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議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許多爭議,過去台灣也曾在國內舉辦安樂死公投,而日前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逝世的消息更使得「安樂死是否應合法化」的話題再度浮出檯面,支持方與反對方各自對於生死有著不同觀點。
安樂死議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許多爭議,過去台灣也曾在國內舉辦安樂死公投,而日前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逝世的消息更使得「安樂死是否應合法化」的話題再度浮出檯面,支持方與反對方各自對於生死有著不同觀點。
阿珠嬤前幾年在A醫院開肚子的刀,後來一直很不舒服,最近家人帶去B醫院檢查才發現有一個針頭在裡面,需要開刀取出來。阿珠嬤一家希望原本A醫院手術的醫師負責任,但電話預約才知道他已經離職,不曉得換到哪間醫院去了?A醫院還告知他們不用為離職醫師的醫療行為負責,阿珠嬤一家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先生最近有胸悶、不舒服的問題,至醫院檢查後發現心臟血管有阻塞,醫師建議他預防心臟病發作可以先裝心臟支架,但張先生感到很困惑,以現在心臟血管的阻塞程度一定要裝支架嗎?依照診斷的狹窄程度應該要裝幾根?心臟支架有沒有塗藥差別在哪裡?有無健保給付?除了裝支架以外還有其他治療選擇嗎⋯
對照顧者或探病的親友來說,有時一句鼓勵的好話就能為病人帶來正面力量,病情便有可能因此而好轉。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分享一則父親醫治病人的故事,她表示醫術只能醫病,鼓勵的話語能夠醫心;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該低估鼓勵的力量,現在正是實踐的時候。
L先生在定期檢查中,被醫師告知腎臟有腫瘤,並轉診至泌尿科進行斷層掃描,經醫師診斷,其腫瘤有很大機會為惡性,建議摘除。不料卻在摘除手術後,被執刀醫師告知,摘除的腎臟並沒有發現有任何腫瘤的跡象,但醫師卻不願正面回應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L先生不僅質疑醫師在術前評估是否充足⋯
民眾就醫最關心的健保部分負擔制度,近日健保署宣布最新進度,部分負擔調整將由藥品、急診為最先調整,新制將於7月1日上路。健保署指出,未來將分2階段實施,第1階段由門診藥品、急診部分先上路,且藥品調整為基層院所領取慢箋第1次一律免收部分負擔;第2階段則將針對檢驗檢查收費與退費機制討論。
最長春節連假過後,國內缺藥潮持續嚴峻,不少基層診所醫師反映中、西藥供應吃緊,除了普拿疼加強錠大缺貨,連第一線抗生素安蒙西林、制酸劑氧化鎂也出現短缺,部分社區藥局庫存甚至不到1個月。衛福部緊急成立缺藥中心,14日提出短、中、長期解決方案,力求最短時間內提高產能、穩定供藥。
診間,就像是社會的縮影,面對每一天生老病死來來去去,對於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的張德明來說,醫者能做的,常只是減輕病患的苦楚,但終究也在悲歡離合間學習成長。當然,其中曾遇過許多感動的瞬間,也不乏怪妙趣事值得一提。以下是《人醫之間》的3個診間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