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

季節變化及PM2.5  空氣污染影響心血管健康

季節變化及PM2.5 空氣污染影響心血管健康#空氣污染

當前,全世界人類正面對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對人體的影響,尤其是身處亞熱帶國家的台灣民眾,在季節性變化時該如何保養心血管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顯得格外重要。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蘇大成主任以及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副研究員曹崇銘針對城市氣候溫度、相對濕度和PM2.5空氣污染的季節性變化對心血管健康效益進行相關研究,發現環境溫度與濕度可顯著影響血壓、心率、心搏輸出量、心臟輸出量。季節的效應顯示冬天是一個心臟血管負擔增加、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季節。而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污染同樣對血壓有顯著影響,可能會增加城市上班族的心血管併發症。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 對於生活在城市環境中的人來說,季節性變化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 臺大醫院及臺灣大學共招募了台北市 86 名上班族進行實驗,發現環境溫度每上升1℃,人體手臂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0.66 和0.61 mmHg、中心動脈收縮壓及舒張壓則分別下降0.62 和0.59 mmHg、左心室最大負荷皆顯著下降。反之若冬天環境溫度下降,血壓及心臟負荷將顯著增加,冬天與其他季節相比,人體手臂收縮壓和舒張壓,中心動脈收縮壓及舒張壓顯著升高,但是心率、心搏輸出量、心臟輸出量是降低的。在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受測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濃度、白血球及紅血球細胞數量及發炎指標、人體收縮壓和舒張壓、以及中心動脈收縮壓及舒張壓在冬季顯著高於夏季。冬季主動脈血管硬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冬季時人體的心率及心臟輸出量皆降低,表示人體必須減少心臟活動,以避免寒冷天氣下的能量消耗。在低溫環境,代謝率和心率降低是一種重要的心血管適應,是人體冬季減少活動和保存能量的自我保護機制。 此外,在潮濕的天氣裡,汗水蒸發得較慢,會讓身體的核心溫度持續升高,導致血管舒張,血壓可能會降低。臺大的研究顯示,相對濕度每增加 1%,手臂舒張壓會降低 0.5 mmHg,中心動脈舒張壓會降低 0.58 mmHg。當心臟仍在努力降低身體的核心溫度時,心臟必須提高心率及心臟輸出量,才能更快地將血液輸送到身體(例如皮膚周圍毛細血管),以控制身體的核心溫度平衡。研究發現,相對濕度每增加 1%,心率增加 0.92 次/分鐘,心臟輸出量增加 70.02 毫升/分鐘。 而臺大的研究也發現,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污染顯著影響血壓。每增加 1 μg/m3,手臂舒張壓會增加 0.36 mmHg,中心動脈舒張壓會增加 0.45 mmHg,因此PM2.5的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城市上班族的心血管併發症。 從古至今祖先的智慧都教導我們寒冷的冬天,要避開寒冷,求取溫暖,食物要溫補。酷熱的夏天,要避開暑熱,求取清涼,食物要解熱。氣候季節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了解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下人體如何適應,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對於生活在亞熱帶城市的臺灣居民,要特別注意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如何減輕極端天氣和空氣污染對心臟血管造成的風險,是目前必須慎重面對的健康議題。然而從飲食生活上順應四時,在居家以及工作環境上,控制環境溫溼度及空氣品質,是我們可以積極研究的方向,臺大醫院將針對環境氣候變化持續研究,為守護全民的健康而努力。

空污「傷皮膚」臉長黑斑皺紋狂冒痘!醫教出門回家「做1招」清潔

空污「傷皮膚」臉長黑斑皺紋狂冒痘!醫教出門回家「做1招」清潔#空氣污染

冬去春來,民眾常趁著天氣變暖之際外出活動,但春天正是空氣品質較差的季節,外出前可要格外當心空污警報,避免空氣中的「隱形殺手」傷害肌膚!皮膚科醫師提醒,空氣中的污染物會加劇皮膚老化,造成多種常見皮膚疾病惡化;此外,兒童與孕婦若長期曝露在空氣污染中,則有可能提高孩童、新生兒異味性皮膚炎發病的風險。

不是結膜炎!眼睛反覆紅腫癢鼻炎作怪

不是結膜炎!眼睛反覆紅腫癢鼻炎作怪#空氣污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0歲陳小弟常早上起床後眼睛常紅腫癢,近年頻繁跑眼科,直到近日檢查,才發現眼睛症狀竟是鼻炎作怪。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常伴隨氣喘、過敏性結膜炎,應適時治療。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蘇軏指出,男童每天早上醒來容易眼睛紅腫和眼睛癢,有時發生在單眼,有時雙眼皆有症狀,通常點完眼藥水後3天內會改善,但會反覆發生,這一、二年就跑眼科數十次。過敏性鼻炎早上起床症狀最明顯家長想找出男童眼睛症狀過敏原,詢問病史發現,男童大多在剛睡醒時發生,睡前沒有接觸刺激性物質,也沒有揉眼睛,寢具都有定期清潔,且除眼睛有症狀外,身體沒有其他不適。檢查發現男童左眼結膜充血,上眼皮紅腫,鼻腔檢查發現,同側鼻黏膜充血腫脹嚴重,鼻甲已經整個貼到鼻中膈,診斷是過敏性鼻炎。蘇軏醫師表示,眼睛和鼻腔鼻淚管相通,因鼻黏膜發炎腫脹發炎物質跑到眼睛,眼睛分泌物也因鼻淚管發炎太嚴重無法往下流通,進一步眼睛過敏性結膜炎。過敏通常在凌晨、夜間嚴重發生,會導致一早起床時症狀格外明顯。空氣品質差及接觸塵蟎易發作過敏性鼻炎為鼻黏膜接觸到過敏原後,產生流鼻涕、鼻子癢、打噴嚏、鼻塞等鼻部症狀。觀察門診有近5成患者深受困擾,特別是空氣品質差時,求診患者明顯增加。在台灣,常見過敏原包含塵蟎、蟑螂、黴菌、寵物皮屑和花粉,但是空氣污染如香菸、汽車或工廠排放的廢氣都可以誘發或加重鼻炎症狀。預防過敏性鼻炎除了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也要注意鼻部清潔,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二手菸,遠離過敏原改善環境衛生,打造防蟎居家環境。過敏性鼻炎除了鼻塞、流鼻水等鼻部症狀外,可能與過敏性結膜炎、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症等問題有關。蘇軏醫師提醒,當出現相關症狀時應就醫檢查,必要時安排過敏原檢測,進一步釐清原因,避免錯失治療時機。

減耗能、抗空汙 食衣住行有一套

減耗能、抗空汙 食衣住行有一套#空氣污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空氣品質差,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時,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3招自我保護為降低空污對身體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taqm.epa.gov.tw/taqm/tw/AqiMap.aspx),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3招自我保護策略: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的暴露(口罩應儘可能與臉部密合)。2)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食衣住行育樂減耗能 降低PM2.5排放國健署也建議,可從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耗能行為,降低PM2.5排放,並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6式做起:食/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調的食物,可以減少PM2.5暴露,烹煮時應開啟抽油煙機;少吃燒烤食物。衣/多選擇天然纖維材料或環保衣物;少穿石化原料製成化學合成纖維衣物。住/多綠化環境、節約用電;少吸菸。行/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或騎腳踏車、健走;少汽機車廢氣排放及消耗能源。育/多瞭解空氣污染及自我防護知識;少紙張浪費,可使用再生紙或電子化。樂/多參與環保活動、宣導環保祭拜方式;少焚香、燒紙錢,可減量、集中焚燒並使用環保炮竹。

秋天乾燥+空污 肌膚敏感怎麼辦?

秋天乾燥+空污 肌膚敏感怎麼辦?#空氣污染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時序進入秋冬,不少人在氣溫逐漸降低之際,皮膚開始變容易得乾燥、脫屑,搔癢,加上空氣中溼度少,肌膚很容易就會缺水。台安醫院皮膚科曾德朋醫師解釋,進入秋冬季節,人體血液循環下降,肌膚新陳代謝也變慢,油脂皮脂分泌會變少,更容易有乾燥脫皮的情形產生。尤其敏感肌民眾更易出現肌膚緊繃、脫皮,發癢等症狀,而長期缺水易產生小細紋,接著就是老化皺紋的產生。 空污加速肌膚敏感 自保有方法除了天氣變化容易造成敏感肌外,越來越多的文獻與臨床實證顯示,敏感肌患者倍增的重要因素,就是來自空氣髒污!最近幾年台灣空氣污染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空污中主要侵害物PM2.5,是一種小於2.5微米(μm)的灰塵固體顆粒粒子,比頭髮直徑還小。內含重金屬、有毒微生物等毒害性物質。曾德朋醫師說明,空氣中的落塵會透過毛囊堆積在毛孔內,不只造成皮膚敏感,如果清洗不夠徹底就易形成粉刺,斑點等。至於預防敏感肌膚形成的方法,曾醫師也提供以下5點給民眾參考:1)選用保養品成分越簡單越好。2)徹底清潔,忌用溫度過高的熱水洗澡、洗臉。3)選用合適的保濕霜或乳液。4)防曬並多補充維他命C食物。5)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及戒掉吸煙、飲酒習慣。多吃山竹抗肌膚敏感?文獻研究有療效除了上述基本保養守則外,據說在東南亞非常受歡迎的山竹也能幫助改善肌膚敏感症狀?山竹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B、鈣、鐵、磷等物質。在泰國將榴槤和山竹合稱為「夫妻果」,榴槤性熱,若吃多上火,可以吃些山竹緩解。尤其山竹果殼內富含的Xanthones「氧雜蔥酮」擁有高營養價值,具有降低大腸癌、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及抗氧化等幫助。不過余朱青營養師提醒山竹性寒,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也因含糖分較高,肥胖者及糖尿病友宜少吃,新鮮山竹在市面上少見,不少民眾會選擇購買市面上的山竹水來做替代的保健,建議除了參考品牌口碑外,產品製作履歷、是否帶山竹殼萃取,及各項認證通過標示也可做為選購的參考。

十面霾伏!空氣污染才是皮膚老化最大元凶

十面霾伏!空氣污染才是皮膚老化最大元凶#空氣污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愛美是所有女人的天性,她們不容許自己臉上出現一點皺紋、黯沉、斑點及乾燥等老化問題,常常花大錢買保養品,效果卻有限,然而真正造成肌膚老化的元兇,其實就隱藏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 霾害嚴重 都會區難免受空氣污染所苦皮膚科蘇承偉醫師表示,人類對於看得見的汙染,都會想辦法去避開,但卻不知道看不見的空氣霾害,才是肌膚老化最大關鍵,如工業都市所排放的廢氣、金屬殘留物、氧化粒子、金屬和汽車廢氣等,從顆粒較大的PM10到極,小至可以穿透肌膚的PM2.5,都會對肌膚造成不同程度傷害。各式各樣極微小且有害的污染物,隨時可能會滲入肌膚並損害肌膚原有的防禦力,造成角質代謝週期紊亂、加速老化、毛孔阻塞、痘痘與斑點增生、肌膚愈來愈敏感等。對付空汙造成肌膚老化 正確清潔不可少為減少空氣中污染物對肌膚的傷害,要特別注意清潔,一般的洗面乳能夠去除絕大部分附著在肌膚上的污染物質,但少數髒污顆粒還是會囤積在毛孔處。也因此,越來越多民眾透過其他方式來加強清潔,包括果酸煥膚、雷射,甚至近幾年來台灣也開始流行洗臉機,都是用來清除老廢角質,或是一般卸妝、洗面乳帶不走的殘妝及髒汙。正確清潔不可少,然而許多民眾因為臉部出油,一天洗上好幾次臉,或者是使用去漬力強、有去角質功效的洗面乳。但若是還是擔心空污導致清潔力不夠,醫師說,也可考慮,用適合的方式與工具,例如洗臉機,協助臉部清潔,將有效帶走臉部油脂與粉刺,減少長痘痘的機率。

車內空氣污染比室外嚴重 孩童、過敏者應更注意

車內空氣污染比室外嚴重 孩童、過敏者應更注意#空氣污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天氣悶熱,汽車代步一族最享受的就是上車關起門來開空調,不用跟著大眾交通工具人擠人,又能馬上暢快消暑。然而,當大家躲進車內逃離戶外的髒空氣時,可曾注意過車內的空氣品質?其實,車內的空氣污染有可能比室外嚴重,你知道嗎?!美國CTA(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調查發現,汽車的空調系統會吸入車外的空氣汙染物,包含塵螨、灰塵、花粉、廢氣及細菌等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外加上可能藏有甲苯、甲醛等揮發有機化合物,這些微粒分子難以察覺,一般車內空調系統無法過濾上述物質,導致密閉髒空氣不斷循環,使汙染程度加劇。台中慈濟醫院林世倉醫師說明,每人對空氣品質的要求不同,各自有一套鼻黏膜功能集中髒空氣,藉著黏膜上的微細纖毛規律脈動,協助調節呼吸道的溫度與濕度,提供過濾空氣的功能。但若長期處於髒空氣的環境下,會造成鼻腔失去清潔機制,慢性鼻竇炎、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將倍增,對於胎兒、孩童、氣喘、過敏者影響甚鉅,應盡量遠離髒空氣的環境。根據CTA資料指出,新車或車內髒空氣還可能含有甲苯、甲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此類細微分子汙染物揮發較慢,可能造成眼鼻刺激、肝腎吸收不良,埋下肺中毒及肺癌病毒的危機,且若長期處於化學物質環境中,嚴重者會影響神經系統,造成記憶混淆,對於行車安全有極大的疑慮。林醫師提出,一般空氣品質不好多由過敏者開始打噴嚏、流鼻水而發現,無形的髒空氣充斥其中,若要排除,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戶外循環空調系統以及開窗等方式,先遠離過敏物質,是改善危害呼吸道健康的首要方法。精品家電移動生活產品經理范經理建議,因車內空氣品質難以判定是否良好,選用空氣清淨機必須比較過濾網系統,過濾網層次越精細,才能更有效淨化空氣。一般過濾網僅能捕抓灰塵、毛髮等較大的顆粒,而醫療等級的HEPA過濾網,能過濾空氣的微生物、細菌與病毒;但若要濾掉空氣中未知的化學汙染物及有害氣體時,則可再加上HESA過濾網,能有效減少異味及去除有機氣體。利用多層次過濾網,能更確保空氣的淨化與循環。一般民眾對於車內所關心的健康議題,多是行車安全氣囊、座椅人體工學為主,大多忽略了空氣品質的危害,以為車內沒有異味,就代表著安全嗎?建議民眾在行車時,更注意移動生活的安全健康,別讓空氣的無形殺手繼續殘害自己的身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