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每天飯後吃堅果,補充熱量、不飽和脂肪酸,能有益健康,讓疾病遠離。但堅果一天可以吃多少?不同種類及營養的堅果又該如何挑選、搭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分享堅果對人體的益處,有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選擇堅果時也能掌握一些小訣竅,例如選擇原味最好、吃膩了也能作為食材入菜搭配。
藝人大S(徐熙媛)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於過年期間在日本猝逝,享年48歲。其親妹小S(徐熙娣)3日透過經紀人表示,這輩子很開心和大S成為姊妹。為此,《優活健康網》採訪感染科及一般內科醫師解析流感併發肺炎關鍵。醫師示警,非高風險年輕族群需小心免疫反應過度,若出現嚴重流感症狀合併3大警訊,務必儘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熱性痙攣是小朋友常見的痙攣原因,多發生在6個月到5歲間,發作時全身會呈現大發作型態,時間小於1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高醫附醫小兒部醫師王晨華指出,引起熱性痙攣原因,主要是腦細胞不成熟,當體溫太高或上升太快時,就會引起不正常的放電,不過若發作型態為單邊,且發作時間長或太頻繁,就要懷疑是否為其他原因所造成。發作時可採側躺 保持呼吸道暢通一名1歲半的幼兒,某天凌晨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民眾擔心,青菜在烹煮過程中營養會大量流失,因此崇尚生食才能攝取蔬菜的完整營養,但營養師擔心衛生隱憂,不建議蔬菜生吃,其實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所有烹飪方式中,「蒸」的水溶性纖維值保留程度最多,「水煮」保留程度比「炒」及「微波」低。脂溶性營養素油炒 提高吸收率維生素C與B群會在烹煮時流失,但並非全部流失,且蔬菜膳食纖維與脂溶性營養素較不會因烹煮而受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市面上的面膜種類玲瑯滿目,有的訴求美白,有的強調保溼,如何在選購面膜及敷面的同時,又能夠確保美麗與安全,為保護消費者注意產品選購及使用安全,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整理出「敷面五部曲」,讓您選得漂亮,用得安心。敷面五部曲:1)認標示/選購標示完整之面膜產品,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方式。2)要測試/使用之前建議先作皮膚過敏性測試。3)避傷口/肌膚如有傷口、發炎或過敏情形,不能使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的陳女士是職業婦女,公司家裡兩頭忙,身材雖然標準,但是平常沒運動習慣,而且為了維持身材,很少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導致肌肉量下降,常常喊腰痠背痛。40歲後肌肉量流失 易肩頸痛、下背痛豐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秋密表示,民眾都會在意體重標準與否,卻未留意肌肉量是否足夠,導致儘管體重在標準值內,但實際身體組成是體脂肪率過高、肌肉量過低的狀況。人體肌肉量於20於35歲時達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是手搖飲大國,加了蜂蜜的飲品廣受歡迎,近來網路傳聞蜂蜜加熱恐出現有毒物質,但飲料店仍可見蜂蜜熱飲,引發疑慮。食藥署闢謠指出,蜂蜜加熱只會變苦,不會生成有毒物。溫度過高 色澤變深呈苦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近日發文指出,蜂蜜本身呈酸性,經加熱或長期儲藏後,蜂蜜中的還原糖(特別是果糖)會脫水分解產生「羥甲基糠醛」(hydroxymethylfurfura...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如果突然感到沒力氣,不一定是肌肉本身出問題,也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發。一名50歲男性過去曾短暫肌無力而無法開車,近日清晨忽然四肢無力,無法起身,另名30歲即將升格當爸爸的男子過去從未發生肌無力,也突然無力不能行走,兩人經檢查,發現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低血鉀」惹的禍。周期性肌無力 血中的鉀離子急速減少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林信宏表示,50男子經抽血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食藥署公布管理指引,呼籲民眾不要在網路販售母乳,違者最高可罰30萬元。母乳是體液,若供應來源不明、沒有經過檢測,可能含藥物或病毒,藏有健康風險,不應亂買。買來路不明母乳 恐藏藥物或病毒食藥署指出,媒體報導,有消費者透過網路私人交易販賣母乳,為強化管理,發布「衛生機關對於網路販賣母乳之管理原則指引」,呼籲民眾不要於網路販賣母乳,以免觸法。食藥署簡任技正周珮如表示,母乳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已經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在對抗各種病原時,除了外在因子,免疫系統更是重要的人體防線。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子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台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指出,環境因素、飲食不均衡、抽菸、喝酒、睡眠不足、壓力等都會對我們的抵抗力造成負面影響。談到免疫系統,往往會先想到抗體、白血球、淋巴結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腸道在免疫功能亦扮演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媒體的宣導,人們都知道骨骼、關節會退化,骨骼的退化就是骨質疏鬆,而關節的退化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其皆有相對的商品在販賣。肌腱退化由於沒商品可賣,所以這樣的觀念就沒人宣導。因此人們常常忽略肌腱也會退化,而肌腱退化也是造成爪狀趾的元兇之一。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分享,現代人根本沒機會運動腳趾,尤其大拇趾以外的小趾更是長期閒置,時間一久,肌腱自...
2020-05-1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視力逐漸模糊不清,原以為是老化致白內障的68歲A男士,心想是老毛病發作故一直未就診。但近日卻發現看東西時物象扭曲,趁著防疫期間前來眼科門診就醫檢查,才發現竟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病變。 視網膜黃斑部病變 易增加失明風險 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表示,老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好發50多歲以上中老年人,往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