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天氣變化易心肌梗塞!搶救時機很重要

天氣變化易心肌梗塞!搶救時機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乍暖還寒,高危險群要注意心肌梗塞突襲!一名婦人胸悶馬上就醫,在急診室檢傷時突然昏迷無心跳,仍救回一命;另一名青壯男子在家胸悶未馬上就醫,半小時後突然昏厥無心跳,到院前死亡。同是心肌梗塞,生死不同命,最大差別在於搶救時機。胸悶忍半小時 倒下已無心跳有高血壓慢性病的64歲李姓婦人胸悶掛急診,突然昏迷無意識,量不到心跳血壓,電擊搶救5分鐘恢復心跳,施以心導管手術,發現病患心臟冠狀動脈血管完全阻塞,打通血管並裝支架,病人迅速恢復後已出院。另一名39歲王姓男子也是心肌梗塞,在家時突然倒地無心跳,經救護車送到醫院前死亡,急救無效。家屬表示死者有高血壓,沒正常服藥,事發當天覺得胸悶,忍了半小時後突然倒下,沒想到竟回天乏術。忽冷忽熱增心血管負擔 三高、抽菸、肥胖為危險群彰化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何東錦表示,天氣寒冷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外,冬春或秋冬交替之際也常因忽冷忽熱增加心血管負擔,引發心肌梗塞,猝不及防。只要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一定要馬上就醫,不少心肌梗塞患者在發病30分鐘內猝死。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易引起心室顫動而猝死,典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高血壓、高血醣跟高血脂等三高患者、抽菸、肥胖及家族史為高危險族群。有些人在心肌梗塞發生前沒有症狀,甚至有人以肚子痛的非典型症狀呈現。高危險群要提高警覺,三高患者按時服藥,並且戒菸、減重。

癮君子注意!罹肺阻塞風險達2成

癮君子注意!罹肺阻塞風險達2成

肺阻塞警訊咳、痰、喘 輕忽當心釀大禍(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愛爾蘭作家蕭伯納曾說:「六十歲才是真正的人生」,遠離汲汲營營的人生階段,本該迎接悠閒愜意的退休時光,不過屆齡63歲、菸齡超過40年的王先生卻沒那麼幸運,過去常出現慢性咳嗽、喉嚨有痰等症狀,原以為是身體老化而衍生出的毛病,不料半年前咳嗽症狀開始愈演愈烈,甚至出現喘鳴現象,進一步到醫院求診並確診罹患肺阻塞才知其嚴重性,也幸好即時避免急性惡化的發生。吸菸與肺阻塞密不可分 近20%癮君子有罹病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肺阻塞死亡人數逐年攀升,平均每77分鐘就有一人因肺阻塞死亡。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科陳煒醫師指出,肺阻塞是近年來相當常見的呼吸道阻塞疾病,根據研究顯示,高達20%的吸菸者將成為肺阻塞患者,除此之外,空污、職場危害暴露、遺傳等都是誘發肺阻塞的危險因子。不過,民眾對肺阻塞初期症狀「咳、痰、喘」多半不以為意,導致治療時間拖延,期間若是病情惡化,隨時可能引發呼吸衰竭或心臟衰竭,甚至死亡。推動全方位改善方案 肺阻塞治療、配套一個不可少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科陳煒醫師面對肺阻塞死亡率逐年升高,政府也開始正視肺阻塞相關治療問題,陳煒醫師表示,衛福部自2017年4月起推動「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導入個案管理師的服務及分級醫療精神,讓肺阻塞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協助外,病情穩定的患者也能轉介到基層診所,進行後續治療或是復健,讓身處交通不便地區的患者,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醫療照護。至於治療方面,根據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新版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建議,除了不再以類固醇藥物為治療優先選擇外,處於穩定期的肺阻塞患者,建議用複方支氣管擴張劑進行治療,藉以預防急性惡化的發生。長期吸菸者應提高警覺 主動求診護健康有不少民眾將肺阻塞症狀與心臟疾病混淆,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時間。陳煒醫師提醒,肺阻塞患者應到胸腔內科治療,也呼籲菸齡長達十年,或是一天吸菸超過一包以上的民眾,若有經常咳嗽、有痰等症狀,都應主動到胸腔科求診,進行X光及肺功能等檢查,提早發現才能及早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中醫檢測經絡 揪出職業婦女心、腎虛

中醫檢測經絡 揪出職業婦女心、腎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人壓力大,常見自律神經出問題。一名30多歲的新手媽媽是職業婦女,時常感到壓力大,但又害怕健檢要抽血。接受結合中、西醫的檢查,檢測結果上傳雲端交叉比對,產生身體健康狀況預測。經過「微」健檢,她調整生活型態,改善臨床症狀。檢測經絡穴位虛實 判斷臟腑狀況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整合性門診主任巫慶仁指出,經絡是中醫診斷與治療無法或缺的一部分,而經絡檢測儀利用十二經絡原穴或附近穴位的導電性來偵測穴位虛實的變化,判斷經絡循行路徑中各種臟腑的狀況。以這位新手媽媽而言,經過經絡檢測儀檢查,發現心經及腎經原穴顯示較虛,再經資料庫比對,報告顯示可能有心臟方面及女性內分泌系統問題。再經詢問病史,除了白天上班外,下班還得顧小孩,而且又習慣晚睡,壓力大時月經比較不規律,之前還有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問題,勞心又消耗體質的生活型態,剛好與經絡檢測儀顯示的心經、腎經經絡虛弱相符合。合併大數據資料庫 符合預防醫學概念巫慶仁主任表示,過去使用經絡穴道來診斷,然而經絡循行範圍大,與診斷經驗無法整合,與現代醫學配合有難度。但雲端網路發展後,經絡檢測儀合併大數據資料庫,除了基本的經絡體質檢測,還可配合現代醫學的檢驗相互比較,做身體健康的預測性評估及其他疾病的療效追蹤,符合預防醫學概念。對於許多害怕侵入性的抽血檢查而不敢做檢查的人而言,經絡檢測儀或許可作為基礎評估,再決定後續的追蹤以及預防方式,包括改變生活作息、保持適當運動,當檢測分數異常時,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落實預防保健效果。

舞蹈女孩突肌肉病變 震波治療助圓夢

舞蹈女孩突肌肉病變 震波治療助圓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喜好舞蹈的國中女學生是全國舞蹈競賽選手,一個月前無外傷、原因不明,突然右腳踝及腳底疼痛,無法正常行走,只能踮腳尖走路。經四處求醫,復健、針炙、超音波治療都沒有改善。女學生失去角逐競賽機會而鬱鬱寡歡,經過震波治療後,已恢復健康,重登舞台。肌肉、韌帶機能失調 震波治療助復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副主任賈維焯表示,女學生診斷出肌肉和韌帶機能失調,採用震波治療,放鬆僵硬的肌肉韌帶,並增加血管增生功能,刺激患部正常機能再生。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微創治療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各醫學領域,不單是因為醫師的術精進,手術工具的研發與製程成熟,各類立體導航與機械人手臂的介入等都是醫療技術精進的因素。如果可以減緩病痛,就不用在急性期疼痛的狀況下倉促決定是否手術、何時手術。肌肉病變症狀易混淆 建議經骨科詳細診斷震波治療的特性與機轉是非侵入性,具有止痛、放鬆僵硬的肌肉韌帶、增加血管增生、刺激再生等療效,對於慢性的肌肉病變及疼痛的改善十分有效。很多關節炎、神經病變或是脊椎退化等疾病的徵兆與肌肉病變的症狀易混淆,需經骨科醫師詳細診斷後,確定是否有手術的需要。賈維焯醫師提醒,如果肌肉病變的症狀經過治療可以改善,可降低手術的立即性。當病人對於疾病治療的選擇增加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模式來決定治療方式,對醫病雙方都有利。若有任何不適,立即就醫,與醫師共商治療對策。

姿勢正確 是養成易瘦體質的第一步!

姿勢正確 是養成易瘦體質的第一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想要變瘦!想要變漂亮!很多人出於這樣的動機開始運動。運動本身是很棒,但光是運動,並不會讓人變美。為了在一星期內瘦下3公斤,每天跑10公里,這樣嚴苛的運動,消費熱量也許很高,卻不是能長久持續的。鍛鍊腿部肌肉 可以提升代謝力想要變瘦而進行劇烈運動以前,請先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能「筆直」站立。以端正的姿勢站立,自然就會鍛鍊到腿部肌肉與腹肌。腿部肌肉是全身當中體積最大的肌肉,因此只要鍛鍊腿部肌肉,就可以提升代謝力,變成易瘦的身體。除此之外,還要每天做伸展操來伸縮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以輕微的運動達到提升肌力的效果。因為不勞累,才能每天持續,但又可以有效率地長久鍛鍊到應該鍛鍊的肌肉,如此一來,自然能打造出易瘦的身體。前面提到,正確的姿勢,是打造美麗、易瘦體質的基礎,但工作和念書的時候,姿勢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彎腰駝背。因此我建議一天幾次,進行簡單的伸展操,順便檢查一下姿勢。1) 背貼牆1分鐘/將頭-背-臀部貼在牆上,拉直背脊。這時不只是背骨,也要努力讓左右肩胛骨貼在牆上。如此一來,肩膀自然會打開,下垂的下巴也會仰起,脖子到肩膀停滯的血液循環變得順暢。只要伸展肩部,頭腦就會變得清晰,氣色也會變好。在辦公室,建議可以利用每次上廁所的時間來做伸展操。2) 後揹手1分鐘/雙手在背部中央交握,然後把交握的手向後拉,抬到肩胛骨的中心位置。如此一來,雙肩就會打開,肩胛骨收攏,伸縮到肱二頭肌,改善脖子到胸口部位的血液循環,所以肩頸周圍會感到放鬆。臉色會變得紅潤,眼皮自然張大,眼睛看起來更炯炯有神,給人神采奕奕的印象。3) 深坐1分鐘/坐椅子的時候,刻意把背貼到椅背處,深深地坐好。這時要刻意讓腰的底部與背骨呈垂直的角度。如此一來,腹肌和背肌自然就會緊繃,骨盤拉緊,大腿往內側收攏,雙膝緊貼。如果坐得太淺,就會無意識地彎腰,背脊也會彎曲,對腰部造成負擔。一天幾次,好好地利用深坐來矯正姿勢吧。(本文摘自/女醫師才知道的正確美容法/平裝本出版)

感冒忌戴隱形眼鏡!時效、清潔很重要

感冒忌戴隱形眼鏡!時效、清潔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20歲女性,因視力模糊、眼睛紅腫癢痛就醫。原來患者以為週拋隱形眼鏡是指可以持續戴著維持一週,睡覺也不需取下。檢查時見其彩色隱形眼鏡鏡片上佈滿蛋白髒污,取下後發現角膜破皮,結膜發炎且有濾泡、乳突,經藥物治療後,待眼睛恢復健康才能再配戴隱形眼鏡。彩色隱形眼鏡透氧率較低 需注意時效及清潔眼科醫師顏敏芳表示,近幾年流行彩色隱形眼鏡,不當使用隱形眼鏡造成眼部受傷的比例增加約2成。隱形眼鏡不當使用時易引起乾澀、紅腫、癢痛、分泌物增加、視線模糊等症狀。原因多為結膜炎、角膜血管増生、角膜受損、角膜潰瘍等,未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失明。彩色隱形眼鏡更因添加染料,表面凹凸,較一般隱形眼鏡厚、不光滑且透氧率較低,使用時上更要注意時效及清潔。目前隱形眼鏡可分為拋棄式及長戴型,拋棄式又分別有不同的使用期限,日拋建議配戴1天8小時;週拋指開封後1天用8小時,可連續用7天,每次使用後均須徹底清潔、浸泡、消毒;月拋在開封後1天用8小時,可連續用1個月,每次使用後均須徹底清潔、浸泡、消毒。長戴型每次使用後都須徹底清潔、浸泡、消毒並定期去蛋白,約1至2年須更換一副。游泳、泡溫泉、感冒 避免配戴隱形眼鏡若平時配戴隱形眼鏡無異狀,仍須定期檢查。角膜炎、結膜炎等疾病,或自覺淚水分泌不足,眼睛乾澀時應暫時停止配戴,以免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游泳、泡溫泉及感冒期間較易感染,也應避免配戴隱形眼鏡。顏敏芳醫師提醒,建議配戴隱形眼鏡前先就醫檢查,確認眼睛有無過敏、乾眼症,是否適合配戴,並以醫師開立的配鏡處方購買適合鏡片。使用時挑選透氧度高的鏡片為佳,建議1天最好不配戴超過8小時。並且遵照標示替換及清潔鏡片,不可憑肉眼或當下是否不適來判斷隱形眼鏡是否清潔或拋棄,美觀方便也顧及眼睛健康,以免一時偷懶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

膝痛、無力不只是老化!恐神經受壓迫

膝痛、無力不只是老化!恐神經受壓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不論是工作或日常上下樓梯,膝蓋疼痛退化問題是民眾最常遇到的疾病之一,但膝蓋疼痛卻不一定是膝蓋退化導致。一名65歲林姓病患,日前因為膝蓋疼痛、走路上下樓梯疼痛無力到醫院求診,原本以為是膝蓋退化,經醫師詳細檢查後才發現,竟然是脊椎神經壓迫導致。脊椎狹窄壓迫神經 膝痛無力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表示,大部分民眾在遇到筋骨痠痛問題時,哪裡痛就去治療哪裡,膝蓋痛就覺得是筋骨損傷退化。門診很容易遇到病患抱怨膝蓋疼痛無力,X光檢查膝蓋卻發現膝蓋還是很健康或只是輕微退化。雖然病患表示腰部脊椎只有稍微不適,或甚至覺得只是工作腰痠睡不好,但進一步詳細檢之後,發現其實是脊椎狹窄導致壓迫掌管膝蓋部位的神經,才讓患者膝蓋疼痛或是無力,行走困難。神經出問題 嚴重可能倒致偏癱、跛行一個簡單的走路動作,必須要人體許多器官功能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良好的骨骼支撐、完整的關節與軟骨活動、肌肉提供力量、神經傳遞指令,驅動肌肉活動,回傳本體感覺,協調活動,才能完成一個看似簡單的走路動作。一旦神經功能出現問題,就好比電線或電話線出問題,可能傳遞有雜音的訊息,感覺疼痛或麻痺或是其他異常;或是發生肢體無力、偏癱、跛行,都是神經導致下肢或膝蓋不適症狀的來源。林宗志醫師表示,身體不適是一種警訊,如果身體不舒服,建議先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檢查治療,避免病情拖延或是白走冤枉路。

別赤腳踩田地!鉤蟲侵入恐致發育障礙

別赤腳踩田地!鉤蟲侵入恐致發育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歲的王小弟手腳無故瘀青,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王小弟嗜酸性白血球偏高。進一步抽血檢驗、糞便檢查、抽骨髓檢驗及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王小弟腸道內有鉤蟲寄生蟲,造成貧血、手腳淤青、營養不良、胃腸功能失調,嚴重可能導致發育障礙及心功能不全。經過確診並投藥治療後,王小弟的血液及糞便檢查完全恢復正常。鉤蟲幼蟲可能從皮膚進入人體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士忠表示,嗜酸性白血球偏高可能是寄生蟲、過敏性疾病或血液腫瘤疾病。為王小弟安排糞便檢查、骨髓檢查及大腸鏡檢查,在大腸與小腸連接處,零星發現許多隻長約1公分左右的鉤蟲成蟲,取出蟲體確認蟲種後投藥。服用藥物3天後,再經血液及糞便檢查與2個月追蹤,確認檢查結果完全恢復正常。鉤蟲幼蟲孵化後,喜歡群聚在1至2公分表淺的潮濕、疏鬆泥土裡,如果赤腳接觸泥土,幼蟲可能從皮膚進入人體,然後沿著靜脈、肺、咽喉,經吞嚥進入小腸,吸附在小腸壁上吸收養分,並長成成蟲、甚至再次產卵,從感染到成蟲、交配後又產卵,大約需要2個月時間。肚痛、臉色不好、手腳瘀青是徵兆過去農田常使用水肥,較常見鉤蟲,如今社會風氣又開始鼓勵親近大自然,因赤腳帶來寄生蟲的危害也隨之增加。幼童如罹患寄生蟲疾病,可能會有不明原因肚痛、臉色不好、手腳瘀青等症狀,未治療會有缺鐵性貧血、血便,嚴重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智及身心發展。王士忠主任表示,一般寄生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投藥,如果正確用藥可順利驅蟲。鑒於近年露營盛行,王士忠醫師提醒家長們,親近大自然固然美好,但建議還是避免赤腳接觸泥土,以免遭受寄生蟲害。

鼻子被牛踢歪 功能性鼻整形解阻塞

鼻子被牛踢歪 功能性鼻整形解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在牧場工作的33歲阮姓男子,被一頭黃牛後腿踢中右臉,顏面多處骨折,鼻子也撞歪,連呼吸都有困難。送到醫院急救後,不僅把顏面骨折復位,還進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阮先生笑說他因禍得福,賺到尖挺的鼻子。鼻骨遭重擊 鼻骨歪曲、鼻軟骨受損阮先生表示,上個月去接一隻從澎湖搭船來的黃牛,帶回牧場先秤重,綁好黃牛要看體重數字時,黃牛後腳突然向他飛踢,嚇一跳、閃避不及,右臉劇痛,到醫院才知顏面骨折,連鼻子都歪了。彰化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表示,阮先生顴骨、上頷骨、鼻骨多處移位受損,鼻骨因遭重擊,致鼻骨歪曲合併鼻軟骨受損、內鼻瓣塌陷及鼻道狹窄,引起單側鼻孔呼吸困難、無法吸氣、鼻塞,進行顏面骨折復位固定、功能性鼻治療,再進行鼻子整形手術。軟骨縫合後墊高鼻樑 不再呼吸困難鼻子位於臉部正中央,有「五官之王」之稱,好看的鼻子能使臉部更好看,將阮先生的鼻子軟骨縫合後,再將鼻樑墊高,增加立體感,不僅將鼻子骨折位移治療好,還變得挺拔。阮先生很開心鼻子通暢,不再呼吸困難,而且鼻子變得更挺更好看,讓他喜出望外。呂明川醫師表示,民眾近幾年來受韓流影響,越來越多人隆鼻,但術前溝通與經驗的差異往往造成許多結果不如預期,反而適得其反。民眾若有相關需求,最好還是找合格專業整形外科醫師。

果汁、鹽、菠菜 竟都是副食品地雷!

果汁、鹽、菠菜 竟都是副食品地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能喝果汁,到1歲前也該盡量少喝(若買市售果汁,只能選擇徹底殺菌的產品)。果汁有飽足感,喝太多會吃不下其他有營養的食物,可能還會導致肥胖。建議以水和果汁10比1的比例稀釋。菠菜、甜菜根別吃太多 避免硝酸鹽危害硝酸鹽對嬰幼兒的危害最大。因此,別給6個月以下的寶寶吃太多菠菜或甜菜根之類的蔬菜,減少攝取含有添加物的食品(如起司或醃肉)。令人驚訝的是,嬰兒食品和餅乾可能含有反式脂肪,購買前注意商標以避免。有機磷酸鹽是最可怕也最常使用的殺蟲劑,對胚胎及嬰幼兒發育中的神經系統和腦部格外危險。桃子、蘋果、甜椒、芹菜、草莓、櫻桃、洋梨、葡萄、菠菜、生菜及馬鈴薯等農產品殺蟲劑的含量最高,即使經過清洗及去皮也難以避免。穀片、香蕉、洋梨 副食品好選擇人對鹹食的偏好是學習而得的。一開始就應該避免,小孩才不會愛上鹽。吃柑橘類水果、草莓、小麥、魚、各種番茄之前請先詢問醫生,這些食物有可能是過敏原,狀況因人而異,建議徵詢醫師或到醫院做檢驗測試。嬰兒食品中絕對不可以加鹽,避免使用加工食品,特別是給成人吃的高鹽份調味料。這個階段的好選擇:鐵質強化的穀片、香蕉、洋梨、蘋果泥、胡蘿蔔、地瓜、南瓜、酪梨、肉、豆腐、豌豆、雞蛋、起司、優格和小型義大利麵等手指食物。(本文摘自/超完美地中海飲食指南/常常生活文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