泌尿道感染

2022-02-2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每逢連續假期,各大景點都會湧現出遊的人潮,交通更是塞,被困在車陣中為了不打瞌睡,一路上吃吃喝喝,當有尿意時卻無法如廁,只好被迫憋尿。中醫師吳宛容提醒,長期喝水太少,且有憋尿習慣的人,包括上班族,小心引發泌尿道感染。 幾乎所有動物都需要排尿,不只是將喝進去的水有管道排放出去,更重要的是排出體內廢物。人體經過新陳代謝後會產生廢物,在體液的作用下,透過腎臟過濾,最後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如果無法正常排泄,便可能會引發疾病。 長期憋尿恐使下腹部及骨盆底肌肉疼痛 甚至有抽痛感 長期憋尿要擔心產生哪些問題?吳宛容中醫師表示,因憋尿而持續緊繃,下腹部及骨盆底肌肉都可能會感到疼痛,甚至有抽痛感,到可以排尿時,也可能會造成疼痛不易解出,引發尿道炎。短時間憋尿可能影響不大,一旦憋尿成了習慣,就很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一般人時常不以為意,直到出現排尿疼痛、灼熱感、尿意頻頻、想上廁所但卻發現尿量不多,才驚覺不對勁。 憋尿容易大量繁殖細菌 引起泌尿道感染 一旦膀胱長時間囤積尿液不排出,很容易大量繁殖細菌,引起泌尿道感染,也會影響膀胱收縮力,以及膀胱、腎臟發炎。 因為生理結構不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泌尿道感染,引發問題也更複雜。女性如果反覆泌尿道感染合併陰道炎,很容易導致骨盆腔發炎、沾黏,提高不孕的機率。因此如果有解尿疼痛、灼熱刺澀、小便深黃混濁、血尿、下腹腰背疼痛,出現其中幾項症狀,就可能有泌尿道感染,必須趕緊就醫,及早治療。 中醫如何看待泌尿道感染?吳宛容中醫師表示,中醫古籍中的「淋證」就是現今的泌尿道感染,「小便頻急,淋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臍中」。小便灼熱刺痛,則為熱淋;迫血妄行,則為血淋;這些都因濕熱邪氣蘊結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利而成。 中醫治療泌尿道感染 以清熱利濕為主、調理體質為輔 中醫治療泌尿道感染以清熱利濕為主,調理體質為輔,常用八正散、豬苓湯、知柏地黃丸、萆薢分清飲、龍膽瀉肝湯等藥方調治。 泌尿道感染的急性發作期,建議以西醫抗生素治療,盡快壓抑細菌所引起的發炎不適,以避免症狀惡化。症狀緩解或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則可以中醫來調理,增強體質,避免一再復發。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在泌尿道感染急性期,一定要按照西醫醫囑服完抗生素完成治療,才能避免細菌出現抗藥性,而引發後續的反覆慢性感染。 舒緩膀胱與尿道穴道 ◎靈骨穴: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間,手掌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 主治:頻尿、小便痛、補腎要穴。 ◎液門穴: 取穴:手背上,無名指和小指的指縫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小便頻數、水道通調要穴 ◎中渚穴: 取穴:手背上,第四、五掌骨間,掌指關節後方凹陷處。 主治: 小便刺痛、小便不利、脘腹脹滿。 ◎太谿穴 : 取穴: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中間,與內踝尖齊平之點。 主治:膀胱炎、腎炎、尿道發炎、腎氣不足、月經不調。 ◎築賓穴 : 取穴:內踝後陷凹中點(太谿穴),直上五寸,脛骨內緣後約一寸兩分。 主治:最有效的排毒穴道,治尿道發炎、膀胱炎、腎炎、骨盆腔炎。 注意事項:以上穴道,每次左右腳各按揉3分鐘,每天至少按摩9次。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90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