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

別急著脫單!研究:配偶關係差易憂鬱

別急著脫單!研究:配偶關係差易憂鬱#配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適婚年齡者(20至50歲)未婚率節節升高,2017年男性未婚率突破半數達到53.0%,女性則為43.5%。雖單身者比例日升,有許多人仍想脫單,與他人有緊密的關係連結。但根據研究指出人際關係「質比量更重要」,與配偶關係緊張和配偶態度缺乏支持者,明顯更容易罹患憂鬱症。與配偶關係緊張、缺乏支持 更易罹患憂鬱症該研究由美國密西根大學學者進行,研究4642位25至75歲的美國成年人。調查以關係品質及社交孤立作為測量評估,在1995至1996年先完成基礎調查,後續並進行為期10年的追蹤。結果顯示,無論個人社會互動頻率為何,與配偶、家人和朋友「關係的品質」是導致重度憂鬱症的重要風險因子。且進一步發現,與配偶關係緊張或配偶態度缺乏支持者,明顯更容易罹患憂鬱症,沒有配偶者則沒有增加的風險;而關係品質最低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1/7)比關係最好者(1/15)多出1倍以上。真正影響心理健康的社會關係 親密關係及家人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這份研究顯示3個重點:(1)不好的社會關係可預測十年後的憂鬱症,提醒不論單身或已婚者,都要重視社會關係的維護。(2)真正影響心理健康的社會關係為親密關係及家人關係,比起朋友,我們大多對於配偶/伴侶及家人有較多的期望,另有文獻認為結婚是心理疾病的保護因子。這篇研究則指出,不好的配偶/伴侶關係反而不利於心理健康。(3)人際關係「質比量更重要」,不論是配偶/伴侶或家人,只要主觀感覺到他們的支持,將有助於我們預防憂鬱症的發生。伴侶間如果沒有很好的關係 單身反而比較快樂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現今社會忙碌,在婚姻、伴侶、家人相處關係,要求「量」的增加反易成為壓力,應該把重點放在「質」的經營。相處時盡量有互動交集,累積「好」的感覺,例如一起吃飯時不要各自玩手機,沒有交談;擁有共同的朋友、嗜好、放鬆的情境或去運動等。當發生爭執時,要告訴自己,對事不對人,不要跟對方過不去,坦誠、不隱瞞事情。了解彼此的優缺點,學習多看優點,練習多說正面的話。從上述研究可知,伴侶間如果沒有很好的關係,單身反而比較快樂,所以脫單的重點不在於趕快有個伴,而是應該想要有什麼伴。千萬不要把不婚當前提,遇到心儀的對象,積極追求及營造好關係,同時別忘了,維持好的伴侶關係是需要呵護,用心經營。

配偶失智 自己罹病機率高6倍

配偶失智 自己罹病機率高6倍#配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失智症患者的配偶 也容易失智嗎?某次演講完後,一位女士告訴我,她的80歲父親4年前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由於她和哥哥都成家了,且為事業奔波,平常都由78歲的母親獨力照顧,但父親有時脾氣不好,還會懷疑別人要害他,使得母親筋疲力竭,而且記性也大不如前,她很擔心母親會不會因照顧父親也得了失智症?失智症的配偶與罹患失智症的關係告訴她,阿茲海默症是不會傳染的。若懷疑母親的記憶不佳,應該帶母親就醫,請醫師評估是否有失智症或憂鬱症等。但如果母親也被診斷有失智症,應該是年紀大或其他因素,與父親的失智症無關。只是那時,他們兄妹就得負起照顧失智雙親的重擔了。但是,失智症的配偶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到底會不會較高呢?2010年五月刊載於《美國老年醫學期刊》的一篇論文,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配偶有失智症 另一半患病的風險是6倍在美國猶他州一個郊區Cache County進行的長期流行病學研究,對當地1221對(即2442人)沒有失智症、且年齡大於65歲的夫婦,每三年做一次追蹤,以認知測驗篩檢和臨床評估,來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最長追蹤12年。配偶失智 得失智症的風險率高6倍平均年齡為男性76歲、女性73歲,平均結婚49年。結果共有255人在追蹤期間發生失智症。由於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情況和血脂蛋白基因E等,都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把這些因子加以控制之後,並將配偶發生失智症後的追蹤時間也一併納入統計分析,發現配偶是失智症患者的人發生失智症的風險率,為配偶不是失智症者的6倍。雖然此研究顯示,如果配偶有失智症,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率為配偶沒有失智症者的6倍,但並不一定會得病,而且此研究的失智症是臨床診斷,沒有腦部影像掃描等其他實驗室檢查以判斷是何種失智症,也缺乏對照顧者的精神壓力、焦慮或憂鬱等評估來佐證其結論,因此對該研究結果需小心解釋,也需要其他學者的研究來印證。給失智症照顧者的5大建議然而,已有許多其他研究發現,失智症的照顧者容易罹患焦慮、憂鬱,且少運動、缺少社交活動,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這個猶他州的研究不無道理。給照顧者的5大建議這篇論文印證了失智症的照顧者也是個隱形病人。那麼,照顧者該如何因應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1) 不要一個人把所有的工作都扛下來/應該請家庭成員共同分擔,否則當主要照顧者累倒時,大家會亂成一團。像前文提到的,做子女的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分攤照顧工作,讓母親偶爾有喘息的機會。2) 要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照顧好失智症患者/例如要出去走走,與親友同遊散心,並保有原來的嗜好,如看書、聽音樂等。3) 加入失智症的支持團體/尋求各種資源管道,以減輕壓力。4) 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及早把失智症患者的財務規畫好,減少後顧之憂。5) 了解阿茲海默症目前無法根治/接受少輸為贏的治療觀念,才不會勉強病人,或抱太高期望,而備感挫折。(本文摘自/假如我得了失智症?/寶瓶文化出版)

女性壓力大!家有失能者 配偶、媳婦擔照顧責任

女性壓力大!家有失能者 配偶、媳婦擔照顧責任#配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他是我最親密的伴侶,但現在卻是我最沉重的負擔」,林女士照顧車禍昏迷的先生,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在一個月內暴瘦十公斤,依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結合過去的統計資料顯示,照顧失能家人的家庭照顧者全臺已經高達90萬人,超過3成是配偶,其次為兒子與媳婦,期中約三分之二的照顧者為女性,年齡層集中於41~64歲間。平均每名照顧者每天要照顧家人高達14個小時。照顧技巧課程 助減輕壓力林女士的先生突遭車禍昏迷,剛開始不懂照顧技巧的她,為了幫先生移位與復健,拖著瘦弱的身軀,只能以意志力撐下去,直到申請長期照顧服務,在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工作人員與其他照顧者們溫暖的支持下,讓原本擔心先生在外受到異樣眼光的她,得到信心與力量,並且在各式照顧技巧課程中,學到正確的照顧知能,也讓她懂得放慢腳步,先照顧好自己,更能照顧好先生。同樣也是透過長期照顧服務申請而得知家協服務資源的謝女士,照顧罹患罕見疾病的兒子二年多,從兒子罹病到完全臥床僅半年時間,沉重繁瑣的照顧工作也令她身心俱疲,直到接觸家協「DIY零錢包手作」課程,在專注縫製作品的過程中,才首次忘卻照顧兒子的壓力,獲得真正的休息。居家服務 互相分享經驗、扶持陪伴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指出,這群一年365天都無法休息、最沒有聲音的「勞工」,不管窗外四季流逝,都須陪在需要照顧的家人身邊。因為沒有照顧替手、辛苦不被肯定、溝通不良、經濟壓力、選擇照顧機構、對資源的陌生、不知道自己的照顧是否正確、不知如何處理被照顧者的情緒或疾病,以及情緒困擾調適不良等困境,極需要從持續的照顧負擔中獲得短暫的休息。為了讓照顧者有機會可以休息喘口氣,新北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也提供各項資源,如居家服務、喘息服務等。此外,更委託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開辦照顧技巧、健康促進、社福資源、身心靈紓壓等免費課程,透過參與課程結識新朋友、分享照顧經驗,讓照顧者在漫長的照顧路中有人扶持陪伴、不覺孤單,對人生也有更多啟發。

Menu