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醫療新策略引領健康風潮

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醫療新策略引領健康風潮

隨著臺灣逐步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預計於2025年突破20%,這對公共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及早發現老年人功能衰退的跡象,國健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高齡整合照護評估(ICOPE)指南,制定了一系列方針,強調評估老年人功能的重要性。 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自2023年起,陸續舉辦「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之輔助醫學對策研討會」,以應對老年人群體健康問題。針對指標中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和憂鬱等六大指標,希望從輔助醫學的角度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並引起主管單位的重視及逐步準備應用在相關的場域。 「2024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之輔助醫學策略研討暨產學交流會」謹訂於113年10月6日(星期日)09:00-17:00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6樓第一講堂(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舉行。本次活動由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共同主辦,協辦單位包括溪洲醫院、高禾醫院、民眾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神經科、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高雄市失智症協會等。 【活動亮點】 重量級講者齊聚:此次會議將邀請多位輔助醫學領域的重量級講者,包括義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科陳明豐博士、高雄醫學大學教授陳忠仁、高禾醫院許庭源院長、高師大理學院何明宗院長及溪洲醫院洪國瑋院長等知名專家,分享輔助醫學在臨床應用與研究中的最新應用。 跨領域輔助醫學應用:會議將探索音樂頻率與大腦細胞對應的跨領域研究,探討音樂治療如何幫助大腦重塑,也預備為輔醫特診在高醫開創新局。此外,邀請高禾醫院王國華牙醫師,從牙齒咬合的角度探討輔助醫學如何改善呼吸中止症候群,為與者提供全新的診療思路。下午的座談會將聚焦輔助生理功能與營養調理的整合應用,邀請多位來自各大醫院的專家,分享臨床實踐與研究成果,為輔助醫學在台灣的未來發展提供豐富的參考。 響應國健署政策:活動將結合國健署「健康九九+」政策,探討如何在高齡化社會中應用輔助醫學,促進長者健康,讓參與者深入了解輔助醫學在公共健康中的重要角色。 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陳韜名理事長表示,期盼透過此次研討會,吸引更多醫師(西醫、中醫、牙醫)參與,共同推動輔助醫學在臺灣的發展,讓這些創新療法造福更多國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王照元也指出,這次全國性學術交流會議將分享輔助醫學的既有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為臺灣的健康福祉提供新的動力。 這次會議將為輔助醫學在臺灣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期待未來更多的醫療機構與專家共同推動這一領域的進步,造福更多國人。歡迎對輔助醫學臨床工作有興趣的從業人員踴躍參加,共襄盛舉!

Z世代推動印度宗教旅遊增長,2030年市場預計達46億美元

Z世代推動印度宗教旅遊增長,2030年市場預計達46億美元

隨著社交媒體影響力擴大和交通改善,印度宗教旅遊正在蓬勃發展,吸引了Z世代(1997至2012年出生)的年輕人更願意前往寺廟尋求心靈平靜,而非刻板印象中瘋狂夜生活世代。《印度聖境心靈之旅》作者呂秀金,推薦Z世代到印度進行心靈之旅,書中有豐富的深度旅遊內容。呂秀金女士是心理企管負責人亦是生命啟蒙教育創新基金會的捐助人,著有《布拉格之旅》、《巴黎奇蹟之旅》、《印度聖境心靈之旅 》、《活在真心的國度》、《超越生命的愛 》、《生命的愛與悟 》、《真情照亮生命  》、《愛·合一與健康》、《覺醒》等書,她遊歷多國也建議年輕人多走出國境拓展人生體驗。 來自北方的希瓦姆·杜維迪(Shivam Dwivedi)每週至少兩次前往寺廟祈禱,他告訴《半島電視台》,在宗教場所中找到心理上的平靜。杜維迪的朋友舒克拉表示,宗教場所和大自然的平靜比派對更具吸引力。 根據CBRE南亞私人有限公司的報告,宗教旅遊佔印度國內旅遊的60%,預計將以16.2%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33年市場規模可達46億美元。Z世代的參與是這一旅遊產值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社交媒體對於宗教旅遊的影響 阿約提亞的拉姆神廟落成典禮及其社交媒體報導進一步推動了人們對宗教旅遊的興趣。Temple Connect創始人吉雷什·瓦蘇德夫·庫爾卡尼(Giresh Vasudev Kulkarni)指出,社交媒體的使用和年輕人的好奇心促成了印度宗教旅遊的增長。「年輕人透過前往偏遠地點創作內容,激發了更多人對這些地點的興趣。」 瓦拉納西的宗教旅遊公司Spiritual Tour創始人桑托什·辛格(Santosh Singh)表示,阿約提亞的拉姆神廟落成是宗教旅遊的一個重大突破,促使他們的業務增長了60%到70%。 印度政府大力推動宗教旅遊的增長 印度政府自2015年以來推出了多項宗教旅遊促進方案,包括「朝聖重振與宗教遺產增強計劃」(PRASHAD)和「Swadesh Darshan 2.0」,投入163億盧比(約1.9543億美元)發展宗教遺址基礎設施。這些計劃包括高速列車建設和建設國際機場。 報告指出,印度政府對宗教旅遊的重視正在推動該市場的增長。宗教旅遊市場規模已從2020年的440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約600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1300億美元。中央邦的升級計劃和遊客登記系統的考慮應對了過度擁擠的問題。 宗教旅遊促進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宗教旅遊的興起同樣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繁榮,包括酒店業和零售業。普里酒店協會副會長德巴西斯·庫馬爾(Debasis Kumar)表示,該市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已從疫情前的70%上升至90%。CBRE的報告指出,瓦拉納西、阿約提亞和普里等城市正經歷著宗教旅遊的繁榮,推動了印度信仰旅遊市場的持續增長。 根據印度旅遊部的數據,2022年宗教旅遊吸引了14.39億名遊客,創造了1.34萬億盧比的收入。該行業預計到2028年將創造590億美元的收入,並在2030年前創造1.4億個臨時和永久性工作崗位。 呂秀金所著《印度聖境心靈之旅》提到印度的古老與原始深深撩動著她的生命與靈魂,《印度聖境心靈之旅》沒有許多「快樂」與「歡笑」,即使作者是刻意保持的平靜祥和仍感受到極度的心靈悸動、無法克制的淚水滂沱,最終心中盛滿了愛和感恩,作者建議去體驗恆河的日出與日落,恆河邊河壇法事的神祕,恆河邊等死巷的死亡能量,恆河的水是神聖可以療癒生命之水;菩提迦耶神聖力量與佛陀成道的菩提樹,有太多感動需要親自走一趟去明白。 圖/王舍城佛陀講經說法之地 圖/作者呂秀金在加德滿都博達塔外做文化交流(圖片來源 呂秀金提供)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深化馬來西亞醫療合作與馬來亞大學及雙威醫療中心簽署MOU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深化馬來西亞醫療合作與馬來亞大學及雙威醫療中心簽署MOU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承辦衛福部新南向計畫,積極推動與馬來西亞醫療機構合作,今年8月再度由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率領下前往馬來西亞,完成與馬來亞大學(UM)和雙威(Sunway)醫療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進一步深化雙方的醫療合作關係。 程文俊主委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自2019年起承辦衛福部新南向計畫,深耕馬來西亞多年,此次與馬來亞大學續約及雙威醫療中心簽署MOU,希望透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醫療技術交流、專業人才培訓、醫療科研合作以及國際病患雙向轉診服務等多個領域密切合作,持續推動醫療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馬來亞大學的簽署儀式,於8月23日在馬來亞大學舉行,由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與馬來亞大學副校長Dato’ Seri Ir. Dr. Noor Azuan Abu Osman代表雙方簽約 8月24日前往雙威醫療中心,由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與雙威醫療中心醫院與醫療運營總經理Dr. Khoo Chow Huat代表雙方簽署。 程文俊主委指出,馬來亞大學及馬來亞大學附設醫院歷史悠久,是全球領先學府及重要國家級醫療機構,致力培育頂尖醫療專業人才,推動醫學研究,並服務社會,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的目標完全契合,已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而雙威醫療中心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私立醫療機構,1999年成立,以先進的醫療設備、現代化設施和專業醫護團隊聞名,不僅提供當地病患優質醫療服務,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國際病患,雙方長期保持緊密互動交流。 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主席馮思中表示,本次與馬來亞大學共同舉辦「先進醫療技術:現狀與未來展望」研討會,由長庚醫療專家在會中分享多項尖端醫療技術,如達文西機器人手術、質子治療、人工智能(AI)應用與免疫細胞治療等,充分展示台灣醫療創新成就,馬來亞大學也安排多位教授級專家分享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現場及線上匯集超過250位馬來西亞的頂尖醫學專家參加,共同探討最新醫療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方向,為未來的更多合作機會打下了基礎。 長庚團隊本次也邀請台灣的九家廠商共襄盛舉,展示其最新的醫療產品,進一步推動台馬兩國在醫療器材技術上的交流與合作。其中的人一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更捐贈影像式喉頭鏡給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期望透過實際的支持,促進未來更深入的合作。這九家廠商包括: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緯創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伯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群曜醫電股份有限公司、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人一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台寶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程文俊主委強調,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作為台灣領先的醫療機構,一直致力於提升醫療技術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馬來西亞,擴大合作面向,深化合作關係,協助台灣醫療和台灣廠商在馬來西亞市場開拓市場,並推動亞太地區醫療產業的持續進步。 ◎圖說: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馬來亞大學共同舉辦「先進醫療技術:現狀與未來展望」研討會(長庚醫院提供)

中秋歡聚不忌口 當心節後三大走鐘 新型線性音波找回輪廓線 體雕助攻魔鬼身材

中秋歡聚不忌口 當心節後三大走鐘 新型線性音波找回輪廓線 體雕助攻魔鬼身材

中秋佳節將至,儘管今年不是連續假期,但相信許多朋友已啟動連假模式,準備和親友相聚狂歡。面對滿檔的烤肉聚餐跑攤行程,以及想不吃都不行的月餅,醫美醫師提醒,若平時已疏於體態保養,佳節不小心又失控,可能會產生三大走鐘危機! 高熱量與髒空氣成中秋走鐘隱形殺手  節後三大隱憂現蹤 在團聚氛圍渲染下,歡慶吃喝已成中秋難以避免的橋段,然而面對烤肉與月餅的連續轟炸,身處高熱量與煙燻燒烤的環境將容易出現「烤肉肚」、「月餅臉」與「煙燻皮」三大走鐘危機!衛福部指出,以市售1顆約185公克雙蛋黃廣式月餅為例,熱量就高達800大卡,含糖量也高達95.5公克,大幅超過我國每日飲食指標(草案)建議中「外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之上限,更別提烤肉時,醬料與肉類加工食品累計的卡路里。 聖宜診所張安慧醫師提到,亞洲人因為體質關係,脂肪容易囤積在腰腹部位,因此若頻進食高熱量食物又疏於運動,不僅有可能體重飆升,臉型呈現月餅臉外,腰腹也容易因脂肪囤積而走樣變成烤肉肚;而除了體型外,許多人也常忽略烤肉冒出的油煙也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聖宜診所板橋館院長陳亮宇醫師說,烤肉時產生的煙塵與髒汙容易附著在肌膚上,導致皮膚過敏、毛孔阻塞,加以長時間的煙燻燒烤還會造成皮膚水分流失而乾澀,因此常看到連假結束後,許多人的臉開始冒出青春痘、粉刺、過敏泛紅又顯乾裂。 科技助攻回歸傲人曲線 醫師教你怎麼做才高效 想降低中秋後的三大走鐘危機,飲食控制與皮膚保養是關鍵。張安慧醫師提到,在烤肉食材的選擇上,盡量降低加工類食品與高油脂肉品的比例,多搭配原型食物與青菜蔬果,此外市售烤肉醬通常熱量較高,建議可自製低負擔的烤肉醬,最後記得起身勤走動,不僅助消化也能減少脂肪堆積。在皮膚的保養方面,陳亮宇醫師則是建議,烤肉時除了遠離煙燻的方位外,可以隨身準備濕紙巾,感覺髒污或油膩時即輕擦拭,另外燒烤的高溫乾燥環境容易造成皮膚水分流失,建議可以補充水份。 除了注意飲食質量與皮膚保濕清潔外,透過醫美療程進行高效保養與體態線條修飾,也成為許多人美麗救急的選擇。聖宜診所張安慧醫師即表示,像是雙下巴或模糊輪廓線,大部分案例都是可以透過音波來進行修飾,尤其線性音波具有消脂效果,有助下巴輪廓多餘脂肪的消除,此外隨著科技進步,最新型的線性音波一次擊發時間不到0.4秒,不僅顯效快也大幅降低療程時間。 關於烤肉後臉部若出現皮膚毛孔阻塞、皮膚乾澀、粉刺等症狀,陳亮宇醫師則建議,如想透過醫美療程高效保養,可選擇像水淨膚這類的溫和保養療程,利用真空負壓技術,柔和的清除肌膚表層老廢角質及徹底清潔軟化毛孔髒汙,並透過深層導入精華液,為肌膚補充養分,清潔、保濕一次完成,若想更進一步達到深層保濕,則可考慮使用水光針,透過負壓真空技術精準鎖定施打肌膚範圍,再利用精細微針將皮膚所需的營養成分注入到肌膚真皮層,達保濕、改善細紋的效果。 再來,對於腹部曲線的救急,陳亮宇醫師則說,利用「冷、熱、震、動」概念原理的非侵入式體雕,能促進脂肪細胞分解,像是使用醫療級HIFU超音波,能夠有效破壞皮下脂肪細胞,接觸式冷卻探頭也能避免表面皮膚受到熱傷害,將遭受破壞殘留的脂肪細胞隨淋巴系統及血液循環代謝排出體外,疼痛感低且恢復期短,適合追求顯效快且非嚴重肥胖患者的體態雕塑。 最後,張安慧醫師不忘提醒,進行醫美療程前要與專業醫師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並注意是否使用認證合格的器材儀器;此外,不論進行那一種療程,後續的保養維護仍是不可少,如此才能讓理想狀態維持地更長久。

感情生變激發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助音樂老師重拾和樂

感情生變激發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助音樂老師重拾和樂

今年四旬歲陳先生在大學時,因無法承受感情生變的壓力,陸續出現幻聽、自言自語、多疑等症狀,曾被人誤會是「中邪、鬼上身」,甚至帶到宮廟求神問卜仍不見改善,最後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因抗拒用藥,家庭關係緊張,反覆惡化,多次住院治療,直到5年前住院期間接受長效針劑治療與專業醫療團隊照護,逐漸穩定疾病,如今與父母相處和樂,也重拾音樂教學的工作。醫界一致建議長效針劑為思覺失調症優先用藥選擇之一,而在政府德政下,我國於2022年開始專款給付長效針劑,讓思覺失調症病友在發病早期即可使用,不需經歷多次復發的折磨,讓人生有更多美麗的經驗。 思覺失調症治療及早介入 預防腦部功能惡化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蔡景宏主任表示,思覺失調症「原來是大腦生病了」,病友可能因腦部功能失調,出現妄想、幻覺幻聽、激動不安、整理思緒困難、辨識動作或解讀面部表情困難等症狀,好發於20-30歲,國內罹病人數約15萬人。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表示,思覺失調症是需要持續醫療介入的慢性腦部疾病,也是我國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的重要照護病友。凱旋醫院響應國家政策,結合社區醫療資源,針對疑似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個案,提供初次到場訪視評估、早期介入醫療、復健與長期照護等一條龍服務,且依據國內外治療指引,綜合病人個體情況,適時使用長效針劑。以民國111年為例,凱旋醫院執行「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收治總案數114件,其中51件為思覺失調症病友,分別占高雄市總數228件、思覺失調症85人的5成與6成。 大部分思覺失調症病友在表現出明顯症狀前,都有一段數周至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前驅期。蔡景宏主任表示,這期間的症狀飄忽多變、時隱時現,但不用等到明顯發病,個人功能多半已受到影響。如果能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Early Intervention of Psychosis, EIP),除了可以阻緩3-4成個案發展為精神疾病;早期積極治療也可幫助近6成初發病的病友達到緩解。 穩定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助降低急診、住院等4大風險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高年精神科鄭塏達主任進一步說明,國內外醫界一致建議,將長效針劑列為思覺失調症的優先用藥選擇之一。根據衛福部健保署健保資料庫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思覺失調症病友使用長效針劑治療,其住院風險降低6成、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風險降低6成;急診風險降低4成、治療後兩年死亡風險減少4成,凸顯出長效針劑對於穩定思覺失調症病況的助益。因此,為優化精神病友的照護,自2022年起健保總額新增精神科長效針劑藥費27億元專款專用,讓國內精神病友的醫療選擇與國際接軌,期盼幫助更多病友能盡早,沒有負擔地接受長效針劑治療。 周煌智院長進一步分享凱旋醫院近3年(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長效針劑照護成果,包含長效針劑照護人數成長逾3成;且相較於未使用長效針劑,使用長效針劑的病友,發病再住院次數較少。 助思覺失調症病友走得更遠!改變「針」簡單,越「長」效越好 鄭塏達主任表示,長效針劑有助維持病況,防止一再復發而導致腦部功能退化,每位思覺失調症病友原則上都適用長效針劑。特別建議對於無法每日規律使用口服藥物的病友的、首次發病、年輕族群與每次回診需請假者,可主動諮詢醫師,優先選擇長效針劑。 鄭塏達醫師就曾收治一位年約三十歲的高材生,大學時因多疑、敏感、幻聽與被害妄想,就醫確診思覺失調症後,規律使用長效針劑不間斷下,3年前遠赴英國攻讀研究所,且順利畢業,目前在英國金融業工作。 而隨著醫學進展,近期有越長施打間隔的長效針劑可供選擇,並根據國內外實證研究顯示,越長施打間隔的長效針劑、有助增加病友治療順從性、維持體內有效藥物濃度,避免因忘記服藥而復發或住院的風險。呼籲思覺失調症病友,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 目前台灣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治療覆蓋率約20%,相對際長效針劑覆蓋率3~4成以上的目標仍有努力的空間。鄭主任表示,期待政府可持續、甚至挹注更多資源,為病友及早穩控病況、回歸社區、安心擁抱家人與生活上投入更多支持。 強化衛教!凱旋推出診間思覺失調症科普展 周煌智院長表示,凱旋醫院為持續提升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治療的認識,特地自8月26日起,在一樓門診診療區舉辦為期「思覺失調症科普展」,希望透過創意吸睛的診間展覽,增進病友與家屬的瞭解,輔以醫病共享決策,為病友擬定周詳的治療照護計畫。

翻轉世界的未來 羅氏集團員工連續第21年為台灣與全球弱勢兒童而走

翻轉世界的未來 羅氏集團員工連續第21年為台灣與全球弱勢兒童而走

每年瑞士羅氏集團全球員工都會一同穿上球鞋,以行動幫助弱勢兒童,讓我們世界未來希望的孩童們能擁有教育的機會,快樂自在地成長。羅氏集團第21年的「為兒童而走」活動,今年台灣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行,200位來自羅氏大藥廠和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員工,在這天一起響應這項年度慈善健走活動,回饋關懷弱勢兒童。 羅氏員工延續回饋社會的企業傳統,今年持續幫助「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寶寶照護中心」、「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方舟教室」、「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以及「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公司也相對提撥捐贈相同金額給發展中國家的公益組織,期望能為台灣與全球弱勢兒童盡一份心力! 由羅氏員工發起 連續21年幫助全球50萬名弱勢兒童 羅氏集團致力於以創新藥物和醫療診斷設備提供病患更佳的治療結果,多年來秉持「先患者之需而行」理念,將對於科學的熱情延伸到下一代。羅氏集團相信世界各地的弱勢兒童都應該得到幫助,值得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更好的成長環境,邁向更光明的未來。這項慈善活動在2003年由三個分公司1500位員工發起以來,羅氏集團已經連續第21年舉辦關懷全球弱勢兒童的活動。至今全球已有超過75個國家31萬名員工參與,募款超過8.5億新台幣,幫助超過50萬名兒童獲得平等教育的機會,期待這樣持續的投注,能加速社會的進步。 2024「為兒童而走」捐款達170萬 幫助台灣與發展中國家的孩童獲得完善教育資源 台灣羅氏集團今年於7月12日(五)舉辦「為兒童而走」活動,200名員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跨步為弱勢的嬰兒、學童和病童而走,並且捐出85萬元給照護弱勢寶寶的「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寶寶照護中心」、幫助偏鄉弱勢學童的「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方舟教室」,以及台灣第一個醫療小丑組織的「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及提供心智障礙者的終生教育與終生照顧「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不同族群的弱勢兒童盡一份心力。 羅氏公司也相對提撥與員工捐款相同金額給獨立的慈善團體Roche Employee Action & Charity Trust (Re&Act),為與教育、營養、基礎醫療保健和社會發展相關的全球兒童計畫籌集資金,並致力與發展中國家非營利團體合作,包含受愛滋病影響的馬拉威、衣索比亞和菲律賓等地區,進而改善當地兒童的教育與健康。 台灣羅氏大藥廠總經理Girish Mulye強調,羅氏除了致力於醫療領域,同時也非常重視在地回饋,幫助弱勢兒童。Girish Mulye總經理表示Children's Walk展現了羅氏對於公益慈善活動的關注和重視,因此每年他都非常期待。羅氏每天的工作都與幫助社會息息相關,除了在醫藥衛生領域持續耕耘並貢獻外,同時也不斷地尋求更多的方法來幫助社會。今年羅氏非常開心和榮幸能夠與四個不同的單位攜手合作,幫助更多的弱勢孩童平安成長。 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總經理趙樹蕙則呼籲,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兒童都應該獲得平等起跑點,羅氏舉辦關懷活動已邁入第21個年頭,接下來也將持續努力,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可以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圖/羅氏員工為弱勢兒童而走

中榮臨床腦科學研究中心破解「思覺失調症」大腦之謎

中榮臨床腦科學研究中心破解「思覺失調症」大腦之謎

近年來,「思覺失調症」已成為社會新聞熱點話題的疾病。患者在急性發病時所出現脫序的行為,甚至可能產生的攻擊行為,引發了公眾的恐慌,而疾病的診斷與嚴重度,更常在司法審判的攻防戰中,成為討論的焦點。 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周元華教授,在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大學(每年頒發諾貝爾醫學獎之大學)獲得精神影像學博士學位後,即長期投入研究精神疾病腦功能變化之領域,並曾獲得多項國內外精神影像學研究之獎項。 最近其研究團隊利用磁振造影(MRI)與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SPECT)技術,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腦中多巴胺調節蛋白與胺基酸存在異常。同時更進一步的將這些蛋白質及胺基酸量化,達到科學標準化,以協助醫師更準確的判斷患者是否罹病及其嚴重程度。這項研究為臨床醫師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除了可協助醫師找到治療患者之最佳方案,節省醫療資源,並有望未來成為司法鑑定的輔助證據。 周元華教授指出,思覺失調症在國內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六。由於該病發作時可能會出現的反社會行為,而使其成為全民關注的精神疾病 實際上,思覺失調症是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而達到有效的控制,近年來更因為政府健保補助的長效針劑、居家訪視等多元政策,使得患者受到更好的照顧。 周元華教授更指出,目前臨床上診斷思覺失調症還是依賴醫師詢問病史、患者主訴及身體檢查等方式進行評估,再結合醫師個人主觀經驗進行診斷,此方式缺乏了客觀佐證。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與大腦中多巴胺過量的分泌息息相關,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經過2年的研究,結合了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精良的設備儀器及研究人員的努力,分析了約40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MRI及SPECT腦影像數據,量化出患者腦中多巴胺調節蛋白與胺基酸的含量。研究中最大的難點在於多巴胺分泌在正常與異常間,僅15%-20%的差距,故研究的精準度將是呈現顯著結果的關鍵。 這些研究成果為制定更有效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未來將進一步導入臨床使用,輔助醫師了解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作為選擇藥物治療的指導工具。特別是對於病識感較低的患者,也可望先以影像檢查提早發現變異,啟動有效的防護安全網。此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包括《思覺失調症研究》、《神經藥理學雜誌》及《心理醫學雜誌》。 臺中榮民總醫院近5年來持續收治超過7千名思覺失調症患者,今年在院長陳適安教授大力的支持下,成立了臨床腦科學中心,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由醫院支持所成立的臨床腦科學研究中心,致力於思覺失調症的研究。往後將持續利用更先進的腦影像技術,延伸研究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引發之帕金森氏症及另一社會高度關注的腦部疾病失智症,期望藉此解答更多人類心靈深處的秘密。

除濕機開了就好?避開「3大誤區」才有效!選品方法大公開!

除濕機開了就好?避開「3大誤區」才有效!選品方法大公開!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發生率已成台灣癌症之首,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提高,使得空氣系列家電 (空氣清淨機、除濕機) 成為現代人的剛性需求。根據空氣家電使用需求佔比分析,改善過敏問題為首要目標,其次則是希望改善包含飼養寵物引起的異味、空氣污染擔憂,再者為解決台灣潮濕天氣帶來的不適感或生活用品發霉等問題。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網友好奇,因為空氣品質實在太無感,不知道家中的清淨機、除濕機究竟有沒有起到作用,一台動輒破萬真的有用嗎? 該如何挑選才能有效杜絕空氣中的危險因子? 圖:空氣系列家電使用需求佔比 (圖取自i-Buzz官網,數據時間:2024/02/17 00:00 ~ 2024/08/16 23:59) 產品如何挑?大眾挑選空氣家電最常犯的三大迷思 無色無味的空氣、濕度使得大眾普遍難以確認家中的空氣清淨機、除濕機是否有效,更可能將過敏狀況等無法改善的原因直接歸咎於產品無效,但其實大眾在使用空氣相關家電時,多半因對產品知識較不熟悉,也不清楚生活情境適用哪類型產品,導致砸了錢卻看不到效果。根據i-Buzz網路大數據資料顯示民眾最常犯的三大錯誤使用方式別為: 1. 空間不到位:不少網友未針對居家空間挑選產品,影響使用功效,導致開放式空間、大空間無法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2. 使用時間不完整:入手的家電因外型、體積、噪音或耗電等原因而無法長時間開啟,效能不到位 3. 產品未對症下藥:未針對使用需求挑選專業產品,導致室內空氣的困擾遲遲未解決,例如寵物毛髮一般空氣清淨機可能無法處理 挑選產品掌握3大原則!環境x需求x長期開啟 LG多重滿足! 認識上述三大錯誤使用行為後,民眾在挑選空氣系列家電產品更應該留意自身使用需求、環境等各項因素皆符合之產品。首先針對空間效果討論,空間開放與否、坪數大小都需挑選足夠的除濕量或空氣淨化量機型,若為開放式空間,更應選擇循環力佳的產品,避免出現運轉死角不利空氣流動;小坪數空間可以考慮具有多重身分的「斜槓」產品,如同時具有風扇或傢俱功能,省空間的同時又能穩定空氣品質。在挑選產品時,除了針對品牌、外型、功能下手,更應依照自身需求選擇相對應的家電產品,例如家中有養毛小孩,或本身就是過敏族群、新手爸媽,更應挑選功能性產品,才能有效解決異味及避免身體不適。更重要的是,若機器無法合長時間開啟會導致能效不到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仍會流動,機器關閉的同時,空氣品質也會開始變差。因此掌握以上三大挑選原則,才能有效改善家中空氣品質、避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無形中影響健康,隨時呼吸乾淨空氣、享受舒適環境。 圖:空氣系列家電迷思網路討論聲量 (圖取自i-Buzz官網,數據時間:2024/02/17 00:00 ~ 2024/08/16 23:59) 針對熱門文字雲分析,LG為近半年空氣系列家電市場中為最受消費者關注品牌之一,針對消費者常見錯誤使用行為,LG有以下建議。 1. 依空間選擇家電 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琳瑯滿目,首先就從專家建議的適用空間下手!LG提供滿足消費者各種空間需求的產品,LG PuriCare™ 360° 旗艦版空氣清淨機適合開放型空間,不僅360度淨化全室空氣,搭配清淨循環扇更能將潔淨空氣送到各角落,零死角改善家中空氣品質;而LG PuriCare™ AeroTower Hit風革機,結合冷暖風扇功能,過濾空氣的同時吹出宜人微風,一年四季、睡眠時都適合開啟,可靈活置放在需要的空間;LG PuriCare™ AeroFurniture新淨几則將家電結合傢俱,是空氣清淨機,更是附有無線充電功能的小茶几,還可依當下情境開啟氛圍燈,為不同空間提供多功能解決方案,將一機多用發揮到淋漓盡致。 此外,LG PuriCare™除濕機陣容更是完整,12至25.6公升的日除溼量,滿足不同大小空間需求,且搭載大容量水箱設計,儘管梅雨季也不必頻繁倒水,有效解決長期潮濕帶來的發霉和身體不適問題! 2. 機器要能長期開啟 家電不是有開就好,關鍵在於持續運轉才能達到效果,由於汙染物、濕氣會不斷產生,若只開啟短暫時間,不只空氣品質很快又會變糟,濕度也可能又快速攀升!LG空氣清淨機及除濕機皆搭載變頻馬達,除了節能省電,低分貝模式的運轉聲比圖書館更安靜,整天開啟也不擔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台灣平均濕度高達80%,據兒科醫師傑登建議,室內最佳濕度50-60%左右人體感受較舒適,LG PuriCare™除濕機可以精確設定最佳濕度,人機一室也不擔心皮膚乾燥不適,靜音運轉讓睡覺時開整晚也不影響睡眠品質;人性化的水箱設計,即便滿水也可用單手倒水,終結困擾許多人的倒水噩夢。 3. 確認使用需求 你是過敏族嗎?沒有過敏就不需使用空氣產品嗎?在購入空氣清淨機前應該先確認自身需求!根據《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指出,空氣中的PM2.5懸浮微粒一年導致逾450萬人死亡,室內空氣更因流動率差,導致有害物質大量累積,即便不是過敏族群,也應為了維護肺部健康使用空氣清淨機;對新生兒家庭或過敏族來說,空氣清淨機功能需求則要更進階,LG PuriCare™ 360°旗艦版搭配AI感測器能自動偵測汙染源,隨時提醒家中空氣狀況,CASR值更達國家標準頂規12.8。此外,內建的過敏防護模式能釋放奈米離子,搭配UVnano技術可消除高達99.9%的有害物質,提供純淨好空氣;對於寵物帶來的異味及大量毛髮可能會引發的過敏及呼吸不適, LG特別推出獨家寵物加強模式,針對靠近地板的寵物毛髮平均可提升30%過濾效果,搭配毛髮過濾濾網及光觸媒活性碳除臭濾網,能有效減少寵物毛髮及異味問題,為飼主及寵物提供清新健康的空氣。 圖:空氣系列家電熱門討論文字雲 (圖取自i-Buzz官網,數據時間:2024/02/17 00:00 ~ 2024/08/16 23:59) 空氣與濕氣無色無味,卻是肺臟及心血管的沉默殺手,無形間對健康造成極大威脅。透過家電改善空氣品質固然重要,但挑對產品更要用對,否則荷包、健康兩失,恐讓自己與家人長期暴露在風險之中。掌握3大挑選原則,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命中注定」,為全家人帶來最純淨、最舒適的環境。

雙師驗配 智配多焦《大學眼鏡》與HOYA《首發》多焦點認證 台灣老花眼鏡驗配全新變革

雙師驗配 智配多焦《大學眼鏡》與HOYA《首發》多焦點認證 台灣老花眼鏡驗配全新變革

大學眼鏡與HOYA台灣豪雅光學攜手合作,推出「雙師驗配 智配多焦」的新型驗配模式,為台灣老花眼鏡市場帶來重大革新。此次合作旨在透過眼科醫師與驗光師雙師專業把關,並結合多焦點認證課程,提升驗光師對多焦點鏡片技術的掌握,進而為有老花眼困擾的民眾提供個人化的智配多焦眼鏡,以精準提升老花視力品質。 大學光學總經理盧政宏與HOYA台灣豪雅光學總經理關國強分享了此次合作的契機,並探討如何共同提升配鏡標準。現場還特別邀請到豐原大學眼科周佳彥醫師,以及大學眼鏡蔡昀珊驗光師,兩位專家分享了如何為台灣老花眼族群提供精確的視力解決方案。透過專業的「雙師驗配 智配多焦」,大眾將能享受量身打造的視力改善方案,為視覺品質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台灣老花眼年輕化?《大學眼鏡》與HOYA攜手應對新挑戰  隨著3C產品的普及和科技的迅速發展,台灣人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現今,台灣人每日平均使用3C螢幕的時間已超過7小時,這使得老花眼年輕化現象愈加明顯。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上國人超過5成患有老花眼,但多數人卻未意識到。 周佳彥醫師表示:「過去,老花眼通常出現在40歲以後。然而,近年來臨床發現,老花眼的發生年齡正逐漸提前,許多人在30多歲時就已經感受到視力上的困擾,如看近物變得吃力,或出現眼睛痠澀疲勞等症狀,這些都是初老的現象。」 為了幫助民眾有效應對老花眼帶來的視力挑戰,盧政宏指出:「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眼睛所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藉由多焦點認證課程,讓驗光師不僅能掌握最新技術,並透過眼科醫師與驗光師雙師的專業合作,提供精確個人化的視力解決方案,將為台灣消費者帶來更高的視力品質。」 關國強進一步表示:「為了提升配鏡品質,特別規劃多焦點認證課程。透過這些課程,驗光師將更深入了解多焦產品的特性與差異性,提升配鏡專業度,為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視力建議。」 『雙師驗配』:提供全面性眼視光照護,確保最佳視力品質 為了守護民眾的視力健康,《大學眼鏡》與《大學眼科》以「雙師驗配」模式,結合眼科醫師的專業診斷和驗光師的精準驗光,提供全面性的眼睛健康檢查,確保最佳視力品質。在醫學驗光過程中,若發現眼睛有不適症狀,眼科醫師將進一步問診與檢查,評估是否有其他眼疾等狀況。驗光師則根據醫師診斷結果,提供專業的驗配流程,透過「大學i精準智能驗配術」與 21道全面精密的醫學驗光流程,為有老花眼困擾的民眾量身打造專屬眼鏡。 周佳彥醫師分享:「一位45歲的工廠主任,在經過醫學驗光後反應眼睛經常酸澀不適,隨後被轉診到眼科檢查,發現有結膜炎、乾眼症與老花症狀,並建議他配戴多焦眼鏡,以便輕鬆應對工作中的視力需求。配戴後,他反應多焦眼鏡在遠近轉換時非常方便,酸澀症狀也顯著改善。」 驗光師蔡昀珊說明:「過去,民眾在配鏡時常忽略其他眼疾問題,只是調整度數。然而,經過詳細的醫學驗光後,我們能發現患者潛在眼疾,並及時轉診至眼科診所進行治療,從根本解決視力問題。」 「雙師驗配」模式全面提升了配鏡的專業性和準確性,從醫學驗光到科學配鏡,為大眾提供更高品質的眼視光照護。量身定制的眼鏡精確滿足每個人的視力需求,帶來更為優質的視覺體驗。   《首發》多焦點認證課程:提升台灣老花眼配鏡的精準視力品質 關國強表示:「提升驗光師的配鏡技巧與產品熟悉度,是提供大眾更專業、準確視光照護的關鍵。」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HOYA首次與《大學眼鏡》合作,在全台展開多焦點認證課程。此次通過認證課程的168位驗光師,成為多焦點顧問專家,讓眼視光專業遍及全台,旨在全面精準提升台灣老花配鏡的視力品質。關國強進一步說明:「這套課程已在海外進行了十年的實證,不僅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成功案例,同時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持續優化和升級課程內容,大幅提升整體照護水平。」   驗光師蔡昀珊分享道:「要提供良好的視力品質,需要雙師驗配的專業把關、完整的產品種類與先進技術,以及經過專業認證的驗光人員。透過《智配多焦實境體驗》,民眾可以真實感受多焦點鏡片在日常場景中的效果,這樣的全方位配鏡型態不僅樹立了老花眼鏡驗配的新標準,也讓有需求的民眾享受到更加精準和貼心的眼視光體驗。」 這一認證課程在台灣首次舉辦,顯著提升了驗光師的專業,並優化了原有的驗光流程,確保每位有老花眼困擾的民眾都能獲得全面而專業的眼視光照護。此外,透過「智配多焦實境體驗」,以完整的試片組提供民眾真實的視力改善效果,進一步增強對多焦鏡片的信心和接受度,同時也大幅提升民眾的配鏡滿意度。   『雙師驗配 智配多焦』:聯手推動老花配鏡品質的新突破 隨著3C產品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光學產品也在不斷創新,為了提供更舒適和便捷的視覺體驗,《大學眼鏡》與全球領先鏡片品牌HOYA聯手推出量身定制的『雙師驗配 智配多焦』驗配新型態。結合「大學i精準智能驗配術」,實現了「醫學驗光 科學配鏡」的專業標準。 透過『雙師驗配』,大眾將享受到更高水準的眼視光品質。從精確的醫學驗光到先進的鏡片技術,確保每位有老花配鏡需求困擾的民眾都能獲得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個性化解決方案。作為全球三大鏡片品牌之一,HOYA一直致力於創新與研發,以滿足大眾需求,此次合作預示著台灣老花眼鏡驗配即將迎來全新的變革。

毛孩比小孩多台灣寵物年增二十萬 寵物頭號三疾病逐年攀升 治療照護需求高

毛孩比小孩多台灣寵物年增二十萬 寵物頭號三疾病逐年攀升 治療照護需求高

國際狗狗日邁向20週年,狗狗也從功能性轉為家人不可或缺的寶貝。2023年台灣犬貓數已達23萬隻,然而同年新生兒數卻僅13萬人。毛孩數以驚人趨勢成長,「寵物」升格為「寵物伴侶」,國際趨勢間寵物醫療在專業機構面或治療面,都不同以為經濟動物思考,走向更細緻、個別化。 精英公關集團旗下精萃公關、精準數位行銷與媒體數據監測平台《Q Search》合作發布《2024年寵物健康大調查》,針對2023年7月~2024年7月約三百四十萬筆資料分析發現「寵物醫療照護」躍升成飼主關注焦點,不僅毛家長願意投入更多資源照顧寵物健康,政府在環境、法規等也紛紛取得重要進展,端見處處回應賴清德總統期望台灣成為「動物友善國家」之諾! 毛孩數量激增、寵物醫療議題飆溫,「腎臟病」成首要關注焦點 寵物健康問題不僅是醫療挑戰,也深深牽動主人情感。當毛小孩生病時,飼主往往感到極度焦慮和不安,加上治療過程可能漫長且艱難,複雜照護需求也可能對飼主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影響。 調查顯示社群討論度最高的寵物三大常見病為腎臟病、癌症和心臟病。其中腎臟病佔留言數17%,被視為無聲的威脅,由於初期幾乎沒有徵兆,當毛小孩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非常嚴重,對飼主而言更是一大心理負擔。 嘉慶動物醫院院長黃泓康指出,相較於人類,毛孩更需要關注腎臟問題,由於負責處理代謝廢物的「腎元」,相較於人類約莫一百萬之多,犬貓僅有約二十萬至六十萬個腎元。與人類相似的是,寵物腎病也可能有多重因子影響,除了因食用有害物質導致腎損傷等,其他包含基因、先天性心臟功能障礙、血壓控制不佳等都可能導致寵物罹患腎病,其中貓咪更容易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連帶提升貓腎病風險。 飼主照護心態轉變:除預防保健外,寵物專科化診療、心理健康與寵物照護等成新討論趨勢 有鑑於寵物醫療照護可能對毛孩與家長都帶來龐大經濟壓力、照護問題與心理衝擊,「預防保健」仍是寵物醫療項目中最熱門議題,共有超過兩萬五千則。然而,隨著飼主對寵物健康關注提升,專科醫療、寵物心理健康的討論也十分熱門,足見飼主對寵物治療的關注。 另值得關注的是「寵物保姆等照護服務」討論超過5千多筆討論,足見隨著預防保健意識與毛孩健康投資增加,寵物平均壽命延長,高齡化發展下照護需求也因此攀升,「寵物照護」的便利、安全、專業,甚至照護環境的幸福感營造,或許將是下一個熱門議題。 對此,黃泓康院長特別提醒,寵物無法為自己發聲,也不一定能理解並配合治療,因此除了一個懂毛孩的家庭醫師十分重要外,飼主更應提前干預照護,並能遵守寵物照護三大守則: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有害物質,補充營養劑,減少寵物身體危害,增強保護力。 基礎追蹤:每週測量體重、觀察食量。尤其在多貓家庭,應規劃貓砂區域和區分飲食地域。 定期專業健檢:由於毛孩的衰老速度較人類更快,建議定期健檢,大型犬8~10歲每年一次,貓咪6、7歲每年一次,10~12歲後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及早介入處理。 富養毛孩時代來臨!台灣也逐步完備、成為動物友善國家 整體而言,隨著飼主與寵物關係的日益緊密,政府也已將寵物醫療福利列為發展重點,例如農業部動植物防檢署制定的《人用藥品用於犬貓及非經濟動物之使用管理辦法》將於兩年後生效,開放獸醫師可使用人用藥品治療動物,以保障動物健康福祉。然而這些討論在社群上卻相對較少,足見飼主未取得資訊。精萃公關建議:「富養時代飼主更願意投資金錢與時間照顧毛孩健康,也十分關注治療資訊,但端靠社群間彼此分享仍有許多資訊落差與迷思,亟待更具整合性的衛教資訊,搭配多元管道,幫助飼主有完整疾病衛教、安心照護毛孩」。 雖然,寵物醫療環境仍面臨多重挑戰,例如高昂醫療成本、專業人才短缺,以及需進一步規範和監管來保障寵物的健康和用藥安全等,都仍將是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然而,目前網路仍多以產品出發傳遞資訊、著重產品特色與CP值,無法解決飼主渴望看到品牌對毛孩健康的專業性與領導性,故精準數位行銷則建議:「廣告疲乏世代,領導品牌更需要掌握寵物健康照護議題升溫時機,率先於官網或另建整合媒體平台,搶佔寵物健康照護關鍵字,提升品牌在飼主間的好感度與指名度」。 綜合而言,隨著毛孩地位改變,台灣寵物產業與政策都將往全方位醫療照護和預防性保健方面持續發展,創造寵物友善且幸福的環境。雖然寵物醫療環境仍面臨多重挑戰,以及需進一步規範和監管來保障寵物的健康和用藥安全等。然而,可以預見台灣整體社會趨勢與政策都將寵物產業網全方位醫療照護和預防性保健方面持續發展,邁向寵物友善且幸福的環境。 Qsearch 2024寵物市場聲量調查 完整報告:https://blog.qsearch.cc/2024/08/pet_medical/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