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感冒可自行買成藥?對症挑藥保平安

感冒可自行買成藥?對症挑藥保平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儘管所有的醫療專家都說,對抗感冒沒有特效藥,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藥物只是症狀解除。但當出現感冒如喉嚨痛、鼻塞、流鼻水或發燒、頭痛影響工作及生活時,仍希望有特效藥立即出現。所以很多人習慣購買成藥服用,服用感冒成藥時需注意,因成藥是固定劑量,非人人適用。醫師提醒,身體有任何病痛,不建議自己買止痛成藥吃,應該及早就醫確立診斷,再根據個別狀況,使用適合的消炎止痛藥。感冒與流感怎區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陳鳴翰藥師表示,感冒通常是由鼻病毒等多種病原感染引起,有些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通常5到7天內會痊癒。流感則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病程進展快速,症狀更強,如:持續性高燒、全身性肌肉酸痛或導致嚴重併發症,有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感冒可自行買藥嗎?病情持續惡化應速就醫一般感冒是病毒感染,目前尚無治療藥物,需靠人體自身免疫來對抗病毒。市售感冒藥成分如:止痛退燒成分、止咳成分、抗組織胺(緩解過敏及流鼻水)、緩解鼻塞等成分,可降低不適症狀,但無法縮短病程。若服用感冒藥幾天,或休養後病情仍持續惡化,需考量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感染症,應及早就醫釐清病況。對於高齡、嬰幼童、過度肥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等,不建議自行購買或服藥,務必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與治療。市售感冒藥與醫師處方有差嗎?市售感冒藥屬於成藥或指示藥,民眾可自行購買,經藥師指示使用。常見類別有:綜合感冒藥、鼻炎錠、止咳錠、感冒熱飲、感冒液等,包括消炎止痛、解熱鎮痛、緩解鼻塞、抗組織胺、止咳、化痰、維他命及咖啡因等成分,可緩解感冒導致的上呼吸道症狀,緩解發燒及疼痛,而不同廠牌的藥物,通常是配方項數和劑量的增減。有些標示「鼻炎」或「止咳」,其主成分可能相對單純,配方則是特別針對其標示的症狀。因此,在挑選市售感冒藥品可諮詢藥師,挑選適合自己的藥品。醫師會依照病人的狀況,調整處方藥的成分及劑量,因此開立的藥物內含劑量通常較高,要經過醫師評估及診斷才可使用。此外,如:抗生素及類固醇等,不可添加於市售感冒藥。感冒自我照護7要訣 保護自己與他人1.多休息、多喝水,避免過度勞累,睡眠充足。2.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應遮掩口鼻。3.不要隨便服用偏方,也不要吃別人剩下的感冒藥,以免無法對症下藥,甚至產生副作用。4.服用市售感冒藥後,卻無法治癒或縮短病程,就要及時就醫。5.若感冒好轉、症狀緩解,可視情況停用一般感冒藥。而醫師開的藥物應按時服用,如果含有抗生素需配合完成療程。6.就醫時清楚交代感冒症狀、時程,並說明過去病史與是否有藥物過敏。7.感冒後切勿密集求醫或更換醫師,以免重複用藥增加治療難度。

吞杏鮑菇卡食道 竟因食道弛緩不能症

吞杏鮑菇卡食道 竟因食道弛緩不能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70歲陳伯伯有中風病史,近兩年常為吞嚥困難所苦,過年時症狀加劇,食物吃下去不久便吐出,也容易嗆到,急診經X光檢查後,發現有肺炎表現,但因症狀不典型,醫師進一步以胃鏡檢查發現原來有一塊杏鮑菇卡在食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表示,陳伯伯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併吸入性肺炎,所幸夾出杏鮑菇後,除以抗生素治療肺炎,並先暫時以鼻胃管進食。吞嚥困難 2年暴瘦20公斤黃建文主任表示,陳伯伯兩年前因吞嚥困難就診,當時研判中風傷及吞嚥神經,故安排至復健科進行吞嚥訓練,但陳伯伯沒有持續復健,兩年來因吞嚥困難暴瘦20公斤,過年時與家人團圓時,發現食物吃下肚後,過沒多久便會吐出,加上容易嗆到,家人察覺狀異緊急送醫。 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其X光影像相較兩年前更模糊,但臨床表現與典型中風患者不同,若因中風致使吞嚥、咀嚼神經受損,恐怕連食物都無法吞下去,故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並會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和胃交界處呈現鳥嘴狀,以致於食道充滿食物殘渣。  令人訝異的是,醫師在陳伯伯食道末端夾出一塊完整的杏鮑菇,約3公分,研判是嘔吐的主因。 不易確診 每年20萬人僅1至2人罹患黃建文主任說,食道弛緩不能症發生原因不明,通常每年20萬人僅有1至2人罹患,當患者的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就會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並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通常從有症狀到確診,平均需要2年時間。 此外吸入性肺炎常見於年長患者,是因外物或液體吸入肺部後所致,因患者吞嚥功能障礙,將口咽部的分泌物反覆吸入肺裡,造成吸入性肺炎,若未能及時治療,恐出現肋膜積水或膿胸的情形。 留意年長者食物選擇和處理 減少吸入性肺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也指出,吞嚥復健主要目的為提升病人吞嚥進食能力,協助病人找到適合的代償進食方式,以減少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並逐漸恢復用口進食。 黃建文主任強調,有吞嚥困難問題的年長者,千萬不可輕忽症狀,除了找出原因外,更要配合醫囑積極治療,在年長者食物的選擇和處理上也應特別留意,才能維護長者及照護者的生活品質。

罹糖尿病卻拒打胰島素!嚴重恐致洗腎

罹糖尿病卻拒打胰島素!嚴重恐致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體重破百的老翁,罹患糖尿病已有20餘年,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近10%,過去一直誤以為胰島素與洗腎有關,始終抗拒施打,直到出現嚴重蛋白尿與下肢水腫等明顯腎病變症狀後,才一改對胰島素的成見,開始接受治療。不過,也由於血糖過高,即使加強胰島素劑量,僅改善飯前血糖值,在醫師評估下,改採胰島素配合腸泌素(GLP-1 RA),才進一步穩定飯後血糖。糖尿病易併發腎臟病 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才是主因收治該名患者的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曾耀賢主任表示,慢性腎臟疾病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根據2019年糖尿病年鑑報告指出,腎臟病變的比例逐年增加,全台約有近40萬名糖尿病患者併發慢性腎臟疾病,當中又以65歲以上的高齡糖尿病患者增加幅度最多。曾耀賢主任進一步說明,常有患者將胰島素與洗腎做連結,實際上,會進入到洗腎的患者就是因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拖到腎臟病變才會如此。而胰島素治療對患者有其必要性,就像近視需要戴眼鏡才能獲得清晰視野,糖尿病患者則需要胰島素的幫助才能穩定控制血糖。飯前飯後血糖都重要 降低心血管等併發症若是糖化血色素無法控制到7%目標值,會以基礎胰島素搭配速效胰島素,針對飯後血糖不佳的患者會配合腸泌素(GLP-1 RA)治療,曾耀賢主任強調,能兼顧飯前與飯後血糖,低血糖風險就相對低,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發生。而現階段有結合胰島素與腸泌素的複方控糖筆,一天只需使用一次,增進用藥的方便性。併發症的預防是現今糖尿病治療的重點,曾耀賢主任呼籲,患者平時應落實自我血糖檢測,紀錄飯前與飯後血糖作為後續治療調整的依據。此外,糖尿病的治療也應更加全面,不僅要控制血糖,更須兼顧共病管理,建議患者可以定期安排腎功能與尿蛋白檢查,及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木耳裡沒有膠原蛋白?營養師這樣回

木耳裡沒有膠原蛋白?營養師這樣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網傳木耳富含膠原蛋白,可以讓皮膚光滑、Q彈緊緻,市面上也有許多產品標榜植物性膠原蛋白,這些產品真的含有膠原蛋白嗎?木耳的黏稠狀物質是水溶性纖維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林世航營養師表示,其實,膠原蛋白只存在動物組織中,木耳並不含有膠原蛋白,黏稠狀的物質是膳食纖維中的水溶性纖維。膠原蛋白是由特殊胺基酸序列組成的結構,在體內為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像是韌帶、皮膚真皮層、角膜都含有膠原蛋白的構造。在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狀況下,人體可以自行合成膠原蛋白,但想從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是較困難的,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因為結構大,無法直接被腸道吸收,需經過酵素切割後才可吸收利用,所以人體很難利用食物中的膠原蛋白。 木耳Q彈的成分是什麼呢?並不是每一個Q彈的食物都含有膠原蛋白,在木耳中則是水溶性膳食纖維,這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的成分,與膠原蛋白差異甚遠。不過,雖然木耳沒有含膠原蛋白,但依舊是重要營養素的來源,水溶性纖維在體內可吸收水分,延緩食物消化吸收,除了可抑制飢餓,增加飽足感之外,也可減緩血糖上升作用。而且水溶性纖維是腸道細菌的養分來源,能被腸道細菌發酵利用,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 除了木耳之外,洋菜、燕麥、菇類、瓜類都是含有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我們現在膳食纖維攝取量非常不足,所以在飲食中應該多多挑選一些蔬菜,不只可以補充到水溶性膳食纖維,還可以吃到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這些營養素也有助於維護健康的皮膚,所以別因為木耳不含有膠原蛋白就不吃囉!

4歲童眼睛脫窗 驗光遠視達500度

4歲童眼睛脫窗 驗光遠視達500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歲的王小弟近半年常常變成鬥雞眼,看電視也都靠很近,似乎看不清楚東西,父母帶他到眼科經過詳細檢查,發現王小弟弟右眼有350度的遠視,左眼500度遠視,而他最好的視力,經過矯正後也只有0.5而已。醫師表示,王小弟弟因為高度遠視,引起內斜視和弱視的情形,需要配眼鏡治療。遠視超過300度  易引發內斜視和弱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眼科陳葆如醫師表示,斜視分四種型態: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其中以內斜視和外斜視,在臨床上最為常見,以王小弟弟的狀況而言,是屬於遠視型的內斜視,遠視的孩子為了看清楚近的東西,必須用力把焦距調到近的地方,眼球往內用力,看起來就會像鬥雞眼。一般而言,小朋友有遠視度數是正常的,不過,絕大多數的遠視並不會超過300度,若超過300度稱為「高度遠視」,高度遠視容易引起內斜視以及視力發育的異常,一般會建議要配鏡。戴眼鏡矯正  3個月至半年可改善陳葆如醫師建議,遠視型內斜視的治療,先由醫師正確驗光,確認為遠視型內斜視後,請孩子先戴眼鏡矯正遠視,讓孩子看得清楚、視力能正常發展,眼鏡戴3個月到半年後,內斜視的狀況大多會改善,甚至完全正常,除非斜視的角度外觀上還是很明顯,再評估是否要開刀治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假性內斜視的情形,產生假性內斜視的原因,是因為小朋友的鼻子比較扁平,嬰兒時期的眼睛內側的眼皮比較厚,就會遮住內眼白,看起來內側眼白比較少,就會看起來很像鬥雞眼,這種情形等大一點鼻樑長出來就會恢復。假性內斜視  定期追蹤觀察變化陳葆如醫師說,在門診有許多家長會帶疑似有內斜視的嬰幼兒來院檢查,眼科醫師初步會以燈光照射,看兩眼角膜上的光反射是否落在瞳孔中央,再進一步以兩眼交替遮蓋的方法,看眼睛是否移動,來確定是否有斜視。若懷疑嬰幼兒有內斜視,即便是假性內斜視,建議三到六個月再追蹤,以觀察是否有變化。陳葆如醫師建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鬥雞眼的頻率,如果只是偶爾出現,可以不必太過擔憂,但若長期出現鬥雞眼狀況,就須盡快到眼科檢查。

情人節宅在家 也能甜蜜蜜的15個提案

情人節宅在家 也能甜蜜蜜的15個提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管是最近的武漢肺炎疫情,導致情侶/夫妻們無法外出慶祝情人節,在無法出去餐廳用餐、逛街、看電影的情況下,窩在家一起過情人節,也可以讓平凡小事變有趣又甜蜜!可樂果媽整理了15個甜蜜事,讓情侶/夫妻倆,即使窩在家也可以很甜蜜喔!而且小情侶們,其實真正在乎的不是有沒有出去,而是你有沒有心陪我一起,即使只是膩在一起發呆也很開心!即使是已婚的夫妻,不再是甜蜜黏膩的情人,但也別忘了"儀式感"的重要性喔~情侶或夫妻間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感受當下的moment,以及一起創造無價的回憶!所以試試以下的提案,一起享受我心底有你、你眼裡有我的你儂我儂時光吧!提案一:一起下廚,一起喝紅酒/啤酒不管是睡到自然醒的早午餐,還是下午一起逛完市場買回食材,一起擠在廚房,你煮湯我切菜,一起打造一桌可能不夠好吃但卻愛意滿滿的餐點。料理是最能傳達心意的東西,在邊用餐邊喝酒(更用心點可以準備特調酒)的氣氛下,創造難得專屬時間,最後一起洗碗一起收拾廚房。我想微弱的燈光加上微醺的妳,另一半有可能會受不了妳的誘惑喔!胃和心都甜膩在一起啦!提案二:一起看電影我想世界上應該沒有人不喜歡看電影,但因爲武漢肺炎疫情或想省消費時,不能到電影院看電影,當然也可以窩在家沙發上,蓋著被子/窩在彼此身邊一起看電影、叫外送,挑幾部彼此都有興趣的電影,隨著電影劇情一起大笑一起哭。建議此時適合一起觀賞浪漫的愛情片,有催情的效果喔(適合情侶一起看的愛情電影:幸福提早來、限時好友、真愛,再出發、陪你很久很久、我就要你好好的、每天愛妳第一次、情約一天(One Day、回到最愛的一天(About Time)、P.S.我愛你、愛上變身情人、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幸運符、時空旅人之妻、真愛每一天、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性本愛、色誘)提案三:一起做對方喜歡的事以往對於對方的興趣,可能感到無聊或沒興趣參與,但情侶/夫妻間應該更了解彼此!即使不想參與對方的興趣,也可以專心的陪伴在身旁!重點在於“心”的陪伴,千萬不要人在心不在,或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呀!例如:一起打電動、一起釣魚、一起露營、一起看海發呆、一起登山…等。提案四:帶著筆電一起工作/看書有工作狂或事業做很大的情侶/夫妻,可能沒什麼心力在約會上,不過即使待在同一個空間卻不會彼此打擾,卻也因為「待在一起/心在一起」,休息時一起討論、一起吃點心,反而有可能讓這股神奇的力量,推動更高的工作效率喔!提案五:脫光光一起聊天光著身體未必就是要愛愛,而是單純的擁抱彼此、聊聊天、輕撫對方的身體。肢體上的碰觸並不是每一次都是為了做愛,而是單純的想要坦誠相見,以及肌膚接觸所帶來的安全感,或許哪天會不知不覺間發現彼此的敏感帶呢!提案六:泡茶、聽音樂喜歡一起品茗的情侶/夫妻,當然不能放過可以閒情逸致的泡茶時機。嘴裡喝著彼此哪一趟旅程帶回來的茶飲,耳裡聽著流瀉的音樂,一起回想共同的旅程回憶。平日有在玩樂器的人,除了可以在家開場專屬的演奏會,甚至可以為對方唱首情歌或寫首歌曲,想必立即收買他的心啦!提案七:在家裏沒做過的地方做愛女性的害羞,容易成為性生活平淡無熱情的主因之一,喜歡追求刺激的男性朋友們,可以試著引導另一半,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試試看,或許可以找到彼此覺得最激情的場域或姿勢呢!提案八:比賽講鬼故事/講笑話、一起拼拼圖/打電動喜歡刺激的情侶/夫妻,在比賽講鬼故事或看鬼片時,一起製造恐怖的緊張氣氛,會讓強者燃起想要保護需要被安慰的另一方,那種被保護的感覺,其實也很幸福喔!其他不管是一起下棋、拼拼圖或打電動,在遊戲或比賽過程中,一起破關、一起笑誰講的比較白爛,開懷大笑其實最能增進彼此感情喔!提案九:來場意外的求婚劇情若已有準備步入婚姻的你,可以好好規劃一場浪漫的求婚戲碼!雖然情人節求婚是老梗,但只要精心規劃,另一半依然會因為你的用心而感動涕零的!提案十:把情人節套餐叫回家吃現代的外送平台很多,如果不想自己動手煮,也可以直接叫外賣送到家,然後用心佈置一桌浪漫的燭光晚餐。即使情人節大餐在家吃,也可以很浪漫很愜意!提案十一:為對方化妝/打扮/保養肌膚/敷面膜不管是爲對方刮鬍子、敷精華液、燙襯衫、搭配一週穿搭…等,這種信賴、依戀彼此的感覺,讓對方有種想要一直照顧你/妳的心情由內心升起。提案十二:計劃下一趟旅程旅行是情侶/夫妻最喜歡一起做的事,約好努力存錢一起探索世界,下個旅行目標想去看浪漫的巴黎鐵塔、京都賞楓葉、穿著厚厚大衣在首爾滑雪,還是紐約吃熱狗喝啤酒,不管去哪都願意陪伴著對方,就是共創彼此最甜蜜的時刻。提案十三:一起做運動/雙人瑜珈/跳舞熱愛健身的情侶/夫妻,很適合貼身相近的國標舞、拉丁舞或雙人瑜珈,從一起探討動作或舞步,到一起共同完成較難完成的動作或滑稽的舞步,看到對方忍不住大笑出來,並且在看到彼此氣喘噓噓的紅潤氣色,一定很想抓過來親一口!提案十四:一起泡澡點上令人放鬆的玫瑰精油,在熱氣瀰漫的浴室裡,為彼此按摩肩頸或擁吻,好好感受這個小方寸的空間裡,只有彼此滾燙熱情的體溫。然後溫柔的為對方吹乾頭髮、梳髮,別小看這些細微的小舉動,其實都是不需花太多時間,不用花錢,卻能為感情加溫的最佳利器喔!提案十五:為彼此按摩/塗精油或乳液洗完熱呼呼的澡之後,不要急著穿上衣服,拿出精油/乳液,擦爲對方全身上下徹底按摩保養,除了達到放鬆之外也能培養更深層的肌膚之親。有些情侶甚至會爲對方掏耳朵、剪指甲、塗指甲油呢!《環島旅行》裡的歌詞唱著「其實我也不是很在乎到底去哪裡,只是想和你整天待在一起,就算是只能一起做夢,也沒有沒有關係」。「其實我也不是很在乎到底去哪裡,只是想和你整天待在一起,就算是只玩無聊的遊戲,我也不會介意」。這歌詞道盡了相愛中戀人的心情寫照,其實只要能滿足「需要人陪」或「需要人分享」的心理狀態,享受只有妳們“相看兩不厭”的兩人世界,一種即使不說話也不會尷尬的默契,即使只是手牽手一起去早餐店吃早餐,也會油然而生的滿足感。(文章授權提供/可可的隨想世界)

吃黑巧克力6大好處 可護心防失智?

吃黑巧克力6大好處 可護心防失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天是浪漫西洋情人節,長久以來,甜膩香醇的巧克力是傳達愛意的首選,事實上,巧克力也有不少好處,根據澳洲中西醫研究所研究員指出,可可中的化合物黃烷醇有助於降低血壓。因為黃烷醇可在體內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促使血管壁放鬆及擴張,因而降低血壓。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建議選擇成分60%以上的天然純黑巧克力,而不是添加糖及大量高脂肪牛奶的巧克力,以免導致肥胖及心血管疾病。好處1  保護心臟抗老化黑巧克力因可可成分較高,能降低血壓、保護心臟。因為可可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黃酮醇有抗氧化的功效,這些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脂肪不受自由基傷害,所以被認為具防癌、抗老化功效。好處2  適量補鐵不貧血黑巧克力除可降低血壓,還可以提高人體內的鐵含量,黑巧克力有著與菠菜相當的鐵含量,對於平常有缺鐵或受貧血影響的人,不妨隨身攜帶一片巧克力。好處3  降低癡呆中風機率研究指出,黑巧克力能增進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發生痴呆和中風的機率。此外,還可明顯改善年長的精神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改善言語流暢度。好處4  營養滿滿黑巧克力含有適量的可溶性纖維和礦物質,每100克含70~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1克的纖維,另可提供每日建議營養素攝取量中67%的鐵質、58%鎂、89%銅和98%錳等。好處5  增加心情愉悅感許多人情緒不佳或心情低落時,會選擇來一塊巧克力,因為巧克力有創造和提升感情的效果,能增加心情愉悅感。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證實巧克力會在腦部促進多巴胺與其他神經化學系統活動,讓人們感到幸福。好處6  保護皮膚減少日曬傷害黑巧克力中的黃酮醇可保護肌膚減少陽光的傷害。一項研究顯示,食用高濃度黃烷醇的黑巧克力12周後,防止皮膚曬紅的能力上升一倍。提醒想利用巧克力來增進健康的民眾,每天攝取量不超過30克,以免本末倒置造成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有胃食道逆流者也應少吃,防止刺激大量胃酸分泌。

今年首例百日咳 深圳返台男中鏢

今年首例百日咳 深圳返台男中鏢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百日咳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曾去中國深圳洽公,幸已痊癒。百日咳為飛沫傳染,不論有無發病都有高度傳染力,接種疫苗是最好防範法。 嬰兒感染恐引發肺炎或致死疾管署指出,該名男性個案去年12月底到中國深圳洽公,今年1月10日返台,1月30日出現咳嗽有痰,期間曾到多家診所就醫,2月5日到醫院就醫後採檢通報,11日確診,目前已痊癒,同住接觸者3人沒有疑似症狀。百日咳感染症狀為持續咳嗽超過兩周,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成人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感染後症狀通常較為嚴重,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死亡。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法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國內目前提供嬰幼兒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嬰幼兒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此外,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懷孕婦女、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返家抱嬰兒前先更衣洗手疾管署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如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

你有做好這3件事 遠離子宮頸癌嗎?

你有做好這3件事 遠離子宮頸癌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情人節愛侶們花前月下發生親密行為,也不能忽略安全性,保護自己也保護另一半。據統計,除愛滋病、性病等,HPV病毒絕大多數也是經由性行為接觸傳染。長期持續感染可能導致菜花、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恐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婦產科醫師林正宗表示,子宮頸癌逾九成是高危險病毒HPV所導致,建議除了定期抹片外,同步做HPV DNA檢查及施打疫苗。定期做抹片檢查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感染,其中第16、18型,是導致女性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病毒,約佔七成;第6、11型感染則造成尖形濕疣(俗稱菜花),可同時影響女性與男性。HPV病毒潛伏期長達10年以上,民眾若自身免疫力低,病毒就有機會影響健康。目前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下有過性經驗的女性,最好也自費做抹片檢查。HPV DNA篩檢傳統的抹片檢查雖可發現子宮頸發炎、病變、癌症等情形,但對感染掌握度只有七成,而HPV DNA檢查的掌握度高達九成,林正宗醫生表示,門診曾有病患因抹片及HPV DNA同步檢查,發現了三種高危險病毒,經定時追蹤、觀察後及時控制,建議婦女可同步進行,合併判讀。HPV病毒主要雖為性接觸感染,但不代表沒有性行為就不會被感染,有極少數是因碰觸不潔的環境而受感染。林正宗醫師表示,有患者在產前、產後均未發現HPV病毒,卻因在公共場所泡溫泉而感染菜花。由於子宮頸癌不易透過抹片早期發現,若能在抹片檢查之外,再加上疫苗的保護,可說是做足防護。施打HPV疫苗林正宗醫師呼籲,女性若經濟能力許可,只要無發燒、感染,最好能施打疫苗,直接阻絕HPV病毒的感染,並降低後續得到子宮頸癌的風險,而男性亦可接種疫苗預防菜花。但和所有疫苗一樣,HPV疫苗為預防性而非治療性,無法對所有的接種者都產生保護作用,亦不能取代常規的抹片檢查功能。

一直無法懷第二胎 繼發性閉經原因多

一直無法懷第二胎 繼發性閉經原因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已生第一胎的30歲婦女,一直想再懷第二胎,但做過2次試管以及2次人工,經歷5年都沒有成功。婦女表示自己生產完後,月經變得不準時,有時久久才來,甚至5個月沒來,到婦產科檢查也沒查到什麼,吃了調經藥卻越來越胖,於是求助於中醫調理體質。繼發性閉經的發生原因多元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這種原來有月經,後來突然月經不來了,如果超過3個原來的月經週期,就稱為「繼發性閉經」,發生原因複雜,發生率較原發性閉經至少高10倍。會造成這種突然月經不來的狀況很多,從最簡單的體重過胖或過輕、營養失調、緊張壓力、過度運動、藥物影響、多囊性卵巢,到下視丘疾病、甲狀腺疾病、腦下垂體疾病、腫瘤、卵巢早衰、子宮損傷、骨盆腔發炎…等等,千奇百怪的因素都有,但也有很多像此病患一樣找不到原因的。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寫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本,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月經的構成賴於氣血的生化調節,所以閉經的形成與經絡、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中醫依照體質不同 加以不同調理中醫治療上,必須從整體的調理下手,審證求因,依照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大原則,辨證兼辨病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臨床上常見的體質分型,例如:肝腎不足、氣血兩虛、肝鬱氣結、痰濕組絡、寒凝血滯、熱結血滯…等等,利用滋養肝腎、填補精血、健脾益腎、調補氣血、疏肝解鬱、理氣調經、健脾理氣、化痰除溼、溫養任、清熱涼血...等等方法,依照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肥胖型閉經 經中醫調理終歸順蔡易昌中西醫師說明,此病患呈現的是肥胖型閉經的型態,脾虛運化失職,濕聚脂凝,脈絡受阻,營衛不得宣通,血海空虛,體胖經閉遂成,呈現常見的脾腎陽虛、痰濕阻絡的證型。經過化濕導痰、溫脾通絡的調理,精神、代謝都改善了,氣血恢復,月經自然就來了,不必用到催經藥、也沒有用賀爾蒙藥物,更不會進一步發胖。蔡易昌中西醫師建議,如有上述的症狀,或懷疑自己有賀爾蒙失調、代謝異常、月經不調、胖得莫名其妙,應盡快找專業的醫師調理身體!(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