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

車禍讓腦位移!婦頸動脈血逆流險致命

車禍讓腦位移!婦頸動脈血逆流險致命#眼球

台中一名婦人出車禍後月餘,右眼莫名開始紅腫起來,沒多久整顆眼球充血腫大,無法轉動。經詳細檢查後,發現是當初車禍造成婦人腦內的頸動脈破裂,動脈血液逆流到附近的海綿竇及眼睛靜脈內,才會使得眼球紅腫鼓脹,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失明,甚至引發腦幹出血死亡。光田醫院緊急為婦人進行顱內血管栓塞手術,總算讓患者撿回一命。(圖:箭頭所指即為因血液逆流而鼓脹的右眼靜脈)光田醫院放射診斷科何子龍主任解釋,人體顱內的中央部位、也就是眼睛正後方,有一個名為「海綿竇」的靜脈組織,它的功能是收集腦部和眼睛裡的靜脈血液,使其流回心臟,因為構造長得像海綿,所以有此特別的名稱。婦人發生車禍時,因為外力過大使得腦部瞬間位移,拉扯到海綿竇旁邊的頸動脈,頸動脈因此出現裂痕,當下檢查並無異樣,但動脈血在之後的日子裡才慢慢從裂痕溢流出來,倒灌進旁邊的海綿竇及眼睛靜脈裡,使得眼睛靜脈血液流不出去,婦人的眼睛才會紅腫難消。如果不趕快治療,通常患者有90%的機率在3個月內失明,且很可能會發生腦幹靜脈梗塞、腦幹出血,最後危及生命。由於病灶位於顱內中央,無法透過開腦治療,所以醫師採用「顱內血管栓塞手術」,由鼠蹊處置入導管,深入顱內,並透過導管塞入細微的白金線圈及支架,填補血管傷口,阻止動脈血繼續逆流。手術之後婦人右眼紅腫的症狀立即解除,視力也未受影響,順利出院。

一隻出生便沒有眼球的貓 網路爆紅

一隻出生便沒有眼球的貓 網路爆紅#眼球

不仔細看你幾乎看出不Oskar和一般貓咪有什麼不同,一樣調皮,一樣活蹦亂跳,不過這隻位在美國的Oskar是一隻出生便沒有眼球的貓,因此牠看不見東西,經過認養後,主人知道Oskar看不見,因此貼心送牠一個裝滿鈴鐺的小球玩具,並將Oskar玩耍的過程Po在網路上,引起廣大的網友迴響,至今已累積將近300萬的點擊率,主人甚至幫Oskar創辦粉絲團,也累積4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粉絲,從Oskar的Facebook中還發現,他甚至還登上了美國TIME雜誌。(照片取自Oskar Facebook)※影片為Oskar和牠第一個玩具玩耍情形

眼鏡族年輕化 6歲孩童眼球發育近成熟

眼鏡族年輕化 6歲孩童眼球發育近成熟#眼球

現在的小孩,有很多在讀幼稚園時就已經近視了,然後一路狂飆上去,到高三時,100個人當中竟有85個人是近視的,近視真的變成眼睛的一條不歸路。現代資訊發達,孩子都太早學寫字、太早閱讀、不斷打電腦、看電視,太早用眼的結果,眼睛都過度疲勞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減緩這個趨勢,這是許多父母都會遇到的難解課題。以前近視的年齡大多是在國中階段,但現今很多孩子在幼稚園就近視了;孩子的視力大概在五、六歲時發育成熟,二至三歲幼兒的眼球大小已是成人的九成,而六歲的孩子眼球已接近成人,但小孩在二、三歲時對電視及電腦會感到興趣,這時候如果家長或照顧孩子的褓姆、長輩因為忙於家事,讓電視、電腦充當臨時褓姆,孩子容易看電視愈看愈沈,眼睛疲勞,一旦近視,似乎就是一條不歸路。國內在2000年時全國視力調查發現,小學一年級近視率21%、六年級61%,國三時81%,高三時85%,也就是說近視最快速增加的階段都是在求學階段,第一次診斷為近視的年齡很多是在國小二年級後,因為這時孩子開始學習複雜的國字。台灣近視發生年齡有二個高峰,分別是7~8歲及13~14歲,近視是眼球屈光調節功能較差,如果孩子一直注視螢幕,視力負擔會更嚴重,換個角度看,近視是上學帶來的眼疾,像鄉村地區的孩子,就很少見到眼鏡族,因此,解決孩子快速近視的唯一辦法,就是學校多增加戶外課程,多多野放讓孩子像「土雞」般自由活動,不讓孩子只當「飼料雞」,因為只在室內活動,很容易成了「四眼田雞」。本文作者:郭姿均/編著、王威勝/審定摘自:醫生沒告訴你的育兒迷思,由台視文化出版社發行延伸閱讀「孩子近視案例」: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10141

眼球震顫如鐘擺動 醫師籲:透過治療可緩和

眼球震顫如鐘擺動 醫師籲:透過治療可緩和#眼球

年過三十的台北陳先生,因先天性眼球震顫導致頭位偏斜,隨著年齡增長越發嚴重,喪失面對他人的自信心。台東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莊雪霞醫師表示,經過審慎評估與耐心溝通後,在2009年八月進行首次手術,術後情況改善許多。今年十月,陳先生特地南下台東,進行第二次手術。莊雪霞醫師表示,眼球震顫是一種不自主的眼球擺動,可能是先天性眼球震顫,亦或是後天疾病、受傷導致,主要的徵狀是眼球宛如鐘擺般規律擺動,也有可能是慢速和快速交替的眼球運動;當患者直視前方出現眼球震顫現象時,為了使眼球震動幅度和頻率減少、視力增加,雙眼會自動調整方向,也就是患者會採取代償頭位,使面部向左、右或上、下偏斜,讓眼球震顫現象減輕或消失,因此眼球震顫患者經常伴隨弱視或頭位偏斜的問題,而且無法使用藥物治療。陳先生說:「當我眼睛疲勞時,眼球就會開始震顫,為了抑制震顫,我的頭位會不自覺偏斜。」陳先生的工作需要運用電腦,長時間用眼令眼球震顫的情形更常出現。莊雪霞醫師說明:「手術無法完全根治眼球震顫,但是可以緩和震顫的頻率和幅度,改善視力,調整頭位。」陳先生手術過後,眼球震顫幅度趨緩,直視前方時也可獲得較清晰的影像。許多患者因眼球震顫的問題,造成頭位偏斜、面部變形等現象,不敢面對他人,導致自信心喪失。莊雪霞醫師呼籲,只要透過專業醫師的診察和詳細評估,手術之後可以重新找回自信。陳先生說:「手術過後,生活改善不少。眼部手術是我生平第一次手術,雖然家中長輩擔心手術可能會帶來不良後遺症,但是手術部位並非是眼球,而是眼球周圍的肌肉,我為我自己加油打氣,只要能改善震顫的問題,我都願意去嘗試。」陳先生也鼓勵被眼球震顫問題困擾的患者,或是父母發現孩子有眼球不停抖動、頭部偏斜等異常,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莊雪霞醫師提醒民眾,斜視也可能引發頭位偏斜。斜視是指眼睛周圍的肌肉不協調,使兩眼的眼位不對稱,單邊眼睛或雙眼往內、外、上、下偏斜,無法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可能導致複視、大腦只接收視力較強一邊眼睛的影像、視覺缺乏立體感、視力不佳、手眼協調差且容易跌倒。部分斜視患者會利用偏頭、側臉、抬下巴等方式,克服視覺影像不清的問題,使得頭位偏斜。當孩童罹患先天性斜視,頭位偏斜容易引發骨骼畸形,必須盡速就醫,以免影響發育成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