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如何洗淨農藥?蔬菜要先洗還是先切?

如何洗淨農藥?蔬菜要先洗還是先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蔬菜每天都會吃到,但要先洗?還是先切?如何洗才可以洗淨農藥?如何烹調才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看似簡單的蔬菜烹調,其實隱藏著很多細節,如果沒處理好,容易讓過多農藥吃下肚,甚至營養素流失過多!蔬菜農藥含量排行榜李佳蕙營養師表示,首先討論農藥殘留的問題,看到以下圖片-蔬菜農藥含量排行榜,由高至低分別為:散葉菜(菠菜、小白菜)、結球葉菜(高麗菜、萵苣)、豆菜(四季豆、菜豆)、果菜(青椒、番茄)、根菜(胡蘿蔔、甜菜根)、瓜果(小黃瓜、絲瓜)。想要去除蔬菜中的農藥可以使用以下方式:1.刷除法:使用軟毛刷刷除表面附著農藥。2.刮除法:將有皮蔬菜的外皮削除,並去除凹洞處。3.清洗法:用流動式的水清洗,請勿使用浸泡方式。4.殺菁法:蔬菜使用85-100 ℃熱水加熱,快速用冷水降溫,可以去除農藥,但容易造成水溶性維生素流失於水中。 簡單將以上去除農藥方式應用在不同蔬菜中:1.散葉菜(菠菜、小白菜):去除蔬菜根部,使用清洗法清洗3-4次,有時會搭配殺菁法。2.結球葉菜(高麗菜、萵苣):先去除外葉後,剝成一片一片,再使用清洗法清洗3-4次。3.豆菜(四季豆、菜豆):不需要去除任何部分,可以直接使用刷除法清洗。4.果菜(青椒、番茄):先切除蒂頭,再使用刷除法清洗。5.根菜(胡蘿蔔、甜菜根):先切除蒂頭,使用刷除法清洗,最後刮除法削皮。6.瓜果(小黃瓜、絲瓜):先切除蒂頭,使用刷除法清洗,最後刮除法削皮(小黃瓜不用削皮、絲瓜需要削皮)。李佳蕙營養師提醒,不同種類的蔬菜可使用不同方式去除農藥,記住大原則:先除去蔬菜不可食部分(蒂頭、根),流動水清洗3-4次,(削皮)切段/塊即可!降低營養素流失4方法農藥清洗乾淨後,接著就是營養素保留,雖然維生素怕熱容易流失,但還是有方法可以降低營養素流失:1.選擇當季新鮮蔬菜,儲存時間較短,營養素含量較高,蔬菜營養素會隨放置時間增加而減少。2.如果烹調蔬菜需要切段/塊,接近烹調時間再切,可以減緩營養素流失,請勿切太小塊,營養素更容易流失(幼兒無法避免)。3.先除去蔬菜不可食部分(蒂頭、根),流動水清洗3-4次,(削皮)切段/塊,不但可以去除農藥,還能降低營養素流失。4.烹調過程中盡量少加水,可以減少維生素流失於水中。李佳蕙營養師強調,蔬菜烹調過程中營養素一定會流失,我們能做的就是降低營養素流失,千萬不要為了保留營養素,而沒有將蔬菜農藥洗淨,這樣反而本末倒置喔!今天開始好好處理蔬菜吧!讓農藥OUT!營養素GET!(文章授權提供/李佳蕙營養師)

月瘦5公斤、莫名背痛 驚罹癌中之王

月瘦5公斤、莫名背痛 驚罹癌中之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有胰臟癌家族病史的62歲謝老闆,以前常吆喝朋友小酌幾杯,去年8月起背部莫名劇烈疼痛,不僅無法工作、完全吃不下食物,就連晚上也無法好好睡,短短一個多月就激瘦5公斤。起初先至藥局買止痛藥,但還是痛到無法忍受,他直呼那種痛只有痛過的人才知道,就醫後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胰臟長了3公分的腫瘤,經執行EUS內視鏡超音波細針切片檢查,確診為「胰臟癌末期」。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李傑哲主任表示,此個案因胰臟腫瘤同時壓迫到膽管造成黃疸,有先利用內視鏡在膽管置放金屬支架,對惡性腫瘤膽管阻塞的病人,讓膽管可保持暢通,減輕胰臟癌的黃疸併發症,延長存活的時間。腹部超音波檢查易受腸氣干擾由於胰臟在胃的後方,不易檢查,增加臨床上鑑別診斷的困難度,過去若是進行腹部超音波容易受腸氣干擾,準確度較低,但現在可透過「EUS內視鏡超音波細針切片檢查」,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在診斷胰臟癌之敏感度與特異度均高於九成,藉由內視鏡超音波指引下進行細針切片來取得組織,再進行細胞學或病理化驗,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方式。腹腔神經叢破壞術 有助減輕疼痛對於末期胰臟癌引發之嚴重疼痛,胃腸肝膽科李傑哲主任表示,可利用「腹腔神經叢破壞術」在EUS內視鏡超音波的導引下,注射酒精破壞腹腔神經叢,以利減輕疼痛及減少嗎啡止痛劑的需要量,可有效運用在任何腹腔腫瘤所引發的頑固型疼痛。患者做完手術後,疼痛指數評估從10分變成2分,減痛至少八成,現在只需睡前服用止痛藥,且一個月後回診體重已經上升3公斤。面對胰臟癌的謝老闆,已調整心態決定要積極配合治療,接下來將進行化學治療,為了最親愛的家人們,仍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希望!胰臟癌惡性程度高 留心各症狀由於胰臟腫瘤的惡性程度高,發現時多數已是晚期,再加上胰臟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是目前致死率相當高的癌症,如果出現上腹痛、背痛、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黃疸、食慾不振,千萬要提高警覺!

抗伊波拉、瘧疾藥 為冠狀病毒解藥?

抗伊波拉、瘧疾藥 為冠狀病毒解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武漢肺炎延燒,各國相繼研發疫苗和藥物,與時間賽跑。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日前指出,新藥研發費時,老藥新用是一個可行的策略。所幸,目前有多篇科學期刊論文發表,顯示有幾種抗伊波拉病毒等藥物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有初步成效。快來看看目前有希望的候選藥物有哪些。抗伊波拉、瘧疾藥物大驚奇 備受專家期待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月31日發布的病例報告,一名35歲美國男子成功被利用抗伊波拉藥物remdesivir治療,已經順利出院,沒有出現明顯副作用,成當紅炸子雞。在動物實驗中,remdesivir可以殺死類似的冠狀病毒,例如MERS和SARS冠狀病毒。研發該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聲明強調,儘管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了該藥物,但「尚未證明該藥物是安全或有效的」,仍在發展中。另外,《細胞研究》報導,一組研究團隊發現,在細胞實驗中,remdesivir似乎可以組織病毒在細胞中複製。該團隊還發現,治療瘧疾和自體免疫疾病的藥物chloroquine,也可防止病毒在人類細胞中擴散,而且remdesivir和chloroquine兩款藥物的有效濃度都很低,遠低於人類細胞所忍受的毒性。病毒比細菌難治療 避免自傷細胞是挑戰約翰霍普金斯中心傳染病專家Amesh Adalja告訴《現場科學》,病毒不像細菌那麼好治療,細菌有廣泛抗素可使用,但每種病毒變異太大,沒有廣效藥物。此外,病毒會挾持人體細胞,幫助病毒複製,因此藥物如何殺死病毒,卻不會傷害細胞是一大挑戰。冠狀病毒感染細胞時,會先接觸細胞表面受體,來進入細胞,並藉由胞內體(Endosome)─一層包膜物質來釋放RNA,接下來病毒會挾持細胞的功能,替自己製作複製所需的蛋白質,並利用這些蛋白質來複製RNA,最後這些RNA和病毒蛋白質重組成新的病毒,釋放出去後持續感染新的細胞。抗病毒藥物必須阻止病毒複製,紐約大學生物學和神經學教授Carol Shoshkes Reiss解釋,chloroquine可以阻止Endosome釋放病毒RNA─這是感染重要步驟;remdesivir結構則很像RNA材料,可以阻止RNA合成,使RNA失效。體外實驗只是開端 人體實驗準備展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生科系教授Fanxiu Zhu對上述兩種藥物表示,結果令人振奮,但不驚訝,此類藥物在伊波拉人體、細胞和動物實驗都取的成果,值得用來測試2019新型冠狀病毒,而且目前實驗室內已取得不錯成果。不過,Stephen Morse認為,目前細胞和動物實驗只是開始,無法保證在人體上具有療效。目前製藥公司已經在中國大陸建立remdesivir人體試驗模型。參考資料1.How experts plan to treat the new coronavirus. 2.Michelle L. Holshue et al.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nuary 31, 2020DOI: 10.1056/NEJMoa20011913.Wang, M., Cao, R., Zhang, L. et al.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 Cell Res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0-0282-0.(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停經前罹乳癌怎治?這些因素要考量

停經前罹乳癌怎治?這些因素要考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0歲女性,自己摸到腫塊,就醫確診是第二期乳癌,開刀後發現淋巴沒有轉移,但須接受荷爾蒙治療,醫師建議使用「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併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 analogues , GnRHa)治療。診治該案例的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沈陳石銘教授表示,通常荷爾蒙接受器陽性的停經前乳癌病患,會建議「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合併「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且治療成效佳。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 荷爾蒙治療效果佳根據台灣癌症流行病學統計,將近八成乳癌病人,包括許多停經前女性,其腫瘤細胞會表現女性荷爾蒙受體。這些腫瘤細胞的生長,與女性雌激素有很大的關係。沈陳石銘教授表示,乳癌細胞若有女性荷爾蒙接收器,容易因為雌激素刺激而加速生長,所以所謂乳癌的荷爾蒙療法即是「抗荷爾蒙治療」,抑制雌激素,達到控制癌症的效果,且好處是沒有化療的強烈副作用。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手術、化療和荷爾蒙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早期乳癌治療,包含手術、化療和荷爾蒙治療,必要時再加上放射治療。沈陳石銘教授說明,手術切除早期乳房患部是必要的,但「切夠就好」;至於要不要化療需視腫瘤復發風險與基因分型而定。不過,部分年輕乳癌患者可能會因化療副作用,卵巢功能受損而出現暫時性停經,或演變成永久性停經而喪失生育能力。至於停經前乳癌荷爾蒙治療,分成「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或「手術摘除卵巢」。沈陳石銘教授分析,有別於過去切除卵巢,來避免雌激素產生,目前是以荷爾蒙藥物治療為主。停經前患者通常是用「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合併使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治療, 這群患者大部分會於療程結束1年內恢復經期。目前保留一線生機最標準的做法仍是在治療前冷凍受精卵或卵子,至於使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也不失為仍想保有生育功能的年輕乳癌患者的治療選擇。沈陳石銘教授補充,他有患者治療癌症後仍生育的案例,只要治療情況許可,目前醫師多傾向不反對患者懷孕。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 醫師有這些考量此外,目前多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年紀小於40歲的病患,在接受化療後若仍維持有生理期,也可使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合併「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治療,相較於只用「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單獨治療,更有機會減少乳癌復發。「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雖然有每月施打一次的短效型及三個月施打一次的長效型,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治療指引(2019 NCCN guidelines)及晚期乳癌治療共識(ABC 4 guidelines)都建議應該使用每月施打一次的劑型。荷爾蒙治療仍有副作用 醫:可以改善針對荷爾蒙治療注意事項,沈陳石銘教授表示,可能會引起停經後的更年期症狀,例如「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可能會使病患不正常陰道出血、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子宮內膜癌風險上升等副作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a」則可能會有熱潮紅、頭痛、陰道乾澀等副作用。不過教授說,荷爾蒙治療即使有副作用,也可以臨床調整,患者有疑慮應諮詢醫師,妥善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頭痛、走不穩?這些腦瘤症狀是警訊

頭痛、走不穩?這些腦瘤症狀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曾在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演出女主角看得見的女鬼之一,25歲女星高秀貞今(12日)突傳去世消息,日前作家李敖也因腦瘤病逝。腦瘤又可稱為「顱內腫瘤」,顱內腫瘤可能發生於腦組織、腦膜或其它顱內組織。也可能是身體其它部位的腫瘤轉移到腦部,最常見的腦瘤為神經膠細胞瘤、腦膜瘤、腦下腺瘤、神經鞘瘤等。腦瘤症狀分顱內壓增高、癲癇發作、全身性障礙及局部神經機能障礙四大類腦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定義,指顱內之腫瘤,依其細胞生長起源,可分為原發及轉移性,再依病理分化等級,又將原發性腦瘤分為良性及惡性兩種。臨床症狀可因腫瘤位置不同及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臨床表徵,最常見是頭痛,因為腦位於顱腔中,如果腫瘤長出或壓迫腦部組織導致水腫,就會使顱內壓增加引起頭痛。頭痛可能是持續性或漸進性的,通常容易睡醒後頭痛。腦內腫瘤的症狀可分為四大類,即顱內壓增高、癲癇發作、全身性障礙及局部神經機能障礙,如手腳無力、肌肉關節協調力變差、平衡感不好、癲癇抽搐、言語困難、健忘、感覺異常、四肢運動失調等症狀。腦瘤的診斷方法頭部的X光檢查可以出顱骨是否有任何損傷、變形或增厚,是否有不正常鈣化點等,如有不正常病變化出現時,可進一步做電腦斷層來診斷出病變部位、大小和形狀,另外醫師可能會安排腦血管照影或核磁共振檢查,以更清楚的出腦部被腫瘤侵犯的程度及腦血管的變假情形。 腦瘤的治療方法1.手術切除:手術切除是治療腦瘤最重要的方法。一般而言,接近運動語言神經區的腦瘤,可以藉皮質功 能位法,將正常的運動,感覺及語言功能區定位出來,保護好後,將腦瘤作廣泛的切除,而不影響正常的運動及語言功能。越惡性的腦瘤越需要完全切除存活率才會高。2.放射治療:如果腦瘤無法完全切除,則可以作減壓切除術,而後追加放射治療。3.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有些較小(3公分以內),且手術危險性較高的腦瘤,可以考慮用直線加速器之X光刀或加瑪刀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4.插種治療:對於某些惡性腫瘤,如果手術無法完全切除,可以考慮利用立體定位的方法,將放射性同位素直接置入病灶中,好處是精確,放射劑量少,對正常腦組織造成的傷害較少。5.化學治療:除了對某些特殊腦瘤有效之外,大部份化學治療法都是與放射治療合併,作為一種輔助性的療法。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腦瘤的治療亦有長足的進步。但無論如何進步與能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優質的醫療必須要考慮病人的個別性。若發生以上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平常也可以養成定期健檢習慣。

小孩居家遊戲 在家也能練習專注力

小孩居家遊戲 在家也能練習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政府早前宣布中小學及幼稚園延遲至2月25日復課,小朋友在家中不上學,在家喊無聊,,爸媽不知怎麼辦!除了打電動、看電視等,陳俊宇職能治療師特地設計教案,讓孩子可以在家練練手功能及運筆,讓孩子在家能持續學習之餘,且減少與3C產品黏在一起的時間!居家遊戲1.專注力訓練 - 大自然中的小奧秘蜜蜂在授粉時,主要會選擇黃色或是藍色的花朵,對紅色的花朵比較遲鈍。蛾在授粉時,主要會選擇白色或是黃色的花朵。蒼蠅也會授粉唷!蒼蠅會選擇紅色的花朵且味道像腐敗的肉來授粉!這次的學習單有分等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能玩玩看喔!初階版:適合幼稚園小班以下的小寶貝,訓練孩子顏色、數量與視知覺專注力。中階版:適合幼稚園中班以上的小可愛們,訓練孩子視覺搜尋及主體背景能力。進階版:適合國小以上的小勇士,訓練孩子簡易加乘法及視知覺專注力。全包版:適合願意挑戰所有關卡的小戰士。居家遊戲2.手功能運筆教案 - 稀哩稀哩,嘩啦嘩啦,雨下來了!本教案使用方式:1.請孩子拿彩色筆、蠟筆、奇異筆、水彩皆可,將教案中的圖案延虛線連起來!可訓練孩子運筆與書寫能力。2.可詢問孩子天氣圖意義及情境!訓練孩子生活與溝通表達能力。3.可數出每種天氣圖中「雨」、「雷」、「龍捲風」的數量。訓練孩子專注力與數量概念。(文章授權提供/陳俊宇職能治療師)

帶耳機追劇突失聰 未及時治療損聽力

帶耳機追劇突失聰 未及時治療損聽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熱愛帶著耳機追劇又有熬夜習慣的28歲上班族小靜,某日下班追劇時,突然發現左耳機沒有聲音,連換了兩副耳機後,左耳依然聽不見,趕赴急診掛號,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醫師表示若就醫有所延誤,恐怕較難恢復聽力。所幸小靜即時就醫,且經類固醇與高壓氧治療後,聽力恢復八成,近期已開始恢復正常生活。耳中風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張家宸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又被稱為「耳中風」,發生的原因多為不明病因,但也可能與壓力、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藥物、外傷、內分泌、血管阻塞或腫瘤有關。若確診為突發性耳聾,必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建議在發現聽力有異狀時,3天內就醫,並在2週內接受積極治療,以挽救受損的聽力,因為若延誤就醫,過了黃金治療期,聽力恢復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類固醇加高壓氧治療 助聽力恢復目前針對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式,以類固醇治療為主,高壓氧治療為輔,類固醇可透過口服、耳內注射針劑或靜脈注射進行,臨床上,若於病發兩週內施以類固醇治療,大多可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若再加上高壓氧治療,約有3/4的病人會感受到明顯的聽力進步。高壓氧助修復改善缺氧狀況高壓氧治療為在高壓氧艙內,透過吸2倍大氣壓力的純氧,使病人血漿中氧氣量大幅提升,以幫助組織修復、改善病變組織缺氧狀況與促進損傷細胞的新陳代謝,進而達到重建組織細胞的目的。危險族群為長期疲累、熬夜、壓力大青壯年張家宸醫師指出,突發性耳聾發病的族群,並不限於年長者,青壯年尤其是長期疲累熬夜壓力大的族群較容易發生。一旦發生後,若要治療效果好,便必須及早治療。一般若標準類固醇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會建議加上救援治療(耳內注射及高壓氧),以求在兩週內盡量恢復聽力。而高壓氧在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上,對年輕人及初始聽力損失較重的病人特別有效。因此,考量聽力對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十分重要,建議若突然單側聽力變差或突發耳鳴、頭暈等症狀,應及早就醫,確保聽損狀況獲得控制。若經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除及早治療外,也建議調整作息、適當休息與充足睡眠,以避免再次復發。 

背痛腳麻 竟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薦骨

背痛腳麻 竟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薦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中60歲許先生生活作息正常,也無任何慢性疾病,兩年前因右下背痛、右腿痠麻而至骨科就診,經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薦骨處有一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第四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本身也有一顆約2公分腫瘤,屬於重大疾病。因一線標靶藥物療效有限,合併免疫療法控制癌細胞擴散,經過1年半治療,腎臟腫瘤幾乎消失,再配合手術切除薦骨腫瘤,目前病情控制良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面對晴天霹靂的消息,患者仍打起精神與醫師溝通,多次強調「相信醫師一定可以幫我」,從一開始對標靶藥物反應不佳,後來經調整用藥,合併免疫療法治療一年多後,位於薦骨的腫瘤萎縮,總算可以透過手術切除,而腎臟的惡性腫瘤也縮小許多,日前順利康復出院,但醫師仍提醒需定期追蹤,以避免癌症復發。腎細胞癌初期無任何症狀蕭子玄醫師介紹,腎細胞癌為腎臟實質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年齡為40歲至70歲,腎細胞癌初期通常無任何症狀,大多是因其他疾病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而腎細胞癌臨床症狀相當多變,當出現血尿、腹部腫塊、腰痠背痛、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時,代表腫瘤期別較晚,若有上述症狀千萬不可大意。蕭子玄醫師指出,腎細胞癌發生的原因尚未確定,通常與吸菸、肥胖、藥物濫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或接受過腎臟移植者、染色體異常,和環境及職業因素有關,通常腎細胞癌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因患者已是腎細胞癌第四期合併遠端轉移,故建議先透過標靶藥物治療。免疫療法加標靶治療 助降低副作用拉長存活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則表示,免疫療法可搭配標靶療法治療癌症,藉由可辨識癌細胞並活化自體免疫細胞的特性,幫助病患徹底消滅癌細胞,對於癌友而言是一大福音。然而癌症免疫治療仍有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可能在身體各器官組織發生發炎反應,應及早留意免疫治療藥物不良反應,密切進行常規追蹤。

戴口罩眼鏡起霧好困擾 快用這招搞定

戴口罩眼鏡起霧好困擾 快用這招搞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延燒,有呼吸道症狀,或去醫院看病等特定時候,戴起口罩做好保護,但眼鏡卻起霧好惱人怎麼辦?為解決這一困擾,英國貝德福德醫院(Bedford Hospital)創傷和整形外科醫師Sheraz Shafi Malik和英國之心(HEFT)醫療體系創傷和整形外科醫師Shahbaz Shafi Malik在《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年報》撰文指出,善用肥皂水改變水滴表面張力,就可以減少鏡片起霧發生。用肥皂水沾眼鏡 秒搞定眼鏡起霧根據《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年報(Ann R Coll Surg Engl.)》的一篇文章,許多需要戴口罩的員工,往往因為戴口罩又戴眼鏡,造成眼鏡起霧,沒辦法好好工作困擾不已。Sheraz Shafi Malik和Shahbaz Shafi Malik撰文建議,可以在戴上口罩之前:(1)先用肥皂水清洗眼鏡的鏡片表面。(2)在大力甩乾多餘水分,然後,讓眼鏡自然通風乾燥,或者用衛生紙輕輕擦拭鏡片,留下一層肥皂水薄層。(3)這時再戴上口罩,鏡片就不容易起霧了。善用介面活性劑效應 水滴難凝聚,霧氣就不見了為何眼鏡會起霧,兩位醫師說明,是因為人體吐出的氣體,被口罩上方的空隙引導流向眼鏡,而呼氣中的水分溫度較高,碰到溫度較低的鏡片表面,遇冷凝結成小水滴,造成進入鏡片的光線折射,並大大遮蔽了穿透鏡片的光線,造成起霧的現象,使人看不清楚。而這些小水滴之所以可以在鏡片上形成,是因為水分子間本身表面張力凝聚再一起。因此,針對肥皂水預防鏡片起霧的原理,醫師解釋,肥皂水是一種介面活性劑,可以破壞水分子的表面張力,使水滴不容易形成,讓水擴散開來,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在鏡片表面留下一層肥皂水薄層,進而防止鏡片起霧。他們補充,這種界面活性劑效應廣泛應用在生活中,防止物體表面起霧。參考資料:1.Sheraz Shafi Malik and Shahbaz Shafi Malik, A simple method to prevent spectacle lenses misting up on wearing a face mask. Ann R Coll Surg Engl. 2011 Mar; 93(2): 168.doi: 10.1308/003588411X12851639107313b(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國二生驚長纖維腺瘤 醫籲少吃炸物

國二生驚長纖維腺瘤 醫籲少吃炸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A姓國二生,一個月前在洗澡時發現左乳房出現硬塊,媽媽非常緊張,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醫師古君平,經乳房超音波確認在左乳房下側出現邊緣形狀不規則的硬塊,大於2公分橢圓形的「纖維腺瘤」,可能有惡性的風險,和家屬討論後,考量到A姓生年紀輕,決定開刀以「乳房腫瘤摘除手術」早一點拿掉,確認不會變化成惡性腫瘤。A 姓生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開刀後並不會影響外觀和未來發育,只要一到兩年持續超音波追蹤即可。少吃油炸食物 以免刺激女性荷爾蒙古君平醫師表示,一般乳房纖維腺瘤好發在20到30多歲女性,這次發生在年僅14歲的國二生比較少見,年齡層有降低的趨勢,可能和飲食習慣和環境有關,建議少吃油炸食物,例如炸雞或是鹽酥雞等,因為比較早接觸油炸食物,女性荷爾蒙表現比較早就會比較旺盛,刺激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瘤大多是良性 建議切片確診尤其,現在國中女生正值青春期非常重視自己的隱私,父母親可提醒女兒,在經期1~2週後可以自我觸診檢查,如果胸部出現像湯圓或貢丸圓圓的、鼓鼓的、移動式的硬塊,或乳房有分泌物,一定要儘速就醫,找出原因,但也不要恐慌,95%的乳房纖維瘤是良性的,如果影像出現不規則,建議切片確定診斷。飲食西化 罹癌年齡層年輕化古君平指出,預防乳癌的方法,除了避開高油脂飲食、控制體重也有助益,最重要的是女性應定期做乳癌檢查,乳癌高風險年齡層為45到69歲,政府也補助45歲以上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但因飲食西化,罹癌年齡層也有年輕化跡象,建議最好40歲之後每年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