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

六旬翁骨痛纏身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三合一療法燃起希望

六旬翁骨痛纏身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三合一療法燃起希望#化學治療

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1]顯示,為男性十大癌症中年增率第二高的癌別,每年超過七千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 臺大癌醫中心分院泌尿腫瘤科呂育全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臨床約有三成病患在開始診斷時就已是第四期,可能會出現血尿、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等症狀。若有其他器官轉移,如骨轉移,可能也會有骨頭疼痛等現象。 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現況 由於男性荷爾蒙可能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晚期攝護腺癌的治療以全身性荷爾蒙治療為主。傳統的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平均約兩年後就會出現抗藥性而失效,變成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過去台灣患者平均總存活期僅38.4個月[2]。呂育全醫師說 明,過去這些已轉移的攝護腺癌病患,使用傳統荷爾蒙療法,5年存活率約只有3成。[3] 「直到七、八年前,晚期攝護腺癌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之外,臨床還會加上化學治療或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近期的研究結果發現,三者合用效果更好。」呂育全醫師說,傳統荷爾蒙治療加上化學治療,已比過去單用傳統荷爾蒙治療再延長近17個月存活期。「若再加上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死亡風險可下降32.5%,疼痛進展的時間也能顯著延緩,並可延緩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的產生。」 目前以三合一療法(傳統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治療晚期攝護腺癌,4年存活率可達63%,5年存活率可提升至5成以上。 趁體力耐受力好 及早積極治療有望延長存活期 好消息是,自今年五月一日起三合一療法即納入健保給付。病患若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之二,即可申請三合一療法給付: 格里森分數大於或等於8分 骨骼掃描出現4個(含)以上病灶,且至少有一處為非中軸骨及骨盆腔轉移 內臟轉移 呂育全醫師分享一名60歲男性由外院轉來臺大癌醫中心就診,主訴排尿不順且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 ( PSA ) 過高,同時併有左側髖骨疼痛。患者接受切片檢查後,病理報告為格里森分數8分之攝護腺癌,全身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有多處骨轉移及淋巴結轉移。入院時PSA值為169。配合積極治療之下,4個月後PSA降至0.3,目前疾病獲得控制且仍在持續追蹤。 呂育全醫師提醒,「及早使用三合一療法可延緩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的產生,對治療效果有一定幫助。治療目標是將患者總存活期拉長,隨時代演進,新藥也會不斷開發問世,仍有機會為患者爭取更多存活時間。」 點我看更多衛教資訊:https://pse.is/65zm2m

林口長庚啟動CAR-T細胞療法 順利完成兩例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

林口長庚啟動CAR-T細胞療法 順利完成兩例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化學治療

國內目前可執行CAR-T細胞療法的醫療院所共有七間,林口長庚醫院也在其列。近期林口長庚順利完成全體系前2例CAR-T治療,都是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兒童,並在接受CAR-T治療後持續於門診追蹤觀察,目前初期臨床反應良好,讓家長與林口長庚醫院醫療團隊對於CAR-T治療充滿信心! 林口長庚CAR-T治療團隊5/17舉辦記者會宣布這項好消息,包括邱政洵副院長、兒童內科部副部長陳世翔、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及兒童血液科主任張從彥等,均出席記者會說明長庚醫院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進展。 兒童血液科主任張從彥表示,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佔所有兒童癌症的1/3左右。治療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 雖然整體治癒率不錯,仍有少數復發或頑固性的治療相當棘手,所幸近年來標靶及免疫治療有顯著進步,替這群病人帶來無限希望。張從彥醫師指出,CAR-T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的簡稱,被稱為「活著的藥物」,其原理是抽取病人的免疫T細胞,在實驗室通過基因工程加以強化,使其能識別並攻擊特定癌細胞,再將這些修改後的T細胞擴增輸回病患體內,以快速作戰進而消滅癌細胞。對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及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臨床試驗成效相當不錯,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快速批准臨床使用。 13歲的病童小華(化名),8歲時被診斷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療結束後不到半年就發現雙側睪丸腫大,確診為骨髓外復發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同時的骨髓檢查亦發現「微量殘存疾病」(MRD)上升,代表骨髓也即將復發。另一位8歲病童小寶(化名),4歲時亦被診斷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原本一切治療順利,無奈在化療結束後9個月注意到右側睪丸腫大,確診為骨髓外復發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檢查亦發現MRD上升。 兒童內科部副部長陳世翔表示,長庚醫療團隊考量到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骨髓外復發的效果有限,且睪丸復發後的局部治療需切除睪丸或放射治療,勢必影響病童將來的生殖能力,因此安排特約門診向家長詳細講解疾病現況、治療狀況、其他治療選擇以及CAR-T治療利弊等。經過深思熟慮後家長決定參考國外經驗,先讓病童接受CAR-T治療,期待可以避免切除睪丸或做睪丸放射治療。 陳世翔醫師說,CAR-T治療是目前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最新穎的治療,原要價超過千萬元,雖自2023年11月起納入健保給付,但給付條件為患有難治型、移植後復發、第二次或二次以上復發之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這兩位病童都是首次復發,因此不符合給付條件。 他說,兩位病童在CAR-T細胞輸注過程都很順利,無重大不良反應,住院治療期間僅出現輕微的發燒、疲倦等症狀。輸注約2週後順利出院,目前都持續在門診追蹤觀察治療反應中,治療後的初期臨床反應相當不錯。 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表示,CAR-T是癌症細胞治療重要的里程碑,成功的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經過基因改造,產生強大的免疫力,摧毀體內的癌細胞。除了目前通過的ALL及DLBCL之外,研究者正積極研發下一代的CAR-T以改善副作用,並開發其他的適應症。目前研發的重點多以血液科癌症為主,實體腫瘤的癌症目前還有許多困難待克服,例如CAR-T細胞如何侵入腫瘤內部以及腫瘤微環境因素。隨著腫瘤免疫學的進展,將來可望有機會更安全、更廣泛的應用CAR-T來治療癌症及非癌症免疫疾病。 張文震主任強調,此種癌症先進醫療研發成本高昂,應用初期要價通常不菲,感謝健保署今年能開放如此先進治療,造福病人,期盼也將能帶動國內癌症新醫療技術研發。相信台灣的醫療水準將能為世界癌症病人貢獻心力。 邱政洵副院長表示,癌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放療、化療、標靶治療、骨髓移殖,到現今的CAR-T治療,一直持續進展中。而免疫細胞治療方式千變萬化,除了CAR-T外,還有以病毒抗原刺激培養免疫細胞,再應用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病毒活化的併發症控制,甚至是控制與病毒相關的癌症。我們期待未來能發展引進更多免疫細胞治療的技術,改善現有的治療模式,提供需要的病童有多一種選擇,讓兒童白血病不再是束手無策的絕症,幫助病童恢復健康快樂長大。

不用全切!輕熟女患「3期乳癌」醫用這招保留乳房:縮小不到1個罩杯

不用全切!輕熟女患「3期乳癌」醫用這招保留乳房:縮小不到1個罩杯#化學治療

40歲的輕熟女小花,日前自行觸摸乳房發現有腫塊而到醫院求診,經門診醫師超音波引導切片檢查下,證實罹患多發性乳癌併有腋下淋巴結轉移,診斷為乳癌第3期。經醫師建議,先接受化療縮小腫塊,再採用整形式乳癌手術切除病灶,保留乳房完整性,術後乳房縮小比例不到一個罩杯,後續透過放射及藥物治療控制,避免復發。

癌症化療嘔吐、疲憊⋯有舒緩方法嗎?醫建議「3種中藥」補腎氣

癌症化療嘔吐、疲憊⋯有舒緩方法嗎?醫建議「3種中藥」補腎氣#化學治療

癌症病人常在化療與放療後,出現副作用症狀如嘔吐、腹瀉等等,常會使病人的精氣神皆大受影響。該如何舒緩這些化學治療後的不適反應, 使不舒服及對身體的傷害程度降低,除了因應病人不同體質,來調整各種藥物的劑量外,醫師建議也可以用中藥來調理身體,有助於滋養補氣、補體力,能幫助病人更有力氣對抗下一次的治療。

爬樓梯也喘 肺癌又肺積水害的!

爬樓梯也喘 肺癌又肺積水害的!#化學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數千萬人的生命因癌症而消逝,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增癌症病人人數高達1200萬人,在過去10年中,全球癌症病人約增加了20%,其中又以肺癌增長最為迅速。台灣肺癌病人人數也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統計,每年約新增1萬人次。由於肺癌初期沒有顯著徵兆,多數病人確診時已為晚期,無法透過手術治療,僅能以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為主。不可逆標靶藥物 無惡化存活率是可逆性標靶藥物的兩倍肺癌病人與家屬在聽聞化療時,往往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有病人因此放棄治療。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及基因檢測精進,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褚乃銘主任表示,初診斷為肺癌的病人皆會進行基因檢測,若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則會建議適合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針對歐洲腫瘤醫學會發表的標靶治療研究結果,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肺腺癌,相較於第一代標靶藥物而言,不可逆標靶藥物可進一步降低約27%腫瘤惡化之風險,且兩年疾病無惡化存活率更為第一代標靶藥的兩倍以上。研究顯示,即便是肺癌晚期病人,只要第一線能精準規劃用藥策略,便有機會抑制腫瘤並延長存活期。晚期肺癌不氣餒 存活率不斷提升褚乃銘主任分享一位李奶奶的病例,過去肺癌存活率五年僅約4%,但透過醫療精進與標靶藥物治療的輔助下,即便是高齡70歲的李奶奶,目前已治療長達4年以上。起初,李奶奶因出現喘及嚴重咳嗽等症狀,經檢查發現兩邊肺部出現積水與多顆腫瘤,EGFR基因檢測呈陽性反應,立刻投予不可逆標靶藥物進行治療。2週後,多數腫瘤已縮小至肉眼看不見,較大顆的腫瘤也由7公分縮小到2公分,李奶奶爬樓梯不再那麼喘,病人與家屬對於第一線腫瘤抑制反應良好,感到非常欣慰。晚期肺癌活得精彩 國內外旅行自在遨遊褚乃銘主任表示,因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相對便利,不少病人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甚至可以比罹癌前更加豐富,從國內輕旅行、短程旅遊甚至長途旅遊的病人比比皆是,如李奶奶幾乎每半年都會走訪不同縣市,品嘗各地的美食,每年家人也會規劃一次國外旅遊。因此,肺癌病人莫因罹癌而沮喪、放棄人生,應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勇敢面對,與醫療團隊溝通,規劃出最適合的個人化精準治療,以延續生命,活得精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螺旋刀放射治療 有效鎖定病灶

螺旋刀放射治療 有效鎖定病灶#化學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34歲的蔡小姐去年農曆年前全身出現不明瘀青,就醫發現自己得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醫師判斷蔡小姐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化療的副作用加上中樞神經預防的過程需穿刺腰椎、進行高強度化學治療,痛苦和恐懼讓她決定不再繼續療程。化療會出現掉髮、噁心嘔吐、腹瀉副作用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宇欽表示,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或骨髓移植時,一開始會以強效且密集的化療,將大部分的白血球殺死,達到臨床緩解後,再進行移植。這些化療前置作業所引發程度不一的掉髮、噁心嘔吐、腹瀉、血球低下、感染、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友會因承受過於嚴重的副作用而影響後續的醫療品質。螺旋刀放射線治療 提升治療品質另種選擇 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部代主任趙興隆醫師表示,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友可與醫師討論採用螺旋刀放射線治療。與化療相比,螺旋刀放射線治療不但可以達到中樞神經復發的預防,以及移植手術前的臨床緩解狀態,同時能大幅降低副作用的嚴重度與發生率,讓病友保持平穩心情面對治療。由於放射治療技術不斷地進步,傳統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已大幅降低。以患者蔡小姐為例,因為螺旋刀能將放射線劑量均勻落在腦脊髓腔,精準除去可能的癌細胞,同時大幅降低脊髓腔內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所以安排蔡小姐接受螺旋刀放射線治療。療程結束後,後續造血幹細胞移植也順利完成,如今蔡小姐維持性治療已進行快一年。恐懼副作用 可與醫師討論搭配螺旋刀治療趙興隆醫師強調,螺旋刀放射線治療並不能完全取代化療。但倘若患者遭遇化療所引發難以承受的副作用,並對於副作用感到恐懼時,可與主治醫師討論,視個人病況由醫師評估是否能適時搭配螺旋刀放射線治療來調整治療步驟,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積極掌握一線生機。

【免費講座】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

【免費講座】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化學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利用口服或注射藥物來摧毀或抑制癌細胞的治療方式,稱為化學治療,一般大眾對它的認知無非是治療過程痛苦、副作用多,掉髮、嘔吐等,要真正面對化療的病患更是深受其所苦。為關懷鼻咽癌與咽喉癌病友,讓其及家屬對疾病更為認識,並學習與疾病共處以達疾病適應之目的,林口長庚特邀請血液腫瘤科謝佳訓醫師主講「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並安排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張復華運動復健訓練師帶領進行體適能伸展運動,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時間:5月 16 日(六)下午1:00~4:1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醫學大樓1樓第二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彭曉筠小姐(03)3281200轉5177

【免費講座】「好眠教戰策略」與「認識化學治療」

【免費講座】「好眠教戰策略」與「認識化學治療」#化學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好發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也總是名列前茅的癌症魔王,人人聞風喪膽、避之唯恐不及,其治療過程漫長而艱辛,且總會帶來許多難以忍受的副作用,無形中造成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壓力,進而抵抗力下降、失眠樣樣來,患者也日漸消瘦、意志消沉。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了解治療過程中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情緒壓力之照護因應方式,以提升照護技巧與調適情緒,特舉辦「好眠教戰策略」與「認識化學治療」講座,邀請精神科吳孟珊心理師與護理部高玉鳳護理長主講,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參加。名稱:「好眠教戰策略」與「認識化學治療」時間:4月9日(四)下午2:00~3: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6樓-化療等候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