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5.5公分肝癌大腫瘤 一二線標靶治療有成

5.5公分肝癌大腫瘤 一二線標靶治療有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高齡93歲的老爺爺,三年前偶然在健檢時發現肝臟長了一顆5.5公分的大腫瘤,後來經過三次栓塞治療,腫瘤仍有持續進展現象,在醫師建議下採用一二線標靶藥物接軌治療,腫瘤已穩定控制將近一年半,期間沒有擴大或轉移現象。 晚期肝癌治療 一二線標靶藥物延長一倍存活期 收治此案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肝膽科主任賴學洲醫師表示,針對晚期肝癌的治療,目前治療方法包含標靶藥物以及免疫治療。依臨床經驗,在腫瘤進展到血管的狀況,病人的存活期平均約剩下6-9個月,但在此案例中,採用一二線標靶藥物治療下,順利讓病人存活期延長將近一倍的時間。 標靶藥物手足皮膚副作用 塗抹乳液可緩解症狀 賴學洲醫師指出,晚期肝癌通常會先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如腫瘤仍有轉移或擴散現象,就會進入第二線治療。目前二線治療有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提供選擇,但無論選擇哪一種療法,都應了解可能的副作用與應對方式,如標靶藥物常見的手足皮膚反應,可透過塗抹乳液等護理方式緩解症狀。 免疫療法副作用多 恐有肝衰竭、肺炎、心肌炎 相對標靶藥物而言,免疫療法因為剛於臨床實際使用,尙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副作用可能帶來的症狀,例如:肝衰竭、肺炎、心肌炎等,倘若發生就有可能需要減量、停藥,或使用類固醇來應對這些較嚴重併發症的副作用。 醫病良好溝通與共識 抗癌之路更順利成功 隨著今年肝癌一線標靶放寬健保給付條件,二線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也取得健保給付,不僅減輕病友經濟負擔,也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賴學州醫師提醒,無論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醫病間仍須於事前有良好溝通與共識,評估各項風險,治療期間也要循醫囑用藥、按時回診,才有機會在抵抗肝癌這條路上走得更順利成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97/

三陰性乳癌超惡霸 PARP抑制劑來對付

三陰性乳癌超惡霸 PARP抑制劑來對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35歲年輕女性,2年前被診斷三陰性乳癌,雖然已使用化療完成標準治療,但於1年後出現肺轉移,喘個不停。所幸患者經基因檢測發現BRCA基因突變,使用PARP抑制劑治療2週後,肺部積水和喘的症狀明顯改善。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中心醫療長葉大成鼓勵罹癌患者,三陰性乳癌非絕症,只要乳癌發生轉移,應進行基因檢測,盡速找出最適當的標靶藥物治療,可給予病患最佳的治療效果並造成最小的副作用和良好的生活品質。 三陰性乳癌惡性高 罹癌族群較年輕 葉大成醫師指出,當乳癌腫瘤病理化驗結果顯示,雌激素受體陰性 ER(-)、黃體素受體陰性 PR(-) 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HER2(-)就稱為三陰性乳癌(TNBC)。此類乳癌好發於40-50歲,患者較年輕,且腫瘤較惡性、容易轉移,發病後死亡率也高。 由於三陰性乳癌藥物選擇不多,以化療為主,也會尋求血管抑制劑或免疫療法,但療效不佳。所幸近來精準醫療進步,可透過搜尋特定基因來尋找合適標靶用藥,縮短找出有效藥物的時間。尤其在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10%-15%帶有BRCA基因突變,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反應率佳。 檢測BRCA基因突變 PARP抑制劑助續命 「人體如同機器會發生零件故障,BRCA基因就是修理師傅。」葉大成醫師解釋,細胞DNA受損後會死亡,需要BRCA基因來修復,然而癌細胞的BRCA基因突變壞掉後,還可以透過PARP(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來修補損壞的DNA。因此,醫師可以透過PARP抑制劑來阻斷PARP的功能,癌細胞會因為兩種修復DNA機制都損毀,累積突變死去。 PARP抑制劑臨床上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搭配化療,但是搭配使用副作用較大。他提到,上述患者起初同時使用PARP抑制劑和化療,其疲憊感非常明顯,整天昏沉,但為了持續用藥,只好先暫停化療,單獨使用抑制劑。 在使用PARP抑制劑治療2週後,初步就發現症狀明顯緩解,例如原本肺轉移造成肋膜積水,使患者易喘,治療1週後就不太喘。而3個月後電腦斷層顯示,肺部腫瘤穩定,肋膜積水消退明顯,使呼吸道症狀持續改善。   精準醫療要考量經濟 與醫師討論劑量 不過,精準醫療仍有瓶頸,主要來自多基因檢測和藥物的費用。葉大成醫師說明,因為轉移性乳癌一次需檢測300-400個基因的價格較高,而PARP抑制劑一天標準劑量是4顆,早晚各兩顆,一天藥價仍偏高。 葉大成醫師則再補充,有時為了現實考量不得不取捨,會建議患者劑量減半,早晚各一顆,讓患者在經濟許可下仍可繼續治療,不過治療效果也會受限。 除經濟因素外,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中心謝惠珍主任說,該個案治療成效和副作用程度都控制良好,服藥遵從性也高,整體而言很成功。 三陰性乳癌非絕症 鼓勵患者別放棄 葉大成醫師鼓勵,三陰性乳癌不是絕症,精準醫療進步和相對應標靶藥物出現,已可針對特定基因找出合適標靶用藥,治療仍然會有機會,而且原發性三陰性乳癌是有可能達到病理性根治,未來復發機率也可降低。尤其年輕三陰性乳癌患者發生轉移後,建議進行BRCA基因檢測,提供防癌抗癌治療方向。 【延伸閱讀】 *乳癌荷爾蒙治療 停經前後大不同 *解碼三陰性乳癌 創新口服標靶藥物帶來新曙光 *婦女殺手卵巢癌易復發 口服標靶藥助續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82/

藝術植髮 小提琴音樂家型男找回舞台自信

藝術植髮 小提琴音樂家型男找回舞台自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擔心掉髮害票房? 小提琴家靠藝術植髮找回舞台自信 49歲的洪先生是位知名小提琴家,二十年前出現掉髮困擾,每次洗完頭,排水孔都是一把一把的頭髮,雖嘗試吃藥與塗抹生髮產品,仍無法改善稀疏的髮際線。之前看到朋友接受傳統植髮手術後,髮際線就像戴頭套一樣很不自然,便打消了念頭。最近看到自己音樂會表演照片,驚覺髮際線幾乎退至頭頂,自信心大受打擊,也擔心樂迷的第一印象會影響演出票房,於是決定接受藝術植髮;術後效果讓他相當滿意,期待能以煥然一新的樣貌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植髮新選擇 AI機器人+藝術植髮大幅提高滿意度 皮膚專科美容醫學診所院長黃柏翰醫師表示,男性掉髮成因主要是遺傳,外觀呈現以M型禿及地中海禿居多,而女性則以缺鐵性落髮及產後的休止期落髮較為常見,治療上會依據不同掉髮狀況採取口服藥物、外用生髮水或植髮手術來改善缺髮問題。目前台灣的植髮手術水準愈來愈高,從過去傳統的FUT、FUE手術到AI機器人植髮,現在更將植髮技術藝術化,結合機器人手臂及藝術植髮,讓植完後的髮際線更加自然,大幅提升患者滿意度。 黃柏翰醫師說,傳統的FUT植髮手術是將後腦勺頭皮取下,分離出健康毛囊再種植於掉髮區域,會留下線型疤痕,需要約兩週的恢復期。後來的FUE手術雖以電動鑽刀單株摘取毛囊、傷口較小,但手術時間長,不適合大範圍植髮。相比其他兩個手術方式,AI植髮機器人具備高科技3D影像輔助,以及自動化機器手臂快速精準取髮,微創傷口小、恢復快,加上醫師專業美學分析髮際線,成為民眾植髮治療的新選擇。 專業醫師美學設計髮際線 藝術植髮打造術後自然美形 黃柏翰醫師補充說明,許多因禿頭或髮量稀疏來植髮的患者,都會擔心植髮後的髮際線不夠自然,因此導入新式的藝術植髮概念,藉專業醫師美學素養進行髮際線分析,充分評估患者術後頭髮密度、髮流走向,再搭配AI植髮機器人取髮後,依先前設計完成植髮,達到個人化自然髮際線效果。 如何檢視是否有異常掉髮問題?黃柏翰醫師提醒,每日掉髮100根、洗頭時掉髮200根左右都算正常,若是掉髮數量超過上述範圍,或發現頭髮有明顯稀疏情形,就應懷疑是異常掉髮並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以利釐清掉髮原因、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遠離掉髮帶來的禿頭困擾。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70/

上班族肥胖有救! 醫美塑身打造窈窕曲線新選擇

上班族肥胖有救! 醫美塑身打造窈窕曲線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夏天都來臨了,身材卻還停留在冬天的懈怠曲線。許多人每當意識到要控制飲食、加強健身時,身材已經整整大一號!對於肥胖這惱人的問題,整形外科倪宗聖醫師指出,門診中特別以長時間久坐辦公室的白領上班族尤其困擾,主要因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加上用餐時間不固定、飲食不均衡,使得體內新陳代謝失調,也就增加肥胖相關問題以及局部脂肪囤積,如腹部、臀部、手臂等。而多數上班族又因工作整天勞累,下班後較無毅力再運動健身,因此在求診時多想要較輕鬆、快速,又能有雕塑身材效果的療程。 醫美療程雕塑曲線 有侵入式及非侵入式 倪宗聖醫師表示,想要藉助醫美療程幫助雕塑曲線,會以侵入式的抽脂手術及非侵入式的聚焦超音波減脂療程做為參考,而兩者適合的條件則需看案例本身是否能接受有療程修復期以及最重要的是脂肪囤積狀況。若案例脂肪囤積部位面積較大且脂肪量較多,以及想要有較直接明顯的雕塑效果,醫師則建議選擇抽脂手術,針對想要雕塑的部位利用負壓抽吸原理,透過專業輔助器材及醫師的專業技術,將深層脂肪抽取出,達到雕塑身材的目的。若有脂肪回填需求,還可合併補脂手術,將多餘的脂肪經過離心及純化處理後,再填補至想要豐滿的部位,如胸部、臉部凹陷。抽脂手術雖可直接解決大部分的脂肪囤積困擾,但此手術也有相對應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手術後會有治療修復期,需要等待傷口癒合,且短時間內須搭配穿著塑身衣來加壓雕塑固定身形。 醫美科技日新月異 非侵入式減脂儀漸夯 倪宗聖醫師指出,現代人工作繁忙,若較少充裕時間可靜候恢復,或是屬於脂肪局部、小範圍的囤積,現代醫美科技發展,可選擇經由體外非侵入式的減脂儀器,進行局部皮下脂肪的破壞,達到局部雕塑的效果。目前非侵入式的減脂儀器有好幾種,聚焦式超音波減脂儀器是其中一款,其選用醫療級HIFU超音波結合接觸式冷卻探頭,破壞皮下脂肪細胞同時避免表面皮膚受到熱傷害,將遭受破壞殘留的脂肪細胞隨身體循環代謝排出體外。這項治療的優點是可維持日常活動,不須穿著塑身衣,以安全、免動刀的方式,透過身體自然代謝雕塑體態,適合日常體態保養,也適合在抽脂手術前後進行的治療療程選擇。 倪宗聖醫師也提醒,無論是手術還是非侵入式的療程,僅是輔助塑身雕塑的方式,想要維持身材還得注重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適當的搭配運動增加代謝功能,切勿暴飲暴食等,以健康的生活型態才能保有理想的窈窕曲線。 【延伸閱讀】 *打造美麗電眼 醫:並非單看雙眼皮摺痕而已! *夏天快速塑身有辦法! 體外減脂解決局部肥胖夯 *臉上乾癟顯老! 選對利器才能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68/

胰臟癌難防難治? 新型化療增添抗癌選擇

胰臟癌難防難治? 新型化療增添抗癌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位六旬老翁因輕微黃疸前往求診,經腹部超音波檢查,醫師發現他除黃疸外,還有膽結石和膽道輕微擴張的問題,雖然電腦斷層跟核磁共振都看不到病灶,但醫師直覺有異,還是建議他每三個月回診一次。豈知半年後,就發現他的胰臟頭長了一個不到兩公分大的腫瘤,幸好仍屬胰臟癌早期,得以及時開刀切除。這名患者從接受手術至今,已經走過十多個年頭,都沒有復發。 胰臟癌症狀缺乏特異性 確診時多轉移其他器官 高醫大附設醫院一般及消化外科莊世昌主治醫師談到這名患者時,也不禁說他實在相當幸運,因為胰臟癌與其他癌症相比,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因症狀缺乏特異性,多數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多已侵犯到重要血管或轉移至其他器官,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僅約15%。 胰臟癌晚期無法手術切除 以致治癒率偏低 胰臟癌的表現症狀依腫瘤生長的位置而定,早期常見症狀多為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容易被忽略。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壓迫到遠端膽管,才會出現黃疸、糞便偏白、皮膚搔癢等較明顯的症狀;若腫瘤位於胰臟體部或尾部,患者則多感到腹痛,可能在肚子中央摸到腫塊才會就醫,但到這時候,腫瘤其實都已經偏大,屬於晚期,無法以手術切除,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胰臟癌的治癒率始終偏低。 第一線化療失效 接續新型化療藥可延長存活期 根據文獻報告,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胰臟癌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對於不能開刀的患者,目前則多以化學藥物注射治療為主。莊世昌醫師解釋,由於胰臟癌的特性,相對於正常胰臟組織,腫瘤血管較少,化療藥物不易進入,使得藥物選擇有限,在過去,晚期胰臟癌的一線化療失效後,患者常容易陷於無藥可用的處境。所幸臨床試驗證實,現已有新型化療藥物接續於晚期胰臟癌第一線化療失效後使用,亞洲患者可成功延長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且已納入健保給付,也為臨床治療增添新的抗癌武器選擇。 防「癌王」上身 定期健康檢查 胰臟癌的診斷與治療實屬不易,但隨著藥物陸續問世,以及新的治療結果出爐,醫師呼籲患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一般人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就有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家中有癌症病史的民眾需特別留意外,民眾也須當心抽菸、喝酒等高危險因子,以防「癌王」找上身。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69/

畢業生注意!!別讓牙門面阻擋你的求職路

畢業生注意!!別讓牙門面阻擋你的求職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研究證明:擁有整齊牙列的人較容易獲得工作 隨著鳳凰花開的季節到來,象徵求職潮即將展開,畢業生如何讓自己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順利拿下理想工作職缺,除了要有豐富的求學表現、經驗程度、人格特質、社團經歷及多元視野之外,不可否認,擁有自信的儀態及親切笑容,是面試官在相同能力競爭者中,評選的重要指標之一! 研究證明,擁有整齊牙列的人,確實會讓人感到更聰明且更具吸引力,較容易獲得工作,尤其在現今重視外貌的社會,擁有一個完美的笑容,一副整齊的齒列,對找工作或是外人評價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某知名企業CEO表示, 端正的儀表確實帶有正面軟實力,擁有自信的笑容,不僅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企業內部,也關乎群聚同儕間的融洽及提升工作能力,對外面對客戶,更相當於代表企業的品牌外交官;因此,牙齒的整齊與否,確實是面試時其中一項審美元素。   矯正器愈來愈多元 依需求規劃客製化療程 齒顎矯正專科診所鄭郁玲醫師表示,齒顎的整齊美觀,對於人的社交、心理及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許多人往往對矯正牙齒有時間久、清潔麻煩、大鋼牙、不美觀的刻板印象,不願進行牙齒矯正,也因此拖延黃金矯正時期。其實,隨著醫療進步,現今矯正器選擇性也愈來愈多元,除了常見的金屬矯正器,還有透明牙套;或是將矯正器擺在舌側、牙齒內,甚至有了「隱形牙套」的誕生,此種矯正器不需黏合在牙齒上,對於生活上、用餐上幾乎不會有干擾。 有了如此多元的矯正方式,無非是相當大的福音!但是,並不是單一種矯正器就適合每一種齒顎問題。該如何選擇,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此時就必須透過專業及經驗豐富的口腔齒顎矯正醫師進行全面性檢查,以及依病患需求規劃出客製化療程。 客製化牙齒矯正 有助獲得理想工作 鄭郁玲醫師說明,進行口腔矯正初診時,會先為患者進行口內外拍照及拍攝牙齒X光片,並為患者掃描牙齒模型,進而完整了解上下牙弓的咬合狀態;測量每顆牙齒的大小,即牙齒的寬幅,牙齒的形態、種類與數目也需加以確認,再與顳顎關節門診、牙周科門診仔細評估,於患者二次門診時提出並解說及完整口腔報告,如有關節及牙周問題時,應先進行顳顎關節或牙周治療,追蹤沒問題後才進一步進行牙齒矯正。 透過專科醫師客製化的矯正療程,將牙齒矯正好,不僅讓自身更健康,笑容更加美觀,也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如能進一步有助於獲得理想工作,這無疑是項一舉多得的明智投資!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855/

癲癇發作不驚慌 施茂雄醫師提醒這5點

癲癇發作不驚慌 施茂雄醫師提醒這5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許多人對癲癇急救的觀念仍停留在患者倒地抽搐時,誤以為要拿硬物給患者咬,甚至壓制在地;其實,這反而可能會害病友進而受傷!台灣癲癇之友協會榮譽理事長、前長庚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現任顧問醫師施茂雄提醒,看到患者癲癇發作時不要驚慌,切記做到「移、勿、側、陪、送」五字訣的動作就好,先移除旁邊危險物品,讓患者側臥,在旁陪伴患者發作完畢就好,如果癲癇發作超過5分鐘、有大傷口或者發作後神智沒有恢復,再將患者送醫。 癲癇發作時別塞硬物 做到五字訣「移、勿、側、陪、送」即可  請牢記 針對癲癇發作處理五字訣「移、勿、側、陪、送」,施茂雄醫師解釋,「移」是指不要移動患者,就地休息,同時移開周邊尖銳物品,如果怕患者抖動受傷,可以將軟物墊於其頭下;「勿」是指不要強行壓制患者肢體的抽搐,也不要將硬物放入患者口中,以免弄斷患者牙齒或是吸入異物,造成二次傷害。 「側」則是要幫助患者翻身側臥,讓唾液能夠流出,以免堵塞呼吸道;「陪」是陪伴患者至神智清醒,給予安慰照護;「送」是當患者連續抽搐5分鐘以上、有大傷口或發作後神智沒有恢復,須將患者盡速送醫治療。 他補充,癲癇發作是不可預期,無法事先預防,因此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不過有發作前兆時,盡快就地蹲下、躺下,免得發作時摔倒受傷。 注意居家安全 不要泡澡免發作溺死 針對癲癇患者的居家環境,施茂雄醫師也建議,屋內電線要收好,越短越好或採無線器械最佳,避免發作時絆倒;家具盡量是圓邊的,以免跌倒時碰到尖銳處;此外,浴室的門應往外開,若往裡面開啟,萬一發作跌倒擋住門,就可能耽誤急救了;另外,樓梯間的門不要往樓梯方向開啟,避免發作時摔下樓梯。 另外,洗澡時不要盆浴,除非有人陪伴,以免發作時溺死。曾經有過病人發作而溺死在浴盆裡,實在令人遺憾。 吃藥控制癲癇 生活與常人無異 施茂雄醫師提醒,若兒童是還在發育,可以補充維生素B6,另外,兒童有較高比例的失神發作,較少倒地抽搐大發作,但是還是要吃抗癲癇藥物治療。他同時強調,只要服藥控制,不發作時癲癇朋友與平常人無異,所以,一定要接受治療,服藥控制症狀,減少發作次數,維持腦部正常運作,也避免發作帶來的意外傷害。 直播預告 施茂雄醫師談癲癇注意事項 若民眾對於癲癇還有更多疑問,想進一步了解施茂雄醫師對於癲癇患者的建議,歡迎7月26日中午12點30分,至健康醫療網 FB「健康Live直播」現場,由施茂雄醫師親自解惑,同時歡迎您在直播期間隨時在線上提出問題! 【延伸閱讀】突破免疫治療精準盲區 FFPE檢體測TMB立大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848/

咳嗽咳很久! 醫師提醒小心「這些疾病」

咳嗽咳很久! 醫師提醒小心「這些疾病」

咳嗽咳不停,如果咳了超過8週,就已經是慢性咳嗽。振興醫院內科部部主任陶啟偉醫師指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屬於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可能是因為鼻涕倒流或者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竇炎所造成的症狀。另有三分之一則是因為胃食道逆流誘發咳嗽,剩下三分之一才是真正屬於肺部的原因,傳染性疾病包括肺結核、百日咳、肺膿瘍、肺炎等,也可能是一些其他疾病如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等,甚至更嚴重致命的疾病如菜瓜布肺、肺癌,都會由慢性咳嗽來表現。 抗組織胺藥讓粘液膿稠 鼻涕擤不出致慢性咳嗽 像是小朋友感冒後,常常久咳不癒,醫師說,治療感冒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會讓粘液變濃稠,而小朋友擤鼻涕能力差,濃稠粘液排不出,卡在咽喉造成鼻涕倒流,才會導致長期咳嗽。   肺部隱患難防 小心「三手菸」 慢性咳嗽原因眾多,找出疾病源頭才是治療重點。而生活在現今世界,肺部隱患無所不在,空氣污染的程度,即使在室內也難避免,醫師提醒一定要小心「三手菸」。 吸菸者吸的是「一手菸」;呼出後,被周圍人所吸入的就是「二手菸」;而菸霧微小粒子會附著在衣物上,吸菸者身上的菸味就屬於「三手菸」。若家中有焚香拜拜,焚香的香味也屬於「三手菸」的一種。 陶啟偉醫師進一步表示,這種不完全燃燒的離子,會漂浮在空中形成PM2.5,大家常覺得PM2.5是一種物質,其實它是一種懸浮微粒,這種大小的懸浮微粒,可以不受地心引力影響漂浮在空中,除了漂浮在空中也會粘附在紡織品上,被人體吸入,這些物質其實對身體都是有害的。 咳嗽超過8週 應做X光檢查揪病因 醫師提醒,久咳超過8週,尤其抽菸久咳、老人咳等等,最好到醫院進行X光檢查,就診時盡可能提供醫師自己的生活習慣、環境形態作為診斷參考,揪出病源,及時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50/

慢性傷口難照護 新泰醫院傷口中心細心呵護

慢性傷口難照護 新泰醫院傷口中心細心呵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再成功的手術,若傷口照護不佳也會失敗。」由於新莊地區許多民眾傷口照護就醫不便,新泰綜合醫院成立傷口中心,引進嶄新儀器、敷料給予傷者貼心呵護。新泰綜合醫院副院長李宜勳指出,許多術後患者常對傷口惶恐不安,若有骨科、心血管外科等各科團隊,加上外科專科護理師以及傷口護理師照護,患者有疑問還能隨時線上諮詢,就是要讓病友有被照護團隊圍繞的安心感。 術後傷口就醫不便 新泰綜合醫院成立傷口中心  新泰綜合醫院已在新莊地區服務25年,並於106年遷於新莊區新樹路上的新院址,無論是預防針、衛教講座,或是宣導公共衛生政策,都與在地民眾緊密連結。李宜勳副院長觀察發現,許多患者在大型醫院開刀後,後續掛號不易,光是換藥也可能等上許久,回家後也難以與醫療團隊保持聯繫,對於術後傷口非常不安;有鍳於此,新泰綜合醫院成立傷口中心,提供民眾最貼心的傷口照護服務。 整合各科醫師團隊 傷口護理師諮詢好安心 新泰綜合醫院今(108)年成立傷口照護中心,整合骨科、一般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等不同領域的專科醫師,為患者各種形式的傷口共同診治。身為骨科醫師的李宜勳副院長舉例,若一名骨科患者開刀後有植皮需求,會請整形外科醫師配合,或有血管阻塞,則由心血管外科醫師會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傷口,都屬團隊照顧範圍內。」 除醫師外,還有外科專科護理師和傷口護理師,甚至有傷口諮詢師,提供傷口照護諮詢、新式照護觀念,讓病人知道傷口復原程度,何時該上藥、拆線及如何照護等,醫護人員也會定期與患者電話教學,甚至有線上諮詢群組,病人可以隨時詢問,治療過程讓民眾獲得安心。 引入各式敷藥、儀器 各種傷口都難不倒 什麼傷口需要傷口中心照護?李宜勳副院長解釋,傷口分為急性和慢性傷口,急性傷口包含意外受傷、開刀,因傷口分泌物多、需要消炎藥物、抗生素,更要顧及美觀;慢性傷口則像是糖尿病外傷、長期臥床的褥瘡,都是難以照顧的傷口,需要住院,甚至必須使用特殊敷料、儀器,減少傷口疼痛、感染,加速傷口復原。 因此,新泰綜合醫院傷口中心盡可能引進各種儀器和敷料,提供患者傷口照護最佳選擇,其中包含冷熱循環機:適用急性傷口,減少腫脹、出血量;傷口負壓機:針對褥瘡、糖尿病傷口可以將髒污液體吸出;高壓氧提供高濃度氧氣:增加細胞修復速度,避免感染;震波療法則是替用能量,增加血管新生快速癒合等功效。 而敷料選擇上,若小朋友不容易配合傷口縫合,可使用傷口縫合膠水,立刻黏著傷口;另外,傳統縫線縫完傷口後像「蜈蚣」,可使用「傷口拉鍊」來避免,還有一些特殊敷料,如泡棉、銀離子敷藥,水凝膠、除疤凝膠等,針對不同傷口情況適切使用。 傷口照護好的快又美觀 手術成敗關鍵  「傷口照護是延續的醫療行為,從開刀前消毒、開刀後縫合、傷口照護,到疤痕護理都到位,手術才算成功。」李宜勳副院長進一步指出很多骨科患者開完刀後傷口很醜、恢復很慢、出血量大,由院內傷口中心更換較適切的敷料,每3-5天才需換藥,且最後傷口僅淡淡一條白線,幾乎無疤痕,患者非常滿意。 也有安養院送來的患者,大面積褥瘡,住院7-12天順利出院,回到安養機構後,也請傷口諮詢師定期叮囑,與安養院人員保持聯繫,都是希望讓病友有被照護團隊圍繞的安心感,提供地區傷口照護優質服務。 【延伸閱讀】 *剖腹產後痛翻天! 長效止痛新趨勢 *慢性傷患的一片天 安美得起心動念之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35/

愛美「修修臉」 台吹起一股「貴婦手術」風

愛美「修修臉」 台吹起一股「貴婦手術」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醫學美容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統計,台灣每1000人就有8人接受過醫美療程,有人靠臉部注射,有人則選擇臉部植入物,近幾年甚至吹起一股「貴婦手術」風潮。 整形外科醫師蕭弘道解釋,針對太陽穴、額頭等位置,透過注射或是臉部植入物的方式調整改善面容,或是改善法令紋,讓臉部看起來更豐腴,才會更有貴婦的感覺,所以叫做貴婦手術。 追求飽滿面相 臉部植入物更持久 太陽穴不夠飽滿、法令紋太深等問題困擾不少愛美民眾,想要暫時調整外觀容貌,肉毒桿菌、玻尿酸臉部注射就能做到;想要更長期、持久效果,可以選擇手術進行臉部植入物,不過不同材質效果也有分別。 整形外科醫師陳廣得說,材質選擇有四大類,一種就是最傳統的矽膠,另外也可以放比較硬一點的人工骨,當然也可以放膨體,也就是Goretex,或是現在更新進型的二代的卡麥拉,它這種材質的特色,是結合膨體和矽膠內層。 材質各有優缺 二代卡麥拉新選擇 四種材質中,矽膠支撐力高,價格便宜,但人體不相容;人工骨人體相容性高,攣縮風險低,但體積較大,需要較大手術傷口執行,恢復期也較長;GoreTex支撐力雖然普通,但人體相容,術後移位及感染風險也較低;卡麥拉則由GoreTex包覆矽膠,支撐力比GoreTex高,人體組織相容,莢膜攣縮及感染風險低,但由於樣式選擇少且術式難度較高,所以才有了新的二代卡麥拉可供選擇。 陳廣得醫師表示,臉部植入物可以放在額頭豐額,增加額頭的飽滿度;中臉的部分,則可以把植入物放在鼻樑,醫師也都選用二代卡麥拉來做隆鼻的植入物,因為相當安全和穩定。而法令紋比較深、鼻溝凹陷比較厲害的患者,可以考慮做鼻溝槽手術,植入在鼻唇溝的地方,可以改善法令紋的深度。 材質深層植入 觸感如骨頭延伸 醫師說,臉部植入物會放在深層位置,貼合骨頭,術後觸感就像是骨頭的延伸。「美」沒有絕對標準,建議愛美民眾,進行療程前與醫師充分溝通,術後結果也較能滿足期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4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