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我的醫療我作主 才能作自己生命主人

我的醫療我作主 才能作自己生命主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去年1月6日起開始實施,迄今已滿週年。但台東馬偕醫院自開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以來,僅完成簽署29件預立醫療決定,與其他縣市比起來,簽署人數偏低。為讓更多台東民眾認識此一關係自己的醫療權益,於今天早上在一樓大廳辦理「我的醫療,我作主」病主法週年宣導活動,吸引大批民眾駐足及參與。放腫瘤科呂國維醫師於會中表示:當自己還清醒時,要及早掌握善終的權利;一旦面臨生命的盡頭,通常自己已神智不清或無法表達,此時親人決定的無效醫療,讓自己無尊嚴的離開,將是一件遺憾的事!病人自主權利法適用於五款臨床條件放射腫瘤科呂國維醫師於會中宣導,《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地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適用對象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而是擴大為五款臨床條件,當病人符合:1.末期病人。2.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3.永久植物人狀態。4.極重度失智。5.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等臨床條件時。即可依病人事先表達的自主意願,決定自己的醫療照護方式,讓民眾來預先決定自己的醫療照護。「預立醫療決定」有三個重點:1.書面,一定要寫下來,不可以只透過口說。2.指明特定臨床條件,所以相關的臨床條件必須事先決定,例如末期病人、極重度失智。3.希望接受或拒絕的治療:不一定只有拒絕才要寫「預立醫療決定」,希望接受哪些治療也可以寫。也就是說,希望藉由事先擬定的「預立醫療決定」,達到保障病人自主權與善終權的目的。那麼,誰可以寫?每個人都可以寫嗎?誰可以寫「預立醫療決定」?根據《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八條第一項:具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為預立醫療決定,並得隨時以書面撤回或變更之。那,什麼叫做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呢?我國民法以人的年齡為基礎,將行為能力分為三種,並就其所為的法律行為賦予不同的效力:1.完全行為能力。2.限制行為能力。3.無行為能力。而完全行為能力人又分兩類:1.滿二十歲的成年人。2.未成年人已合法結婚者。所以,只要是年滿二十歲,或是未成年但已合法結婚者,就可以依據《病人自主權利法》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生命的列車 你希望在哪一站下車?如果有一天,你的生命品質變得很差,臥床、失智、重度昏迷、植物人……無法自理生活,無法和家人溝通的時候,手上的煤炭,還要繼續加嗎?又或者,剛好火車到站了,就自在地下車呢?面對自己的疾病、面對生病的家人,我們要如何勇敢地、有智慧地做選擇,如何做出抉擇以達到『謝天、謝地、謝人』善終心願。從立法宗旨來看,除了保障病人醫療自主、善終權益,也旨在促進醫病關係和諧,可以說是超越個人性的保障,進而擴及家庭、社會性的權益。

棒式不是撐著就有效!正確姿勢這樣做

棒式不是撐著就有效!正確姿勢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現代人吃得好而運動時間又少容易造成腹肌無力,腹橫肌被拉長,力量部分丟失,導致肌肉鬆弛變成小肚楠,不過近年來民眾追求健康的意願大幅提升。於是,在家就能做且可以鍛鍊核心肌群的「棒式運動(Plank)」開始大受歡迎。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棒式並不是撐著就有效果,若姿勢不正確恐適得其反,且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的人不適合做棒式,以免對關節造成負擔。棒式運動屬可以消耗體能的全身運動南投醫院吳政軒物理治療師表示,棒式運動(Plank)是一個只藉由前臂和腳尖接觸地面,將身體撐起,像一塊板子的基礎訓練動作,又可以稱為肘撐、平板撐等等。棒式看似簡單,其實是消耗體能的全身運動,對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腿部、背部、臀部肌肉群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鍛鍊,是鍛鍊核心肌群很好的方法。棒式運動的好處相當多,能增強核心肌群、降低韌帶和關節受傷的風險,改善身體平衡感、改善駝背等外觀姿勢。棒式的標準動作:1.手撐地板垂直剛好90度。2.腹部出力、夾緊臀部、骨盆後傾,注意力放在腰部、腹部。3.腳尖並攏與肩同寬。4.不憋氣、自然呼吸。吳政軒物理治療師表示該動作若只能撐5秒,可以重複做個5-6次以上,循序漸進增加30秒、1分鐘以上。如果上述動作做不上來,可以換膝蓋著地的方式來完成。棒式運動的注意事項雖然棒式可以在家自主訓練相當方便,但也因此容易犯錯而不自知,吳政軒治療師指出練習棒式時,正確姿勢為頭部在脊椎延伸線上,許多人容易過度抬頭或低頭;手臂不要過度用力,若太出力可能會導致上背部過於往上拱起;切勿把全身力量放腰後,避免下背腰後下凹的情形;雙腳掌應踮起、用力。吳治療師也強調當感受到全身肌肉達緊繃狀態時,就做對了!

中醫以調節免疫系統 治僵直性脊椎炎

中醫以調節免疫系統 治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年輕人,從讀書時就常感到腰痠腰痛,一直以為是運動傷到了,當兵退伍後也一直這樣,後來有一天眼睛痛去看眼科,醫生說是虹彩炎,可能是免疫的疾病造成,建議去大醫院免疫科檢查,到醫院檢查後確定是「僵直性脊椎炎」,之後開始吃藥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免疫科醫師說能用的藥都用了,且生物製劑健保申請沒過,因此尋求中醫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混亂,失去控制胡亂攻擊,導致脊椎、關節等處出現發炎現象,好發於20〜40歲男性,是女性病患的1.5倍,台灣每1萬人中就有33.7人罹患,盛行率居亞洲之首。患者因長期慢性發炎導致脊椎韌帶、關節鈣化,脊椎沾黏變形,嚴重時可能因此駝背、抬不起頭,甚至是無法行走。除了最常見的腰痛背痛之外,大約會有30%的患者會出現週邊關節滑囊液、關節腫痛積水、體重減輕、貧血、倦怠等症狀;大約有15%~20%患者會合併出現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甚至會出現腎功能異常;大約有25%~30%患者會合併出現眼睛的虹彩炎與葡萄膜炎,會導致眼睛疼痛及視力模糊。若是控制不良的患者,會因為胸廓活動受限,而出現肺活量減少、肺纖維化、呼吸衰竭及心臟主動脈瓣膜逆流、胸悶心悸等情形。中醫治療以調節體內免疫功能為主治療上,西醫治療通常以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類固醇…為主,當效果不理想時則要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中醫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和西醫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是不需要加入消炎藥、類固醇的!僵直性脊椎炎大部分的體質都會呈現腎氣虛、寒氣盛、氣虛、氣滯血瘀…等情形,所以中醫在治療時,只要在體質的偏差上加以調整,再加上調節體內免疫功能的藥物,就可以重新訓練免疫系統達到不失控的狀態,免疫系統正常了、不再隨便亂攻擊身體的組織,像僵直性脊椎炎這類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中醫中藥特有的雙向調節治療,對於免疫疾病特別有效,這就是中醫的陰陽平衡觀念,平衡了,免疫就不混亂了,他們就不會去攻擊自己的身體,疾病就會改善囉。這就是中醫特別的地方,不需要去抑制免疫,也不需要去消炎,只要調到陰陽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改善囉!(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生活必知 蝦子煮熟會變成橘色原因?

生活必知 蝦子煮熟會變成橘色原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衛生福利部公告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規範著色劑在食品可以使用的範圍以及使用限量,並於「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中,明確規範可做為食用的天然色素來源,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即為其中之一。蝦子煮熟後會變橘紅色的原因在於「類胡蘿蔔素」!自然界存在許多天然色素,但並非都可當作食品添加物使用。類胡蘿蔔素的顏色主要為紅、橘及黃色,屬於脂溶性色素,大量存在於自然界的植物與動物中,舉凡蔬菜、水果、穀類、根莖類及魚蝦類皆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大家熟知的蝦子煮熟後呈現橘紅色,就是因為蝦子的甲殼含有蝦色素(一種類胡蘿蔔素),當其他色素因為高溫被破壞後,顯現出相對較穩定的類胡蘿蔔素顏色所致。至於常見的營養保健品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也都是類胡蘿蔔素的一員,目前已有700多種的類胡蘿蔔素被分離鑑定出來,而早在1950年代,已可經由人工合成製造出類胡蘿蔔素。在「天然ㄟ尚好」的風潮下,為清楚釐清天然食用色素的種類,以及確保其安全性,衛福部已訂定「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其中第5條表列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例如:黃玉蜀黍色素是由黃玉蜀黍(Zea mays L.)的種子取得;蟹色素是由蟹等的甲殼取得;橘子色素則是取自橘子的果皮,它們的主成分都是類胡蘿蔔素。食用色素並不可怕,在正確且減量的使用原則下,能為飲食增添不少的吸引力,只要在食用彩色的食品前,看清成分標示即可。

攜帶或郵購國外食品 未經查驗不可售

攜帶或郵購國外食品 未經查驗不可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關將屆,國人常趁春節連續假期至國外旅遊,同時攜帶土產品或伴手禮食品回台;或跨境網購海外食品,除供自己食用外,如於自家或他人店面販賣,或上網轉售,小心可能觸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簡稱食安法)。無論為自行帶入或網購、郵購國外食品,如超過免驗範圍未申請查驗,或未經查驗而自行販賣、轉售,則違反食安法第30條第1項,可處新台幣3到300萬元之罰鍰,違規產品後續可能面臨退運或銷毀之命運。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可參考旅客攜帶食品入境免申請查驗之相關規定為:(一)依據食安法第30條規定,輸入食品應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符合下列條件者可辦理免驗:1.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含錠狀、膠囊狀食品)供個人自用:價值在一千美元以下,且重量在六公斤以內。2.輸入食品容器、具供個人自用:以報單單一項次之價值在一千美元以下,且同規格數量未逾四件,或價值超過一千美元且數量為一件。3.錠狀、膠囊狀食品供個人自用,每種至多十二瓶,合計不超過三十六瓶。(二)依據財政部訂定「入境旅客攜帶應稅物品、菸酒、外幣、農畜水產品限量規定」,與食品有關尚有農畜水產品類限6公斤內,其中,米、花生(限熟品)、蒜頭(限熟品)、乾金針、乾香菇、茶葉各不得超過1公斤;大陸地區之干貝、鮑魚干、燕窩、魚翅各限量1.2公斤,罐頭限量各6罐。食藥署提醒您,自行攜帶或網購、郵購國外食品,如不符上述可免驗之相關規定,須向食藥署申請輸入食品查驗,取得輸入許可通知。勿違法販售未經查驗許可之食品,以免觸法受罰。

規律就醫及家人支持 遠離春節症候群

規律就醫及家人支持 遠離春節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1歲家庭主婦柯女士,有「思覺失調症」病史,半年前自覺狀況改善,自行停藥且不再返診。最近忙著準備過年的大小事,感到壓力大,以往過年不僅要忙著家裡打掃、準備拜拜供品,還要做年夜飯,長輩會過問家裡狀況,過年家事繁多,造成柯女士緊張焦慮、情緒易怒、睡不好,晚上睡覺時為這些事腦子轉個不停,甚至有幻聽干擾,害怕年節的來臨。經由當地衛生所公衛護理師持續關懷,並勸導及鼓勵柯女士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病情及調整藥物,另教導放鬆技巧及衛教規則服藥重要性。農曆新年將屆,伴隨而來的「春節症候群」徵兆逐漸出現,於年節前後團聚時,人際關係與人情壓力可能暴增,若壓力及負面情緒持續堆積,而超過當事者負荷,如:除夕忙打掃及準備年菜的辛勞、單身被追問何時結婚、剛新婚被問何時生小孩、包紅包的經濟壓力…等,都是年節常見壓力源,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等情形,請多關心親朋好友、獨居長者,適時給予精神支持,協助做好心理建設,必要時提早就醫治療,過個溫馨好年。訪視員適時關懷 以及家人需給予心理上的支持衛生局有社區關懷訪視員,專責服務問題較多元、需更高密度關懷的精神病人,提供的追蹤關懷方式主要是電話訪視及家庭訪視,透過訪視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精神狀況、病情變化、有無定期回診及按時服藥、建立病人之病識感等狀況,並提供諮詢及衛教家屬有關精神疾病的照護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適時提醒病人規律回診及服藥,希望能降低病人再復發率及再住院率,讓病人能回歸社區,而經過穩定治療的精神病人,可自在地在社區生活。精神疾病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屬於慢性疾病,需要長期透過服藥達到穩定,精神疾病並不會因新年歡樂氣氛而消失或者減弱,精神病人若在過年期間忘記吃藥、自己暫停用藥,或者因家屬忙碌而無法協助精神病人服藥,造成症狀惡化,所以穩定持續服藥是很重要的,若藥物遺失,仍可以到有精神科急診的醫院或就近有看診的精神科診所就診,家屬需協助叮嚀病人規則吃藥,並注意症狀變化,讓疾病能夠持續穩定,就能安心過好年。若發現精神病人有自傷或傷人行為 請通報警消人員衛生局呼籲社區中若發現精神病人因症狀干擾且伴隨有自傷或傷害他人的行為,可聯絡當地警察或消防人員到場評估及緊急護送就醫,家人多一點關心及敏感度可以避免生病的親友病情變化。妥善運用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照顧家人的身心狀態衛生局提供40處免費心理諮商駐點服務,且為了方便服務上班族的市民朋友,亦提供晚間的諮商時段,向專業人員求助或許可以扭轉人生,適時進行心理支持,心中痛苦會因為分享而減輕,藉由心理師陪伴讓受苦的心情獲得撫慰及提供專業諮詢。另外,若市民朋友們有精神疾病照護上的困擾與需求,可就近與轄區衛生所聯繫外或直接與衛生局洽詢

肚皮保衛戰!妊娠紋的預防與治療

肚皮保衛戰!妊娠紋的預防與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當光滑細嫩的肚皮,被一條條像毛毛蟲的妊娠紋爬上去,看著毛毛蟲的顏色由淡轉深,越來越多時,懷孕的喜悅,蒙上莫名的無奈……。妊娠紋多在懷孕6、7個月開始出現,除了肚子外,大腿、乳房、下背、臀部、上臂也都可能出現妊娠紋的蹤跡。妊娠紋出現的原因,是由於懷孕媽媽飲食所攝取的營養成分轉化為脂肪囤積在皮下組織,而隨著懷孕子宮的擴大、胎兒的生長、和羊水的增加,媽媽的腹部會快速膨脹,此時表皮和真皮這兩層組織能夠配合延展的速度,而皮下組織就無法跟得上腹部膨大的速度,以至於皮下組織所富含的膠原蛋白纖維、甚至於彈性纖維經不起擴張而斷裂。整體表現在身體外觀,就是線狀、凹陷、成紅色的妊娠紋。妊娠紋的預防治療:在懷孕初期就應該在尚未出現妊娠紋之前,採取預防的步驟。專用的妊娠除紋霜可以預防出現妊娠紋,也可改善皮膚發癢、皮膚出疹等孕期常見不適症狀。妊娠紋一旦形成,就會留下痕跡,只是顏色變淡了;頭一次形成的妊娠紋,為紫紅色或葡萄紅色,生產後,就會變成銀白色,不仔細瞧瞧,還不見得看的出來。1.體重控制:媽媽在懷孕期間的體重控制,原本就有其必要性,因為體重無節制地增加除了會加媽媽罹患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產程進展不順、甚至難產等等危險之外,還可能造成胎兒生長的阻礙,或是巨嬰症的發生,危及生命安全。2.按摩運動:媽媽應該空出個時間對自己揾揉一下,特別是針對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例如下腹部、甚至整個腹部,臀部下側,腰臀之際、大腿內外測、乳房、和腋下等部位,都應該溫柔地搓揉、輕推,輕捏一番,以增加皮膚和肌肉的彈性、以及血流的暢通。3.勤勞加油添乳:懷孕初期就可以選用適合體質的乳液,可以在做重點部位按摩時,加油添乳,目的就在於濕潤、油滑肌膚,增加肌膚的柔軟度與彈性,使得整體皮膚組織在脂肪堆積擴張時,能夠更加適應。使用乳液的另一項好處,是可以減輕妊娠紋處皮膚變薄時產生的搔癢感。4.均衡營養素的攝取:皮膚科醫師都同意,肌膚保養的基本在於營養素的攝取,除了足量的蛋白質、脂肪、和醣類,一些特定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肌膚的健康更息息相關。5.外用藥物/保養品:早期形成之妊娠紋可使用0.1%外用A酸製劑,但由於口服A酸有致畸胎性,因此懷孕期間也建議避免接觸此類藥品,包含其外用製劑,產後可使用外用A酸配合果酸、左旋C可達到淡化效果。6.飛梭雷射:使用波長1550nm的雷射在有妊娠紋的皮膚上製造許多細小的加熱區域,在每1平方公分的皮膚上打2000個小洞,而雷射能量穿透至400~700nm的皮膚深度,達到膠原蛋白增生及皮膚自我修復,深層置換缺陷受損的肌膚。7.電波拉皮(緊膚):對於妊娠紋並非明顯,但卻是鬆弛下垂的生產後肚皮,利用無線電波穿透鬆垮的皮膚,在真皮下層以及皮下組織中產生能量,使膠原蛋白收縮重組,並製造新的膠原蛋白,產生緊致提拉的作用。8.腹部整型:對一些極嚴重的妊娠紋婦女,利用手術將下腹部或肚臍周圍的妊娠紋婦女,利用手術將下腹部或肚臍周圍的妊娠紋切除,即一般人所熟知的腹部拉皮。對一些腹部鬆弛程度大於第三級以上的婦女,需合併進行腹外斜肌筋膜整型及肚臍重建整型手術,或局部抽脂手術。手術後會有20~30公分的疤痕,須長期進行疤痕護理及腹部按摩治療。預防妊娠紋的按摩法根據《順產操》一書提及,在肚子部位塗上具有保濕效果、對身體溫和的油或乳霜,讓油或乳霜深入肌膚當中,每天進行按摩。也可以把它當作是溝通感情的方式,請伴侶幫忙吧!1.從肚子下面,像是畫心形一樣,按摩3~5次。2.從肚子的正中央向外側,以畫螺旋狀般,按摩2~3次。3.雙手貼在肚子上,像是要從正中央往外拉開似的,按摩2~3次。4.把雙手放在側腹,沿著腰線往下滑動,按摩2~3次。改善妊娠紋要趁早 產後3個月最適合所有的治療都要趁早,就連妊娠紋也不例外!當妊娠紋進展到永久性的疤痕,至少得要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改善,所以孕媽咪假使想要改善妊娠紋,建議產後3個月內開始最適合。

高以翔猝死 高風險群可植去顫器預防

高以翔猝死 高風險群可植去顫器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以翔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突然暈倒昏迷送醫後搶救不治,消息震驚各界。年僅35歲的他被證實是「心因性猝死」,也就是因為心血管疾病造成心臟突然停止而猝死的。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陳文鍾主任說,心因性猝死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是因心室頻脈、心室顫動等心律不整所造成的,相較之下,其他心律不整並不致命。猝死存活率不到1成 復發率卻高達有4成!正常心跳每分鐘60-100下,心室頻脈每分鐘心跳超過150下、心室顫動每分鐘心跳超過350下,心臟無法有效幫浦輸送血液到全身,如果沒有外力干擾恢復正常心跳,就很可能會猝死。就算及時CPR和AED電擊搶救,醫院內存活率有19-25%、院外存活率只有7-10%,兩年內復發率卻高達40%,高風險群包括曾不明原因經常昏厥、家族遺傳致命性心律不整、特別是檢測心臟功能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小於35%的患者。而猝死究竟能不能預防?陳文鍾主任說,預防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植入式去顫器。從沒發生過猝死性心室頻脈或心律不整的高風險群,預先安裝植入式去顫器就屬於「初級預防」;曾發生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被CPR或AED搶救回來後,再植入去顫器就屬於「次級預防」。目前植入式去顫器只有次級預防有健保給付,經高以翔一例後,心臟學會也再次建議健保局,考慮針對65歲以下未曾發病的高風險中壯年給予初級預防給付。植入式去顫器 第一時間搶救有如口袋AED研究發現,植入式去顫器ICD(或植入性心臟電擊器)能降低49%猝死率,在病人鎖骨下方做皮下切口,植入名片盒大小的「小型移動式AED」,把導線連接心臟,偵測不正常心跳,讓病人能在發生猝死危機的第一時間進行電擊搶救。陳主任解釋,植入去顫器的手術時間約1小時,病人在術前一天先住院,第二天進行手術,術後觀察一到兩天後就能出院,也因為只有切開皮下,做一個「口袋」,算是一個小型手術。僅次級預防有健保 心臟學會籲放寬給付條件呼籲民眾,發現有人發生猝死昏厥時,應及時施做CPR及AED,心因性猝死經急救存活者,應該評估植入ICD,猝死高風險族群更應該慎重考慮,避免憾事再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過年食材滿到爆 保存不生菌過好年

過年食材滿到爆 保存不生菌過好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年節期間,家人齊聚一起,總免不了購買各式年菜及應節食品,但如何儲存管理才不會浪費食材及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管署)建議民眾採買前應先做好「採購清單」,若沒經過事先規劃,容易造成採買過量與浪費的情形,造成同一道菜餚不斷重覆加料與烹調,恐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營養素也因為不斷高溫加熱而被破壞。過年食材滿到爆,保存有訣竅,3招教你健康過好年農曆年節常因囤積太多食材,冰箱冷度不夠,導致微生物繁殖與生長,也可能因食材未充分加熱,或剩菜加熱不足導致食品中毒,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消費者購買年貨需適量,並彙整出保存年貨3撇步,供民眾參考。過年食材滿到爆 10招保存訣竅過好年1.避免滋生細菌:當餐吃剩的料理,應在最短時間內放入冰箱,不可在室溫放置超過2~3小時。2.適當溫度再放入冰箱:當餐吃剩的料理,若仍有熱溫,也不可馬上放入冰箱內。3.生熟食分開:掌握生熟食分開原則,與生原料分開存放於冰箱內,將熟食置於上架,生原料置於下架。4.罐頭也要注意保鮮:罐頭食品開封後未食用完,應換入瓷盤或玻璃碗中,再置於冰箱冷藏庫儲存。5.過期勿食:零食乾貨類一旦過了保存期限,也不要冒險食用,或是開封時發現有異味或變質情形應丟棄不吃。6.注意冰箱貯存溫度:需冷藏的食品貯藏溫度應在7℃以下,冷凍食品應在-18℃以下。避免貯存過多的食材,以免影響冰箱各層溫度穩定。7.充分加熱以減少微生物孳生風險:烹調生鮮海產、魚貝類如果沒有充分加熱,可能引起腸炎弧菌食品中毒,導致水樣腹瀉、腹痛、噁心、嘔吐、頭痛、發燒、發冷等症狀,想要預防食品中毒,食用前應徹底復熱,中心溫度至少應超過70℃,才能消滅細菌。8.選擇包裝與標示完整食物:香腸、火腿、臘肉、醬菜也是年節熱門食品,購買此類產品,最好選擇標示完整,包裝無破損,並於食用前徹底加熱。9.避免真空包裝食品及醃漬食品恐產生厭氧菌:真空包裝食品及醃漬食品即便放在室溫下保存,也不會腐敗或發黴,但這類食物可能僅隔絕空氣,讓一般好氧菌無法生長(例如:黴菌、大腸桿菌等),卻會成為另一類細菌「厭氧菌」(例如:肉毒桿菌)喜歡的生長環境,因此若沒有充分食品製備安全衛生概念,不建議自行製作真空類或醃漬類產品,否則可能因產品保存或料理不慎,增加造成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機率。10.選購完整標示及包裝:糖果、瓜子、開心果等零嘴,應優先選購有完整標示及包裝、能密封的產品,並且根據包裝標示,正確保存。大千綜合醫院黃世男營養師建議,採買年節食材時可採用低碳飲食的基本原則:包含選擇當季食材,可減少肥料及農藥施用,日本研究發現,採用當季或非當季食材,在食材生產部份碳足跡可能相差10倍。挑選在地食材,可縮短食物里程,降低交通運輸的排放量。以及挑選使用包裝精簡、少人工加工的食材,減少加工過程及處理廢棄物時所需消耗的能源。

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因罹患這個癌!

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因罹患這個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一名40多歲的科技業男士,因為雙腿嚴重水腫找不到病因,輾轉至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檢查,沒想到原來是胰臟長了「壞東西」!發現時癌細胞已經嚴重轉移,且造成全身血管栓塞,確診為胰臟癌晚期,患者擔憂自己活不過半年。胰臟癌又名「癌王」,其「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16年台灣有2022人被診斷為胰臟癌,1996人死於胰臟癌。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賴泓誌主任表示,因為胰臟的位置在比較深層的緣故,鄰近又有許多血管佈及,容易在癌症早期就發生癌細胞轉移或壓迫血管,一般超音波檢查不一定照得到胰臟有異狀,往往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因此,在治療上更加不容易。第二線化療藥物 可再延長病患存活率針對胰臟癌的晚期治療多半以化療藥物為主,過去患者僅能仰賴第一線的藥物治療來爭取存活期,在2018年8月第二線化療新藥已通過健保給付,為亞洲的胰臟癌患者延長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賴泓誌主任指出,這名40多歲的科技業男士,在治療上積極配合醫囑,加上使用第二線化療新藥,使得原本僅有數個月的存活期提高到一年以上,這樣的治療結果很鼓舞患者跟家屬。對抗胰臟癌:積極檢查 積極治療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方式來篩檢胰臟癌,但民眾仍可透過以下幾種影像學檢查來幫忙診斷: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內視鏡超音波;賴泓誌主任提醒,一般民眾都可更在乎自己健康,定期做適當的健康檢查,而有特定基因突變者、或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或家族內有罹患胰臟癌的人,就建議做胰臟癌的進一步篩檢,若不幸罹患胰臟癌,應積極尋求專業專科治療,在小心控制藥品的副作用之下,來延長病患存活期與降低治療的不適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