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女高中生盼《人工生殖法》修法卻只等到更年期 TFC生殖醫籲反對團體:看見患者切身的痛

女高中生盼《人工生殖法》修法卻只等到更年期 TFC生殖醫籲反對團體:看見患者切身的痛

衛福部國健署今年5月公布《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開放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適用人工生殖技術,同時開放「利他代孕」,替不孕症夫妻、男同志伴侶開了一條生路。TFC臺北婦產科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名先天性無子宮症的高中女生來求診,但她卵巢功能正常無虞;當時身邊的人都跟她說代孕就快合法了,還是能夠有自己的孩子,但等待至今她過了更年期,已無緣養育。類似個案在婦科中數見不鮮,期盼草案能儘早通過,莫再延宕。 台灣《人工生殖法》17年前立法採取「婚育一體」的概念,因此僅限不孕症夫妻適用 而台灣同婚通過已滿5年,同志族群的生育配套政策卻仍未完善。反觀台灣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出生率卻連年下降,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台灣已連續43個月「生不如死」,人工生殖法修法其實已迫在眉睫。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醫師李怡萱表示,根據內政部2023年統計,台灣女性有偶率僅42.9%,30-35歲育齡女性有偶率更僅有41.4%,台灣人又有「先婚後有」觀念,若不修法放寬人工生殖法對象,台灣的生育率不低也難。 「台灣有代孕需求,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情。」胡玉銘醫師表示,自己從40年前成為婦產科醫師開始,遇過許多媽媽焦慮地帶著剛上高中的女兒來到診間,因為孩子的初經遲遲未來,不少都是「先天性無子宮症」的個案,在亭亭玉立的年紀就註定一輩子不能有自己的孩子,類似的個案其實比想像中更多。 胡玉銘醫師分享臨床案例,30多年前在診間有一名高中女生,同樣因為沒有月經被媽媽帶來,被診斷出先天無子宮症後,身邊的人都跟她說,代理孕母就快合法了,屆時一樣可以透過自己的卵子養育下一代;但如今她已過了更年期,都還沒等到一道曙光;另一名個案更為此就讀法律系,但即使畢業、考上律師了,台灣的《人工生殖法》依舊紋絲不動。 胡玉銘醫師指出,無數亭亭玉立的少女,即使先天性無子宮,但卵巢功能其實都正常無虞,可受限於國家的生育政策、法規,只能花費高昂的價格到國外尋求代孕,而台灣試管嬰兒技術數一數二,諸多國人卻無法使用。期盼反對團體能夠看見病人切身的痛苦、聽見她們的心聲。 而本次修法納入單身女性適用人工生殖技術,胡玉銘醫師表示,台灣不婚族比率越來越高,臨床也遇過未婚高收入女性,跟男朋友一起來到診間想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但礙於現行法規,一定要結婚才能施作,彼此不想被婚姻束縛,卻因此被擋在拚生育率的門外。 胡玉銘醫師指出,代理孕母制度在美國、英國、歐洲等先進國家已行之有年,台灣皆可以參考,孩子出生後備妥文案,讓親權歸還到生理學父母身上;立法也要以代理孕母的權益為主,懷孕過程中的危險,應以生命健康為優先考量,盼盡速修法,還給受到疾病所苦而無法生育的女性一個生育的機會。 李怡萱醫師則說,台灣單身族群中有部分「想生也有能力生養」的人,卻因為沒有找到對象,被法規排除在外;臨床上曾遇過一名女性,有計畫單身生育,是爸爸陪著來看診的,顯示單身生育背後也是有家庭支持系統。另外,台灣同志婚姻上路滿5年,同志伴侶沒有辦法透過一般狀況下懷孕,同樣也需要《人工生殖法》修法,放寬使用標準,讓想要生育的人擁有生育自主權。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圖/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提供

奧運選手的身材目標,減脂四部曲讓你輕鬆實現

奧運選手的身材目標,減脂四部曲讓你輕鬆實現

隨著四年一次的奧運會結束,除了「麟洋配」拿下史無前例奧運排球男雙金牌2連勝的壯舉外,許多運動員們也拿下了不錯的成績,選手們堅強的實力令人欽佩外,外貌身材也成為民眾討論的焦點之一,如台灣球后戴資穎就曾在社群軟體上分享與台灣拳后林郁婷的腹肌照,沒有想到在她們可愛親切的外表與笑容下,竟也擁有如此精實的肌肉,令人羨慕不已。 運動員們平均一天訓練消耗的熱量可高達一萬卡路里,是一般民眾的五倍以上,希望擁有如運動員般的精實身材不外乎就是透過增肌減脂,但以一個上班族一天大約消耗1500-1700的熱量來說,要達到精實的體態身材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光澤診所吳亮廷醫師表示,可以嘗試以非侵入式療程「增肌減脂四部曲」,第一步透過儀器加熱破壞脂肪減少淺層脂肪的厚度;第二步利用電磁能量刺激肌肉快速收縮,達到平時運動無法達到的肌肉收縮速度,使肌肉增厚;第三步使用高頻溫度,由內而外加熱抑制新的脂肪細胞合成,降低深層脂肪數;最後一步再透過高能量電波使因肥胖而鬆弛的皮膚緊實,讓身形看起來更緊緻。一套療程可以透過四種儀器有效減少表層、深層脂肪、同時強化肌肉層以及緊實肌膚。 但還是有些部位例如下巴的脂肪,比較難透過運動或飲食控制做到局部的減脂,即使不少民眾雖然身材纖細卻仍有臉部看起來圓潤的困擾,但以美容儀按摩的效果也比較有限。 光澤診所吳亮廷醫師表示,許多人認為雙下巴就是肥胖的象徵,但其實雙下巴主要可以分成三種型態 分別為東方人因下顎線骨較歐美人後縮而容易出現的骨架型、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彈性下降導致組織堆積的老化型,以及因為皮下脂肪過厚形成的脂肪型;長期姿勢不良也容易使脂肪堆積在下巴部位導致肥大,可以透過容脂針針對頦下脂肪堆積的局部部位對症下藥,因其主要成分為「去氧膽酸鈉」,可以破壞脂肪細胞膜,幫助脂肪變成更小的乳糜化微粒再經由淋巴腺排出體外,減少下巴的肥厚外觀。 光澤診所吳亮廷醫師最後也提醒,無論是執行何種療程,都要記得減少攝取油炸類、甜點等高熱量的食物,療程結束後要多喝水來促進代謝,避免飲用茶及咖啡,透過飲食控制加上適當的運動,才能幫助維持術後良好的體態。 療程效果因人而異,並非保證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效果;有關適應症、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療程前務必親自諮詢醫師,由醫師為專業說明和診斷

2024《永續捐血藥您一起》IRPMA邀您共同響應公益

2024《永續捐血藥您一起》IRPMA邀您共同響應公益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Research-Based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簡稱IRPMA)首度攜手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台灣年輕藥師協會及台北捐血中心,於2024年9月24日共同發起《永續捐血藥您一起》公益捐血活動。活動將於台北寒舍艾美酒店旁及南山民生大樓設置兩處捐血站,邀請全台民眾踴躍參與,挽袖捐血,共襄善舉。 今年的活動除了積極提升民眾的捐血意識外,現場還將舉辦「正確用藥衛教小測驗」,以生動的互動方式推廣用藥安全知識。參與答題的民眾可獲得精美小禮,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行為。此外,現場特別設有藥師提供用藥諮詢,並透過衛教活動向民眾普及「正確用藥原則」及藥品保存的重要資訊。 活動不僅旨在呼籲全民關注健康與病人安全,同時也向辛勤奉獻的藥師們致以崇高敬意。透過這次捐血活動,IRPMA希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為永續健康生活貢獻心力。誠摯邀請您加入這場愛心盛會,為愛挽袖,為生命加油! 特別提醒,欲捐血者請提前補充充足的水分,也可適量攝取鹹食以增加鹽分,有助於捐血後迅速恢復血量。捐血前一晚請確保充足的睡眠,以保持最佳狀態捐血。 【2024永續捐血日活動資訊】 1.    時間:2024年9月24日 09:30-16:30 2.    地點: 信義區松仁路38號 (寒舍艾美旁) 南山民生大樓 (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0號) 3.    注意事項: 招募對象:17歲至65歲,男性滿50公斤、女性滿45公斤,非B型肝炎、C型肝炎者,且距離上次捐血250毫升已間隔兩個月、500毫升已間隔三個月 飲食注意:捐血前8小時請勿飲酒或吃油膩食物 攜帶物品:國民身分證、健保卡或有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 更多捐血須知,請見台灣血液基金會網站或加入「愛捐血」LINE官方群組:https://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List.aspx?uid=6385&pid=3133

「髓」心所癒—血檢異常勿輕忽 正確面對骨髓增生性腫瘤 健檢紅字以為只是太常熬夜  她六年後脾臟腫成一點五倍大

「髓」心所癒—血檢異常勿輕忽 正確面對骨髓增生性腫瘤 健檢紅字以為只是太常熬夜 她六年後脾臟腫成一點五倍大

健檢數值小異常,也可能潛藏大問題!37歲許小姐因劇烈腹痛就醫發現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出血,經手術後卻仍有多種血球數量超標、部分甚至高出正常值三倍,連脾臟也腫到一點五倍大,醫師懷疑有其他血液疾病;經轉診血液腫瘤科,進行骨髓切片檢查後,確認她罹患「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其實許小姐六年前健檢就發現多項血液數值微幅異常,但她當時以為只是「太常熬夜」、並未持續追蹤。對此,醫師指出,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等骨髓增生性腫瘤(MPN)若未獲得良好控制,也可能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甚至有一定比例可能轉換成骨髓纖維化或急性血癌。 所幸許小姐未發生併發症,疾病也未進一步進展。經使用新型長效型干擾素治療超過兩年,不僅血球數量獲得控制,脾臟體積縮小,近幾次檢查都未再發現帶有MPN相關突變基因的血球細胞。 疲勞、搔癢、盜汗、耳鳴、體重減輕 骨髓增生性腫瘤常見症狀別輕忽 骨髓造血失控。疾病控制不佳恐致中風、心肌梗塞 為了提升國人對骨髓增生性腫瘤疾病認知,以利早期診斷、早期評估、早期治療,減少中長期併發症;台灣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於9月14日世界MPN日舉辦衛教講座,除了有專業醫師帶來最新疾病知識、治療與照護資訊。並有MPN病友與心理師分享面對疾病的心路歷程以及與疾病共處之道。 台灣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理事長侯信安醫師指出,骨髓增生性腫瘤患者因骨髓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導致骨髓造血不受控制異常增生,除了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還包括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ET)以及骨髓纖維化(MF)等。 骨髓增生性腫瘤常見症狀包括疲勞、搔癢、盜汗、發燒、體重減輕、耳鳴、頭痛、失眠……等。部分患者伴隨有脾臟腫大,可能造成腹脹、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最近一項研究顯示,MPN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影響工作,將近一半(48.8%)病友自陳工作受到影響,其中最常因此「減少工作時間」,其次則是「選擇較低強度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年輕人或是年紀大的患者,臨床上都曾遇到已經心肌梗塞、中風才診斷出來。實在十分可惜!」呼籲有症狀一定要檢查,一但常規血液檢查發現異常,不管是過多、過少,都應該進一步尋求專科醫師評估。 醫師:高齡化社會來臨 骨髓增生性腫瘤個案恐持續增加 追蹤時間長 2-5%可能癌變。年輕患者生活、工作影響大 根據我國癌症登記資料,2015年骨髓增生性腫瘤病患共新增264例,到2020年一年新增人數達612人,成長超過一倍。這除了與新治療陸續問世、民眾對疾病認知提升有關,侯信安醫師指出,骨髓增生性腫瘤病患多半相對年長,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這類疾病的個案數勢必會增加。 MPN也不乏年輕病患。由於年輕人與疾病共存時間相對長,但骨髓增生性腫瘤可能產生次發性骨髓纖維化、甚至約有2-5%可能出現急性白血病轉換、也就是俗稱的「急性血癌」,不少人憂心疾病進展。 病友許小姐便說,自己確診後遵從醫師建議,每兩週一次放血治療、預防血栓,只不過放血十次之後,相關血液數值卻沒有太大改變!尤其血容比(紅血球在血液中占的體積比)一直偏高,甚至一度超過七十(一般希望控制在四十五以內)。加上上網尋找疾病相關資料得知,放血無法治療這個疾病,心情一度十分憂鬱,想法也變得負面,「覺得自己沒有未來,連家裡的氛圍也受到影響。」 剛好這時新型長效干擾素問世,便在家人協助之下,開始自費接受治療。許小姐剛確診時驗出與骨髓增生性腫瘤相關的突變基因--JAK2基因突變量非常高、高達97.2%,許小姐說,「當時還以為突變量有標準值; 得知正常人突變量是0的時候,才明白自己基因變異量有多高!」接受新型長效干擾素治療一年後,基因突變量就減少了一半;過了兩年後,基因突變量只剩2%。最近三次檢驗,已經都找不到基因突變,感到疾病往好的方向進展。 藥物有效固然是好消息,不過,對許小姐來說,經濟負擔卻成隱憂。她表示,「一開始藥費是親友資助藥費,2023年起也申請台灣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有愛相髓”支持計畫,得以用藥至今。」「現在健保雖然有支付、但限制相對嚴格」「問題是年輕人更需要穩定的治療計畫,真的很希望健保有機會可以讓年輕人也受惠。」 侯信安醫師表示,目前紅血球增生症仍以傳統治療為止,患者依血栓發生風險區分為高危險族群(年齡超過60歲或曾經有血管栓塞病史)與低危險族群。除使用阿斯匹靈之外,低風險族群可能合併放血治療,高風險族群則合併口服化療藥物或者是干擾素治療。 近年問世的新型長效干擾素,隨著持續累積的治療數據、加上追蹤時間拉長,確實觀察到除了血球控制之外,對基因突變量減少以及減少纖維化發生都有優勢。目前使用在紅血球增多症,健保仍有相對嚴格的規定,協會仍在持續努力爭取,期盼未來健保適應症能有突破、讓病友有多一點機會。 除了藥品治療之外,心理師張維宏則提醒病友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協助,「尤其是具有心理腫瘤專長的心理師,」有助於協助患者面對罹病後提早出現的心理中年危機,重新找到新的角色設定、發現新的生命意義。

9月星座運勢指南:行動力與心靈調適的平衡指南

9月星座運勢指南:行動力與心靈調適的平衡指南

隨著9月份的到來,各星座將面臨不同的運勢挑戰與機遇。火星9/5進入巨蟹座,會走2個月,9月是很重要的時期,每個人都要學會由愛出發。火星ㄧ直到11/4逆回獅子座,2025年1/7退回巨蟹座,直到4/18進入獅子座,前後火巨蟹長達5個月之久,對各星座的影響不同,每個星座都需要根據自身的特質進行調整。此次邀請塔羅占星專家 Melissa老師,針對12星座的運勢建議,幫助你在這個月份釐清思緒,找到內在平衡。 牡羊座:健康與日常規律 牡羊座在9月份的主要挑戰在於健康和日常生活的規律性。火星在巨蟹座的影響下,你的情緒和脾氣可能會變得比較暴躁。因此,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規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至關重要的。選擇日常運動或規律飲食,並使用岩蘭草精油來幫助你平靜情緒,維持內心的平靜和健康。 金牛座:才華綻放與生活品質提升 金牛座在9月份將迎來才華綻放的時期。這是一個展現自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好時機。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把生活當成一場有趣的冒險。參加各種活動,發掘自己的潛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使用柑橘類精油,如野橘,來激發你的創造力和熱情,讓你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保持愉悅和活力。 雙子座:內心探索與自我重建 雙子座在這個月份需要關注內心的深層需求和生存本能。你可能會感受到一些焦慮或不安,這些情緒可能源自於你對自身價值和生存狀況的擔憂。這是重新審視自我、了解內心真正需求的時候。使用尤加利或迷迭香精油來清晰思路,幫助你深度探索內心,找到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方向,並以更強的信心面對未來。 巨蟹座:個人目標與情感 巨蟹座在9月份的重點是設定和實現個人目標。你的情感和家庭生活也會受到火星的影響,可能會感受到一些壓力。這是一個整理內心情感,明確人生方向的時期。使用雪松、撫慰、廣藿香或肉桂精油來舒緩情緒,幫助你在情感上保持穩定,並專注於實現個人目標。 獅子座:理財與自我價值重估 獅子座在9月份需要特別關注財務管理和自我價值的重新評估。這是一個適合審視個人資產、重新定位自我的時期。你的領導力和影響力在這個月會特別強,可以好好利用這種能量來提升自己的身價。記得要平衡關注他人和自我滋養,不要忽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使用玫瑰精油來滋養內心,幫助你在重視自我的同時保持強大的心理素質。 處女座:健康管理與專業展現 處女座在9月份將聚焦於健康管理和專業能力的展現。這是一個適合關注養生和改善健康的時期。你可能會發現通過分享健康知識不僅能幫助他人,也能療癒自己。這個月你將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專業態度,成為健康生活的最佳代言人。使用茉莉精油來增強你的魅力,幫助你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專業形象。 天秤座:社交與自我展現 9月份對天秤座而言,是社交活動頻繁、展現個人魅力的最佳時期。社交平台和公共場合會成為你表達自我的重要舞台。這段時間,你的美學品味和和諧感會吸引大量關注,是展示自己才華和結交新朋友的好時機。利用橙花精油來平衡自己,提升自信和魅力,幫助你在社交圈中大放異彩。 天蠍座:靈性探索與內在覺醒 天蠍座在9月份將迎來靈性上的深度探索期。這是一個適合進行身心靈學習和體驗的時期,你會發現自己對神秘學和靈性課題有著強烈的興趣。你的直覺和洞察力在這段時間會特別敏銳。每天使用一支精油來幫助你保持身心靈的平衡,佛手柑精油尤其適合幫助你打開內在的洞察力。 射手座:事業與社會形象的提升 射手座的朋友們在9月份將迎來事業上的重大突破。這是你轉變為主動,積極追求社會地位和成就的時候。你會有強烈的動力去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實現目標。自由的靈魂需要在工作中找到施展的空間,善用樂觀的態度來推動事業的發展。使用綠薄荷或胡荽精油,可以幫助你保持清晰的思路和積極的心態,讓你在追求事業成就的過程中更加自在。 魔羯座:視野擴展與價值觀重塑 魔羯座在9月份的重點是擴展視野和重新審視價值觀。這是一個適合遠行或深入研究的時期,讓自己接觸新事物、新思想。你可能會感受到改變的需要,特別是在物質層面上。這是個重新定義自己目標的好時機,找尋能夠轉化為實際收益的新方向。使用側柏精油來幫助你保持清晰的思維,在變革中找到穩定感。 水瓶座:資源整合與自我提升 水瓶座在9月份將面臨資源整合的重要時刻。這是一個回顧過去,整理現有資源的最佳時機。你需要對財務、健康以及自身價值進行全面的盤點,清理不再適用的部分,留下對你有用的資源。這段期間,家庭和原生家庭的財產問題可能會浮出水面,需要你親力親為去解決。為了讓心靈安定,可以選擇使用含桂花的安定平衡精油,幫助你在整合過程中找到支持和指引。 雙魚座:合作與關係的深化 雙魚座在這個月的重心將放在合作和伴侶關係上。9月份是你展現自己合作能力的最佳時期,無論是工作還是私人生活中,清晰的溝通和表達將是關鍵。你的感性和多愁善感可能會引發一些情感上的波動,與伴侶或合夥人溝通你的內心想法尤為重要。用幸福恬靜的精油來滋養自己,讓自己在合作中保持充滿愛與能量,會使你更加自信和愉悅。 無論你屬於哪個星座,9月份都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期。希望這份運勢指南能夠幫助你在這個月份做出最佳的決策,迎接美好的一個月,最重要的是聆聽自己的內心,做最真實的自己。

「Work hard,Play hard」 戰國策X生洋首屆「2024強強聯手運動會」 讓員工越玩越成功

「Work hard,Play hard」 戰國策X生洋首屆「2024強強聯手運動會」 讓員工越玩越成功

隨著法國巴黎奧運完美收官,去年剛歡慶30周年慶的戰國策傳播集團,今年特別攜手合作夥伴生洋網路公司,舉辦首屆「2024 Double Win強強聯手運動會」,13號在南港運動中心盛大舉行,近200名員工化身熱血運動員,團結一心為榮譽而戰,現場氣氛high到最高點,爭取屬於團隊的榮譽。 戰國策傳播集團身為公關領域的領頭羊,秉持著「Work hard,Play hard」的DNA,面對各種充滿挑戰的任務都全力以赴,從現場隊友們熱情加油聲到各隊隊長的信心喊話,都讓比賽充滿濃濃人情味,也看見愈會玩,工作愈成功的公關人特質。 本次運動會分為4大競賽項目,包括大隊接力、拔河、四人五腳接力賽及沙灘排球等賽事,兩大公司的友好競賽從專人帶跳的活力操揭開序幕,貼心為大家健康把關,伴隨音樂響起,全場運動員熱身伸展筋骨,期待賽程中能展現最好狀態,交出亮眼的運動成績單。 (圖/戰國策同仁化身運動員在拔河比賽奮力一拔。戰國策傳播集團提供) 今年聯合運動會延續巴黎奧運主場色系,以夢幻薰衣草紫貫穿全場,各組運動員也以國家為命名,共分為8組隊伍競賽,包括中華隊、澳洲隊、瑞士隊、美國隊、法國隊、德國隊、日本隊及韓國隊,現場觀眾有條不紊地揮舞著深、淺紫雙色搖扇,畫面感十足,搭配結業式的繽紛五色彩帶,一起向奧運致敬。 (圖/熱血排球比賽讓現場情緒來到最高點。戰國策傳播集團提供) 比賽最讓期待的就是頒獎典禮,聯合運動會祭出「金獎」12,000元、「銀獎」8,000元、「銅獎」6,000元等大獎,今年更加碼「精神總錦標獎」,全隊可獲得星巴克乙杯等豐富獎勵,為賽事增添不少樂趣。戰國策與生洋的首次聯合運動會圓滿成功,不僅凝聚兩家企業員工向心力,完美體現愈會玩、工作愈成功的幸福真諦。 (圖/「2024強強聯手運動會」結業式以繽紛五色彩帶為賽事畫上完美句點。戰國策傳播集團提供)

小東休閒娛樂中心動土 綠色經濟緊鄰 斗南2字頭新案搶手

小東休閒娛樂中心動土 綠色經濟緊鄰 斗南2字頭新案搶手

根據2024年前七月的「人口淨遷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六都以外的縣市,以新竹縣最多、雲林縣名列第二。雲林縣建設利多頻傳,磁吸產業大廠進駐,就業利多,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年增家戶數超越600戶。 繼國際科技大廠Google證實在雲林斗六購地興建第三座資料中心,科技業大廠效應,使得雲林斗六房市持續上揚,連帶影響鄰近的斗南及虎尾房市日益看漲,據統計雲林縣近一年房價漲幅約在16.68%,以斗六約23.42%最高;虎尾約17.24%,斗南12.74%,目前斗六、虎尾預售新屋房價均已站上三字頭,斗南緊追在後。 雲林斗六、斗南及虎尾三市鎮緊鄰,號稱「雲林金三角生活圈」,也是雲林縣的繁華核心 若以居中的斗南鎮為中心點,距離斗六與虎尾車程均為15分鐘左右,此三市鎮不僅是全雲林縣生活機能最完善,也是雲林產業發展最快速的地區。 位於斗南全新的「小東工業區」,區內公共設施健全、基地平整、道路完善,區內28米綠園道,直接貫穿工業區並連接至國道一號,距離國道1斗南交流道僅3~5分鐘車程,目前各大廠新建工程積極拓建中。 斗南「小東工業區」,以低衝擊開發的輕工業與製造業為主,兼顧綠色經濟SDGS環境永續發展目標,區內更規劃四座景觀公園,合計約3.86公頃,以及耗資6億元,預計2026年完工啟用的「小東休閒娛樂中心」,設置有室內外泳池、綜合商城、休閒娛樂或餐飲美食街、停車場,打造斗南小東地區成為產業與都會休閒同步的新興聚落,嘉惠斗南鎮民。 距離「小東休閒娛樂中心」僅有5分鐘車程的《微風CITY二期》電梯大樓新建案,與科技大廠眼光同步,放眼未來地利之便及未來優越的生活前景,特別規劃地上11層,地下1層電梯華廈,擁26.1%超低公設比,規劃時尚2房2衛、3房2衛,本案特別規劃時尚社區大器門廳以及專屬物業管理、車位電動樁規劃等。    《微風CITY二期》不僅坐擁斗南熟成商圈機能,更近「小東休閒娛樂中心」與都會同步的好生活前景,獨享絕版2字頭房價,與斗六、虎尾3字頭房價相較,購屋CP質更高,吸引斗南在地換屋、斗六、虎尾自住、置產等客群。

「理財金頭腦2.0」強化識詐宣導 三商美邦人壽偏鄉開課 傳遞公益關懷

「理財金頭腦2.0」強化識詐宣導 三商美邦人壽偏鄉開課 傳遞公益關懷

三商美邦人壽自2023年發起「理財金頭腦養成計劃」,前進偏鄉小學推廣普惠金融教育,獲得廣大迴響,有感於近年詐騙手法越來越多元,今年特別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合作,在課程融入金融防詐及識詐意識,升級為「理財金頭腦2.0-錢包有保庇」專題式互動課程。9/6日於新北市坪林國小正式開課,並邀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識詐宣講團代表入校,在專業兒童財商講師及三商美邦人壽志工的帶領下,與坪林國小全體中高年級學童一起「防詐、識詐、玩理財」。 產官學攜手開課 幫助偏鄉學童守護金錢 三商美邦人壽行銷本部副總經理許健文表示,今年非常高興能與刑事局合作,並再度與偏鄉教育群力平台「鹿樂平台」攜手,進行全台的巡迴公益課程,為偏地區的國小舉辦「理財金頭腦2.0 錢包有保庇」專題式互動課程,希望透過金融反詐、風險預防與理財教育等主題,讓參與的偏鄉學童不僅懂得理財,更能幫自己及家人守住錢財。 翻轉教室當道!PBL專題式討論課程完整模擬真實詐騙情境 今年首場課程於新北市坪林國小辦理,參與活動的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識詐宣講團卓國鈞警官分享,青少年最常遭遇的詐騙案件為購買遊戲點數,或誤入被騙取私密影像的陷阱,也常基於好奇、好玩的心態,延伸為網路霸凌事件,希望透過課程宣導,加強學童的法律觀念,學習自我保護;課間也透過講師及三商美邦志工,與坪林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們一同模擬討論金融詐騙情境,透過分組的PBL專題式討論教學,帶領學童發展審辯式思維,培養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冷靜面對的能力,透過理性的分析過程,找出最佳的問題解決方式。 三商美邦長期投入公益 深耕永續發展與社會關懷 三商美邦人壽秉持「一句承諾 一生的朋友」的品牌精神,長期投入社會關懷,並積極與公益團體合作,幫助弱勢長輩及兒少、守護環境生態保護,除推動「理財金頭腦養成計劃」,深入偏鄉舉辦金融教育課程,亦連續12年支持家扶基金會的「無窮世代計畫」,在體育推廣上更連續15年榮獲教育部體育署頒發「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金質獎肯定,未來也將持續投入更多面向的公益活動,成為守護台灣民眾的最強後盾。 圖說:新北市坪林國小校長王佩君(左)特別致贈感謝狀給三商美邦行銷本部副總經理許健文(右),感謝企業推廣校園金融教育,開展學童金融視野。

異膚嬰兒還不懂說話就拿藥請媽媽擦!全台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大調查揭「七成患者皮破血流竟是日常」

異膚嬰兒還不懂說話就拿藥請媽媽擦!全台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大調查揭「七成患者皮破血流竟是日常」

「小孩還不會說話就會拿藥要我幫忙擦,感覺很心疼」、「小時候媽媽都只買深色的衣服,希望也能跟同學一樣穿好看的白上衣」、「皮膚潰爛流湯不癒合,很想結束生命」,這些都是來自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以及家人的心聲。為了解患者生活現況,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近日向 100 名病友及病友家長,針對病況、生活及心理三大面向進行調查。該調查顯示,高達七成患者過著皮破血流為日常的生活,更有半數患者活在反覆發作、難以治癒的痛苦中,感到對人生失去希望。 對此,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憂心指出,診間遇過不少異膚患者或家長,病情未好轉便放棄或中斷治療,反讓病情惡化。他提醒,異位性皮膚炎已有許多進階治療武器,包含生物製劑、JAK口服小分子藥物,幫助患者突破治療效果不佳的困境。因此,為鼓勵病友積極面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發起「夢想白T計畫」,過往因病灶不敢穿著白色衣物,病團帶領大家穿上代表潔淨膚況的白T、宣導正確且積極的治療能幫助穩定膚況,進而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開啟第二人生。 百位異膚調查揭三大困境 醫:不治療恐影響身心發展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除了引發皮膚搔癢外,也會引起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等「過敏三部曲」所苦。若未積極或提早介入治療,甚至可能還會引發生長、情緒等身心問題連環爆。朱家瑜引用百位病友現況調查結果,點出不少異膚患者受「三大成長困境」束縛,若放任疾病不治療,恐將影響一生: ■ 人生困境1:近九成患者長期睡眠不足 醫:當心生長遲緩 調查指出,高達86%患者因肌膚搔癢難耐導致長期睡眠不足;也因碰水、流汗會導致肌膚不適,許多患者自幼便缺乏足夠且良好的睡眠品質及運動量,恐面臨生長發育遲緩問題。朱家瑜說明,國外研究顯示,異膚孩童在接近青春期時,成長速度遲緩的孩童比例明顯增加。 ■  人生困境2:六成患者穿長袖遮掩、超過半數對人生失去希望 朱家瑜表示,不少患者會因外顯的病灶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調查指出超過六成因肌膚病灶關係,只能穿長袖長褲遮掩,也有超過半數曾感到對人生失去希望,更有三成患者成長經驗中曾遭同儕歧視。調查中即有家長分享,孩子從小因異膚關係遭受嘲笑,甚至連老師也因皮屑掉落弄髒教室地板而嫌棄孩子,造成莫大的心理傷害。 ■  人生困境3:癢到無法專心!近九成患者求學、求職之路曲折 調查也發現,近九成(85%)患者曾因疾病發作而影響課業及工作。有患者透露,求學階段曾因全身反覆發作的搔癢而無法專心上課;也有成年患者提到發作時除了影響情緒,為了治療還需頻繁請假跑醫院,嚴重影響工作表現,更因此遭到公司冷嘲熱諷,求職之路頻受阻。一份國際研究統計,異位性皮膚炎對患者生活影響甚鉅,包含38%患者曾因疾病改變求職或求學方向,甚至成年異膚患者平均一年工作缺勤就達26天。 七成患者認為治不好、五成覺得治療無效 異膚治療新武器從源頭雙重抑制 讓治療兼顧精準、有效與安全 調查指出,雖有近九成患者持續治療,但有七成認為異膚治不好,甚至有五成認為治療無效。異位性皮膚炎協會秘書長丁淑敏分享,經常有媽媽哭著表示看不到希望想放棄,還有病友認為只能一輩子受疾病所苦,無藥可救。對此,朱家瑜則說明,異位性皮膚炎雖是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只要積極治療,多數患者都能穩定控制、維持正常生活。研究也表明,若異膚孩童提早介入治療,能減少病癥發展為中重度的機率,因此呼籲病友與家長,積極治療才是首要。 目前異位性皮膚炎已有多元的治療藥物選擇,包含外用類固醇藥膏、口服抗組織胺、皮質類固醇、抗生素、免疫調節劑、紫外線光照等傳統治療方案。而針對中重度異膚患者,目前也有已納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JAK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更精準治療的解方。朱家瑜舉例,以精準的治療武器來說,「JAK口服小分子藥物」透過抑制體內發炎細胞激素,阻斷淋巴球發炎路徑,對膚表病灶及搔癢、疼痛的緩解上具良好效果。不過該藥物經肝臟代謝並由腎臟排出,需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肝腎功能。 而「生物製劑」是雙重抑制第二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4、介白素-13,直接從源頭阻斷發炎路徑,讓治療更精準有效。除了快速改善癢感,也可減少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共病風險。研究顯示,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成人最快兩天即可良好緩解癢感;治療16週後,約七成的病灶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ASI),改善至少75%。且生物製劑的代謝不需經過肝腎排出,所以不需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肝腎功能。 目前JAK口服小分子藥物健保給付開放12歲以上,有符合條件之中重度患者即可申請;生物製劑健保給付今(2024)年也放寬至6歲以上符合條件之中重度患者可申請,病友可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穿白衣成遙不可及的夢想?協會推「夢想白T計劃」陪伴病友積極治療 丁淑敏表示,調查發現,當被問到治癒後的生活,有近六成的病友最大的夢想是「社交不再自卑(57%)、盡情從事戶外運動(57%)」,其次則是吃想吃的食物(48%)、泡溫泉(42%)與穿喜歡的衣服(34%)。丁淑敏也分享,自己家中小孩從小就確診異膚,為了避免因搔癢抓到流湯、流血弄髒上衣,從小只幫孩子準備深色衣服,心疼孩子連想穿什麼衣服都受疾病限制。也因此,為鼓勵病友積極、且穩定的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推出「夢想白T計畫」,希望透過穿上「白色」的概念,鼓勵病友穩定控制後,能夠自在面對陽光、從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丁淑敏解釋,白T以「手比2」的圖案為設計理念,不只象徵戰勝疾病的勝利V手勢,也表達病友與第二型發炎反應共存、透過精準且雙重抑制的治療開啟「第二人生」的多重意涵,鼓勵病友們一步步對抗異膚,不用再因為擔心病灶的流湯流血,被迫放棄夢想。 朱家瑜則提醒,臨床中曾看過不少患者從未正視異膚並進入正規醫療管道,或採取積極治療態度,習慣在發作時才尋求應急解方;甚至因對醫師開立的類固醇有疑慮,即便拿了藥也不使用,放任病況惡化。對此朱家瑜提醒中重度異膚患者可找皮膚專科醫師尋求專業協助,一同管理病況,也可利用協會官網「找醫師」功能查找離自己近的異膚治療專家。若想了解更多關於健保給付條件,目前官網也推出「健保面面觀」的網站頁面,幫助患者有更清楚的健保資訊申請指引。朱家瑜與丁淑敏也呼籲,異膚治療是段漫長旅程,病團的成立目的是成為異膚患者支持的力量,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不定期會舉辦病友分享會、醫師衛教講座等,歡迎大家加入協會,或透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臉書社團,掌握更多新知,一起積極治療、迎向第二人生。 圖: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日前舉行「學霸分享會」活動,邀請學業表現好的病友分享讀書秘笈,並穿上白T,象徵開啟第二人生。

和信醫院大腸直腸癌治療透過多專科團隊的合作應用讓療效最大化!──《全彩圖解 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新書發表會

和信醫院大腸直腸癌治療透過多專科團隊的合作應用讓療效最大化!──《全彩圖解 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新書發表會

根據研究,因為病醫之間專業知識的不對等,醫療很容易製造需求,所以在已開發國家,約有20 至30% 的過度醫療及無效醫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臺灣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平均五年存活率,從最初的55% 持續提升到最近的76%,一直都高於國內醫學中心的平均約20%。 自1981年起,連續43年癌症是臺灣死因之首位,約占全部死亡原因的25%;而大腸直腸癌則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3位。隨著癌症治療藥物、技術及概念發展日新月異,其中包括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儀器技術進步、精準醫療概念發展、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快速進展、團隊合作醫療照護模式成熟等,病人的治療成效有長遠的進步。因此,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癌治療團隊共同執筆,出版《全彩圖解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一書,希望幫助病人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有完整知識,重回人生軌道! 健保已給付微創手術,但不是所有病人都適用微創手術 外科手術切除一直是癌症治療的主力之一,如能將病灶完全切除,其治癒的機率越高,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來說也是如此。傳統剖腹手術,會在腹壁上留下15~20公分長的垂直傷口,而微創手術則只在肚臍周圍留下5公分長的傷口(因手術方式不同,傷口的位置也可能不一樣)。以微創手術來進行手術切除大腸直腸癌,是近年來對於大腸直腸相關手術的一大進展!其中達文西微創手術系統為目前全球發展最早及成熟的系統。相較於傳統剖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其具有傷口小、疼痛程度較輕微,透過3D視覺系統及放大效果,外科醫師可以看清楚手術範圍及重要的神經、血管,而做到最精準的切除、修補和縫合。而以往微創手術價格昂貴的缺點,也在2023年起健保已開始給付機械手臂切除直腸手術而有改善。 微創手術除了腹腔鏡手術外,也加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的方式,一般來說,腫瘤侵犯周邊組織越深,則腹腔鏡手術失敗的機會越高。因此較適合以腹腔鏡進行大腸直腸手術的條件為:病灶不宜太大且未侵犯鄰近重要器官、男性身體BMI 值小於32 kg/m2,女性身體BMI 值小於35 kg/m2者、之前未接受過大範圍的腹部手術以及非高麻醉風險的病人。 精準醫療在大腸直腸癌的應用 上個世紀的癌症治療,醫師們發現同樣的藥物用在不同病人身上,治療效果卻好壞不同。隨著醫療科技進展、對基因檢測能力的進步,透過一些生物標記(Biomarker),可以將同一種癌症的病人進一步區分成不同族群,給予各自適合的藥物,期待每位病人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這就是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精神。 由於大腸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是由早期胚胎的中腸及後腸發育融合而來。經由多年的研究後發現,原發部位在左側或右側大腸的轉移性腸癌不管在臨床表現、預後、對治療的反應,都有明顯的差異。如右側大腸預後較差,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因此在治療上建議使用的藥物治療與左側大腸不同,右側大腸建議優先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藥物治療,左側大腸建議優先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Anti-EGFR)藥物治療。 如果是早期大腸直腸癌,醫師在第二期大腸癌病人術後,會檢測病人是否帶有 MMR(mismatch repair)基因的突變,依據結果評估病人是否需要接受輔助性化療,或是建議考慮使用免疫治療。但若是晚期大腸直腸癌,隨著基因檢測結果的不同,也會有相對應的各種醫療建議與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法 (詳見P127-P129)。 多專科團隊的合作應用讓療效最大化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大腸直腸癌已採用多專科團隊合作,讓治療效果達到最大化。以直腸癌來說,若單純只有手術治療,仍有30~50%局部復發的機會,一旦有局部復發,不僅病人痛苦,而且這些臨床症狀又很難治療。此外,病人最在意的是為了完整切除腫瘤,不得不切除肛門口,產生術後合併有永久性的人工腸造廔。所以醫師會推薦病人接受直腸癌的多科整合治療:手術前合併放射及化學療法,盡量讓術前治療效果最大化,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局部復發的風險及增加肛門保留的機會。 從花蓮遠到和信治療的王先生就是接受多專科團隊合作的治療的病人。現年52歲的王先生在45歲工作、生活都如日中天的時候罹患直腸癌,讓他從天堂掉到地獄。初診斷時臨床期別是第三期,先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後才手術,手術後的病理期別為第一期。手術後繼續做化療,總共完成12次的化學治療。 雖然王先生住在花蓮,但在檢查出直腸癌的隔天,他就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報到。因為他跟多數的病人一樣,經過詢問、調查之後,多數人建議他到和信醫院找陳建志醫師,更幸運的是,第一次就成功透過網路掛到陳醫師的門診。而第一次門診,陳建志醫師就花了45分鐘詳細說明目前的狀況、醫療計畫、未來可能的治療方式等等,雖然當下的他聽不進去幾個字,但是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一位醫師會花45分鐘為他看一個門診!於是王先生從焦慮到放心、信任,之後配合各專科的醫療團隊人員完成整個治療過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