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4D立體超音波看胎兒成長 父母好心安

4D立體超音波看胎兒成長 父母好心安#成長

4D立體超音波不但解析度清晰細緻,而且可以「同步即時」的觀看胎兒動態的立體影像,使肚子裡胎兒的一舉一動,完整呈現,讓媽咪對寶寶的印象不再只是虛擬的想像,而是最真實的影像記錄。大千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周志恆醫師表示,「4D立體超音波」是目前產科最進步的超音波,最新的立體4D超音波以極短的時差來呈現即時的胎兒動態影像,也是醫學診斷科技的一大進步。它除了能夠讓我們看到3D立體影像外,還能看到「即時」的胎兒動態影像。我們在掃描過程中可以調整X、Y、Z軸,如此更能清楚的看到胎兒上下、前後、左右的相關位置。另外準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4D立體超音波」看到胎兒在子宮內伸伸手、踢踢腳、吸大拇指、打哈欠…等臉部表情,放鬆心情,舒緩即將為人父母的緊張情緒。在一般產檢時所做的超音波只能看胎兒大小、胎位、胎盤位置、羊水量及胎兒較大的畸型,稱為初步的超音波檢查。但是對於有特殊病史的產婦,或是產檢發現有問題時,可以進一步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通常高層次超音波是以解析度精良的2D超音波執行,必要時用3D、4D或杜卜勒超音波來輔助診斷。此項檢查需由經過特別訓練的醫師專家來執行,檢視許多胎兒更細部的異常,如心臟、腦部、內臟…結構異常等。建議於妊娠20至24週(即懷孕5~6個月)執行高層次超音波最為恰當。

不僅生長遲緩、智能障礙 唐氏症老化問題也嚴重

不僅生長遲緩、智能障礙 唐氏症老化問題也嚴重#成長

對罹患唐氏症的唐寶寶來說,大約45歲就已進入老年,造成「老人照護老人」情形,為了因應雙重老化的社會問題。唐氏症基金會舉辦「雙老無憂」全省巡迴論壇,在花蓮慈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的積極爭取下,東區唯一一場論壇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除了花蓮慈院醫護團隊之外,更邀請了台大醫院、台東馬偕醫院、慈濟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唐氏症(Down Syndrome)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發生率大約是1/800到1/1000,正常人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唐氏兒是因第21對染色體突變,導致成長遲緩、智能障礙等症狀。雖然很多人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唐寶寶(唐氏症患者);但是朱紹盈醫師表示,唐寶寶是一份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讓我們有機會跳出一般世俗的框架去看待事情。雖然唐寶患有遺傳病,但若知道他們的特殊與優點,例如友善、節奏感好等,唐寶寶還是一樣可以成為傑出的人,有名的指揮家胡舟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生長遲緩、智能障礙等症狀,另一項令家人擔心的就是提早老化的問題,唐氏症基金會執行長林美智最近也發現,就讀國三的兒子出現了白頭髮與白斑。唐氏症患者因年齡的成長,老化、退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家長年紀日益增長,可提供的照顧相對降低,雙重老化凸顯出唐氏症患者家庭需要多重照護服務的課題。因此,林美智表示,希望整合醫療、家庭與社會資源規劃而成「雙老無憂」健康論壇,能讓大家從中得到更多正確的照護知識,也希望當更多人透過論壇了解唐氏症後,能讓整個社會環境進步的速度加快,讓唐寶寶與家屬不再因為雙重老化造成困擾。

新移民夫妻學溝通 家庭婚姻共成長

新移民夫妻學溝通 家庭婚姻共成長#成長

弘毓基金會承辦臺中市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在海線地區服務已將近5年的時間,累積所服務的新移民人數達1,500位,社工在服務過程中發現,新移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風土民情,伴隨著這樣的文化差異,進入另一個家庭,除了生活上的適應外,面對著更大的挑戰是夫妻之間的溝通及家庭互動相處。像是一位來自大陸的阿梅與先生都是第二段婚姻,結婚初期兩人都很珍惜這段得來不易的感情,阿梅也想為先生生個孩子,後來一直無法懷孕而打消生孩子的念頭。阿梅思鄉情懷常打電話回娘家,但先生不喜歡、常表現不悅,阿梅認為自己嫁來臺灣這麼遠,只能用電話與家人聯繫,為何先生都不能體諒她,兩人因此經常發生爭吵。另一位來自越南的阿賢,來臺灣十多年,原本生活平淡快樂,後來先生染上賭癮,阿賢苦勸先生不要賭博,但他根本聽不進去,夫妻兩人經常為了賭博的事情爭吵,甚至談到了離婚,先生說如果離婚,兩個孩子都要歸阿賢,阿賢卻擔心無法負荷龐大的經濟壓力,阿賢的朋友則是勸她為了孩子繼續忍耐,眼睜睜看著夫妻兩人的關係冰到極點。弘毓基金會發現,有許多跨國婚姻結合的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常因為溝通不良造成生活上的摩擦,長期的爭執也造成夫妻感情越來越淡薄,甚至產生離婚的念頭。在這樣的壓力之下,跨國婚姻薄弱的感情基礎促使夫妻走向離婚的選擇,彼此辛苦建立的感情被長期的爭吵消磨殆盡,當社工介入時往往已來不及挽救其婚姻。為了減少這樣的遺憾發生,海線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將於9月18日到10月30日的每週日在大甲婦女館辦理「把愛說出來~新移民夫妻溝通團體」,採取團體活動的方式進行,邀請新移民夫妻一同分享其相處經驗,並共同學習溝通及互動技巧,透過團體成員彼此示範、演練、經驗分享及家庭作業等,提升成員表達感情、傾聽對方感受的技巧,增進夫妻溝通的效能及解決衝突的技巧,建立OK家庭。招收對象以家有大陸地區或東南亞地區新移民的夫妻為主,本次活動全程免費,預定辦理兩梯次,共招收6至8組家庭,協助夫妻有效溝通,讓彼此清楚雙方想法,一起把愛說出來!歡迎新移民家庭踴躍參加,報名洽詢專線:04-26801947。透過「把愛說出來~新移民夫妻溝通團體」活動,降低新移民夫妻來自原生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習慣的衝突,並透過團體帶領方式,讓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學習因語言、風俗民情等不同,而可能產生之誤解與差異,期待新移民夫妻建立良好溝通,包容並接納彼此來自不同文化的差異,減少生活摩擦與爭執,使夫妻間情感更緊密的連結。

動脈未老先衰 4成熟男變硬漢

動脈未老先衰 4成熟男變硬漢#成長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歷年統計,心血管相關疾病,持續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而醫學研究顯示,心血管病變養成期長達20-30年,40歲後即潛藏危機,65歲後嚴重威脅生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臟科主任蔡忠文醫師表示:「心血管病變初期幾無病徵不易察覺,動脈硬化是一個前兆,一旦罹病隨時有血管阻塞、爆裂的可能,嚴重者更會引發心肌梗塞、心絞痛、腦中風等後果。」4成熟男變硬漢 動脈平均超齡24歲!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特別針對810位45-64歲男性的動脈硬化檢測數值進行分析,發現近4成受檢者動脈硬化程度已超過同年齡層的標準值,推算平均動脈年齡已高達78歲,足足超出實際年齡24歲之多,已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進一步分析動脈超齡者的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發現導致其動脈異常的五大危險因子包括抽煙、低密度脂蛋白過高、血壓過高、血糖過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不足。若以美國國家衛生院研發的「評估未來十年內罹患心臟疾病風險」計算公式推算,發現動脈超齡者較正常者罹病風險竟高出4倍。預防心血管疾病第一步 從檢視血管健康做起蔡忠文醫師表示,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產生,肇始於血管病變,一般傳統檢測多著重於血糖、血壓、血脂的檢測與抽菸習慣的影響,然而血液數值正常並不代表可與心血管疾病絕緣。57歲的蘇先生(化名)動脈年齡卻高達76歲,頸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已達40%,他說:「以前在醫院抽血檢查結果都正常,完全沒想過自己的心血管會有問題,要不是女兒夠細心替我安排全身健康檢查,真不知道後果會如何。」蔡忠文醫師指出,透過動脈硬化儀檢測,民眾可測出脈波傳播速度(PWV)了解四肢週邊血管的硬化程度,進而推算出動脈年齡,以評估血管健康狀況。而動脈硬化現象是可逆的,醫學研究顯示,若持續追蹤受檢者PWV值及存活率的相對關係,發現PWV獲得改善者的存活率約60%,而PWV未獲改善或惡化者僅約20%,相差甚多。定期健診+安心飲食+護心運動 是血管健康金三角一般建議男性40歲起即應定期檢視心血管健康,包括基礎的血液及心電圖檢測,幫助初步了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再進階到如動脈硬化儀、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瞄等影像醫學檢查,透視血管影像並了解心臟功能。在日常飲食上,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營養師洪雅容建議,每日至少攝取兩份蔬果,每週攝取五色蔬菜、3次深海魚,並採行低GI飲食法,避免體內胰島素過渡分泌,進而減少脂肪屯積,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規律的運動習慣可增強心肺功能,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蔡忠文醫師建議,一般民眾應掌握「531原則」:每週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度達每分鐘110下,但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險群,應由醫師先評估個人運動時的心肺負荷量,再選擇適合的運動以達到護心運動的效果。蔡忠文醫師強調,平時多保養並定期健康檢查以及早發現病變徵兆,心血管相關疾病是可以避免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