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支氣管炎常見於2歲以下幼兒,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最容易流行,可能由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導致。 《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析引發細支氣管炎的常見原因,以及小兒罹患細支氣管炎「居家照護7重點」,透過使用鼻噴劑和增加空氣濕度等方式,有助於緩解症狀。
乍暖還寒的天氣,正代表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氣候開始回暖,卻也是許多人皮膚開始癢的季節。春天的天氣型態相當不穩定,溫差相當大,尤其因為季節轉換,溫度以及濕度都有很大改變,更容易導致一些敏感族群開始出現皮膚不適,出現各種惱人的皮膚狀況,其中又以濕疹的患者最多。
失智症長者因為疾病而影響了肢體動作與行為能力,進而讓口腔照護變得更加困難;再加上年齡的增加,牙齦萎縮及唾液分泌減少等原因,使牙菌斑更容易堆積,因此提高了發生蛀牙、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常見的疾病的機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圖解銀髮族正確刷牙方式,幫助照護者及長輩維持口腔清潔。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9歲的張先生罹患高血壓逾20年;雖定期看診,卻沒有測量血壓的習慣,時常血壓高至頭痛才服藥。漫不經心治療多年,直到例行性檢查才發現已慢性腎臟病第3期,腎功能僅剩3成,若再不積極控制血壓,恐要終身洗腎。原來血壓控制不佳,不但加速腎功能衰退,且血壓值越高,腎功能衰退的速度越快。張先生一轉消極態度,積極控制高血壓,絲毫不敢大意。血壓控制不良 心血管疾病風險倍增根據國內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普遍而言,過去的時代人們對於運動並沒有特別注重,而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工作環境的轉變,健康狀況逐漸失去平衡,便開始注重運動,屆以調整自身身心靈的狀態。但可惜的是,許多人並沒有正確的運動知識,在運動「前」與運動「後」,也沒做到保護身體的措施;抑或因為沒有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偶而做了太激烈或是大量的運動,卻換來更大的運動傷害,或是運動後肌肉痠痛的現象,結果導致惡性循環...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佳慧報導) 一名15歲國三腦性麻痺患者,正值準備考高中的階段,在學習方面是正常且優秀的,但在學校的行走及活動方面有很多不便,使得患者時常因為痙攣而疼痛,無法靜下心準備考試。患者兩歲時,就開始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後續也轉介骨科手術治療,但術後,內收肌及大腿的骨二頭肌的張力仍影響她在學校的活動;直到最近健保給付條件放寬後,重新申請施打肉毒桿菌素,透過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癌病人於手術或治療期,最直接面臨的就是飲食改變。病人這段期間可能因治療副作用食慾減低,進食量變少,而忽略營養充足;或是病人喝營養品喝膩了,家屬與病人陷入苦惱,不曉得有哪些替換方法?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5月18(五)舉辦癌症講座,由施淑梅營養師主講「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營養師將於課程中與病人、家屬雙向互動,協助大家如何提供充足的營養,並打破一些營養迷思,報名可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1歲男性病人因慢性咳嗽接受身體健康檢查,胸部X光顯示右上肺尖處有白影。經痰液培養確診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並開始接受抗生素治療。藥物治療近1年後,病人右上肺葉病灶仍存在甚至空洞化,因此轉診評估是否需要手術介入。接受單孔胸腔鏡右上肺葉第1及第2肺節切除,術後恢復良好,5天後便順利出院並持續門診追蹤治療。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診斷困難、用藥複雜成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環保意識抬頭,保鮮盒與環保餐具儼然成為現代生活必備品。然而您是否注意過保鮮盒上的黑斑呢?保鮮盒久經使用,生黑斑恐對人體產生傷害!保鮮盒的盒蓋與膠圈若未能隔絕水分與空氣,容易使用一段時間後造成膠圈變形、斷裂甚至發霉生斑,更可能潛藏破億細菌數,導致使用後感染腸胃炎。黑斑中含黃麴毒素,更可能汙染食物,食用後造成肝腎傷害。保鮮盒膠條、接縫 容易生黑斑、黴菌環保意識高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吳先生週末夜晚參加朋友宴會,一夜狂歡喝醉酒後,回家和女友倒頭就睡,一覺到天亮。隔天早上起床,發現左側手腕無法舉起、伸直,觀察整天還是沒有恢復,星期一趕快到復健科就診,發覺患「週末夜麻痺症候群」。以手就枕壓迫橈神經 導致「週末夜麻痺症候群」郭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柏宏說明,橈神經掌管上肢運動及感覺功能,在運動功能方面,主要支配手肘伸直、前臂旋後、手腕伸直、手指伸直及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缺血型中風患者需要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才能減少二度中風機率,即使是年輕、中壯年中風患者,也不例外。一名年約40歲男性患者因抽菸、高血壓控制不好,而發生缺血型中風,他以為自己年輕力壯,便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藥物,沒想到一年後竟二度中風,復原狀況大不如前。中風患者擅自停藥 二度中風機率大增成大醫院神經部腦血管疾患科主任、成大醫學院副教授陳志弘表示,雖然缺血型中風患者以年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隨著身體老化,骨頭內的鈣質含量(亦稱為「骨量」)會逐漸減少,造成「骨質疏鬆症」。骨質會越來越稀薄,使骨頭變得鬆軟。女性比男性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症。這是因為女性的骨量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停經後激素平衡也會發生變化。女性激素中的雌激素可促進造骨細胞的造骨功能,停經後雌激素迅速減少,使骨量難以維持原本的水準。其他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如下: 鈣質攝取不足。 維生素D不足(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自古以來女性即肩負著生育能力,孕育生命的骨盆腔生殖系統器官包含子宮、卵巢、輸卵管等,都可能發展不同於男性的特殊疾病。根據台灣本土資料統計,最常見的骨盆腔腫瘤是子宮肌瘤,30歲以上婦女約20%有肌瘤,50歲以上盛行率更高達70%。肌瘤在子宮內位置不同 出現經血過多、頻尿、便秘症狀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魏君卉表示,肌瘤因為在子宮內位置不同,而產生不同臨床症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