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秋節前夕,燒肉吃到飽的餐廳總會一位難求,然而不少人會疑問「燒肉吃到飽會變胖嗎?」事實上,不會變胖的人就算每天去吃到飽也不會胖。日本食慾控制減肥協會代表理事富永康太於《搞定自律神經,我竟輕鬆減掉37公斤!》一書中, 從內分泌、荷爾蒙等面向著手,幫助讀者逆轉易胖體質。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到中秋節前夕,燒肉吃到飽的餐廳總會一位難求,然而不少人會疑問「燒肉吃到飽會變胖嗎?」事實上,不會變胖的人就算每天去吃到飽也不會胖。日本食慾控制減肥協會代表理事富永康太於《搞定自律神經,我竟輕鬆減掉37公斤!》一書中, 從內分泌、荷爾蒙等面向著手,幫助讀者逆轉易胖體質。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近日持續受冷氣團影響,各地氣溫偏低,而冬天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常見的疾病包括狹心症、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其中「狹心症」引起的胸悶,大多在活動量增加、情緒激動時易發生,在休息後胸悶的症狀會漸漸改善;但是一旦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發無力、口齒不清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早就醫,預防猝死意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天冷邀幾個親朋好友一起圍爐享用火鍋暖胃又暖心,但火鍋常使用的食材、配料及飲料亦處處隱含陷阱,如五花肉片、加工火鍋料及沙茶醬,也常搭配含糖飲料及甜點,容易在歡愉的聚餐氛圍下,不自覺攝取過多熱量。吃到飽熱量爆表 跑83圈操場才消耗掉以去吃到飽可能吃到的份量估算,一餐可能攝取近2800大卡,約相當於10碗白飯的熱量,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0大卡,甚至超過整天的熱量需求。吃一頓約需跑83圈操場,才能將1餐多餘的熱量消耗。為了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均衡飲食,國民健康署今年公布我的餐盤的圖像及口訣,建議民眾運用「我的餐盤」圖像比例及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活用「我的餐盤」口訣 吃鍋6原則無負擔吃火鍋時,可以依據口訣中所提到的比例及份量換算概念,並運用「拳頭」及「掌心」來估計食物攝取量。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供6原則教民眾活用「我的餐盤」口訣,讓您安心吃鍋也可以少負擔:1.蔬菜要多吃每餐的蔬菜量建議比您的1個拳頭再多一點,由於蔬菜類相較於其他火鍋食材具有低熱量、高營養價值特性,建議吃火鍋時可以比平常吃更多蔬菜增加飽足感。多攝取當季新鮮蔬菜及各式菇類,富含的纖維素可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2.全穀雜糧吃適量我的餐盤口訣中提到-「飯跟蔬菜一樣多」,每餐飯量建議比您的1個拳頭再多一點,但吃火鍋時不一定會搭配白飯,而是經常搭配各式各樣全穀雜糧類食物,像南瓜、芋頭等根莖類及雜糧類食物,及麵、冬粉及米粉等。相較於飯類,這些常用食材因具有體積較大或煮熟後吸水體積膨脹程度較高特性,建議每餐總計可吃到約為您的2個拳頭大。3.肉類選低脂不過量建議所吃的豆魚蛋肉類食物份量總和,大小及厚度約為一個掌心大,並且選擇的優先順序以豆類及其製品為先,其次為魚類、海鮮類及蛋類,最後才選擇肉類。若選擇肉類時,建議以白肉(雞肉、鴨肉)取代紅肉(牛肉、豬肉),並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如以里肌肉片取代五花肉片)。4.以水果取代甜點吃火鍋時經常選擇冰淇淋作為飯後的甜點,使已過量攝取的熱量雪上加霜,建議依照我的餐盤口訣-「每餐水果拳頭大」,以1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取代甜點。5.少油調味選天然選擇火鍋湯頭時,建議以昆布湯取代高熱量、高脂肪及高鈉含量的麻辣湯;選擇配料時,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可多選擇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並可依照我的餐盤口訣,搭配1茶匙的堅果種子,如花生粉或芝麻粉。6.少糖飲選乳品含糖飲料中含大量添加糖及熱量,過量攝取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建議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若欲進一步增添風味建議可以搭配乳品。不小心吃過量 其他餐減量、增加運動量若用餐時不小心吃過量,建議您其他餐次須減量攝取或是增加運動量。除了以上的原則外,用餐後多花點時間與親朋好友逛街散步,搭乘交通工具回家時可以提早幾站下車多走路,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平時更是要保有多運動的好習慣,讓您享用大餐的同時仍保有好身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入冬時節,民眾常選擇熱騰騰的火鍋來禦寒,而吃到飽的火鍋餐廳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了一股熱潮,無限量的食材供應,使得多數民眾往往為了吃回本,總是將自己的胃塞到撐不下才肯離開,忽略ㄧ頓吃到飽的火鍋有將近3000大卡熱量,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800大卡,甚至超過一整天的熱量需求,吃一頓需爬8座101大樓(2046階樓梯),才能將多餘的熱量消耗,一頓吃到飽火鍋的鈉攝取量更高達5100毫克(相當於13公克的食鹽),遠遠超出衛生福利部建議的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約等於6公克的食鹽)2倍以上。聰明「『挑』三」:1. 「挑」湯底: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及酸菜白肉鍋底等;1碗麻辣鍋底湯熱量約170大卡,超過半碗飯的熱量,而鈉含量約為660毫克,相當於1.7公克的食鹽。2. 「挑」高纖:選擇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以降低其他高熱量食物之食用量,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3. 「挑」低油: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以取代高脂的紅肉,並且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健康「『減』四」:1. 「減」少份量:適量的火鍋食材,維持餐餐八分飽的飲食習慣。2. 「減」少加工:選擇新鮮食材以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3. 「減」少沾醬:選擇蔥、薑及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醬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及醬油等。4. 「減」少甜點:選擇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常見加工火鍋料的熱量脂肪與鈉含量前3名 熱量前3名小三角油豆腐(每個55公克,76大卡)魚子球(每顆50公克,72大卡)芝麻麻吉燒(每個18公克,60大卡)。 脂肪含量前3名小三角油豆腐(每個55公克,脂肪含量5.0公克)日式炸豆皮(每個12公克,脂肪含量3.9公克)貢丸(每顆20公克,脂肪含量3.8公克)。 鈉含量前3名魚子球(每顆50公克,鈉含量299毫克,約等於0.7公克的食鹽)魚豆腐(每個23公克,鈉含量117毫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貢丸(每顆20公克,鈉含量116毫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丸子類及餃子類等加工火鍋料,於加工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富含脂肪的肥肉來增加香氣及口感,並添加許多調味料以避免在久煮後風味散失。因此,食用過多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加工火鍋料容易造成身體危害,導致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購買前應仔細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以避免因吃下過多熱量、脂肪及鈉,而增加身體負擔。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慢性腎臟病最重要就是飲食及血壓控制。慢性腎臟病最忌暴飲暴食,而國人喜歡吃到飽的BUFFET及火鍋,短時間內吃下大量蛋白質及蔬菜水果,造成慢性腎臟病患極大風險。中、重度易貧血、水腫 末期甚至猝死慢性腎臟病第1、2期病患還是正常及輕度,較無明顯症狀。第3期中度病患,可能出現輕微貧血症狀。第4期重度病患,不僅輕微或中度貧血,也會水腫、感到疲累。第5期末期病患,不僅中、重度貧血,也會水腫、疲累,甚至還會呼吸困難、食慾不振、嗜睡,嚴重時會昏迷,甚至猝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達隆表示,慢性腎臟病已成為世界流行的疾病之一,但是慢性腎臟病通常症狀不明顯,將近8至9成的病人未受診斷。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為9.8至11.9%,表示台灣有170到200萬的慢性腎臟病患,但認知率卻僅3.5%。第3至5期病患 應控制蛋白質攝取量陳達隆主任表示,第3期至第5期慢性腎臟病患,應在不會營養不良的前提下,採用低蛋白飲食法。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每公斤每體重0.8克蛋白質以下,依病情分期不同,建議攝取量也不同,須接受完整的飲食衛教,確保營養攝取均衡。每隔一段時間在門診即可發現病人因為倦怠就醫,經抽血檢驗,腎指數已達尿毒洗腎或接近洗腎的程度。提醒民眾疲倦時,尤其是長期異常的疲倦,伴隨有高血壓、水腫、泡沫尿或腰痛,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人喜歡將家裡設計成開放式廚房,感覺空間較寬敞,不少餐廳也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不過美國最新研究卻發現,開放式廚房讓人更容易取得食物,吃東西更方便,這可能導致吃太多、暴飲暴食。開放式廚房 吃得比較多研究也發現,如果居家設計採用封閉式廚房,吃東西時,熱量會攝取較少,較能控制飲食。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環境與行為〉期刊(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研究作者美國聖母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金․羅琳絲表示,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時,人類與食物間的視覺、空間界線都遭移除。這項研究顯示,民眾吃飯時,待在獨立用餐環境,往往吃得比較少,如果用餐環境可直接看到廚房,就會吃得比較多。在開放式環境 多攝取170大卡熱量羅琳絲與美國康乃爾大學環境心理學家南西‧維爾斯共同進行這項研究,共有58名大學生參與實驗計畫,實驗分兩次,研究人員請這些學生在康乃爾大學的「食物與品牌實驗室」用餐,總共吃兩次,兩次都是「吃到飽」,其中一次,這些學生用餐時可直接看到食物處理、烹煮區域,另外一次用餐,用餐區、食物處裡、烹煮區中間隔著木製屏風,學生雖然可以走到廚房區拿食物,但吃飯時並不會直接看到廚房。研究人員觀察到,當學生待在開放式用餐環境,較常起身拿食物,不只拿的食物較多,也吃得比較多。當他們待在開放式環境用餐,起身拿食物次數增加10%,熱量攝取平均也增加170卡熱量。餐廳選位 決定食量多寡羅琳絲表示,這些額外攝取的熱量,累積起來,很可能讓體重上升。研究建議,若想減少食物攝取量,用餐時可盡量待在獨立用餐環境,到「吃到飽」餐廳用餐時,可選擇獨立用餐空間,或多選擇背對食物處理區位置。(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天氣寒冷,大家都想來份熱呼呼的火鍋,於是薑母鴨、羊肉爐、麻辣鍋、各類鍋物都紛紛出現。但在大快朵頤同時,一不小心就把多餘熱量也吃進去,不知不覺就讓你的體重超標。像是吃到飽「麻辣鍋」吃下肚,相當於吃進14碗白飯熱量,一頓下來就會胖半公斤,而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5招聰明吃鍋 少負擔不長胖天氣冷颼颼!大家喜愛圍爐吃火鍋,如果忘了忌口很容易變胖,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只要聰明選擇火鍋,再配合天天做運動,養成良好健康生活,就能遠離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那要如何吃的滿足,又不怕胖呢?苗栗縣衛生局建議民眾,只要吃火鍋時,選擇新鮮、高纖、低脂食材,並掌握以下幾項原則,才能體重無負擔,健康跟著來:●火鍋湯底多選擇清湯類,少濃湯類。●火鍋料選擇多彩、新鮮、高纖、低脂的食材,吃的順序如下;先吃蔬菜類,再吃豆魚肉蛋類,最後吃全榖根莖類,而加工品越少越好。●不使用沾醬或選擇以醋、醬油、蔥、薑、蒜等天然、低熱量的食材所組合的沾醬。●市售火鍋湯頭較鹹,建議不喝湯。如要飲水,選用白開水或無糖飲料。●適量進食,不過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年底時,聖誕節、跨年、尾牙等慶祝活動接踵而來,吃大餐的機會大幅增加。這個時期來到診所的人,症狀多半是「只吃一點點肚子就會覺得不舒服」、「早上沒食慾」、「排便後完全沒有舒暢感」。如果符合這樣的症狀,那就表示你的腸胃已經呈現疲勞狀態。請試著壓壓看從心窩到肚臍附近的部位,是不是變得又硬又脹呢?這個部位,就是消化器官中的「胃」。胃是把食物消化成泥狀以及吸收酒精的器官,大吃大喝的話,胃的附近就會感到脹脹的、被塞得滿滿的,摸起來會感到僵硬。這個時候,我的建議是:1)要避免連續數日的大餐。2)吃大餐的隔天要減少飲食量。3)感覺疲勞、睡眠不足的時候,晚上要吃好消化的東西。4)晚上吃東西控制在4~5分飽。當你自覺吃太多時,又沒辦法順暢排便的話,請你:使用市售的「吃太多」、「喝太多」專用的腸胃藥,購買時請確認成分,要選擇加了「氧化鎂」的產品。氧化鎂的功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中和胃酸,同時也具有讓糞便吸收水分、容易排出的作用。使用市售成藥的好處是能快速緩解腸胃不適,但是,千萬不能長期依賴藥物,要改善腸胃狀況仍需從根本做起,改變日常生活與飲食的不良習慣,這才是長久之計。總結/雖然吃大餐很開心,但你的腸子卻很疲累!即使是節慶氣氛濃厚的季節,也不要讓腸胃過度工作。(本文摘自/1天1PUSH!推推腸,瘦小腹/瑞麗美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