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暑假的到來,讓許多大小朋友多了段空檔進行齒列矯正,並期待著自己在開學後,牙齒矯正已然步上軌道,遠離暴牙一族。然而,面對各家牙醫的評估判斷,最令人感到混淆的問題莫過於「我到底要不要拔牙?」,這個問號隨著每位病患的齒列混亂程度,還有醫師的專業訓練及臨床判斷等要素有所不同,莫衷一是的答案更經常讓病患感到無所適從。臨床矯正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解釋,有些患者需要拔牙,是因為牙弓太小或有嚴重暴牙及參差不齊的情形,有此類臨床症狀的患者約占總矯正人數的三成左右,就像停車場明明只劃了十個車格,卻硬是停進十二部車,牙齒會混亂或外暴,這和車格供不應求、過度擁擠具異曲同工之妙。面對這類型患者,牙醫師為了將患者牙弓空間騰出以排平齒列,除了將上下左右的第一小臼齒拔除外別無他法。一顆小臼齒可以創造約0.4公分,二顆約0.8公分的空間,而為了左右對稱,醫師通常會將兩顆小臼齒一起拔除。蔡忠翰醫師說明,牙醫師往往過度依賴這種常規的矯正技巧,只要遇到牙齒稍混亂、擁擠或暴牙的病患,經常未經深思熟慮就建議病患將小臼齒拔除以創造空間。然而,對齒列不是極度擁擠或暴牙的病患來說,矯正經驗豐富的醫師其實可利用將臼齒往後推移的高階LH矯正技巧,創造牙弓空間以排平齒列,並保留小臼齒。上帝讓人類擁有三十二顆牙齒,除四顆智齒已退化為多餘無用的牙齒外,其餘二十八顆在咀嚼及美觀功能上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蔡忠翰醫師認為,現今人們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為因應老年化社會的到來,醫界多主張保留自身健康牙齒,而這也是不拔牙矯正令眾人趨之若鶩的原因。蔡忠翰醫師進一步指出,通常臼齒後方若有足夠空間或智齒未萌發,醫師即可依據病患齒列混亂程度將臼齒後移適當距離,以利將齒列排平或暴牙後推。倘若遇到臼齒後方有智齒阻擋的情況,醫師亦只需將智齒拔除就有足夠空間將臼齒後推,完全不會影醒到正常的二十八顆牙齒。蔡忠翰醫師補充,智齒本為累贅牙,卻常因清潔不易造成蛀牙及牙齦發炎,若是為了牙齒整體美觀著想,「不拔牙」或「拔除智齒」絕對是優於「拔除小臼齒」的選項。醫師建議,病患矯正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經驗豐富的矯正醫師,說不定四顆小臼齒都能保留下來伴其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